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四十九研究所签署协议_大气探测中心工作内容
1.了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与大气物理的进来,谢谢!!!!!!!!!!!!! 答好有加分
2.什么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3.气象局是不是国家直属
4.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研究生
5.我想了解一下气象信息共享的体制和机制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研究生相对好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成信大”,由中国气象局和四川省人民共建,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高校。
学科建设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中国两所专门培养中国气象人才的高等院校之一,在大气探测技术与装备、大气科学理论与应用、现代气象服务方面构建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据2018年8月成信大信息显示,成信大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四川省重点学科5个、四川省一流学科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
了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与大气物理的进来,谢谢!!!!!!!!!!!!! 答好有加分
何建新
何建新,男,教授,党员,1990年毕业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探测专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现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兼任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
中文名:何建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6年8月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探测专业
主要成就: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代表作品:《现代天气雷达》、《EDA技术及应用》
职称:教授
主要职务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负责本科教育工作。分管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系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实验中心、教务党总支、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通信工程学院党总支。
人物成就
曾获四川省气象行业先进个人、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员等称号。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86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等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于2010年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各一项,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8项,编写出版书籍2本,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气象雷达原理与应用”,是大气探测技术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
研究领域
1.信号集与处理研究;
2.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天气雷达中的应用研究
主要从事信号集与处理、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天气雷达中的应用研究、大气探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教学名师,现兼任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研究项目
1.机载气象雷达云雨探测系统,国家863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2.中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数字接收机”研制,中国气象局,负责人
3.提高CINRAD探测灵敏度研究,中国气象局,负责人
4.提高CINRAD分辨能力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项目,负责人
5.XXX雷达信号处理系统国产化,军方项目,负责人
1.中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研制,中国气象局项目,项目负责人,2002年
2.常规气象雷达信号处理器AWRDAS-III研制,中国气象局项目,项目负责人,2004年
3.CINRAD接收机干扰检测器,西安华腾公司,项目负责人,2001年
4.风廓线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研制,中国气象局项目,项目负责人,2007年
5.中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CINRAD/CA的数字接收机研制;北京敏视达雷达公司,项目负责人,2003年
6.双极化多普勒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研制;四川省青年基金项目03ZQ026-053,负责人,2007年
7.XXX雷达射频数字样系统,北京雷音电子技术公司,项目负责人,2006年
8.风灵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研制,北京雷音电子技术公司,项目负责人,2005年
9.机场终端多普勒天气雷达软件系统,北京雷音电子技术公司,项目负责人,2005年
10.风廓线雷达数字中频系统,北京敏视达雷达公司,项目负责人,2006年
学术专著
1.《现代天气雷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主编
2.《EDA技术及应用》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主编
发表论文
1.TheSignalProcessingSystemDesignofPolarimetricWeatherRadarUsingDSPandFPGA,IEEE2005InternationalSymposiumonMicrowe,Antenna,PropagationandEMCTechnologies2005ForWirelessCommunications,2005,第一作者
2.TheSignalProcessingSystemDesignofGeneralWeatherRadarBasedonASIC,20057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SICProceedings2005,2005,第一作者
3.CINRADC-BandHSPDesignBasedonAlteraCPLDandLVDSTechnology,The5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SIC2003,(ISTP-BY56E),2003,第一作者
4.ISA总线到DSP-LINKII总线转换适配器的设计(I)---用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适配器硬件,《计算机工程》期刊,2002年第5期,中文核心期刊,独立作者
5.CINRADWSR-98DanditsGroundClutterFilterDesign,IEEECatalogNumber01TH8559,2001;2001CI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RadarProceedings,2001,独立作者
6.EPM9480在CINRAD硬件信号处理器中的应用,《微电子学》期刊,2001年第6期,中文核心期刊,独立作者
7.ISA总线到DSP-LINKII总线转换适配器的设计(II)---WindowsNT设备驱动程序的研制,《计算机工程》期刊,2002年第5期,中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8.IntroductiontoCINRADWSR-98DSignalProcessor,WMOTechnicalConferenceonMeteorological&EnviromentalInstruments&MethodsofObservation,2000,第一作者
9.Windows设备驱动程序的演变及WDM的结构,《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01年增刊,中文核心期刊,第二作者
10.Windows设备驱动程序的研究,《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1期,第二作者
获奖情况
1.2005年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
2.2004年被四川省列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3.2006年获“四川省气象行业先进个人”称号
4.2005年获四川省教育工委“优秀***员”称号
5.1994年“常规天气雷达数字化终端”项目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什么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你说的‘被分到大气物理’是指大气物理院还是大气科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方向)呢?如果是院,那到底是那个专业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方向)大气科学(人工影响天气方向)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啊?
一、两专业对比
大气科学: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应用气象学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大气物理学院:设有大气物理系、大气探测系、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系、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学院现有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学方向)、大气科学(人工影响天气方向)、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方向)和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等4个本科专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在气象、环境、、海洋、防灾减灾、部队、民航等部门从事科研、业务、教学或行政管理工作。
总体而言,大气科学学习的较为广泛,相当于基地班,大气物理更精专,方向更明确。
二、转专业
大一结束转专业很普遍。要求在原专业排名很靠前才可以申请转专业,好像是前5%,还是有不小希望的。
转专业后,两专业重复课程不必再修,缺少的课程利用课余时间随大一补修,多修的记为超修学分。
三、跨专业考研
可以考气象研究生。这就需要自学气科的专业课如天气动力学。
四、就业
就业来说气科的面更广泛,大物更精专,各有春秋。
五、校方重视
学校对四大气象专业都很重视,可能气科更受承认一些。大物院和气科院的教授经常跨院给学生授课,两院的师资都很好。
!!六、几点忠告!!
气象领域是一个高知领域,考不上研究生前途可能受影响。现在招聘会上市局都只要研究生以上,不是博士想进省局发展困难很大。
招收气象学研究生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有限,随着大学扩招大气科学的本科生人数众多,因而学大气科学要做好承受巨大压力的准备。
大物院的专业例如防雷前景很好,转专业要仔细考虑。
在大气科学专业女生较多的情况下。要恭喜你,作为男生,找工作时同等条件下更占优势 :)
附大气科学(大气物理。。方向)培养
1.公共基础课程
形势与政策
军事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教育
就业指导与创业
体育
计算机基础Ⅰ
大气科学概论Ⅰ
线性代数
概率统计
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
大学英语
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
通修课
大学语文
2. 学科基础课程
大气探测学Ⅰ
'大气物理学Ⅰ
大气化学基础
数理方程
流体力学Ⅲ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Ⅱ
计算方法
热力学
3. 专业主干课程
动力气象学Ⅰ
边界层气象学
空气污染气象学
云降水物理学
卫星气象学II
雷达气象学Ⅲ
天气学原理
天气学分析Ⅰ(1)
天气学分析Ⅰ(2)
4. 专业方向课程Ⅰ
中国天气Ⅱ
天气学诊断分析
气象统计方法Ⅰ
中尺度天气学
数值天气预报
5. 专业方向课程Ⅱ
云动力学与数值模拟
中小尺度气象学
空气污染预报
大气气溶胶
大气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
无机与分析化学III
(以上两方向中任选15学分)
6. 专业任选课程(选17学分)
人工影响天气
云降水物理实验
专业英语
理论力学
大气科学进展讲座
气象图形图像软件
中尺度气象模拟
现代气候学基础Ⅱ
气象仪器分析
实验数据分析
气象卫星资料的多学科应用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Ⅱ
分析化学实验Ⅱ
现代防雷技术
雷电原理
电路分析基础Ⅱ
模拟电子线路
数字电子线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Ⅱ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C语言程序设计
数学建模
数学拓展课程
外语基础拓展课程
外语国际拓展课程
技能训练拓展课程
7.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1.。必修25学分
入学教育
毕业鉴定
生产实习
暑期社会实践
军训
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
大气探测实习
天气预报综合实习
2.。至少选修 5 学分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探测
临近和短时天气预报实习
云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实习
认识实习
附大气科学专业培养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应用气象学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思维与实验(包括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进行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高等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地理、生物、地质的基础知识;
2、系统地掌握大气科学,特别是天气学、动力气象学、海气相互作用、天气预报的经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进行大气探测的技术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3、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有所了解;
4、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外文专业文献;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5、接受过一定的大气科学研究的训练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学分结构
表1. 课程体系学分结构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
占课程体系学分比例(%)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
75
41.67%
通修课程
选修
6
3.33%
学科基础课程
必修
15
8.33%
专业主干课程
必修
22
12.22%
专业方向课程
选修
12
6.67%
专业选修课程
选修
20
11.11%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必修
25
13.89%
选修
5
2.78%
合计
180
100%
四、学科基础课程
大气物理学Ⅱ、大气探测学Ⅱ、流体力学I、现代气候学基础I、应用气象学Ⅱ、热力学。
五、专业主干课程
天气学原理、气象统计方法、天气学分析Ⅰ(1)、天气学分析Ⅰ(2)、动力气象学Ⅰ、中国天气Ⅰ、数值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基础。
六、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Ⅰ:
高等动力气象学、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及数值模拟、热带天气动力学、物理海洋学基础、全球变化、数理方程II。
专业方向课程II:
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及数值模拟、现代防雷技术基础、大气综合观测及实习、雷达气象学Ⅱ、卫星气象学Ⅱ。
七、核心课程
《大气科学概论Ⅰ》、《计算机基础Ⅰ》、《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高等数学Ⅰ(1)》、《高等数学Ⅰ(2)》、《大学物理(1)》、《大学物理(2)》、《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大气物理学Ⅱ》、《流体力学Ⅰ 》、《应用气象学Ⅱ》、《天气学原理》、《天气学分析Ⅰ(1)》、《天气学分析Ⅰ(2)》、《动力气象学Ⅰ》、 《中国天气Ⅰ》、《数值天气预报》。
八、限选课程
无
九、气象特色课程(除大气科学概论以外)
十、修业年限: 四年
十一、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PS随着经济发展,气象相关类专业的形势会越来越好,大物院的精专方向专业也许会更受用人单位青睐,所以最后恭喜你考上重点本科的优势专业!!!!
气象局是不是国家直属
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在国际上推行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那就是目前在许多组织机构中广泛流行的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有关质量管理问题,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管理科学,是需要领导者用一种理性的选择,建立起科学的管理理念和规范的先进的管理方法,而不是仅仅依靠下达指令。开始是在制造业中比较关注的问题。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学的质量管理也在不断地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不仅是在企业中普遍实施这种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甚至在一些事业单位和机关等类型的组织机构中,也在推广实行质量管理。从广义上讲,各行各业的各种组织机构,都具有各自特点的产品。要确保产品的特性符合顾客的需求,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的管理体系,它不仅仅是使组织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而更重要的是使组织具有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ISO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国际上都承认并遵守的一组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简称ISO)正式发布的。作者根据几年来,参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工作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建立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
(一)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2001年,当时中国气象局有关领导和局标准化管理的职能部门,为加强气象事业的标准化工作,推进气象部门的标准化工作的进程,提出要建立气象行业标准体系。同时,希望局直属企业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能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标准体系。当然对于一个企业的标准体系,不仅要包括企业的产品标准,而且还要包括建立企业的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出了四点要求,即: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对于管理科学来讲,其中在企业中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中国华云公司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根据国家对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和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开发经营活动的有序化开展,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建立标准化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华云公司经过10年的发展,在气象部门内外已经成为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和相当社会影响的高新科技企业。公司的机构框架以及管理体制,虽然几经变化,但公司以及所属的各部门实体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作程序和管理方式。这种自发形成的公司管理体系不仅残留着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思维,而且也存在一些不符合企业运作的规范做法。在企业科学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与公司的整体发展状况和长远发展规划是极不适应的。从中国华云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角度考虑,也迫切要求不断提高整个公司的质量管理意识,提高公司从高级管理层到每位职工各层次人员的质量管理素质,这就需要通过建立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来实现。所以建立公司的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不是别人的要求,而是公司领导层和广大职工上下一致的自身需要。
(三)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是进行国际交往的需要
在中国加入WTO后,要求我们不仅是在贸易的运作行为上要与国际接轨,而且要在各方面都要遵循国际上共同认可的游戏规则,其中也包括在科学管理方面,要符合国际上规范化的标准。入世后我们所面临的新形势,对于我国的企业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针对市场经济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而且还要迎接国际方面的挑战。这些年来,公司的进出口业务和国外经济活动不断扩大,并积极参与国际的市场竞争,要求我们要熟悉WTO的各项规则和国际的惯例,同时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也要符合国际上的法规。按照国际的市场准入自由贸易的规则,各国的企业既都获得了参与共同发展的机遇,又要迎接公平竞争的挑战。也就是说入世后,我们即可以学习到外国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同时也要面对国外著名品牌激烈的竞争。对中国华云公司来讲,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不能依靠部门保护和价格大战,我们是要靠不断增强企业的内功、开发出高质量的先进科技产品和顾客满意的售后服务,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这就需要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二、ISO 9000族国际标准的基本概念
国际上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它是当代质量管理成果的产物。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并立即开始准备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标准。1987年发布了五项标准的ISO 9000标准系列,称为1987版;1994年ISO 9000标准进行了换版,将标准扩展为16个标准 ,提出了ISO 9000族标准的概念,称为1994版;2000年12月15日又正式发布了新版ISO 9000族标准,即2000版。目前国际上执行的2000版ISO 9000族标准,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即核心标准、标准和技术报告。
1.核心标准共包括四个标准:
(1)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ISO 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4)ISO 9011:2000《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2.标准:ISO 10012《测量控制系统》
3.技术报告:包括一些支持性和工具性标准,以及部分技术报告和文件指南
我国在应用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方面,是积极主动与国际接轨的。1987年3月ISO 9000标准系列正式发布后,我国标准化主管部门—原国家标准局就做出部署,组成了“全国质量保证标准化特别工作组”,及时跟踪,积极转换,等效用。1993年起国家就启动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 9000标准也开始在我国逐步普及和广泛应用。1994版ISO 9000族标准发布后,有关部门就及时等同转换为我国的国家标准。2000年新版ISO 9000族标准正式发布后,我国又及时等同用为GB/T19000—2000标准。目前我国等同用的2000版ISO 9000族标准的国家标准代号有:
(1)GB/T19000—2000 idt 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GB/T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GB/T19004—2000 idt ISO 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4)GB/T19011—2000 idt ISO 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国家标准代号中的idt 是英文identic的缩写,就是完全相同、相等的意思,实际上就是由国际标准全文翻译过来,等同用。
目前,对于一个机构组织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就要规范地遵循上述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在建立体系过程中主要是要按照国际标准ISO 9001:2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对应的国家标准为:GB/T 19001—2000 adt ISO 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组织要根据这一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提出的要求,建立起符合本组织特点的、切实能贯彻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所以我们一般称为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三、建立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过程
对于一个组织要建立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通过一套完整的程序。根据以往实施的经验,可归纳为以下四各步骤,即:前期准备,组织培训;编写文件,开始试运行;申请认证,迎接审核;接受监督,持续改进。现用中国华云公司建立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事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前期准备,组织培训
2001年,中国华云公司把建立公司的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来抓。首先组织有关人员成立了公司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项目组,开展前期调研工作。之后又选定了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北京质量认证咨询部,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机构,签定了“认证咨询合同书”,并安排其对公司进行全面实地考察,双方进行广泛深入地沟通。在此基础上,7月份项目组向公司提交了“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项目的《立项报告》。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实施,安排在年底前完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8月份按照“咨询工作”。北京质量认证咨询部派老师分别给公司领导和骨干以及全体员工讲课,进行质量管理意识的培训。主要内容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及国家标准GB/T 19001-2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另外,老师还为公司骨干讲授如何编写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以及如何设计《表格文件》。
(二)编写文件,开始试运行
在消化和理解ISO 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上,首先要确定出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发动群众确定了公司的“质量方针”为“开拓创新、行业领先、用户至上、精益求精”,同时订出了与“质量方针”4个方面相对应的8条“质量目标”。其次,编写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手册》以及反映企业管理各个环节控制过程的《程序文件》和一些用于日常实际操作的《表格文件》。然后,由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定中国华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初步建立起较健全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2001年8月31日公司正式颁布《质量手册》,由总经理签发了中国华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版的“发布令”。同时任命管理者代表,由总经理签发公司管理者代表“任命书”,明确其职责,具体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贯彻与实施。
2001年9月1日公司开始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三个月的试运行。首先公司召开全体职工动员大会,强调公司上下要树立质量管理意识,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益。公司领导根据实际需要成立了质管部,并确定了各有关部门的质检员,培训了内审员,加强公司内部贯彻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我监督审查。10月17日试运行期进行一半时,公司召开部门经理和内审员会议,检查一个半月以来公司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试运行情况,并进一步补充修改《质量手册》等文件。11月份按照标准的要求,公司对执行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情况进行内部审核,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提交了“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11月底公司召开2001年度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会议。会议总结了公司2001年质量管理的工作;分析了贯彻“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情况;有关部门报告了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情况、市场分析情况、质量控制情况、取纠正预防措施情况等;还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会后,提交了“2001年度管理评审报告”。
(三)申请认证,迎接审核
公司的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经过三个月体系的试运行,其中包括经过内部的“内审”和“管理评审”,反映出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时符合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比较顺畅,能够发现问题、取措施、获得纠正。12月中旬公司向北京九千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中心提出认证申请,并送交了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确定了公司认证受审核的产品范围是:“大气探测设备、软件的设计、开发、集成和服务”。认证中心进行书面初审后,提交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初审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策划”和“审核通知书”。
12月26~27日由北京九千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中心派出审核组,对中国华云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现场审核。公司事先做了迎接外审的安排。认证中心审核组除对公司领导层进行审查外,还深入到公司的各个部门。依据GB/T 19001-2000—ISO 9001:2000标准,对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认证,并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报告”。审核组认为: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自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来,质量管理意识不断增强;文件对从管理层到员工的责权规定清楚;内审和管理评审作用明显;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前后呼应;对产品的质检工作实施了改进。同意推荐注册。2002年1月15日,北京九千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经审核正式颁发了中英文的“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四)接受监督,持续改进
按照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的要求,在组织取得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的6个月左右时间,应经过权威认证机构的外部监督审核。以后的每次监督审核,距上次外审的时间都不应超过12个月。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经过每年不断的内部的“内审”和“管理评审”以及外部的“监督审核”,更加确立了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要坚持不断改进的意识,其目的就是使体系得到持续改进。中国华云公司分别在2002年8月、2003年8月和2004年8月,请北京九千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中心派出审核组,对公司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情况,进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外部监督审核。审核组按照PDCA过程循环的思路,通过抽样审核,充分肯定了公司在贯彻ISO 9001质量标准,执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取得的成绩。认为:“公司领导和员工的质量意识在不断提高,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正在实现中,未发现重大投诉和质量安全事故。审核组向北京九千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中心推荐,保持中国华云公司的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注册资格。”另外,按照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的规定,公司在取得认证资格后三年还要经过权威认证机构的复审。经与认证机构协商,将公司第三次监督审核与复审工作一并进行。在复审通过后,于2004年9月28日认证机构重新为公司颁发了新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四、建立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体会
(一)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以往公司在经营理念上,往往只是从更多地拿到项目、推销产品上下功夫,其中又主要是考虑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自身技术的能力。在建立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公司上下都切实体会到,企业要发展必须在质量管理上下工夫,树立全面的质量管理意识,这样才能真正的占领市场份额,取得有保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树立质量管理意识是要建立在一切为顾客着想的基础上,也就是要按照顾客的需要开发技术产品;从顾客的意见中得到发展方向;与顾客交流中寻找新的机遇。通过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转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树立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经营理念。自公司建立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来,为顾客服务的意识不断加强,从每年顾客满意度调查上看,都能保持在80%以上。更重要的是对顾客反映的意见和要求,都非常重视,从公司领导到各部门职工,也都积极取措施及时予以改进。
(二)认真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公司整体素质 公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持续性、经常性的活动,不仅要在建立体系的过程中,坚决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定出符合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而且要在坚持贯彻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解。也就是说在日常开发经营活动中,坚持按质量手册规定的过程管理程序,过程控制程序文件及其相应表格文件的要求,认真操作、填写、记录、追朔。公司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公司的自主行为,贯彻质量管理体系也将成为公司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是为了树立企业表面的形象,使企业有一个好名声,而更重要的是为了切实提高整个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所以这几年年公司拿出了相当的精力,坚持认认真真地贯彻执行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使整个公司的质量管理的水平和职工的自身素质,都有了普遍的提高。公司的整体面貌上的改观,也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增长,公司的总资产从2001年底的5500多万元,增长到2004年底的15600多万元,增加了1.8倍,营业利润也增加了1.7倍。
(三)积极推广质量管理体系,坚决做到持续改进 中国华云公司是我们气象部门最早取得ISO 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单位,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华云公司本身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个方向,它对推动全国气象部门科技产业质量管理标准化全面开展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年来,公司投入了很大力量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认证,的确是使大家的质量管理意识有很大的提高。虽然在执行中有时感到有些烦琐,但是也的确觉得是很有必要,从中也受益匪浅。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公司也在积极组织推广,并渗透到公司管理的各个环节。在贯彻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严格地按照控制过程的程序操作,每次的内审、管理评审和外部监审,查找出不合格项,及时取纠正措施予以关闭,这也就是持续改进的过程。随着体系贯彻的不断深入以及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公司的管理上必然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把持续改进作为长久任务来抓,特别是注意把住质量检验关,使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地完善。
可以说: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使企业提高了管理水平、提高了职工素质、提高了公司形象、提高了整体效益。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研究生
中国气象局简介
一、部门简介
中国气象局是院直属事业单位。它的前身是中央气象局,成立于1949年12月。1994年由院直属机构改为院直属事业单位后,经院授权,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气象部门与地方人民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我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开始施行,之后颁布实施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天基、空基和地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现代化大气综合观测系统;基本组成了由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与生态、气候开发利用等构成的气象服务体系,气象服务领域涉及工业、农业、渔业、商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林业、水利、国土、海洋、盐业、环保、旅游、航空、邮电、保险、消防等多个行业和部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气成分分析与预警预报、空间天气预警、沙尘暴天气监测与预报、防雷装置检测和工程专业设计、健康和医疗气象、突发公共紧急响应等气象保障业务和服务也迅速发展。目前,气象服务已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各个领域,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比达到了1∶40。
我国形成了气象科学技术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体系。中国气象局拥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等9个国家级科研院所。2004年科技部批准中国气象局成立了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是我国首批开展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部门之一,并通过了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验收,初步形成了新型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中国气象局是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国内牵头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气候变化科学、影响与对策的研究。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外交战略,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多边和双边气象科技合作,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与21个国家签署了气象科技合作协议,向7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设备和技术援助。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位气象局长及高级官员来华考察。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成员国。13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局长一直为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成员。1983年中国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当选为WMO第二副,1987年当选为,1991年连任; 2001年我国官员在WMO秘书处任助理秘书长,2004年任WMO副秘书长。我国国家气象中心是WMO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之一,承担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气象预报服务,我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是WMO全球气象电信系统区域通信枢纽之一,参加全球气象探测资料的交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的国际活动,中国科学家长期担任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的联合,为推动气候变化研究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科学家还积极参与WMO和台风委员会各领域的活动及有关国际研究。
二、机构设置与主要职责
中国气象局内设机构:办公室、监测网络司、预测减灾司、科技发展司、财务司、人事教育司、政策法规司、国际合作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和监察室、审计室。
中国气象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定气象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制定、发布气象工作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监督实施;承担有关的行政复议工作。
(二)参与气象防灾减灾决策,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联防,组织指导防御雷电、大雾等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归口管理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工作。
(三)对院其他部门设有的气象工作机构进行行业管理,统一规划全国陆地及海上气象探测与信息网络、气象台站网、气象基础设施和大型气象技术装备的发展和布局,审核全国大中型气象项目的立项和方案。
(四)管理全国天气预报警报、短期气候预测、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和气候影响评价的发布;组织指导气候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并审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城乡建设规划的气象条件论证。
(五)组织气象科技领域重大科研攻关和成果的推广应用,指导协调气象教育工作,组织宣传、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意识。
(六)管理气象外事工作,代表我国参与世界气象组织及其他国际气象机构的活动,开展与外国(地区)气象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
(七)统一领导全国气象部门的工作;以中国气象局为主管理省级气象部门的财务、机构编制、人事劳动、科研教育和业务建设;指导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
(八)协助地方人民指导地方气象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九)承办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国气象局主要直属事业单位: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中国气象局行政管理局、中国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宣传中心、中国气象报社、气象出版社。
全国气象部门(不含港、澳、台地区)设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14个副省级市气象局(含4个单列市气象局,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气象局),318个地(市)气象局和2300个县(市)气象局(站)。
全国气象部门现有正式职工52988人,有两院院士6人,博士生导师26人,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4415人。
三、***简介
中国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秦大河,男,汉族,1947年1月出生,山东泰安人,1987年10月入党,10年7月参加工作,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自然地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多次组织南、北极、亚洲腹地和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积极参与IPCC评估活动,主持了我国气候变化和西部环境演变评估及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郑国光,男,汉族,1959年11月出生,江苏涟水人,1981年3月入党,16年12月参加工作,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大气物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研究员。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许小峰,男,汉族,1957年1月出生,江苏淮安人,15年4月入党,15年3月参加工作,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王守荣,男,汉族,1950年9月出生,江苏江都人,1969年10月入党,1969年2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天气动力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男,汉族,1962年3月出生,安徽全椒人,无党派,19年9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象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研究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张文建,男,汉族。1955年8月出生,河南开封市人。18年7月入党,11年3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研究员。
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中国气象局纪检组组长孙先健,男,汉族,1949年1月出生,湖北荆沙人,19年3月入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南京大学气象学专业毕业,大学普通班学历,高级工程师。
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兼人事教育司司长沈晓农,男,汉族,1961年6月出生,浙江绍兴人,1988年2月入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系农业气象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工程师。
我想了解一下气象信息共享的体制和机制
该学科是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院传统优势学科,每年招收研究生最多专业方向,为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拥有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高校“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及应用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该学科瞄准电子信息技术和大气科学交叉的应用学科领域,通过在气象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大气探测信息处理、通信系统与信号处理、信息获取与处理、图像信息处理、卫星遥感信息处理等方面开展的长期研究,在大气探测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卫星遥感信息处理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稳定的、独特优势的研究方向,并在传感器应用、通信技术、数字水印和医疗信息技术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研究。该学科有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30人。近年来,该学科承担了较多的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横向开发项目,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电子通信类核心及一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0余篇。目前,该学科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40余项,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矩阵理论、随机过程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及算法、电子系统设计、信息论与编码、信号检测与估计、数字图像处理、气象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设计、DSP技术和现代信号处理、大气科学导论、应用卫星气象学、大气物理与大气探测等。
该专业授予工学硕士学位。毕业生既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工作,也可在气象、民航、军队、IT企业等单位从事高级专业技术和业务管理工作。
气候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活动最重要的环境条件。当前,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与气候正威胁着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严重影响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维护气候系统的均衡,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高度关注的重大议题之一。而描述大气及其相关圈层状态和特征的气象科学数据,不仅是气候系统相关学科的研究基础,也是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防建设、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
科学数据是人类社会科技活动所产生的基本数据、资料,以及按照不同需求而系统加工的数据产品和相关信息,具有明显的潜在价值和可开发价值,并在广泛应用过程中得以增值,是信息时代最基本、最活跃、影响面最宽的科技信息。开展科学数据共享不仅是当代科技创新与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支撑。
气象科学数据以其广泛的应用需求和较好的业务基础,被列为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首批试点。下面简述近几年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工作的进展与未来发展思路。
一、 中国气象科学数据的现状与业务支撑环境
在中国,气象科学数据是历史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系统性最强的地息之一。中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的多样性,尤其是拥有丰富的人文记录和自然记录并存这一独特条件,倍受国际学术界重视。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气象部门已经形成了地基和空基相结合的大气及其相关环境探测体系。包括常规地面、高空、辐射、酸雨、农业气象观测、大气本底观测站和其它许多特种观测站网。另外,我们还在南极建立了中山和长城两个长期观测站。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两种业务卫星在时间和空间上互相弥补,可连续获取全天候、全球范围多种光谱的海量大气环境信息。依托FY-1、FY-2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工程建设,中国气象局已经建立了国内功能最完备的卫星资料接收应用系统。接收并保存了FY-1、NOAA、FY-2、GMS、METEOSAT、EOS等多种国内外气象卫星与地球环境监测卫星资料。
目前,中国正在沿海岸线和大江、大河、湖泊及内陆重要城市布设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其获取的数据不仅会显著提高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能力,而且在生态监测、航空保障和防灾减灾等领域也有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沙尘暴监测预警能力,我国沙尘暴监测系统在现有15个气象台站中布设土壤水分监测仪器,20个站布设波段太阳光度计,15个站布设大气热红外辐射仪,10个站布设大气能见度仪,15个站布设测量大气总悬浮颗粒物质量浓度和大气飘尘仪器,15个站布设气象梯度观测小塔,等等。对影响沙尘暴发生、发展的下垫面土壤水分、植被状况和边界层参数以及气溶胶物理与化学特性及其空间分布进行定量的监测。
经过长期积累,中国气象局拥有了大量且经初步规范化处理的气候系统观测数据.目前数据存量已经超过100TB。未来随着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气象环境卫星、新型自动观测站网等的建成并投入运行,每年的数据增量将超过200TB。
作为数据共享业务支撑环境,中国气象局拥有较完备的气象信息网络通信系统,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气象通信系统(GTS)区域中心之一。投入业务运行的中国气象局气象综合信息网络系统(简称9210)已经构成了国家、省、地、县四级气象资料和产品实时收集、传输和分发体系;由世界气象组织(WMO)管理和全球各国参加的全球气象通信系统网络实时地进行全球观测站网资料交换和数据产品的分发。
中国气象局应用巨型计算机系统对每天大量的气象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国家北方高性能计算中心就设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拥有国产神威、、曙光以及IBM、CRAY等巨型计算机,为数据共享提供了可靠的硬件设施保障。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建设和风云02批地面应用系统建设,可以为各类气象资料的收集、加工处理、存储、服务提供高效的业务系统和海量存储环境支撑。
二、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进展与运行机制
作为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成员国,中国与国际社会有着广泛的气象合作以及气象资料和产品的交换。我们在1980年就加入了全球气象通信系统,每天有数万份的气象报告传输给世界各国,为全世界的天气预报、灾害预警和业务科研提供服务。同时,根据WMO 40号决议精神,中国积极提供基本的长序列历史资料参加国际交换。我们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数据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在国内,中国气象局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通过同城用户终端给总参、空司、民航、水利、海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北京大学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实时传输气象资料。我们所接收到的气象卫星资料也面向所有用户公开广播。
2001年12月,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国气象局发布了《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开始实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试点工作,通过网络、介质拷贝等多种形式为各领域用户提供公益性共享服务。为了配合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的开展,不断增强共享服务能力,科技部下达了“气象资料共享系统建设”项目,在数据整合集成、技术标准保障、共享服务平台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与开发;同时,中国气象局也整合内部,开通了“卫星资料共享服务网站”等服务平台。通过两年多建设,已经完成了地面、高空、海洋船舶、卫星遥感等13大类共68种数据集产品的研制工作,总数据量达到了740GB;整理研制了“气象科学数据分级分类规范”、“气象科学数据元数据标准”、“气象资料共享服务实施细则”等一批急需的数据标准规范和技术方案;初步建成了由一个主节点和8个分节点构成的分布式共享服务网络,网上可供下载数据总量超过了100GB,为用户提供多种方式的联机检索和数据下载服务。
近3年来,中国气象局为公益性用户提供了大量的离线与在线方式的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据统计,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期间,国家气象档案馆为科研、决策、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国防等领域用户提供来访服务627人次,提供数据总量430GB;共享服务网站://cdc.cma.gov.cn)访问量超过12万人次,新增注册用户218个单位,在线下载数据量500GB以上。
为了保证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持续深入开展下去,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有利于共享开展的管理运行机制。在共享试点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了共享制度。
第一,站在国家高度,制定“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为数据共享开展提供政策性指南和执行依据。
开展共享,政策先行。中国气象局在共享试点筹备阶段,就非常重视部门政策的制定,依据《气象法》的法理原则并借鉴WMO有关数据交换政策,制定并颁布了《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不仅使开展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还为此项工作的迅速启动并能够持续规范开展下去提供了有效保障。
第二,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按照分级分类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共享工作开展。
气象科学数据范围广泛、种类繁多、基础差异很大,为了迅速开展公益性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必须面向急需,立足实际,选择基础较好的常规观测资料和实时卫星气象资料提供服务。同时全力组织新数据集的研制,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气象科学数据产品。
第三,加强管理,注重标准,建立业务化的运行机制
在开展共享服务中,首先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在共享启动之初,中国气象局就明确要求各级资料管理单位将开展共享服务纳入本单位的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将数据共享工作纳入正常业务程序进行规范管理、考核评估,保证其工作的健康持续开展,推进共享工作与气象信息系统规划和建设相衔接,构成科学合理、流畅的信息系统。
三、 进一步推进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的思路
虽然气象科学数据共享迈出了第一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距离国家和社会对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的需求尚有很大的差距,目前能够提供共享服务的还只是基础较好的部分常规要素和实时数据,气象科学数据整体效益还远没有充分发挥。要进一步深化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工作开展,构筑整个领域的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网络体系和持续稳定的运行机制,我们需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推进科学数据共享,按照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总体要求并结合气象部门发展,今后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更扎实的努力。
1、 充分发挥现代化建设效益,不断增强共享服务水平和能力,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更多更好地服务。
目前和今后几年,是气象现代化建设蓬勃开展的时期,各种新型观探测仪器和设备将不断地应用到实际业务中去,必然会产生大量的高时空分辨率和具有极高科学价值的数据.这些数据一类是传统的气象要素与参数,通过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观测精度和时空密度得到大大提高;还有一类是新增的地-气、水-气以及生态环境方面等气候系统各圈层及其相互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各种参数。这些数据不仅要在气象业务和科研中迅速应用,也应当通过规范化处理加工,形成标准化的数据产品,对其他领域和部门提供共享服务,以使国家投资效益最大程度发挥。加快推进省级高时空密度资料开发与共享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整体数据优势。这是气象科学数据共享进程的一项重要任务。
2、 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加强数据整合与历史资料抢救,为共享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数据集产品。
加大数据的整合力度,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数据集产品是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持续开展的本源。作好此项工作一是开展珍贵历史资料和卫星遥感存档资料拯救工作,有效保护利用历史数据;二是加强古气候资料的整理与开发,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科学数据支撑;三是开展多源数据整合集成,开发地基与空基资料、常规与特种观测资料、大气与其他圈层资料相融合的综合分析产品;四是面向关键科学问题与热点区域,开展主题数据加工分析,形成一批综合性的数据集产品。
3、 以共享带动气候系统领域的整合与有效配制,构筑气候系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在广泛深入开展科学数据共享的同时,将以气象行业数据融合和共享交换为突破口,构筑跨部门、多学科、涵盖气候系统领域的网络化、分布式资料共享体系,形成部门、领域、行业之间顺畅的数据信息交换和共用,从而带动气候系统领域各类探测系统的优化、规范和科学合理布局以及通信传输与数据管理平台的整合集成,使国家投资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也推动整个国家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加速向前迈进。
4、开展广泛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积极营造数据开放、共享的机制与氛围。
当今世界学科交叉、融合、渗透日益明显,不同学科和领域之间的信息交换已经越来越成为迫切的需求。同样,现代大气科学发展,越来越注重对气候系统五大圈层相互作用机理的探索与研究。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已经与地震局、测绘局、民航总局和水利部等部门就数据交换与共享开展了协作,也通过“局校合作”与北京大学、青岛海洋大学、云南大学等教育机构签署了包括数据共享在内的一系列协议,共同推进科学数据高效流动与低成本使用。下一步,我们将本着互通有无,平等互利原则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广泛开展部门、院校、机构之间合作与共建,形成数据双向、多向流通机制,促进各自领域工作开展。气象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长期以来就非常密切,目前,中国气象局与140多个国家开展了气象科技合作和交往,与20余个国家签订了气象科技合作协议,积极参与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世界天气监测(WWW)、世界气候研究(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IGBP)、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因素(IHDP)、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等重要国际机构和国际。今后我们将坚持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科学数据开发与管理共享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国际数据引进与利用。
四、 几点建议
1、 加大支持科学数据共享力度,推动国家的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
要使科学数据真正开放、流动并在共享服务中充分发挥效益,首先需要在国家层面上统一调度,加强规划和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一批气象、海洋、生物、医学等基础性、公益性特点显著的领域,建成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网);其次,需要加强历史数据和以往存留在各部门的科研项目数据的拯救和整理工作以及共享服务能力建设。增强共享能力和在线服务能力,推动科学数据的全面共享和有效利用。
2、 参照全球气候观测,加快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进程,推动气候系统数据共享。
大量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冰雪圈中的各种过程,以及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人类活动影响的不断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加大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国际科学界已经提出并正在实施全球气候系统观测.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积极参加国际GCOS,建立一套与国际先进国家同步发展的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对我国开展气候变化要素、气候灾害、气候状况的监测和气候的科学利用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加快我国气候系统观测的研究和建设进程,必须在国家层面上加强多部门协调,联合推动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力争早日全面建设我国气候观测系统,实现气候系统数据共享。
3、 尽快制定国家信息共享法规政策,营造资料共享的新秩序。
打破信息壁垒,挖掘各部门数据,做好科学数据的收集、质量控制、资料存贮和管理、分级分类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均需要国家法律或法规予以规范和保障。同时,数据共享服务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和国际接轨的科学数据的分发和利用问题、涉密科学数据和资料的保护权限等问题,也都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办法和法规体系支持,以便规范科学数据共享工作,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发挥科学数据的最大效益,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同时为社会和国家需求服务。因此,应该加快制定国家信息共享法规政策进程,从根本上规范科学数据共享并保证其持续深入开展。
我们相信,通过国家的宏观规划与大力支持,中国气象局及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辛勤的劳动,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工作必将全面深入地向前迈进,气候系统资料共享一定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世界科技创新与进步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出处:《科学中国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