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气象科技创新园项目弱电智能化工程_合肥气象科技创新园项目弱电智能化工程
1.“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专家介绍
2.科技活动总结
3.安徽安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4.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5.飞友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这可能是一场危害合肥房市未来十年迈向的大会。一、它第一次完全的梳理了合肥这座城市的发展趋势逻辑性,从上万人的小县城到超干万人口的新一线城市,合肥是怎样保证城市电子能级的飞越?二、地区房市发展趋向和下一个核心发展趋势版块首次曝出!城市的发展趋势推动着房市的更替,从区府时期到省府时期,房市下一个修容地区究竟怎样判断?那麼,这次招来数十万网民一直探讨的大会,是怎么揭露合肥这座城市发展趋势、项目投资的超前的使用价值逻辑性的?我认为大家也要从城市、房市发展趋势的基本上方面说起。
城市发展逻辑曝光最先便是最近房市的现象:政滨高核心地区比较严重房荒、城区多新房开盘即罄、一些外场区县新楼盘提升首付款方能选购……次之是土地层面,据好几家网络媒体曝料,“金三”第一场规模性土地拍卖,有数十家房地产企业参与,好几家房地产企业一次性参与多地快角逐!
土地出让一直全是房市的气象图,作为房地产业的两个核心要素,他们一直是紧密联系。而核心的紧缺和土地出让的火爆可能持续合肥房市一路高走的发展趋向。怎么会发生高频率次的房市和土地出让的火爆?实际上这一切早已在合肥城市发展趋势的核心逻辑性中映射出去。
发展战略产业链,推动弯道超越:从“一穷二白”的工业生产基本到“全世界家用电器品牌之都”再到“中国最强可谓是组织 ”及全国各地好几个顶级技术型产业集群地,从家用电器到新起表明领域、精尖技术性、智慧产业等,合肥用发展战略的产业发展规划发展了本身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光明大道,这才拥有可以弯道超越、矗立在世界舞台的合肥。
优秀人才引进,引入发展趋势驱动力:优秀人才是城市发展趋势的原动力,据数据信息表明,解放初期合肥常住人口仅5万左右,可是伴随着城市工作能力发展趋势,城市的虹吸现象持续提高及其地区产业链的兴盛,合肥人口逐渐飞快提高。人口的聚集、优秀人才的落户口给合肥城市发展趋势产生了强悍的发展趋势驱动力
基本建设和城市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为了更好地融入合肥更快更强的发展趋势,合肥的基本建设也在追随城市版图持续向外拓宽。地铁站的开工全线通车、高架路的整体规划贯彻落实、快速通道、高铁动车等路线的整体规划健全,在内外的交通出行管理体系和经营规模上,合肥的交通出行和城市发展趋势同屏阔步向前。因此 ,拥有 持续涌进的人力、高新科技智能化的产业链发展战略及其更加健全的交通出行管理体系这“三驾马车”,合肥才得到位居长三角核心城市市场竞争圈,才拥有 无尽的发展前景。
产城互融,省府圈未来可期更高端的现行政策歪斜:合肥往南发展趋势已是的共识。特别是在省府的南迁,立即给省府版块乃至全部滨湖新区按住了加快键,人口持续往南迁移,充足的人口和现行政策优点持续促进着省府的发展趋势。
核心产业发展规划:省府圈2.0(包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精准定位打造出“省府门户网·滨湖新区智谷”,力在培养走向未来的战略新型产业,打造出大中企业聚集的自主创新公司群集,探寻未来科技新城区方式。最终,省府圈与合肥城市发展趋势也略有不同。在下面的“金三”第一轮土地拍卖,总占地近1000亩的大中型土地拍卖中,省府依然无地参拍。核心地区的供货间断,促使真真正正的改进库存积压,巨大的销售市场缺口,急待一个性价比高的使用价值商品填补。
招商蛇口将给省府圈带来什么惊喜?据房企排名最新数据汇报表明,在1-2月份全省房地产企业市场销售排名中,招商蛇口以28.71亿斩获第一,而本次的身后依然有回味无穷的逻辑性所属。
展望的战略思维,落址高发展潜力核心版块:招商蛇口,凭着好多个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发展趋势,这一巨匠中央企业所有者的战略思维是别的房地产企业远远地所不如的。从省府时期的随着发展,招商蛇口的落址观只忠于核心发展潜力版块。
质量为旨,用户评价为王:说到招商蛇口,很多人第一时间想起招商合作雍荣府、招商雍华府、招商雍和府等好几个用户评价新楼盘,其质量和高股权溢价性做到了附近新楼盘所不如的高宽比。因而招商蛇口一些在售新项目中会出现很高占比的小区业主购买率、业界自买等构成。
也恰好是拥有 超前的的发展战略落址观和对这方面核心地区更独特的了解,招商蛇口追随部门信念再度落址省府圈,这就是省府圈区域网紫盘--招商合作·东望府。
根据针对地区买房者要求的深层发掘,招商合作·东望府目的性地打造出了省府圈稀有的高层住宅花园洋房商品!商品主要总面积约85㎡-105㎡,凭着更低的总价格压力,招商合作·东望府给了全部地区大量买房者一个成本低就可以得着质量改进和进入车内发展潜力版块的机遇。自然,招商合作·东望府给到的不但是更低的总价格压力,在商品打造出上也是展现了招商合作坚持核心地区商品的工匠精神。
“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专家介绍
1.金寨景点一日游攻略
开放时间
7月1日-11月30日
周一至周五07:30-17:30(最晚16:30)
周六至周日07:00-17:30(最晚16:30入场)
12月1日-12月31日
08:00-17:30(最晚16:00)
天堂寨位于安徽省金寨县和湖北省罗田县交界处,是大别山的主要景点之一。主峰天堂寨(与景区同名,又称天堂顶)海拔1729米,是大别山第二高峰,也是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到天堂寨,爬山,呼吸新鲜空气。第二,看水边的瀑布。水质很好。仔细观察溪流,你可以发现珍稀动物的巨型蝾螈。天堂寨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与天堂寨有关的著名军事行动有刘邓美军向大别山挺进。
旅行前建议
安徽天堂寨主要分为北部的白马大峡谷和南部的瀑布群景区两部分。景区大门在最北端,主峰在最南端。从合肥开车到天堂村需要5个小时,从金寨县开车到天堂村需要3个小时。一天玩天堂村至少要两天。天堂寨、观光车门票48小时内有效。28元,观光车,座位不限。景区挺大的。我建议你坐下。
餐饮住宿
天堂寨镇在景区外和景区门口有很多住宿,景区内也有住宿的地方。为了节省时间,建议留在景区。
在当地的餐馆或旅馆里,你可以品尝到特别的食物。还有类似干锅的吊锅,里面炖的是山里的鸡等等。小挂酒醇厚甘甜,秋天的山核桃栗子也挺不错的。
巡回展览
景区门口的刘邓军前方指挥部和大别山地质博物馆免费参观,然后白马大峡谷是溪流相伴的峡谷,2小时左右可以走完。无论是滑索还是徒步,要到达白马峰脚下,必须爬上木栈道。之字形栈道在惊险处呈85度垂直,非常刺激。从山脚爬到山顶大约需要2个小时。
它第一天玩上面的就差不多够了。第二天需要早起,坐观光车到瀑布景区,这是目前观光车能到达的最深的地方,然后看一个又一个瀑布。当你坐在山顶的时候,还是要爬很长一段路才能到达主峰,所以不建议坐;如果你走着去瑶池。
在瑶池的岔路口,左手边通往夫人瀑布的道路靠近主峰,到达峰顶大约需要2-3个小时,所以道路比较好走。右手边朝向霹雳的那条路离主峰有点远,大概需要3-4个小时才能到达山顶。当初,转龙的背基本上是一种慢走在随机的岩石上,危险的地方是垂直70度。这条路很好爬。唐当你爬到武楚关的时候,不要以为你已经到达了景区的尽头。从吴楚关到主峰是一条土路,但并不难走。建议上霹雳,下淑女瀑布更危险。
瀑布路和雷牌石路的交叉口是山上的四岔路口,有一块江淮分水岭附近。湖北有一条通往天堂寨的岔路,鄂皖天堂寨实行一票制,视时间和身体条件而定。如果你想去有三个选择:第一,爬到哲学家s峰在湖北,然后原路返回,从安徽下行;爬到第二个哲学家s峰,然后爬到湖北索道站,从湖北坐索道下山;3.从湖北一路走下山,路过哲人s峰然后走小华山方向,大概4个小时。
看日出最好的地方是在去主峰的路上,这里的烽火台,是
金寨思源实验学校是一所由金寨县人民出资的九年制公办寄宿制学校由美国和香港柳井基金捐赠。学校于2012年5月25日破土动工,2013年8月底主体建筑完工,9月1日正式开学。占地80亩,总建筑面积约26000平方米。它拥有设备齐全的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多功能报告厅、图书馆、教师办公楼、电子备课室、电脑教室等。还配有食堂、学生宿舍、教师周转宿舍,男s和女人浴池、标准操场、中心广场等教学用房和设施。学校设计理念先进,建筑布局精美,景观设计新颖,是一所环境优美、安全舒适、通透的现代化封闭式学校。
基本信息的中文名称
金寨县思源实验学校
外文名称
金寨县思源实验学校
类型
九年义务教育
建造日期
2012年5月25日
金寨思源实验学校是一所由金寨县人民出资的九年制公办寄宿制学校由美国和香港柳井基金捐赠。学校于2012年5月25日破土动工,2013年8月底主体建筑完工,9月1日正式开学。占地80亩,总建筑面积约26000平方米。它拥有设备齐全的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多功能报告厅、图书馆、教师办公楼、电子备课室、电脑教室等。还配有食堂、学生宿舍、教师周转宿舍,男s和女人浴池、标准操场、中心广场等教学用房和设施。学校设计理念先进,建筑布局精美,景观设计新颖,是一所环境优美、安全舒适、通透的现代化封闭式学校。主体工程全部投入使用,电脑、图书、实验仪器等配套设施陆续配备。
一年多来,学校一直遵循服务金寨的宗旨,以金寨是一流的,有区域影响力提出为学生的快乐成长奠定基础
一年来,学校发展迅速,初具规模,这在金寨学校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初中17个教学班,小学31个教学班,教师123人,学生2700多人。其中,有五思源班级由省人建党在初中,2000元/年/生;2体育课,为省市体校输送特长生。师生获得省级奖励表彰5项,市级奖励表彰16项,县级奖励表彰120余项。在不久前闭幕的金寨县第四届青运会上,我们学校在各项比赛中获奖颇多,团体总分全县第一。此外,经典诵读、少先队活动课竞赛等。曾获全县第一名,安美杯写作比赛获奖顺序和比例居全市前列。省关工委授予我校全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称号,教育教学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新的经济形势和背景下,学校结合自身定位和发展要求,提出了明确的办学目标:
(1)加强文化校园建设,以文化育人,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打造思源学校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2)规范学校管理,创新机制,大力推进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全体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师资道德修养,明确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在教师中成长,明确为教师服务的意识学校管理的发展,关注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
(4)注重道德的edu
2010-2010年合肥周边旅游非常丰富,方圆300公里内有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天柱山、天堂寨、寿州古城、明皇陵、琅琊山等国家级著名旅游景点。有时间的话,跟旅行社或者自驾去这些景点也很方便。合肥的旅游景点也很多:三河古镇合肥紫蓬山合肥慧远园合肥慧远欢乐岛丰乐生态园合肥瀚海极地海洋世界合肥植物园合肥岱山湖合肥李鸿章故居合肥大蜀山森林公园合肥逍遥津公园合肥安徽名人馆安徽省博物馆合肥三河集合肥野生动物园合肥科技馆肥西老鸡生态园安徽科技馆合肥明教寺中国科大和工艺合肥包拯陵园包河秀色角弩樊中(明角寺)逍遥古今环城翡翠三河镇蜀山翰海极地海洋世界五里飞鸿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陵园巢湖大城头遗址古耕遗址园林艺术园龙城遗址庐州灯五福墓石刻吴王墩古墓元朱堆墓合肥泗顶山合肥合肥淝水之战合肥三国新城遗址合肥双峰湖合肥鲍陵园安徽建华湿地生态观光园合肥蜀山烈士陵园合肥明珠广场合肥舜耕山合肥和平广场合肥姚岗河渡江战役总前委会址合肥环城公园合肥刘铭传故居合肥庐州府城隍庙合肥市府广场合肥琥珀飘带合肥胜利广场合肥清风园合肥安徽田放茶业合肥罗炳辉铜像合肥天鹅湖推荐线路组合:合肥科教一日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岛、合肥科技馆、合肥气象科技园、安徽科技馆、安徽名人馆、合肥野生动物园、慧园等合肥名胜古迹一日游:包公庙、清风阁、包公陵园、明教庙教女台、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逍遥津、姚刚、刘铭传等。合肥城市生态一日游:生态园、南淝河上游景区、苗圃、合肥林业高科技示范园、大房营水库、植物园、野生动物园等。水乡古镇三江一日游:杨振宁s故居、孙仲德纪念馆、刘通兴隆村、民俗博物馆、小南河游船、英王府、万年台、雀珠廊桥、三仙桥、古街、巷、青禅寺等。紫蓬山生态环保一日游:西麓寺、仙人洞、和尚井、野柿园、李典墓、佛缘园、龙井古榆树等。岱山湖纯景一日游:情人谷、天鹅岛、场、军事体育公园、垂钓中心、观光湖等。请收下,谢谢!
2.金寨景点一日游攻略
1大别山地质博物馆-白马大峡谷-瀑布群景区-瑶池-主峰
对于只有一天游玩时间的游客,建议乘坐观光车到瀑布群景区,然后直奔主峰。下山后根据时间考虑是否去白马大峡谷。
天堂寨位于安徽省金寨县和湖北省罗田县交界处。它是大别山最重要的景点之一。主峰天堂寨(与景区同名,又称天堂顶)海拔1729米,是大别山第二高峰,也是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到天堂寨,爬山,呼吸新鲜空气。第二,看水边的瀑布。水质很好。仔细观察溪流,你可以发现珍稀动物的巨型蝾螈。天堂寨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与天堂寨有关的著名军事行动有刘邓美军向大别山挺进。
出行前建议:
安徽天堂寨主要分为北部的白马大峡谷和南部的瀑布群景区两部分。景区大门在最北端,主峰在最南端。从合肥开车到天堂村需要5个小时,到d需要3个小时
在当地的餐馆或旅馆里,你可以品尝到特别的食物。有一种类似干锅的吊锅,里面炖的是山里的野鸡和兔肉。小挂酒醇厚甘甜,秋天的山核桃和栗子都挺不错的。
内部流量:
1.28元,观光车,除了1.2m以下儿童免费外,其他景区所有有优惠或免票的群体,比如老人、学生,都要买全票。门票有效期48小时,不限乘车次数,运营时间:7:30-17:30。
2.安徽索道,谢玉瀑布-冯天平,上坡70元,下坡60元,往返130元,运营时间:8:30-16:30。
3.滑索,白马大峡谷尽头——白马峰脚下,单程30元,往返50元,运营时间:8:30-17:00。
3.金寨一日游旅游线路
十大必游景点:天堂寨景区、万佛湖景区、金寨红军广场景区、龙井沟、响洪甸水库、幽兰兰溪旅游区、九龙寨、皖西博物馆、幽兰南山度村、大别山石窟。
当前位置你的问题很笼统。在这里,我我想给想开车去安徽的朋友推荐一条漂亮的旅游路线。
科技活动总结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组委会专家介绍
孙家栋,男,1929年生,辽宁省瓦房店市人,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天研究院院长。1958年毕业于苏联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历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火箭总体设计部研究室主任、七机部五院院长、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主任等职。现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国家航天局特别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在中国的航天史上,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刘经南,男,1943年7月生于重庆,汉族,湖南长沙人,研究生学历,1967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武汉大学校长。主要研究卫星定位理论与应用、数据处理及相关软件开发。
刘经南院士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成就显著,特别是在GPS技术应用和工程领域有卓有建树。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前苏联等国家的全球定位技术发展以后,他全心致力于全球定位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应用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深入钻研GPS技术与思想,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独特见解的一系列理论方法,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隋起胜,男,1956年出生,1981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现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总指挥。在“神舟”四号发射时,担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神舟”六号七号连任着陆场系统总指挥。
沈荣骏,高级工程师。安徽合肥人。1956年加入中国***。1958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历任国防科委基地助理员、组织处副处长,国防科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国防科工委研究所所长、干部学校校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是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晋升为中将。参加了导弹、卫星发射试验的技术工作。 航天工程管理与测控技术专家。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58年毕业于测绘学院。曾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顾问,国防科技大学和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李祖洪,男,1942年生,莆田莆田涵西街道青年街人。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科学委员会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
1967年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七机部(即航天部)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从事技术研究。从此,他在中国航天事业工作近20年,其间于年任所书记、第一副所长。1991年,调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会长。1992年被评为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享受院专家津贴。李祖洪主管中国几个型号卫星的研制、生产、发射、在轨运行,并担任国家重要、重点卫星型号发射总指导与调度。近年,由他主管发射的3个型号4颗卫星都发射成功并运行正常,其中为世人所熟悉的有中星22号、2号、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等;他还指挥并参与发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
杨元喜,男,1956年生,江苏泰县人。大地测量专家。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7年入郑州测绘学院,1987年获该校大地测量硕士学位,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历任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第四委员会秘书,中国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测绘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常务副主编等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主持完成了“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工程”和“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工程”,使我国国家大地网控制网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出版学术专著2部,合著3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30篇(23篇为第一作者),曾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济生是我国第一代航天测控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研究工作。196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此后,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工作,曾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总工程师。李济生曾获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编著有《人造卫星精密轨道确定》和《航天器轨道确定》等著作与教材。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5年获首届中国航天基金奖,1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
谭述森,男,1942年生于重庆开县。1960年9月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雷达系学习,1965年9月参加中国,历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北斗试验系统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北斗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从事卫星导航系统及应用研究20余年,主持完成了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地面应用系统和中国卫星导航增强系统的研制建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多项。发表专著有《卫星导航定位工程》、《广义RDSS全球定位报告系统》。
樊士伟,男,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主任,研究员。1961年出生,1982年获郑州测绘学院学士学位,2001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航天工程的总体论证和项目管理工作,参与多项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重大专项论证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屠善澄,自动控制技术专家。我国人造卫星工程开拓者之一。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创建人之一。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导弹、卫星、载人飞船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工作。为《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研制与发射试验做了突出的贡献。为促进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和国际间的友好往来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期担任兼职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培养了许多自动控制科技人才。
梁思礼,之第五子,导弹控制专家。广东新会人。1945年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获学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顾问。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副所长、七机部总工程师、通用测试设备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等职。
戚发轫,男,1933年生,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总设计师。辽宁省瓦房店市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16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卫星和飞船的研制,曾任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同时担任过多个卫星型号和飞船的总设计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第九、十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
夏国洪,1939年10月生,江苏金坛人。中国***党员。1966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后,任七机部二院26所技术员、工程师。19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任访问学者,后为美国加州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博士研究生。1983年后任航天部二院二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年任航天部、航空航天部二院25所所长。1993年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国家航天局)副总经理、党组成员。1999年后历任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兼科技委主任。兼任全国自动化学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全国企业家协会执行理事,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北航、华中、东南等大学兼职教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
范本尧,男,1935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原籍上海市人,卫星总体技术专家。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通信卫星总设计师、中国宇航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导航卫星领域首席专家、导航卫星总设计师。
负责研制成功卫星再入防热结构,突破了卫星返回时的复杂防热技术。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通信卫星,在卫星总体技术、结构优化设计和抗空间电磁干扰等方面作出了成绩。主持研制了我国新一代通信卫星,制定了全新的卫星方案,用了多项先进技术,达到了国外同类卫星先进水平。主持研制成功我国新一代导航定位卫星,制定了利用两颗静止轨道卫星实现区域导航定位的卫星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和自主创新。并首次实现了“双星共位”运行。三十多年来主持研制了十多颗应用卫星,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上发挥了指导和决策作用,为我国卫星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6项。
陈俊勇,浙江宁波人,1933年5月生于上海,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5年考入天津大学土木系,后调归武汉测绘学院,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1964年被录取为该校的研究生;1981年完成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卫星大地测量专业的学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测绘界的第一位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主任。
陈俊勇同志在几何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地球重力场参数计算及地球动力学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就和贡献。推导出大地测量中许多重要公式。他首次利用卫星大地测量资料对我国参考椭球定位进行详尽研究,为后来形成的我国“1980西安坐标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担任15年我国珠峰高程计算组组长;主持推算和提供我国首次民用地心坐标转换参数并在全国用;推导的世界“1980年大地参考系”全套参数计算公式被国际组织IUGG于1980年通过并用至今,这是中国人首次为全球测量基准提供数学基础。他在建立、完善我国测绘基准、大地测量科技发展、完成国家重大测绘任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工作。
张履谦,雷达及航天电子技术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早年研究雷达抗干扰为抗美援朝作出了贡献,并为中国电子对抗事业作了开创性工作。1957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代地空导弹制导雷达装备了部队,并领导完成了其改进型号的方案设计,是60年代国防科研系统科技干部标兵。任总设计师研制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和超远程雷达,成功地用于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测控。他参与中国多种卫星和航天型号的技术方案制订和关键技术攻关以及航天电子领域的工作,为中国雷达技术进步与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85年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 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
张锡祥,1933年5月19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雷达对抗专家。1958年毕业于中国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系。现任信息产业部第29所高级工程师、所长顾问。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雷达有源干扰领域的带头人,先后两次参加了对我国不明空情的分析,找出了原因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曾获得1985年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1990年一等奖、19年二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两项。发表论文50多篇,专著两部。整理内部资料约400万字,培养博士、硕士生数名及一批科研技术骨干队伍。曾获成都市、四川省、全国电子行业劳模和成都市优秀党员称号。
闵桂荣,工程热物理学及空间技术专家。福建莆田人。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院。1963年获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2年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4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60年代起,长期从事空间技术工作。开创了空间热物理分支学科,解决了中国各类人造卫星的热控制等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创造性地完成各次飞行任务。80年代,领导和主持了中国摄影定位卫星总体的研究和发展工作,以及返回式卫星微重力搭载试验的总体工作,完成空间飞行任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90年代,主持国家863航天领域工作,完成了大量创新科研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与空间技术专家,中国航天器热控制技术学科创建人之一。
许厚泽,1934年5月4日出生于安徽歙县,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62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理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许厚泽原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事近代外部重力场逼近理论研究。模型逼近方面,发展带约束条件的高逼近级高异常与垂线偏差统一逼近理论和截断误差估算;算子逼近方面,提出虚拟单层密度表示的概念。在中国开拓固体地球潮汐形变研究,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重力潮汐基准,发展顾及侧向不均匀性、椭圆、滞弹性、自转地球的潮汐理论,为在国际和中国建立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的交叉新领域——动力大地测量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许其凤,1936年1月出生,是我国著名卫星导航定位专家,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从解放军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毕业留校执教至今。先后担任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天文学会卫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庄钊文,男,1958年6月生,福建省南安市洪梅人,国防科大77级学员,本科毕业后继续在国防科大读硕士研究生,年8月毕业后在国防科大电子技术系任教,1989年在北京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目标识别、卫星导航定位等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3”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863”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科研任务,多项成果已直接应用于武器装备系统中,为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全军及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二等奖5项,全军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奖和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5年中央签署命令给庄钊文少将记一等功。已培养博士33人、硕士61人,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4人获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
叶叔华,女,著名天文学家。原籍广东顺德,生于广东广州。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1981-1993年任台长。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第五届副(现是荣誉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第七届荣誉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第三届中国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委员。1998—2003年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十届中国人大常委会常委。
主要从事综合世界时的精确测定和地球自转等方面的观测研究。50-70年代建立并发展了中国的综合世界时系统,在各天文单位的合作下该系统精度从1963年起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18年以来组织中国各天文台参加国际地球自转联测并推进有关新技术在中国的建立,负责中国甚长基线射电干涉网的建设。90年代开拓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负责“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重大攀登项目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发起和创建“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国际合作项目,1996年担任首届,1985年当选为英国天文学会外籍会员。1988-1994年当选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
艾国祥,1938年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党员。历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台长,北京天文台太阳物理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怀柔站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任19-2000年度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委员会。
独立发明并主持研制的太阳磁场望远镜,获198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太阳磁场与速度场研究,其研究成果被评为1994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发明以双折射滤光器为基础的两维同时光谱仪,将太阳磁场测量方法连续推进了三代。主持研制的太阳多通道望远镜,获得1995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奖。
王礼恒,1938年生, 导弹动力技术和航天工程管理专家。江苏省镇江市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任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副部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
魏子卿,1937年4月15日生,河南省睢县人。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测绘学会大地专业委员会委员。1960年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1981任副研究员,-1986年在美国俄州大学进修卫星大地测量,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的重大课题攻关,是我国卫星大地测量学科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童志鹏,1924年8月12日出生,宁波慈溪(今属江北)人,电子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0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博士学位,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电子工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是中国军事电子高新技术开拓者、奠基者与带头人之一。
安徽安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范文一:科技活动总结
一年一度的科技月活动即将结束,回顾这一阶段的工作,认真总结,以便今后更好的提高工作效果。
本学年我校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坚持校内外教育相结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坚持科技活动与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相结合,与学科融合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实践,增强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使科技活动有效开展。活动中我们力求通过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活动,努力加强对少年儿童的科技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一、加强管理,抓好领导队伍建设
1、为了搞好学校的科技教育组织开展好科技活动,学校成立了科技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同时,学校在经费上给科技组开展各项活动予以优先的保障。
2、学校克服困难,抽出老师参加科技辅导员的培训,为科技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扩大科技辅导员队伍,把一位劳技教师和一位自然教师吸收到科技辅导员队伍中来,充实了科技活动的力量,为科技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在配备校科技辅导教师的基础上,我校把科技活动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老师们在学期初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每课时都有详尽的备课,这样为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平台。除此之外,还在四、五、六年级各班通过开展小干部培训建立班级科技活动小组。各小组根据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这为全校科技活动的切实有效的组织开展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3、在管理上,学校有明确的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规划,并把科技工作列入学校的整体工作,并由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科技教育。
4、学校科技组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定期开展科技教研活动,并分别组织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科技活动:魔方、科幻画比赛、电脑绘画竞赛、金鹏论坛、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科学素养。尤其魔方比赛,学生兴趣十足,和老师一起比脑力比速度,大家在比学赶帮超的气氛中参与了活动,愉悦了心情。同时活动的开展也带动很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及求知的欲望,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完善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
1、多年来,学校形成了一系列的奖励机制,并且还在不断完善和健全,使学校的科技教师受到很好的激励,大家鼓足干劲,团结一致,把学校的科技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2、学校领导的重视,使科技经费专项专用,保证了各项科技活动、科技竞赛的正常举行。科技教师的队伍也在不断的壮大。
3、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激发学生自信。凡是参加科技活动竞赛的同学,学校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时间为所有参赛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让他们在国旗下把自己的参赛经历、参赛体会、参赛作品等进行交流,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找到兴趣点、成功的愿望,增强自信,同时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于提高。
三、重视常规,落实科普教育工作。
1、学校经常利用校班黑板报、宣传栏、校广播站等多种形式对全校师生进行科技教育,从而使科技意识深入人心,为学校科技教育的普及打下坚实的舆论基础。
2、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组织师生去科技馆参观,组织科技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大家不仅增长了见识,而且也在活动中提高了科普环保意识。
3、与此同时,我们认真组织训练,积极参加丰台区组织的各项科技竞赛活动,争取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各项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意识,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
四、因地制宜,抓好品牌项目建设。
1、在科普活动方面,每年都要举办学校科技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学生喜欢,真正做到了参与。今年,学校组织了模型比赛、计算机多媒体制作比赛、科幻画比赛、金鹏论坛、自然科学知识比赛等项目,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科学创新意识。
2、学校举行的各类科技比赛中,我们始终做到有布置、有发动、有评比、有表彰,从而使每次活动开展得富有成效,并力争年年有进步,年年有提高。而且科技组各位教师每人都有各自的特色项目,负责美术教育的韩丽曼和刘增老师每次指导的科幻画都能以较高的水平参加比赛,并获得较好成绩。
计算机小组的同学积极准备电脑作品比赛,孩子们上网搜集材料,整合素材,为比赛作了充分准备。每天都抓紧时间练习,努力要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
多年来,我校在科技教育上一直紧紧围绕“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依托课堂,把科技教育融入课堂,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打造科技项目品牌创设了科技教育的良好环境。我们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有学校领导全力的支持,有一支乐于奉献的科技辅导员的努力拼搏,我们的学校的科技工作会不断进步。
范文二:科技教育活动总结
科技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育人的一块沃土。它对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各种能力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劳动技术的增强具有重要的意义。回顾一年来的科技教育工作,我校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管理到位
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领导一贯对科技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坚持把该项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工作内,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教导处副主任负责具体工作的策划和实施,对每一项科技活动都做到有组织、有、有实施方案,每一层次、每一环节有责任人、有活动情况总结,这样保证了每一项科技教育活动能在全体师生中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保证了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学校在经费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各项科技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活动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作为购置科技教育的硬件设备及津贴、奖励之用。包括①增添购置科技教育设备、光碟、软件、书籍等②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或竞赛④奖励学科获奖的学生、教师⑤请专家到校作报告⑥辅导教师培训费等。目前,学校拥有较完备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多媒体语音教学系统。硬件设施的不断充实完善,为科技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科技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1、开设讲座
我们请来了许多颇有知名度的科技老前辈为学生们做报告,开讲座,使同学们多方面、多层次地了解、认识当前科技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学生们听后大为惊叹,兴趣倍增。
2、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
我校除认真抓好课堂教学这条素质教育主渠道,扎扎实实开展了电脑绘画、计算机编程、科幻画、创新作文等多个全校性的科技兴趣小组,按照自愿报名、老师推荐的办法,做到师资、课时、场地、学生、器材五落实,取"学校调控,年级负责,责任到人的方法,确保科技兴趣小组顺利开展。通过活动,学生的科技素质和创造力普遍得到了提高,科技意识增强了,知识面扩充了,动手能力增强了,特别是有些在学科方面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科技活动课上也表现了极大的积极性。
把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引入课堂,作为一门指定课程,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三年级全部开设计算机课程,每周每班2节,课程列入课表,确保上机时间。学校自成立微机课外活动小组以来,计算机科技教育活动长盛不衰,学生获奖不断。
3、组织读科普书籍活动
学校推荐科普课外读物目录,让学生在暑期阅读,开学后召开读科普书体会交流专题班会,推荐优秀读书积极分子,全校进行总结;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个人进行表彰奖励。通过学习交流,让学生更热爱科学、学习科学、钻研科学,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
为了鼓励我校在中小学生中普及科普知识所做的工作,中国信息产业部向我校捐赠科普图书1000册、笔记本电脑两台。
4、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内容包括科技小发明、小创造、科技小论文、创新方案设计、科幻四方面。每年我们都有地组织和辅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创作,撰写科技论文。每年选送参赛的作品数量多,获奖率高,如今年选送参赛的科技发明作品《同质同型矿泉水异化》获得全国三等奖。
5、组织开展科技、环保教育与实践活动。
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周活动:通过校会、升旗仪式、班会、团队活动等进行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校性活动,如:组织少先队环保小卫士;评选科技环保小明星、科技环保值周生;开展绿化角创建;利用植物净化室内环境、进行环保知识竞赛等。
6、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科普宣传
学校利用广播、墙报、橱窗、主题班队会等宣传手段对学生宣传科普知识、科技信息。我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定期向学生播送科技信息、科普故事,受到同学们的喜爱,成为学生增长知识和才干的良师益友。学校要求全校各班每学期召开两次以科技为主题的主题班队会,要求活动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组织,都是小参谋,都在努力地开动脑筋,搜集资料,献计献策。
7、时机教育
我们还十分重视时机教育,给学生更为广阔的科学天地:植树节,我们带领学生去园林所了解树的生长过程,了解绿色对人类生活的帮助,激发学生去思考,如何使这绿色成为永恒;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时,我们在学生中开展嫦娥一号书画展,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绚丽多彩的书画作品。
8、参加各项竞赛
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其他各项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如组织学生参加南昌市教育局组织的`网上冬令营和夏令营活动、智力大冲浪竞赛。活动中,学生多人次获奖,学校也被授予优秀组织奖。此外,我校还为东湖区和南昌市小学自然(科学)学生实验操作竞赛提供了竞赛场地。
9、开展科技活动月活动
在科技活动月期间,进行了形式生动、青少年乐于参与、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主要活动内容有: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三小(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科技竞赛活动、科幻画。三小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各种技能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辅导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学生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努力提高科技辅导员的水平
提高教师辅导水平,是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关键。我校重视科技辅导员的培养,拨出款项让科技辅导教师购买有关书籍、VCD学习资料等,学校还先后选派了科技辅导教师参加市教育局、教研室东湖区科协组织的培训、参观学习活动。
范文三:科技创新活动总结
组织师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我校为配合每年的全国创新大赛,每年先组织全校性的创新大赛,从中选拔优秀作品参加参加区级科技创新大赛,最后经过层层选拔,参加市级、省级创新大赛。由于自身实力不够,未能有作品入选全国创新大赛,但我校每年组织老师观摩,提升科技辅导老师的自身功力。
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有一个主题不变,那就是创新活动。或学生创新作品展示,或老师作品展示;有时我们围绕当年九月份的全国科技创新周活动主题开展活动;有时我们围绕三月份的全国气象日开展活动;有时围绕着如何预防地震开展活动;有时我们围绕着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开展活动;有时开展“百名科普专家进校园讲科普活动”如科大教授孙立广教授的《两极归来看两极》讲座;丰富的科技活动,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我校学生享受美妙的精神大餐。
为更好灌输创新意识,校长积极动脑,布置了一道特殊的寒暑作业。即每年的寒暑创新“金点子”活动,至今已经举行两年,为创新意识的培养起了一个很好的厚积薄发的作用。学校将学生的“创新金点子”的部分作品装订成册,成了我校一道独特的创新之景。
营造创新教育氛围。为更好将创新意识根植学生心中,根植老师心中,还是校长运用其智慧想到将校园环境尽量布置成创新氛围,为此,将教室走廊上的伟人画换成了学生每年获奖的创新作品,行走在走廊上,印入眼帘的是创新作品,行走在走廊上,印入眼帘的是学生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产生冲动,让学生产生创新意识,我也要创新。这几年我校的创新作品虽然获奖层次不是很高,但参加人数却不断增加,这与我校不断营造创新氛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成果收获。几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我校一路探索一路收获:学校先后成功地组织了“合肥之水”夏令营、“生态科技”夏令营、XX年科技夏令营、英国夏令营、日本夏令营,夏令营归来的日子里,科技兴趣组的同学们递交了生物类科技论文一百多篇,如《蚯蚓有眼睛吗?》、《跳舞草“跳舞”的秘密》、《沼虾的特别特征》、《蚂蚁》、《枯叶蝶》等等;在合肥市科技创新各届大赛中,陆云龙同学的旋转式牙膏,谢蒙辰、陈禾同学的科技论文《甲醛的绿色客星》、李衎同学的《人民币灭菌的新方法》、柴路同学的《一支黄花的再利用》,丁冬刘琪同学《一次性笔心的调查报告》,周立川同学《中学生心理调查报告》等科技论文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
蒋君楷、王婷婷、孙韵君同学的科幻绘画均荣获合肥市一等奖,吴金瑶同学的《冷光源的设计》获市一等奖、张中太同学《节能热水器》、胡智奇同学的《防腐蚀瓶盖》、王川同学的《防臭鞋垫》、马惠婷同学的《新型节水装置》、詹望同学的《好鞋刷》、彭宽同学的《防摔钢笔》、徐宏洋同学的《新型垃圾房》等荣获市二等奖,其中,XX年中考,谢蒙辰同学享受科技创新加分,进了合肥一中。XX年中考,李衎同学被合肥一中以科技创新特长生破格录取。以XX年为例,纪博翰电脑动画作品《登月》,在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获一等奖,合肥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获一等奖5人,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5人获奖,包河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25人获奖。XX年丁冬刘琪同学被保送到合肥一中就读。
正是由于学校抓住了教育转轨的契机,主动迎接挑战,科学地处理好抓基础、抓常规、抓科研与创特色的关系,创造性地把科普宣传和科技创新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的特色教育,学校的各项事业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成果有:国家级5项、省级10项、市级29项、区级26项;XX年以来,学校教师取得的成果有:国家级19项、省级66项、市级62项、区级143项;学生取得的成果有:国家级22项、省级321项、市及6项、区级507项。
“雄关漫道坚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只要行动,就有收获。近年来,通过坚持不懈的实验探索,走出了一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特色的办学之路,近年来中考创下的佳绩,充分肯定了这一特色教育的可持续性,为学校的发展构建了起飞的平台。体验成功的喜悦,追求超越的梦想,必将更为激励48中学全体学生在创新中跃上新的高度!
范文四: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总结
今年开展的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历时几个月,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安排,美术教师积极努力,班主任认真实施,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参与率达到80%,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本达到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目的,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现将活动情况小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积极宣传发动师生
接到大赛通知后,立即成立以孙振安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多次全体体教师会议,给各个教师布置任务,任务落实到人,安排一些骨干老师对学生进行大会宣传发动,并通过黑板报的形式向学生宣传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规则,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向学生重点讲解创新大赛的规则和方法。整个活动做到了有,有组织地进行,学校领导全程关注。
二、师生认真准备,积极参与。
在这次活动中,全校师生全员参与,我们共进行了技术发明、科技论文、科技幻想画、优秀科技实践活动等比赛项目的角逐,通过认真评比,层层推荐,学校集中初赛进行选拔,共向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推荐了作品十多件。
在这次活动中,许多老师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认真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项目制作训练,表现特别突出的科组有科学、美术、数学等。
三、取得的成绩
由于领导的重视,我校在这次活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同类学校中,我校名列前茅
1、广大师生踊跃参与,热情极高。表现在两个方面:
(1)学生竟相观看,取长补短。
(2)学生勇于展示本班的成果。
2、作品形式多样,数量基本达到要求。
3、展出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有些作品有较好的创意。
4、从总体上来看,高年级展出的作品比低年级要好。
5、科幻画数量比较多,质量高。
四、存在问题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发现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指导不够。
2、对培养小学生科技创新兴趣的力度不够。
3、作品重量轻质,高质量的作品数量不多。
五、补救措施
1、加强素质教育,利用科学课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方式,动手操作、学以致用的能力等方面着力加强。
2、结合实际,经常性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创新的兴趣。
3、为了使此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班主任和美术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修改补充作品。学校今后还要展出。
4、为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学校决定广泛开展科技创新三个项目“六个一”活动,即:听一次科技讲座,想一个小发明,读一本科普图书,写一篇科技小论文,看一部科幻**,画一幅科幻画。
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简介:安徽省安光环境光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位于合肥市高新区华亿科学园,是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注册,以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为依托单位成立的创新性研究机构,注册资本3000万元。公司以环境保护需求为导向,致力于环境监测、工业过程、食品安全、气象观测等领域高端监测仪器的研发,提供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高端分析测量仪器、完善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公司建有一个省级环境光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研发人员120名,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80名,行业专家20名,聘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产业化部电子研究所的十余位专家及教授为公司不在编的科技研发人员,为公司长期专业从事环境监测系统及产品的研发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依托单位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作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地型研究所,已形成在大气光学、环境光学及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激光技术等方面具有特色、优势的学科领域。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国家863高技术领域、国家环境保护部等国防和国家重大需求的多种光学分析仪器的研制。
母公司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已承担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多项省级、国家级项目,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35项,软件着作权28项,软件产品32项,并制定了9项环境光学监测仪器企业标准,撰写国家技术标准1项。公司研发水平处于国内监测仪器行业领先地位。
单位近年来所获部分荣誉:
国家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国家创新型企业
国家二级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单位
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二级资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单位
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单位(连续叁年)
安徽省产学研联合示范企业
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人才政策:
1、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年底13薪;
2、毕业生入职即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社会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
3、公司员工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婚丧产、国家法定节日等各种休;
4、优厚的(安家费、生日卡、保密津贴、劳保费、结婚厚礼、旅游等);
5、丰富的文体活动(各种球类比赛、演讲比赛、棋类比赛、文艺汇演等);
6、完善的培训体系(入职培训、技能培训、拓展培训等)。
法定代表人:钱江
成立日期:2013-03-14
注册资本:40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安徽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4010006362371
经营状态: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人员规模:100-499人
企业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71号华亿科学园C幢401-1室
经营范围:环境光学技术研发、技术支持、技术转让及服务,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精密仪器及设备销售及运营服务;环境、气象、工业过程监测仪器仪表研发及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飞友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1.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应力测量与监测重点实验室
2013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项,其中科技支撑项目1项,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1项;地质调查项目4项,其他工程和市场服务类项目8项。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32篇,其中英文SCI/EI检索论文14篇,中文SCI/EI检索论文7篇。现有固定工作人员21人,客座研究人员1人,引进硕士研究生2名,在站博士后1名;在读研究生3名。组织召开学术会议2次,学术委员会会议1次,参加国内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7人次。
与瓦努阿图气象与地质灾害局达成“瓦努阿图典型俯冲区地应力分布特征研究”合作协议,并开展了研究工作,首次在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俯冲带上实施了地应力测量与监测,初步获取了板块俯冲过程中地应力变化特征,为研究其与伴生地震的关系积累了数据;在北京及周边地区持续开展地应力测量与监测,初步构建了首都圈地应力实时监测网;在新加坡南北传输电缆隧道开展了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标志着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技术得到国际认可。
BCA和Kiso-Jiban公司检查力学所在新加坡地应力测量的试验现场
2.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下水污染机理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有技术人员27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4人;硕士生导师5人,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年地质英才1人,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的中青年人才6人。2013年,实验室发表各类论文42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篇,EI检索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12篇,会议论文25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12人次。毕业硕士1名,韩占涛副研究员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完成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为期一年的考察和学习。
2013年,实验室负责开展了地调项目“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综合研究”、环保部公益项目“华北平原典型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与防治分区方法研究”、环保部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子课题“典型农业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水利部全国水保护规划专项研究专题“区域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技术方法与示范研究”等多项,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嵌段聚合物悬浮纳米零价铁在复杂孔隙含水层中的运移研究”、地调项目“油气勘探的现代微生物技术及应用研究”、地方合作项目“星宇化工有限公司吴桥分公司厂区及原渗坑对拟建吴桥水库污染风险调查评价”并通过验收。
天津蓟县某复合有机污染场地直推钻探土壤以及多级监测井取样
3.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元素微区与形态分析重点实验室
2013年是实验室建设的第一年,承担科技支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公益性行业专项3项,地调项目6项,其他项目3项,累计经费2050万元。发表论文22篇,其中英文SCI检索论文10篇(1篇第一作者,5篇通讯作者),中文SCI检索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11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4项。培养博士2名、硕士8名;与中国地质大学联合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大四学生4名。参加了所重点实验室建设及研究进展交流会,实验室研究方向、目标、组织机构及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充分肯定,领导和专家对实验室在扩充微区原位同位素分析技术能力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5名成员在部系统培训班上作技术讲座;邀请了德国马普化学研究所和法国CAMECA公司的专家进行微区分析技术和仪器讲座;承担了欧盟第七框架项目。新购置的193nm激光器、超高线性范围高分辨等离子体质谱仪等投入运行。
成功研制多轴可调精确定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样机,并初步建立了Li、B、K等轻元素的定性与半定量分析方法。基本建立了可应用于橄榄石、辉石等单矿物中单个熔体包裹体LA-ICPMS分析方法;用均相沉淀和锍镍试金技术制备的含贵金属等元素的硫化物微区分析校准标样的均匀性和实用性得到国际相关专家的好评;建立了HPLC/ICPMS快速测定天然水样品中无机砷形态的方法。
新投入使用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研制成功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原位分析系统(样机)
4.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表层碳—汞地球化学循环重点实验室
2013年,通过对我国150万平方千米不同时期(20世纪80年代与2000年间)土壤有机碳密度的计算显示我国西南、华中、华东、西北和华北的土壤有机碳表现为大气CO2的汇,而东北和华南的为负值,土壤有机碳表现为大气CO2的源。20年间,全国主要农耕区0~20厘米土壤有机碳库累计增加358.5Tg。
我国主要农耕区表层土壤碳源汇变化图
建立了土壤碳呼吸与全球升温的预测模型。预测全球气温预期升高0.5℃,我国红壤、草甸土、褐土、潮土、沼泽土和黑土中土壤有机碳分解释放的碳为519Tg,相当于我国2010年固体化石燃料燃烧释放量的31.7%。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在全球气温预期升高0.5℃情况下,土壤有机碳释放的CO2
5.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塌陷防治重点实验室
岩溶塌陷动力监测系统集成
2013年,实验室共承担项目2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公益性行业专项1项,地调项目1项、工作项目5项,社会服务项目5项,公开发表论文8篇。派团参加第13届岩溶塌陷国际会议;邀请客座研究员、瑞典MALA公司(中国)和SenseFly公司专家开展钻孔雷达探测、无人飞机应用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协办“岩溶环境问题与对策学术讨论会”;组织“岩溶塌陷调查技术方法讨论会”以及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
在我国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发育趋势与对策分析、岩溶塌陷调查和防治系列规范编写、岩溶塌陷动力监测系统集成开发和大型矿山疏干区岩溶塌陷动力变化规律的捕捉方面取得了进展。
钻孔雷达和无人机培训
6.中国地质科学院页岩油气调查评价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承担国家重大专项1项,地质调查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2项,公益性行业专项1项,其他3项。发表论文13篇,其中国外8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篇,SCI及EI检索论文共5篇;出版专著2部。有固定人员1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6人,助理研究员7人;实验技术人员3人,管理人员3人。流动人员6人,客座院士1人。2013年12月在京召开了“中国地质科学院页岩油气调查评价重点实验室2013年年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参加了AAPG年会,发表摘要4篇,并作学术报告;参加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发表会议论文2篇;参加第六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中国石油地质学术年会和全国沉积学大会。承担了与吉尔吉斯斯坦合作项目“中吉天山成矿带成矿构造背景对比研究”。
用浅表层构造变形的地面调查与深部构造的重磁电震联合反演解释相结合,厘定了黔中隆起及周缘3个一级变形单元和8个二级变形区。首次在黔中隆起东部中三叠统发现了透镜状油砂体,说明黔中隆起这一大型古隆起带是油气运移的有利聚集区。此外,在黔中隆起西部石炭系组内发现了厚度大于50米的黑色炭质泥页岩,提出黔中隆起油气地质条件需要重新认识。证实了柴达木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发育良好的烃源岩,是一个新的烃源岩层系。
中国地质科学院页岩油气调查评价重点实验室
7.中国地质科学院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013年,实验室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了Re-Os同位素分析技术研讨会,邀请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就碱性Os稀释剂的制备标定和存在问题、普通硫化物Re-Os同位素前处理、Re-Os同位素稀释剂标定、低含量Re-Os定年标准物质预研究、岩石样品Os同位素精确测定等前沿科学问题开展了讨论;实验室成员前往英国杜伦大学和开放大学开展学术交流,邀请了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Judith Hannah 教授和Holly Stein 教授前来讲学。实验室继续加强标准物质的研制,富钴结壳Os同位素(GBW04476)和成分标准物质及铜镍硫化物Os同位素和Re及Os成分标准物质(GBW04477)获批成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近年来,实验室在富有机质地质样品的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入选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实验室成员访问开放大学
实验室成员访问英国杜伦大学
实验室成员与美国来访学者
8.中国地质科学院年轻沉积物年代学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2013年,实验室承担各类项目14项,包括公益性行业专项课题1项,地调项目5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5项,与其他单位合作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新获批各类科研项目7项,其中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篇;出版专著1部。引进人才2名,培养硕士2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人员1名。举办学术会议1次,参加学术会议、出访及邀请专家进行学术讨论共计20余人次。新建了独立的植硅体实验室、总有机碳/总碳实验室。
阳原盆地西部湖相地层火山灰层分布特征及年代地层序列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选择梨益沟等六个剖面进行了样品集和年代及环境指标测试分析工作,对地层沉积序列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基本建立了五龙峰剖面28.2ka至149.5ka的年代序列,研究表明剖面整体上为风成相沉积,反应的气候以冷干、凉湿为主,主要经历了3次较大规模的古气候冷暖旋回,每个旋回又包括了若干个次一级冷暖干湿旋回。
包头市麻池钻孔第四纪地层综合研究取得进展。首次在河套地区实施的贯穿第四系的第四纪标准钻孔,建立了完整的第四纪年代地层框架及古气候、古环境演变序列。
回灌试验场地层对比图
梨益沟剖面样
承办2013年孢粉学术会议
9.中国地质科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矿集区立体探测重点实验室
2013年,实验室正式进入建设期,依托单位为矿产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有固定人员39人,其中研究人员36人、技术人员1人、管理人员2人;客座人员9人。
2013年2月4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印佛、合肥工业大学校长徐枞巍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共同为立体探测重点实验室揭牌
实验室定位及研究方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重要成矿带地质过程与三维结构探测,矿集区立体探测与三维建模技术,区域成矿系统与成矿规律和深部矿床勘查技术方法与示范研究。通过深部探测技术进步和理论创新促进深部的持续发现,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提供理论、技术支撑和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013年5月2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矿集区立体探测重点实验室建设审查会在合肥工业大学召开
2013年,在研项目89项,包括3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国家科技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国土部项目3项、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依托单位项目7项、其他项目52项;经费总额4412万元。发表论文99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4篇,EI检索论文8篇;出版专著1部;申请专利5项。
代表性成果:提出3D填图(建模)思路和技术流程,实现了狮子山—铜官山矿田地壳结构的“透明”化;建立铜陵矿集区综合找矿标志,提出深部成矿预测靶区;通过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典型矿集区深部结构探测,发现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发生岩石圈拆沉和幔源岩浆底侵的地震学证据,证实存在多级岩浆活动,诠释了巨型成矿带成岩成矿的动力学成因;获得了铜陵、庐枞矿集区3D结构框架,对区域构造变形、岩浆系统结构提出了一批新认识、新观点,揭示出重要岩体和控矿地质体的空间分布,为深部找矿提供重要信息;深部钻探获得重大找矿线索,庐枞矿集区2000米钻探发现厚度较大的铀异常,发现4米厚的铜矿化。部分成果在《Geophysics》、《Tectonophysics》上发表。
简介:飞友网隶属于合肥飞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专门为飞行旅客服务的网上平台,为用户提供机票代理商B2C平台、机票比价、酒店等网上电子服务。
法定代表人:郑洪峰
成立时间:2005-10-28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40100000255411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合肥市蜀山区经济开发区振兴路自主创新产业基地一期7栋5层575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