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一下气象谚语_气象谚语故事
1.天气谚语
2.怎么用谚语写作文
3.带有地方色彩的谚语?
4.沙地文化的江苏省沙地文化
5.与太阳有关的谚语
导入新课不一定是谚语,也可以是笑话、故事、、诗词等等,试想每节课都是谚语导入学生岂不认为乏味吗?提供谚语如下:
一、天文
1、“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2、“斗转星移。”
3、“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4、“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6、“月盈则亏,日中则昃。”
7、“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二、气象气候:
1、“东风急,备斗笠。”
2、“风急云起,愈急必雨。”
3、“十雾九晴。”
4、“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5、“瑞雪兆丰年。”
6、“雪打高山,霜打平地。”
7、“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
8、“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9、“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10、“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1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2、“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13、“春风不度玉门关。”
1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三、农业:
1、“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2、“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枣发芽,种棉花。”
4、“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5、“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
6、“秦岭山脉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
7、“湖广熟,天下足。”
四、交通:
1、“要想富,先修路。”
2、“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3、“一人修路,万人安步。”
4、“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天气谚语
一、气象谚语 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如: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 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朝虹雨,夕虹晴。 有雨山戴帽,没雨山没腰。 月色朦胧,不是起雨就是起风。 二、农业谚语 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麦怕清明连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下雨烂谷箩。 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三、卫生谚语 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如: 冬吃萝卜夏吃姜,免得医生开药方。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四、社会谚语 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如: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狭路相逢勇者胜。
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12 22:24 五、学习谚语 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人们发奋学习。如: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善学者,人之长以补其短。 学习谚语 一口吃不完一只饼,一锹掘不出一口井。 一片磨子当场“锻”(断)。 一顿吃伤,十顿吃汤。 一只鸡蛋吃不饱,一身臭名背到老。 一只刺捕(昆虫名)害一镬羹。 一排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日三大笑,有病也会好。 一日舞几舞,活到九十五。 一艺不通一世穷。 一千银子坐吃两年半,坐吃山空海也干。 人在苦中炼,刀在石上磨。 人到四十五,还是出山虎。 刀不磨要生锈,水不流要发臭。 力是活财,用脱了再来,三天早起当一工,三个黄昏抵半工。 三好搭一好,三坏搭一坏。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小水不防,大水难挡。 手脚勤快样样有,好吃懒做样样无。 不要看红灯花轿,要看老来收梢。 不吸烟,不吃酒,病魔见了绕道走。 不吃苦,不赚钱,坐吃三年海也干。 不怕无能,只怕无恒。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公鸡斗,头对头;夫妻吵,勿记仇。 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打架不能劝一边,看人不能看一面。
怎么用谚语写作文
内容推荐:
1、好天狂风不过日,雨天狂风时间长。
2、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3、先劣躲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4、蜜蜂迟归,雨来风吹。
5、咸物返潮天将雨。
6、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满。
7、夜星繁,大晴天。
8、燕子窝垫草多鬼胳彩,雨水多。
9、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10、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11、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带有地方色彩的谚语?
1. 通过一句谚语写一篇作文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诚信伴我行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两千多年前,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反复地告诫他的弟子,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鲁迅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我们也经常说“一言既出,四马难追”。因此我们当代中学生生应该发扬诚信这一传统美德,让诚信伴我们同行。
诚信是什么?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它要求我们为人处世,不要夸夸其谈,说话要算数;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一个人说话守信用,态度诚恳,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在历史的长河中,诚信的人多如繁星,熠熠生辉。商鞅立木取信,获得了百姓信任,从而推行了新法;臾骈不负信,赢得世人尊敬,被传为千古佳话。还有陶行知教子的故事更是流传至今。陶行知的儿子陶晓光要到成都一个无线电修造厂学习工作,需要一份资格证书,于是他凭关系弄了一张证明。陶知知知道后非常生气,发电报叫哓光将证明立即退回。他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秀才’之主张,追求真理做,绝不向虚伪的社会学习和妥协。”
在每个人日常生活中,诚信几乎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小到诚实不说谎、遵守时间,考试不,大到对祖国、事业的忠诚与坚守。一个弄虚作,欺上瞒下,糊弄国家与社会,骗取荣誉与报酬的人迟早会暴露。人一旦失信,将难以生存下去。在美国,要求求职者至少在15年之内没有失信记录。市场经济愈发达,就越要求人们普遍地诚实守信,这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2004年9月1日开始实行的中小学生守则增加了诚信的条款,要求中小学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这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严格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使个人的诚信品质不断地得到升华。大家一定都听过“狼来了”这个故事,从这个简单的故事中,我们都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一个学生不守诚信,将会养成不诚实的坏习惯,将来步入社会必然要跌跟头。一个失去诚信的人将生活在他人猜疑的眼光之下,我相信那是最让人不能忍受的事情。因此,我们要做到以诚待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生活在他人的信任之中,会让人心境开阔,心情愉快,会有种成就感,满足感。
亲爱的同学们,诚信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就成为我们当代中学生追求的时尚,就让诚信伴我们而行,相信我们的中学时光会更加充满意义,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2. 怎么用名言警句写作文先确立作文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之后选择一个和主体相近的名言警句放入其中,作为例证。这样就能完美利用名言警句服务于作文。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司马迁,汉朝。作文的立意是要表达自己的志向远大,在开头阐述过后,由于叫一些人不理解,这时候就可以用这句名言来引用,这样就可以清晰的表达出你的主题思想来,而且也是充分的例证。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或普通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是浓缩的精华。
3. 写谚语怎么写一、气象谚语
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如: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
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朝虹雨,夕虹晴。
有雨山戴帽,没雨山没腰。
月色朦胧,不是起雨就是起风。
二、农业谚语
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三、卫生谚语
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如:
冬吃萝卜夏吃姜,免得医生开药方。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四、社会谚语
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如: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狭路相逢勇者胜。
五、学习谚语
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人们发奋学习。如: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善学者,人之长以补其短。
只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 谚语作文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文化博大精深,往往一句短小的谚语也蕴涵着深奥的哲理,闪耀着睿智的光芒,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这句谚语表面上是指一颗小小的老鼠屎掉进了粥里,使一锅喷香的粥都浪费了,引申为一个坏人破坏掉一个集体。这种破坏性真大呀!正因为“老鼠屎”惊人的破坏性,这个谚语也从反面启示我们,要关爱他人,不能只顾自己而影响其他人的生活、工作,成为讨厌的“老鼠屎”;为防止“老鼠屎”破坏集体,要防患于未然,帮助那些落后分子,让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洁身自好,关心集体。
“人为万物灵,全靠双手勤。”这句谚语表面上是指:人之所以是万物之主,是因为人类十分勤劳。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如果不再勤劳,那我们将被淘汰,无法继续当万物之灵。马克思的“劳动在从猿转变到人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名言,与“人为万物灵,全靠双手勤” 都让我们认识到了劳动的重要性,真是殊途同归呀!这个谚语也提醒我们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要奋发努力,不能落后于时代潮流,被无情的淘汰。
“百日打柴一日烧”。这句谚语是指:伐木工人辛辛苦苦工作一百天换来的成果,仅仅一天就被我们燃为灰烬。这则谚语是希望我们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要轻易浪费。同时也告诉我们劳动的不易,让我们在吃得好,睡得香的同时,能体会到劳动人民披星戴月劳作的辛苦。
“急躁越多,智慧越少。”人在关键时刻应当不急不躁,沉着冷静的面对各种困难。一但急躁,智慧的头脑将离你越来越远。面对困难,毛躁的态度总会让一个又一个的“金点子”离我们远去,使失败与挫折与我们为伴。所以,平和的心态、良好的教养特别重要。
其实,能给我们带来启示的谚语还有很多,如:“辣椒虽小辣人口,好话虽短暖人心。”“狸猫似虎并非虎,恶人装笑不是善。”“林中没有不弯的树,天下没有十全的树。”等等。这些谚语中都有不同的韵味,值得我们仔细推敲、品味。生活中,处处有启示;文字间,到处有发现。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发现,寻求真、善、美,在前人智慧的指引下取得更大的进步!
5. 谚语作文怎么写呢有趣的气象谚语 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气象谚语,我们学过的有“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等等,老师还让我们自己积累一些,所以我们的知识更丰富了。
有一次,我们在外面玩,来到湖边,看到燕子贴着水面飞翔,有一条蛇从我们身边飞快地爬过去,我大声说:“要下雨了,我们快走。”可是他们不相信,这时,我们又看见一群忙着搬家的蚂蚁,“快走吧,再不走就没时间啦!”我们又看见河里的鱼打花,我又说:“快走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结果,我没有淋到雨,而他们个个成了落汤鸡。 雨后,他们来问我,“你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我是通过谚语知道的,你们要多多学习啊!”。
6. 用一句谚语写一篇文章,谢谢啦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诚信伴我行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两千多年前,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反复地告诫他的弟子,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鲁迅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我们也经常说“一言既出,四马难追”。因此我们当代中学生生应该发扬诚信这一传统美德,让诚信伴我们同行。
诚信是什么?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它要求我们为人处世,不要夸夸其谈,说话要算数;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一个人说话守信用,态度诚恳,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在历史的长河中,诚信的人多如繁星,熠熠生辉。商鞅立木取信,获得了百姓信任,从而推行了新法;臾骈不负信,赢得世人尊敬,被传为千古佳话。还有陶行知教子的故事更是流传至今。陶行知的儿子陶晓光要到成都一个无线电修造厂学习工作,需要一份资格证书,于是他凭关系弄了一张证明。陶知知知道后非常生气,发电报叫哓光将证明立即退回。他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秀才’之主张,追求真理做,绝不向虚伪的社会学习和妥协。”
在每个人日常生活中,诚信几乎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小到诚实不说谎、遵守时间,考试不,大到对祖国、事业的忠诚与坚守。一个弄虚作,欺上瞒下,糊弄国家与社会,骗取荣誉与报酬的人迟早会暴露。人一旦失信,将难以生存下去。在美国,要求求职者至少在15年之内没有失信记录。市场经济愈发达,就越要求人们普遍地诚实守信,这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2004年9月1日开始实行的中小学生守则增加了诚信的条款,要求中小学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这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严格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使个人的诚信品质不断地得到升华。大家一定都听过“狼来了”这个故事,从这个简单的故事中,我们都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一个学生不守诚信,将会养成不诚实的坏习惯,将来步入社会必然要跌跟头。一个失去诚信的人将生活在他人猜疑的眼光之下,我相信那是最让人不能忍受的事情。因此,我们要做到以诚待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生活在他人的信任之中,会让人心境开阔,心情愉快,会有种成就感,满足感。
亲爱的同学们,诚信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就成为我们当代中学生追求的时尚,就让诚信伴我们而行,相信我们的中学时光会更加充满意义,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希望您的纳,谢谢
7. 谚语怎么写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黄婆卖瓜----------自卖自夸
芝麻开花--------节节高
8仙过海---------各显神通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丈2和尚----------摸不着头脑
十五个吊桶打水--------7上8下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筷子伸进开水里--------什么也捞不到
老鼠过街---------喊打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8. 六级作文谚语类怎么写在记忆的心扉中,藏着许许多多的名人名言。其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名言是我的最爱,也成为了我的座右铭,一直鼓励我。
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不喜欢写作文,也不喜欢看书。一看到书,就仿佛看到一双可恶的手,要把我拉入笼子里一样,浑身不自在。写作文时,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急得不得了,又没办法,不会写啊!只好乱写。老师评语:本文,语句不通,构思不好。内容简单、记流水账。让我苦恼不已,不知该如何是好。
老师看到了,把我叫到了办公室。到了办公室,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呀!最近是怎么回事?心不在焉的,作文怎么写的那么不好?”我听了,委屈地说:“老师,不是我不认真啊!我不喜欢写作文,一看到作文,就头大啊!”“你要明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啊!”
沙地文化的江苏省沙地文化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问题描述:
有谁知道一些带有地方色彩的谚语?尽量10个以上!
解析:
广东潮汕谚语
1、气象农时
正月落早种,二月种地豆(花生),三月禾苗长,四月茄花开。五月桃子熟,六月掘番葛(地瓜),七月摘龙眼,八月剥麻皮,九月鱼菜齐,十月新米炊,十一月柑皮红,十二月梅花开。——《农事十二月歌》
天顶无云,地下无船,穷人饿死,富人着瘟。(注:此民谣指大旱之象)
早雨晏(晚)晴,晏雨留夜。
六月初一有响雷,一雷镇九台(台风);六月初一无响雷,当年祸就来(指要刮台风)。
正月北风和,三四北风旱,五六北风祸,七八北风毒过蛇。
夏天日落斩(砍)担柴,冬天日落洗双脚。
早出日头无好天。
夏至响雷,割稻披蓑。
夜昏(黄昏)起云半夜开,半夜起云雨就来。
星照湿地,雨落唔离(下不停)。
四月初八无雨,果子多过石部(石头)。
东风吹过夜,大水浸楼棚。
正月寒死牛,二月寒死马,三月寒死老历(久病老人)。
霜降雨,毒过药,一亩去一石。
2、乡土风情
潮阳人县(人多),海阳(潮安)银县、揭阳米县。
到潮无到桥(湘子桥),白白走一场。
十五夜看灯——出出唔平样(不一样)。
桥头仙(闲人)——日日有。(潮州湘子桥上天天有闲散之人。讽刺无所事事者)
上世有修,正出世在潮州。
潮州腐乳饼,汕头妈宫粽球。
爱穿待嫁,爱食待生。(妇女出嫁时穿新衣,生育时吃好东西,喻盼好事)
太阳公生做戏——唱乞(给)天听。
师公(道士)遇着鬼——无法。
食无三日菜脯,就想上西天。
食斋补唔到(不够)积恶。
三山国王霖田宫——正宗。
3、世态人情
猪生猪惜(疼),狗生狗惜。(喻同类相亲)
胶己(自己)拍(打)父,叫人行孝。
六月大菜——有心。
十二碗丸食存一粒——客气。
一人主张,不如众人参详(商量)。
双头做斋赚无食。
猫书读一肚,唔识猫娘(母猫)共猫牯(公猫)。(喻读死书)
4、人物掌故
(1)地方掌故
老北(识)字掠无爬蜞(蟛蜞)。(清初禁海,不识字者不为布告所阻,敢下海营生。喻有知识不如文盲)
韩文公教示——知小理(羞耻)。(典出韩愈治潮,兴文教化)
一板拍死江西王。(此为明代潮阳人肖端蒙除暴故事)
牛脾孬过丁盛发。(丁盛发为潮州名医,脾气大)
(2)戏曲
武松个阿兄——武大。(潮语“武大”有扩大事态或大讲排场之意)
红面关爷——激着住(就)行。(重义少思,易于动怒)
陈三五娘相娶走,放掉(丢弃)益春在半山。(喻过河拆桥)
火烧草料场——事出有烟(因)。
5、性状事理
有力(套)唔着批担(扁担)鼻,去到下寺。(喻方法不对,适得其反)
有心打石石成砖,无心打石石胶郎(囫囵)。
一物甲(合)一药,虼蚤(跳蚤)无涎掠唔着(抓不到)。
与太阳有关的谚语
江海交汇,泥沙沉积,并不断与大陆接壤。唐初,崇明东西两沙定形,江南迁来先民(一说句容,近年来又有认为是江南太湖周边地区,又有一说为嘉兴地区。较为可信的是江南多地)在此垦植繁衍。因交通不便,与外界相对隔绝,战事较少,因而形成稳定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包括语言、风俗等各方面。明清时期长江北岸沿海经历了此消彼长的不断坍涨,崇明移民向北岸沙洲垦迁并在此定居,将沙地文化带到今日启东大部、海门南部。二十世纪初期又向北垦迁至今日通州三余湾地区及如东、海安、大丰、射阳等沿海地区。五、六十年代南通江沿岸及上海南汇、奉贤等沿海地区开辟诸多农场,沙地文化随垦民一起进一步扩散。
太平天国时期,不少人避战乱从崇明前来海门定居。“海门倒是语言与启东完全一样与崇明也差不多毫无区别,同属吴方言系统,而风俗习惯也同江南相近。”(卞之琳语)。如海门南部、西部“沙地”,交通方便,人口稠密,产生了不少反映人们生活、劳动的沙地民风民俗趣味故事,其中“憨婿”(俗称乌女婿)的故事,在当地妇孺皆知。“我的母亲不是文化人,但她的生命故事同样动人。我至今能讲一口地道的启东、海门话,写一些文章,与母亲最初的口头文学启蒙影响最大。童年的海门歌谣至今今还记忆犹新。如《萤火虫夜夜红》:‘萤火虫夜夜红,屁股头挂盏,公公挑水黑洞洞,婆婆张布挂盏。’《牵磨叽咖喂》:‘牵磨叽咖喂,做粑粑给外婆吃,外婆噢吃省拨郎郎吃,郎郎吃仔看黄牛,黄牛落勒井潭里,锄头铁答扒勿起,两个芦头真豁起,一豁豁到饭碗里。’” 崇明话,属吴语太湖片沪苏嘉小片。是吴语北部边界地区比较稳定、古老、有其自然特点的一种方言,也是今天上海、南通两地区的主要方言。崇明岛历史上四面环水,交通不便,不易受外部方言的影响,因此,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历史传承、语言特征、表现力。语音、语汇、语法自成一系,有珍贵的文化遗产价值。
海门方言源于崇明方言,二者差别很小。因海门南部地区的人群多为18世纪初以后陆续来到江北的崇明移民的后裔。海门话主要通行于海界河以南地区。
启东方言源于崇明方言。启东市的沙地人分布于除吕四镇、天汾镇、秦潭镇以外的大部分地区。1928年启东设县之前,这一带为崇明县管辖,称崇明外沙地区。 [山歌与号子]
崇明山歌。曲调优美朴实,广泛流传于民间。《红娘子山歌》、《望望日头望望天》、《五更调》和《拔篷号子》等百余首,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崇明山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崇明山歌剧,以四句头山歌(男、女调)为基本曲调。
海门山歌。最初由崇明移民传入,后自成一派。分两类:即兴山歌,大多在田间劳动或劳动之余,随口编成,歌词四、六、八不等。如《东南风爽急悠悠》等;叙事山歌,歌词多十几句、几十句,乃至几百句不等,如《摇船郎》等。
启东山歌。与上述类似,上世纪中期起自成一派。有《接潮情歌》、《打麦号子》、《运棉山歌》等。最著名的是新编曲《启东就是我家乡》(顾惠良词曲)流传甚广。
劳动号子高亢激昂,铿锵有力,曲调较多,仅喊担号子就有5种曲调。除喊担号子外,还有赶牛调、喊牛调等。这些调子清脆响亮,犹如清晨响鞭。渔民号子是渔民在海上时常唱的劳动号子,它有3种起锚号子曲调,还有撑篙号子、摇船号子、点水号子、张篷号子和七星车号子等,歌唱时令人精神陡增。
[戏曲]
小型戏曲又称“小戏”,以沙地话和本地山歌、号子、快板为元素,表演生活场景和戏剧冲突,反映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内容。它是沙地表演文化由村头田间向舞台化方向发展的进步产物。上世纪中叶以来一批基层作家做了较多探索,在完成当时的文艺宣传任务的同时,客观上保存、传承了沙地文化的个性价值。有代表性的作家有顾惠良(孔串)、茅品祥、晓石、陆志秋、倪汉全、黄建荣等。
[民间舞蹈]
崇明民间舞蹈有龙灯、龙舟、龙舞、蚌舞、彩船、莲湘、挑花篮、跑马灯和摇钱树等22种。期间被当作“毒草”禁演。八十年代后重新发掘整理,民间舞蹈重放异彩。
[民间语言文化:传说、歌谣、方言俗语]
流传于崇、海、启地区的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最著名的有“杨瑟严(杨圣岩)系列故事”、“乌女婿系列故事”等,充满了智慧和幽默。
民间歌谣。童谣中的《东界马来》、《斗》、《牵磨叽嘎喂》等在崇海启三地流传甚广。
气象谚语。本地位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春天暖夏热,秋凉冬冷,全年雨量适中,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夏秋季节雷雨台风较多。若伴以大潮,则易于成灾。因此沙地人民对气象变化十分敏感,同样反映到语言文化中,形成了大量的气象谚语。民国版《崇明县志》中即已有众多记载,如“八月初一难得雨,九月初一难得晴”、“三朝迷雾发西风”,至今仍有使用。
歇后语。与沙地话的发言特征密切相关,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产生了大量的的生动形象的歇后语。如“年初一吃酒板——头一糟”等。(《崇明谚语、俗语、歇后语》,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
[版画]
崇明版画以黄丕谟为代表。启东版画则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从“木屑花”木刻组发展而起。有代表性的画家有施汉鼎、丁立松、李汉平等。八十年代起成立启东版画院。
[北调评弹]
以启东评弹团为主。二十世纪上半叶,艺人倪省三将当时的弦子书“老北调”和“仿苏调”两者融合,形成独特唱腔,创造了“启海弹词”。五、六十年代形成北调评弹,名曰“唱书”,极受海启地区民众欢迎。八十年代起成立评弹团和瀛东书厅。较有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家有王洪涤等。
[民风民俗]
节气与习俗。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除夕,是崇启海沙地人十分重视的主要节日。有特定的仪式与习惯通行于本地区。如:春节期间,鞭炮齐鸣,大人小孩衣冠一新,不扫地,不汲水,不洗衣衫,不向外泼水,忌动刀剪,禁开后门,禁出秽语,出门遇人互相道贺,大人给小孩压岁钱。又如:元宵节俗称正月半。吃“茧团”圆子,中午吃馄饨。名为“兜财”,下午,“斋田头”(用筷子插上茧团,放置田头,祈求丰收);夜间,立高竿,挂红灯;儿童提着状如车、船、龙、马、兔、鸟、鱼等各式各样的灯,穿街走村,成人掼火球、放烟火、调狮、舞龙,统称闹元宵。除夕,俗称大年夜或年三十,百姓搓圆子,炒花生,备酒菜,剪纸花,贴春联,打扫环境,挂祖宗画像。村野各处则飘起阵阵白色浓烟,称“燃(音美)灰堆”,实际是将田头的杂木枯草合成一堆,一燃了之,代表除旧迎新。晚上,合家团聚,吃年夜饭。饭后守岁至深夜。长辈给年幼子孙压岁钱。
婚丧嫁娶。本地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访人家”、“吵亲”、“结满月”、小孩“期过”、“搀高头”、“跳财神”、“扎棵”等等。
[生产生活方式。手艺业。渔俗。]
[土特产与沙地菜。]
[居住与建筑特色。] 以“埭(音打)”和“垗(音调)”形成纵横交错的村落布局。数户人家集聚,但每户又都独立成宅。最有特色的是前有“桥门头”,后有“后宅沟”,内为“一进三堂”甚至“三进两场心”,四周高树环绕,宅后竹园青葱。
与太阳相关的谚语如下:
1、日出红云升,劝你别远行。
2、阳光普照大地,不分人间善恶。
3、太阳打西方出来没有的事。
4、太阳是是帝的生命,是诗歌,是光明。
扩展资料:
谚语是俗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话语,是我们中华民族民间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内容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可分为农业谚语、生活谚语、气象谚语等。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以使语言活泼风趣,也可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
谚语分类:
1、气象谚语
气象谚语是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等。
2、农业谚语
农业谚语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枣芽发,种棉花”、“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
3、生活谚语
生活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等。
4、社会谚语
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持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如“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等。
5、英语谚语
流传于民间口语中的谚语,伴随着文字的产生,开始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和文化典籍中。英语谚语有一部分来自书面文献,主要出自希腊罗马神话、寓言故事、莎士比亚戏剧以及一些名家作品中。
这些源自文化典籍的“雅谚”,有些是在民间口语说法的基础上提炼打磨而成,有些则属独创,有着鲜明的文化色彩、语体特色和教育警策作用。
英语谚语以其令人们熟知的形象和比喻体现了人们世代积累的经验和形成的价值观,它们作为社会共享的口头文学的袖珍版本,被成百上千次地引用,成为说服他人的论据并用以指导日常生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