1.海南存在哪些自然灾害

2.海南省气象局的工作职责

3.海南省人民关于修改《海南省人民突发公共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2006)

海南省气象_海南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广西气象台8月3日16时发布台风警报,受“派比安”的影响,广西极有可能爆发罕见的风暴潮和面临大范围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广西气象局已于3日11时启动了台风预警应急响应命令。宣布玉林、钦州、北海、防城港等市进入台风二级预警应急响应状态。 中新社北京8月3日电 今年第六号台风“派比安”预计3日傍晚到夜间将在广东阳江到雷州登陆,该次台风将为珠三角地区带来连日暴雨。台风波及地区将出现强降雨和大风天气,交通、旅游等行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各地已取积极措施,抵御台风来袭。 珠三角将连日暴雨 唐贵江、黄忠广州报道:目前,广东省海面已有八到十级的大风,珠江口以西沿海陆地也出现了七到九级的大风。受台风雨带影响,珠江口两侧的广州等地区已普降大雨到暴雨,其中汕尾市出现大暴雨,另外韶关市也出现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深圳等地也已经挂出了台风警报。 3日到5五日,广东粤西、珠江三角洲地区预计将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粤东地区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粤北地区有大雨,局部暴雨。 粤旅游业受到影响 莫非、刘展鹏广州报道:“派比安”对广东各大旅行社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海滩海岛团已被迫暂停。旅游专家提醒,由于夏季是台风、暴雨多发期,夏日出游须留意天气变化。 广东中西部沿海一些岛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上下川岛已经有两个团约七八十人因交通中断被困岛上两天。而珠海的圆明新园、梦幻水城已暂时关门封园。省外游方面则以海南游受影响最大。因风暴影响,粤海铁路已无法通车。 阳江六千渔船返航 陈明阳江报道:面对来势凶猛的“派比安”,广东阳江于二日上午就开始进入全市防台状态。该市党政官员亲临闸坡、东平、溪头等几大渔港督导防风工作。从二日下午起,全市各县区均已进入一级防风状态。 阳江市渔政部门及时发出“归航令”,全市六千多艘渔船已全部返航。市区和各县区开始上学的学校先后发出了停课通知。 茂名全民动员防台 叶裕辉、梁远东茂名报道:广东茂名将面临“派比安”正面袭击。茂名市立即进行防风总动员,紧急布置防范“派比安”袭击,由党政官员兵分五路分别带队到城区、高州、电白、化州、信宜、茂港、茂南等地做好防台风工作。 茂名各地已做好沿海地区的渔船归航避风、船上人员离船上岸及鱼排养殖人员上岸避险工作,加强大中小型水库、江河堤坝的巡查和加固工作,转移居住在危险地带和危房中的居民。 琼州海峡有望复航 尹海明海口报道:此次台风给海南带来的影响主要是降水和大风。受其影响,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海南东部、北部陆地将出现暴雨天气,同时伴有六级以上大风。今天夜间到后天白天,海南岛临高、澄迈到万宁一带海面将出现西北风七到八级,阵风十级大风。 据分析,从明天开始,“派比安”对海南的影响逐渐减弱,五日趋于结束。明天下午到夜间,琼州海峡可以恢复通航。 广西谨防地质灾害 蒋雪林南宁报道:广西气象台今天十六时发布台风警报,受“派比安”的影响,广西极有可能爆发罕见的风暴潮和面临大范围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 气象部门吁请各地及早取防御措施,特别要注意防御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建议海上航行及作业的船只及时回港避风。 广西高层指示防台 莫秦、蒙琼北海报道:广西高官相继作出指示,要求各地取有力措施,对薄弱环节重点布防,把“派比安”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北海港及涠洲岛各台风警报站已升挂台风信号三号风球,并发布台风**预警信号。广西沿海数千艘在海上航行及作业的船只目前正陆续赶返港口避风。

海南存在哪些自然灾害

台风就是气旋 低气压 多发在中国的夏秋季节东南沿海的。

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的,它的危害主要是破坏农业、交通、通信、公共设施。防御的有雷达监视减轻灾害。

复制:海南地处中国南边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空气流动较快。低冷空气受到由海平面吹来的热冷空气产生空气的涡流,随气压的变化不规则的运动。海南和台湾等沿海地区会经常有台风的。

海南现在防御台风的有检测系统 可以看到经常在台风来的前几天就有预报 所以一般情况下损失不会很大。

复制: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骨干预报员在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措施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近年来,气象部门在重大气象预警信息服务中,向相关部门呈送供决策的气象信息的同时,在电视上滚动播出气象警报,并用手机短信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至用户,使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预警情况心中有数,从而解决气象产品从气象局到普通用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战略措施5: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

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的公共服务体系。

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

战略措施6: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不同灾种对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差异很大,防灾减灾的重点、措施也不同,如对台风灾害,重点是防御强风、暴雨、高潮位对沿海船只、沿海居民的影响,强雾、雪灾则对航空、交通运输形成很大影响,沙尘暴灾害主要影响空气质量。根据不同灾种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征,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及时疏散沿海地区居民,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对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泄洪区人员、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浓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与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机场、高速公路、航运取停运、封闭措施,交通驾驶人员控制速度,确保安全,居民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

雪灾发生时,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驾驶人员小心驾驶,防范道路结冰影响。

战略措施7:人工影响,力助减灾

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减灾科技手段。在合适的天气形势下,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等作业,可以有效抵御和减轻干旱、洪涝、雹灾、雾灾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战略措施8:风险评估,未雨绸缪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不同,其防灾救灾能力也各不相同。灾区的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灾区自组织能力都是影响区域自救能力和恢复能力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一旦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能力强,速度快,但其损失也就越大;不发达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当致灾因子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脆弱性相结合,灾害风险也随着增加。

通过自然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估,并应用评估结果,可以进一步探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和预防措施,可以有针对性地控制灾害,规范对易灾地区的利用,提高对灾害的认识。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灾害风险评估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建立了对内陆和周边水域、森林和其他自然进行制图、调查的机构,收集了大量有关洪水、火灾、风暴和相关灾害的数据,为有关地区后来的灾害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美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和地质调查局、美国林业局在内的机构,记录了大量洪水、航运灾难、极端气候、森林火灾,以及相关的原因和措施方面的资料。依据风险评估资料,建造大规模的防灾工程,如堤坝、水库、海堤等,突发“避难”场所;从法律上控制对易灾土地的利用;制定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防灾标准和法规;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多灾地区居民的防灾意识;开展农作物、洪水和地震保险;开展改善气候的实验,如人工增雨、消雾、减弱风暴,及降低地层缝隙的压力避免地震等实验。在上世纪中叶,联邦还制定了全国性的第一部灾害救助法律,启动永久性的灾害救助项目。美国陆军工程兵在修建灾害工程 (防洪堤、水坝和防洪墙)的同时,还为大型人工养滩项目提供资金资助、为沿海地区建立风浪侵袭模型,监督跨洲飓风疏散的实施,(受洪水影响)湿地使用许可管理等。保险公司如联邦保险管理局,与当地共同监督洪区和高风险沿海地区的制图和管理,通过各种政策增强公众对洪水的认识,帮助受灾人员恢复工作生活,推动在有严重洪水威胁地区的长期居民搬迁工作。

效果我感觉还是不错的 起码台风来为海南带来充沛的降水 但从另个方面对农民来说 是个很沉重的打击。

海南省气象局的工作职责

海南气候灾害种类多 ,出现频繁,主要灾害有: 热带气旋、暴雨、干旱、寒露风、清明风、低温阴雨、冰雹、龙卷风等。 热带气旋是影响海南岛的主要自然灾害 ,年平均影响7.4个。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主要集中在5~11月份(占影响总数的98%), 最盛期8~9月,平均影响1.7~1.8个,其次是7、10月,平均1.1个, 最集中是 7~10月,占全年总数的78% , 在全国各省中是登陆较多的省份。 暴雨 一年四季在任何天气系统控制下都可能出现暴雨。暴雨分为台风类和非台风类。暴雨日总雨量一般占当地年雨量的 20%。历年最多暴雨日数一般在10~19天,年暴雨量1055~2124毫米,占年雨量40~64%,10月暴雨日总雨量占月降雨量48~68%,为各月最多。暴雨范围以局部暴雨为主,占84%。大范围暴雨基本上是台风暴雨,占85%。全岛性暴雨全为台风暴雨。 海南省一年中干季时间长达 5~6个月(一般从上年的11月至当年4月),而期间的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1%~27%。冬春连旱较频繁,尤其西南部沿海是突出的历史性干旱区,夏秋季由于降水变率大且空间分布不均,在降水较少的年份和地区也会发生干旱,因此干旱是海南省四季均可发生的、影响范围最广的灾害性天气。 寒露风是出现于寒露(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的低温冷害,主要发生于中部山区及西北部。清明风是海南岛特有的早稻抽穗扬花期可能遇到的低温冷害。 海南岛季节早,清明节气前后即可先后进人孕穗、抽穗期。因冷害而导致不实粒、空粒率增加而减产。 低温阴雨(包括干冷),出现于 12月至次年2,3月,影响早稻播插以及橡胶等安全越冬或早春正常萌发。

海南省人民关于修改《海南省人民突发公共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2006)

制定地方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并负责海南省行政区域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及气象业务建设的组织实施;负责海南省行政区域内重要气象设施建设项目的审查;对海南省行政区域内的气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按照职责权限审批气象台站调整;组织管理海南省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资料的汇总、分发;制定并组织实施海南省行政区域内气象装备技术保障发展规划;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管理海南省行政区域内气象标准化工作和涉外气象活动。 在海南省行政区域内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预报工作,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作出评估,为海南省人民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管理海南省行政区域内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管理海南省行政区域内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海洋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等各类专业专项气象预报的发布。 组织制订和实施海南省行政区域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组织海南省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管理工作;负责海南省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气象保障工作。 制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案,并在海南省人民的领导和协调下,管理、指导和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组织管理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对可能遭受袭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检测工作。 负责向海南省人民和同级有关部门提出利用、保护气候和推广应用气候区划等成果的建议;组织对气候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参与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技术开发和决策咨询服务。 组织开展气象法制宣传教育,负责监督有关气象法规的实施,对违反气象法律法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承担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组织宣传、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意识。 统一领导和管理海南省行政区域内气象部门的财务、机构编制、人事劳动、科研和培训以及业务建设等工作;会同市、县人民对所辖气象机构实施以部门为主的双重管理;会同地方党委和人民做好当地气象部门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承担中国气象局和海南省人民交办的其他事项。

一、第2.1.3条修改为:“在省办公厅内设海南省应急管理办公室,加挂海南省专项应急指挥联动中心的牌子,增加办公厅应急管理的职能。应急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一)督促落实省突发公共应急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和指示;

(二)拟订或者组织和实施拟订应对突发公共的工作规划和应急预案;

(三)督促检查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应急预案的制订、修订和执行情况,并给予指导;

(四)督促检查有关部门、下级人民和有关专业机构的突发公共监测、预警工作情况,并给予指导;

(五)汇总有关突发公共的各种重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建议;

(六)承担本级突发公共统一信息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

(七)监督检查、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的突发公共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

(八)组织制订安全常识、应急知识的宣传培训和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演练,报省批准后督促落实;

(九)根据应急预案的规定,明确指挥部人员和相关部门在处置突发公共工作中的职责;

(十)省突发公共应急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二、增加一条作为2.4:“部门应急直接责任分工

省公安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刑事案件;

2.人质;

3.化学、生物、放射性和有毒物质造成的危机;

4.火灾;

5.爆炸及爆炸物恐吓;

6.计算机攻击;

7.道路交通事故;

8.恐怖袭击;

9.劫机;

10.人为事故涉嫌犯罪案件的侦查;

11.异常天气(台风、暴雨、浓雾)条件下的公共秩序;

12.事故灾难;

13.灾害现场安全控制、交通管制、围观人群疏散和控制;

14.群体性突发以及公共场所密集人群骚动、拥挤、踩踏事故等。

省外事侨务办公室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涉外、涉侨突发,各类突发中涉外、涉侨事务的处理。

省国土环境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核事故、核辐射事故,放射性污染物事故,危险废弃物污染事故,矿产开发不当造成的事故和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区域、流域性恶性水污染、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等生态破坏事故等;

2.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海岸工程和陆源污染)。

省农业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农作物自然及生态灾害、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畜禽传染病疫情,农作物疫情,涉及农业有害生物侵入。

海南海事局(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海洋环境污染(船舶和港口海域污染);

2.船舶、设施在海上发生火灾、爆炸、碰撞、搁浅、沉没事故,油类物质和危险化学品水上泄漏事故,民用航空器海上遇险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海上搜寻救助、打捞。

省交通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因气象灾害、火山、破坏性地震、地质灾害以及危化品运输交通事故造成的高速及干线公路瘫痪处置和修复,公路交通、内河水路交通处置;

2.车站线路异常人群拥挤事故处置;应急交通工具和道路保障等。

省水务局(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水旱灾害,台风、冰雹等气象灾害,水电开发造成的地质灾害、环境生态灾害,城市供水、排水系统事故,河流和水库水位监测、预警和水库大坝的紧急修复。

省卫生厅(省疾病控制中心)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食源性疾患;

2.食品安全事故、职业中毒和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以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受害人群和地区紧急医疗救助、卫生防疫、卫生环境控制、医院准备、尸体消毒处理等。

省通信管理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通信网络事故、互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地面、海底通信线路和设施事故,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公共或特种(卫星电话、移动机站等)通信保障。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油气田事故,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陆上石油天然气开及储运事故、海洋石油天然气作业事故,生产事故调查处理;

2.因气象灾害、火山、破坏性地震、地质灾害以及危化品运输交通事故造成的铁路瘫痪处置和修复,铁道列车运行和线路事故的处置。

省人事劳动保障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涉及人事劳动保障方面的群体故。

省民族宗教事务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涉及宗教方面的群体件。

省红十字会(红新月会)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灾难事故、自然灾害和突发中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进行救助支援,救助难民和赈济灾民,开展募捐工作。

省邮政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涉及邮政应急以及应急处置中的邮政协助。

省教育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涉及学校的突发处置;紧急状态下的儿童保障和学校上课恢复措施。

省粮食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粮食市场告急,粮食脱销,群众集中购粮;

2.实施粮食调运和加工、粮情监测等措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中受灾居民的粮食保障等。

省消防局(省公安消防总队)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火灾扑救、遇险人员和有限空间人员营救。

省新闻办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归口管理本行政区紧急状态下的新闻报道工作;

2.提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新闻报道意见;做好本行政区紧急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情况的新闻发布工作;

3.协调新闻媒体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民航海南安监办(美兰机场、凤凰机场)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空难,航空器、机场事故,大量航班延误造成人群聚集,以及应急航空运输保障。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电梯、锅炉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物资及产品生产的质量监督,食品质量安全事故。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紧急状态下的市场秩序监管和流通商品质量监管。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紧急状态下的食品、药品监管;

2.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紧急生产、储备、购、调度;

3.因药品和医疗器械事故引发的群体。

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事故;大型文艺演出、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引发的停演、停赛等。

省信访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信访引发的群体性上访。

省地震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地震灾害,火山爆发的预防、预报,以及灾害现场应急救援保障。

省林业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森林火灾,野生动植物灾害,涉及林业外来有害生物侵害。

省金融办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暴发区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

2.因兑付和金融机构撤销(关闭)以及上市公司暂停和终止上市引发的债权人、股民恐慌挤兑;

3.金融机构重大被盗、被抢和特大;

4.支付清算计算机系统事故的危机处置;发行库、发行基金调运、供应危机和金融机构大面积支付危机的处置。

省建设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建筑物倒塌和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城市供气系统事故和城市桥梁事故的处置和修复。

省海洋与渔业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风暴潮、海浪、海啸等海洋灾害的预报、预警;

2.赤潮灾害防治;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渔船及渔业水域污染、海洋工程和海洋倾倒污染),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故。

省发展与改革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电网停电事故,以及应急电力供应保障;

2.煤电油运综合协调;应急物资(专用、通用物资)以及基本生产生活资料的紧急生产、储备、购、征用、调度;

3.制定恢复重建经济政策,制定市场监控、价格紧急措施和非常措施等。

省商务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保障,紧急进口事项。

省财政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将省级负担的应急资金列入部门预算(日常应急管理费用、预案编制修订审查费用和预案大型演练费用等);大型综合演练单独按项目预算安排,一般演练在正常工作经费中列支。将省级负担的应急准备金在预备费和救灾资金中列支。

2.费用的紧急拨付(救援队伍启动费用、现场救援费用、紧急生产启动费用、应急设备物资调运准备金、征用非设备物补偿金和赔偿金、受灾居民伤病医治、生活补助金等)。

省气象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

省民政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受害人群饮用水和食品、粮食等救助;

2.避难场所的准备和确定;

3.帐篷调配和临时房屋的征用;尸体处理。

省科技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重大应急技术规划,组织紧急攻关、技术咨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