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气象灾害应对_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危害
1发展水利灌溉、平整土地、改良土壤等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抗灾能力;
2营造农田防护林,以有效地防御干旱、高温热害和干热风;
3根据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特别是其季节分布特点,进行作物和品种布局4根据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推行防灾抗灾的农业技术措施,以减轻或避免灾害损失,
如适时播种,土壤耕作,合理灌溉,以水调温,增施肥料,改良土壤结构,灾前抢收,灾后补救等;
4用喷洒抗旱剂、增温剂、萘乙酸、乙烯利等化学药剂,可以减轻干旱、干热风、低温冷害的危害;
5建立不同地区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农业技术体系,从农业系统的整体着手提高抗灾能力,做到有灾防灾,无灾增产。
(1)营造一个有利的农田小气候。要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不断更新改造老化的农业排灌工程设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不断提高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和抗灾减灾水平。农田水利建设、节水农业体系、农田防护林等都有利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营造农田防护林,发展农田林网化,既能增强对CO2的吸收库容,还能改善农田小气候环境,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
(2)优化灌溉系统。在旱季改进灌溉方案,优化灌溉系统和灌溉方式,提高灌喷水分的利用效率等;在雨季,取防止土壤被淋蚀、肥料流失以及调控地下水位等排灌措施,既可改善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条件,还可提高农业抗御灾变的能力。
(3)改进农作制,提高系统的用水效率。针对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可能影响,分析未来光、温、水重新分配和农业气象灾害的新格局,改进作物品种布局,有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和耐低温等抗逆品种,用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技术措施,预防可能加重的农业病虫害。
(4)生态用水和节水。推广抗旱等农作物优良品种,开发冬季农业和设施农业,推广旱用农业的保水节水技术和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增加农膜、农机使用,发展独立的饲料农业等,也都是行之有效的降低脆弱性、增强农业适应能力的集中管理战略。
(陈效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