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尘暴有什么天气系统引起的?还有,暖锋有可能引起沙尘暴吗?

2.据估计,未来50年中国的平均气温将上升多少摄氏度

3.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的往届年会

4.如何正确书写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

5.大寒是几月几日2024

6.中国和巴西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中国气象年会_中国气象年会

书名 地点 出版社 年份 页数 版式 北图编号 合作者 数字地面模型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5 350 26cm Z/LYX 56.194 395 柯正谊,何建邦 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集成系统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131 26cm 96/X43/32 等 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的设计编制与创新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3.9 287 16开 56.193056 711 廖克,齐清文 池天河主要学术论文: 论文题目 期刊名 年份 页码 收藏号 合作者 关键字 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网络系统研究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1999,(z1)周旭,钱进等基于区域环境容量的产业结构分析——以北京怀柔县为例 地理科学进展 2000,19(4) 366-373 张晓东 供需 环境承载力 模型 产业结构 怀柔县 可扩展的并行地理图像处理系统 地息科学 2000,2(4) 62-66 方金云、何建邦等 ParGIP 机群 插件技术 CS结构 从数字地球概念到数字福建实践 数字城市的理论与实践[赖明等主编]. 2001 26~33 王钦敏地方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1,(3) 18-21 王雷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 地理研究 2001,20(4) 506-515 张晓东 省级区域 经济环境协调度 环境承载力 经济发展阶段 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的Web GIS 解决方案 科学 2001,23(1) 34-39 王雷、王月芹等 WebGIS 空间索引 信息共享 可持续发展 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 2001,23(1) 3-11 孙成永、王启明等 可持续发展 信息共享 数据 信息 知识 元数据 数据集成 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科学 2001,23(1) 12-16 王启明 信息共享 可持续发展 网络 关键技术 地理数字图像机群并行处理试验 计算机科学 2001,28(5) 99-100,49 方金云; 何建邦等知识创新工程中地图学学科规划若干问题 地息科学 2001,3(1) 71-76 齐清文、廖克等 识创新工程 地图学 学科规划 基于软件DSMs网络系统的机载SAR图像并行处理的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1,37(7) 82-85 陈荣国、何建邦等 DSMsJIAJLA并行处理SAR图像 国家自然地图集网络发布的WebGIS解决方案 地理学报 2001,56(z1) 49-55 王雷、廖克等 国家自然地图集 WebGIS 空间数据浏览 开发策略 多维动态地图中时态信息可视化 地理学报 2001,56(z1) 43-48 陈华斌、李伯楠等 时态地图 时空变化 动态用户交互 动态符号 地学信息图谱的理论和方法 地理学报 2001,56(z1) 8-18 齐清文 地学信息图谱 地息科学 理论和方法 基于R-tree的WebGIS的空间数据索引结构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2001年年会 20010301余斌 R-tree;WebGIS;空间数据索引结构 地理信息共享关键技术研究--地理信息共享的技术环境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2001年年会 20010301周旭、王雷等 Web GIS;空间索引;信息共享;地理信息 基于Internet的地理信息共享技术研究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1999年年会 20010301钱进 网络系统设计; 地理信息共享; 可持续发展 GIS支持下的自然灾SAR图像信息快速处理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1999年年会 20010301余斌 SAR图像处理;地理信息库;SAR;GIS;自然灾害 地理信息共享环境的研究与实践--营造地理信息共享政策、标准与技术环境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2001年年会 20010301何建邦、蒋景瞳 地理信息共享;地理住处共享环境;共享政策;共享标准 基于PC机群的地理数据并行处理试验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2001年年会 20010301方金云、黄国满等 地理数据处理;JIAJIA;并行算法;线性加速比 遥感地学信息的分布式共享系统研究 海峡两岸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2 290~296 吴洪桥、方金云等与环境信息系统中模型方法元数据及其集成 地息科学 2002,4(2) 11-16 毕建涛、吴洪桥等 方法元数据 模型元数据 环境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与环境元数据网络一体化管理模式与应用研究 地息科学 2002,4(3) 38-42 吴洪桥、何建邦、黄裕霞 与环境元数据 元数据管理模式 网络一体化管理 面向网络海量空间信息的GIS平台体系结构 地息科学 2002,4(3) 26-34 陆锋、周大良等 海量空间信息 分布式系统 大型GIS 体系结构 地学信息产品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以中科院环境数据库中的若干信息产品为例 地理学报 2002,57(z1) 60-69 齐清文、陈华斌等 地学信息产品 环境数据库 信息加工 模型与方法元数据及地理信息服务研究 地理学报 2002,57(z1) 32-36 毕建涛、何建邦等 地理信息服务 模型与方法元数据 环境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国家自然地图数据库的建设及其信息产品开发 地理学报 2002,57(z1) 18-26 齐清文、廖克等 国家自然地图数据库 DCM DLM 动态浏览 静态分析 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研究与开发 地理信息世界 2003,1(6) 32-36 傅晓锋、邵宇斌、毕建涛 可持续发展 信息共享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服务 三维地形的生成技术及实现 测绘工程 2003,12(3) 10-13 舒娱琴、彭国均等 三维地形 可视化 地形转换 应用实现 数字省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地理研究 2003,22(3) 281-288 王雷、王钦敏等 省级区域 经济环境协调度 环境承载力 经济发展阶段 WebGIS的企业级解决方案探讨 计算机科学 2003,30(2) 55-56,62 戚铭尧、霍亮 WebGIS,Enterprise,lication 数字省建设技术体系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3,30(2) 52-54 王雷、王钦敏、陈崇成 WebGIS, Digital fujian 基于Internet的元数据管理模式研究——以地理信息元数据管理为例 计算机科学 2003,30(4) 89-91 吴洪桥、何建邦、黄裕霞 Ggeopraphic Pmetadata 遥感地学信息的分布式共享系统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3,30(7) 80-84 吴洪桥、何建邦、方金云 Multi-source Geo-information GPS支持下的机载SAR遥感图像无控制准实时地理定位 测绘学报 2003,32(3) 234-238 朱彩英 蓝朝桢 徐 青 王劲峰 SAR图像;GPS定位;帧定位元素;准实时纠正 数字城市的三维图形构建技术 地息科学 2003,5(1) 84-89 彭国均、唐丽玉等 数字城市,三维图形,实时绘制,交互式平台 基于网络的空间信息表达研究 地息科学 2003,5(2) 43-45,50 张新、陈华斌等 网络,空间信息表达,空间信息共享,XML 洪涝灾害的本底数据库构建方法 地息科学 2003,5(4) 22-24 何建邦、毕建涛 本底数据库,遥感,洪涝灾害,监测评估系统 机载SAR图像几何纠正的数学模型研究 遥感学报 2003,7(2) 112-117 朱彩英、徐青等 SAR图像应用 正射纠正模型 模型适应性 基于网络的空间信息可视化表达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 2003,8(z1) 247-251 卢毅敏、张新、谢礼坤 可视化表达 C/S模式 空间信息共享 WinSock 地理信息共享价格政策诌议--各国地理信息收费政策及我国的对策分析 高技术通讯 2004,14(2) 91-96 王雷、毕建涛、何建邦 地理信息, 数据共享, 政策, 定价与收费 基于Agent多用户参与的虚拟地理环境 系统仿真学报 2004,16(5) 1092-1095 戚铭尧、舒广 虚拟地理环境 agent MAS FIPA ja3D 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与展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20(5) 20-23,44 邱炳文、王钦敏等 GIS 土地 土地适宜性评价 公众参与 洪水灾害快速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4,21(4) 39-42 张新、韩承德、方金云 遥感图象 并行计算 洪水灾害评估 ArcMap 海洋立体监测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4(4) 439-442 张新、王雷等 台湾海峡,海洋立体监测,信息服务,WebGIS GML的空间信息映射模式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5(1) 87-90 唐中实、谭玉敏 GML, 信息映射, 互操作, 空间数据集成 基于UML的环境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4,25(12)钟大伟;陈崇成;邓钟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建模;统一建模语言;海岸 基于SVM的遥感数据并行服务体系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8(4) 350-355 吴洪桥、方金云、何建邦 多源遥感数据 并行机群 服务体系 立体索引机制 基于Web Service的地理信息服务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4,31(1) 69-71 毕建涛、王雷、何建邦 WebGIS,地理信息服务,元数据,信息共享 台湾海峡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信息服务系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32(4) 19-22,27 张新、王钦敏、陈崇成 台湾海峡 海洋立体监测 信息服务 地理信息系统 网络地理信息 基于并行计算的洪水灾害快速评估系统研究 人民长江 2004,35(5) 21-23 张新、韩承德、胡伟武、方金云 洪灾 灾害评估 合成孔径雷达 系统研究 图像处理 基于克里格法的定点监测数据连续空间化研究与应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5,41(9)樊明辉 陈崇成等

沙尘暴有什么天气系统引起的?还有,暖锋有可能引起沙尘暴吗?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苏纪兰(2001)在论述中国是否参加Argo这个问题时明确表示,中国应该积极参加。他指出:

(1)我们所担心的无非是南海的问题,但他国军方已在南海经常性地获得大量的各类数据。

(2)我们无论参加或不参加Argo,南海周边国家或其他国家的非军方机构(科学界或观测业务系统)若要在南海施放Argo剖面浮标,皆需征得各有关国家的同意(包括我国、越南、菲律宾等等),就像国际大洋钻探在南海钻孔时所做的一样。

(3)未来他国的科研项目所布放的Argo剖面浮标中,最大可能“随波逐流”漂进南海的,应属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有关西太平洋的科研项目在南海以外海区施放的Argo剖面浮标,相比其施放的数目,进入南海的比例也不会很高。

(4)Argo正在完善之中,我们若积极参加此,可以保证我们的意见能反映在其规范之中。

(5)积极参与Argo,能为我国海洋工作者提供充分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能迅速提高我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水平。

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建设的原则遵循国际惯例,即共同参与、资料共享。1994年国际上曾在热带太平洋海域建成第一个热带大气海洋观测网(拥有69个锚碇ATLAS浮标),当时因我国大陆未参与施放长期观测浮标,而无法及时获得该观测网发布的实时观测资料,从而使我国海洋和气象学家失去了一次旨在深刻认识和了解发生在热带太平洋的El Nino和La Nina现象以及ENSO对中国大陆气候如何造成影响等问题的机会。而在未来3年内建成的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无论从观测浮标的数量、观测覆盖区域,还是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和应用价值,均明显优于TAO观测网,且其观测资料具有不可估量的科学价值。

我国正在开展或即将开展的几个大型调查研究项目,如: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研究(3项目)、中国近海环流形成变异机理、数值预测方法及对环流影响的研究(3项目)、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及其海流系统和海气相互作用前期研究(3前期研究项目)等项目,均要求收集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乃至整个太平洋和全球海洋中的第一手资料。

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均成立了专门机构收集Argo浮标资料,制定了详细的和时间表进行Argo浮标资料的同化方法研究;建设经数据同化后的高精度网格点数据库;并进一步利用同化后Argo资料改进海洋及短期气候预测模式的预报能力。如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英国Hadley气候中心、澳大利亚气象局(BMRC)等均已将Argo同化资料投入业务预报试运行,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在对Argo浮标资料的变分同化处理和利用其改善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模式的预报能力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已先于我们起步。我国必须尽快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以便有效地提高数值模式的模拟和预测能力,这对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由于Argo浮标可在水下长时间随海水流动而漂移,并连续工作,故可方便地获取漂移沿程的大量海洋环境要素资料,对沿海国的权益亦会构成一定的威胁。从这一点来讲,我国也迫切需要掌握和应用这一技术,以便为捍卫国家权益服务。 中国在2002~2005年期间投放100~150个Argo浮标,以便建成一个大洋局域观测网。以后则每年投放20~30个浮标,以维持该局域观测网的正常运行。

中国ARGO总体目标是,通过引进国际上新一代、先进的沉浮式海洋观测浮标(即Argo剖面浮标),施放于邻近我国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少量浮标将视情形布放到南大洋和印度洋海域),建成我国新一代海洋实时观测系统(Argo)中的大洋观测网(布放 100~150个 Argo剖面浮标),使中国成为国际Argo中的重要成员国。同时能共享全球海洋中3000个ARGO浮标资料,丰富我国海洋和气象界承担的相关研究项目的资料源,并为该系统的近海观测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即通过大洋观测网建设,以此来了解和掌握该高新海洋观测技术的性能和特点,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行研制之路,使未来大洋观测网的维持由国产Argo浮标代替,而近海观测网则完全用国产Argo浮标组成,最终建成我国自成系统的海洋实时观测网络,为我国的海洋研究、海洋开发、海洋管理和海上军事活动等提供实时观测资料和产品。 中国已于2001年正式决定加入国际Argo。中国Argo的启动资金由国家科技部资助,并由国家海洋局负责实施,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及下属有关研究机构将共同参与此项工作。

大洋观测网将布设在0°N,130°E至15°N,125°E至23°N,125°E至30°N,130°E至30°N,145°E至0°N,145°E 6点联接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内,按国际 ARGO的布点原则,初步设计布放约100个ARGO剖面浮标。其他约50个ARGO浮标,将视试验的进展情况,有可能被投放到度洋和南大洋海域。ARGO浮标的布放用专业调查船、志愿船和海监飞机等海上和空中观测平台实施。

2001年底,国家科技部已拨出专款,由国家海洋局第一、第二海洋研究所分别从加拿大Metocean公司和美国Webb公司引进了1个PROVOR型和2个APEX型浮标。前者已经于2002年3月布放于印度洋海域;后者正在择机待放。这2个APEX型浮标按将布放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根据安排,2002年底前将会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再布放 8~10个。

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的资助下,于2000年3月开始着手“自沉浮式中性漂流浮标关键技术研究”,经过短短一年的奋战,初步掌握了Argo浮标的自动沉浮和定深控制两项关键技术。不久,该所在“十五”863项目的资助下,继续对“自持式循环剖面探测漂流浮标”进行开发研制。在2004年前完成数台可以在2000m水深大洋中实际使用的Argo浮标工程样机。2002年6月,由该所自行开发研制的第一台“自持式循环剖面探测漂流浮标”样机,已进行了首次海上现场观测试验。

中国Argo中大洋局域观测网建设所需浮标将主要从国外进口。中国也打算从国外进口主要部件,并在国内组装此类浮标,以便降低浮标成本,以及减小仪器由于长距离运输而导致的损坏和技术故障等。

随着首批Argo浮标的投放,中国正在筹建自己的Argo资料中心,以满足对Argo浮标资料接收、处理和分发的需求。同时,将通过GTS和INTERNET网及时发送中国Argo浮标的观测资料和信息等,以便与世界各国共享全球海洋中的Argo浮标资料。国家海洋局还在杭州建立了一个中国Argo信息网站,现已投入试运行。

国家海洋局已委托下属海洋研究机构,即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和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杭州)承办第五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2003年3月,杭州),以表明中国对国际Argo的重视和支持。这一建议已得到2002年3月在澳大利亚霍巴特召开的第四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全体代表的响应和国际Argo科学组的纳。中国希望通过承办第五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能有更多机会得到国际Argo科学组及各国Argo组织和实施者的指导和帮助,加强和密切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加快国际Argo的实施进程,为国际Argo的顺利实施和达到预期目的做出中国科学家的贡献。 ·1999年9月26~27日,在杭州举行的中美海洋与渔业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中美双方在“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领域里通过了一个新的合作项目,即“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洋观测(Argo)”。中国开始跟踪国际Argo的进展。

·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在“九五”863滚动发展项目的资助下,开展了“自沉浮式中性漂流浮标关键技术研究”,初步掌握了Argo浮标的自动沉浮和定深控制两项关键技术。

·2000年5月15~26日,由巢纪平院士为团长的中国海洋考察代表团赴美进行了为期10天的海洋技术考察,对美国Argo的进展和实施情况做了较为深人的了解。回国后即向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海洋局等国家部门呈报了“关于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建设进展情况的考察报告”,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投入资金,尽早研究和考虑加入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以便有权利共享Argo资料。

·2000年8月,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建平研究员被接纳为国际Argo科学组(由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韩国、英国、印度、新西兰和中国等11个国家的16名科学家组成)成员。

·2000年11月2~11日,在外国专家局的资助下,美国海洋与大气局国际事务部主任 Rene Eppi先生和美国华盛顿大学海洋学院 Stephen C. Riser教授访问了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就Argo的实施进展情况和相关技术问题作了4次系列讲座,并就有关技术合作事宜进行了商谈。

·2001年3月5~9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建平研究员应邀出席了在日本举行的“Argo浮标施放与业务运行论坛”。

·2001年3月20~22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建平研究员和朱伯康工程师,以及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余立中高级工程师3人出席了在加拿大召开的第三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

·2001年12月,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在“十五”863项目的资助下,继续对“自持式循环剖面探测漂流浮标”进行开发研制。在2004年前完成数台可以在2000m水深大洋中实际使用的ARGO浮标工程样机。

·2002年1月16日至3月16日,在国际海洋观测组织的资助下,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刘增宏研究实习员和郭明硕士赴美国华盛顿大学海洋学院和AOML学习有关Argo浮标测试、施放和资料接收及处理技术。

·2002年1月26日,中国正式对外宣布加入国际Argo;并启动“我国新一代海洋实时观测系统(Argo)-大洋观测网试验”项目。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建平研究员任该项目负责人,其成员来自于国家海洋局下属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和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以及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

·2002年3月12~14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建平研究员(国际Argo科学组成员)和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朱文熙副处长(国家观察员)应邀出席了在澳大利亚霍巴特召开的第四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这是我国第二次派代表参加国际Argo科学组年会。会议决定,第五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将于2O03年3月在中国杭州召开。

·2002年3月21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于卫东副研究员在执行“印度洋一太平洋暖他及其海流系统和海-气相互作用前期研究”项目期间,在东印度洋14°12′S,114°42′E海域布放了一个PROVOR型Argo剖面浮标。

·2002年3月22日,中国从美国Webb研究公司引进的第一批(2个)Argo浮标运抵杭州,并完成实验室各项检测工作,等待航次投放。

·2002年4月5日,国家大型科学观测试验(Argo)项目组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支持下,“中国Argo”宣传网页开始面向国内外开放。

·2002年4月9日,中国Argo协调小组成立,并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会议由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国家Argo协调小组组长孙志辉主持召开,来自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海军等部门的协调小组成员(或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决定在协调小组下成立审批工作组、业务发展组和资料工作组。

·2002年6月,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在“十五”863项目资助下自行开发研制的第一个“自持式循环剖面探测漂流浮标”样机,进行了首次海上现场观测试验。

·2002年9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在《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科学研究》中批准了2个与中国Argo有关的重大研究项目,即由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巢纪平院士申报的“太平洋——印度洋暖池动力学和海气相互作用研究”项目和中国气象科学院张人禾研究员申报的“ARGO浮标资料的同化技术及其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项目”。

·2002年9月18-20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建平研究员、朱永灵实习研究员和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副主任宋学家研究员应邀出席了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第三次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会议。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郭风义研究员和纪风颖博士列席了本次会议。这是我国第一次派代表参加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年会。

·2002年10月20日,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组在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和“向阳红14”号科学考察船的配合下,在西北太平洋22°01′N,129°27′E海域施放了1个APEX型Argo剖面浮标(浮标编号为:8173;世界气象组织编号为:5900219)。

·2002年10月21日,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组在西北太平洋18°30′N,129°30′E海域再次施放了1个APEX型Argo剖面浮标(浮标编号为:8509;世界气象组织编号为:5900220)。

·2002年10月25日,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组在西太平洋暖池附近海域(15°01′N,136°56′E),为“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项目施放了1个PROVOR型Argo剖面浮标(浮标编号为:28582;世界气象组织编号为:5900221)。这是中国ARGO在西太平洋海域布放的首批(3个)剖面浮标,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刘增宏和孙朝辉实习研究员负责投放。

·2002年10月27-31日,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组在北京昌平召开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项目年会上,向与会代表免费发放由该试验组收集和整理的2001年1–12月和2002年1–9月,由国际Argo成员国在太平洋海域施放的Argo剖面浮标资料(含测量剖面的经纬度、温度、盐度和压力数据等)。

·2002年11月6日,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组正式对外免费发放收集和整理的2001年1–12月和2002年1–9月,由国际Argo成员国在全球海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中施放的约500个Argo剖面浮标资料(含测量剖面的经纬度、温度、盐度和压力数据等)。该项工作得到了国际Argo科学组成员、加拿大海洋科学研究所H. Freeland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2002年11月15日,国家Argo资料工作组成立,并在北京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成立了以国家海洋局环保司为组长的资料工作组,通过了组成人员名单。会议认为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为主,国家海洋预报中心、海洋二所等单位参加,建立中国Argo资料中心,并责成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尽快拿出中国Argo资料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

·2002年11月16-17日,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在杭州组织召开了“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实施汇报暨学术研讨会”。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马燕合副司长、叶玉江处长以及我国著名海洋和大气科学家苏纪兰院士、黄荣辉院士等应邀出席会议。会议由国家海洋局科技司王殿昌副司长和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苏纪兰院士分别主持。来自国内海洋和大气科研、教育机构,以及新闻媒体的代表约50余人出席会议。

·2002年12月底,中国Argo资料中心中文服务网站正式开通,为Argo用户提供全球Argo资料及其相关信息、产品的服务。同时制作了第一张全球Argo资料数据光盘,正式分发给国内用户,并提供了相应的数据浏览系统。

·2002年12月,为了及时发布本试验布放的Argo浮标实时观测资料,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海洋学院Steven Riser教授和Dana Swift工程师的帮助下,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项目组借助华盛顿大学网站建立了一个Argo剖面浮标信息网页,可浏览我国布放的APEX型剖面浮标的准实时观测资料和浮标动态信息。·2002年12月27日,国家海洋局环保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国Argo资料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国家海洋局、海军海洋水文气象中心、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气象中心以及国家海洋局相关业务中心和研究所等成员单位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资料工作组成员听取了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就“中国Argo资料中心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征求意见情况和意见修改情况的汇报,审定通过实施方案,确定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具体实施,并列入国家海洋局业务化工作。

·2002年12月30日-2003年1月13日,在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等部门和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向阳红14》号船全体船员的密切配合下,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项目组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北起21°15ˊN,南止6°N,西自125°45ˊE,东止132°30ˊE的一个矩形海域内)执行了一个冬季调查航次,顺利布放了13个Argo剖面浮标(其中6个为APEX型浮标、7个为PROVOR型浮标)。

·2003年1月,国家科技部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中批准了一个与中国Argo有关的重点研究项目,即“太平洋——印度洋暖池的Argo浮标观测研究”,将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巢纪平院士、于卫东副研究员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建平研究员主持。

·2003年2月4日,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在“十五”863资助下自行开发研制的COPEX型Argo剖面浮标,在南海海域成功进行了海上现场观测试验,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2003年2月15日-16日,国家科技合作项目“太平洋——印度洋暖池的Argo浮标观测研究”协调会在青岛召开,科技部基础司陈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巢纪平和于卫东、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建平参加了会议,并就该项目的具体实施达成了共识。

·2003年3月3日-6日,第五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于2003年3月4日-6日在杭州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第二海洋研究所主办,国际Argo成员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英国、韩国、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海洋局有关领导。中国ARGO资料中心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自Argo实施以来,人们对于究竟使用“ARGO”还是“Argo”来命名该而感到很困惑。来自权威(Argonautics第七期)的回答是:

“ARGO”源自Dean Roemmich教授在1999年海洋观测前提出的名为“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项目的缩写,其中文含义为“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该项目提议与后来Ray Schmitt博士给GOSAMOR(全球海洋盐度观测项目)建议的项目进行合并,随后停止使用缩写“ARGO”,改用“Argo”(Argo源于希腊神话中英雄Jason所乘的船的名字)。

Argo科学组强烈建议人们使用“Argo”作为该名称。

据估计,未来50年中国的平均气温将上升多少摄氏度

沙尘暴的形成

沙尘暴形成有三个要素:即强风、沙源和不稳定的空气。

强风

足够强劲持久的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例如根据观测当强沙尘暴形成时,如果风速每秒达到30米(11级风),那么粗沙(直径0.5~1.0毫米)会飞离地面几十厘米,细沙(直径0.125~0.25毫米)会飞起2米高,粉沙(直径0.05~0.005毫米)可达到1.5公里的高度,粘粒(直径小于0.005毫米)则可飞到很高的高度。

沙源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较多的国家之一,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是我国沙漠和沙地集中分布的地方,这里沙漠和沙地面积达70万平方公里以上,沙漠中各式各样的沙丘,依照它们的稳定程度分为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沙尘暴发生时,流动沙丘扬起沙尘的数量最大,半固定沙丘要小一些,固定沙丘最小。

除沙漠和沙地外,我国北方地区多属中纬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面多为稀疏草地和旱作耕地,植被稀少,加上人为破坏,当春季地面回暖解冻,地表裸露,狂风起时,沙尘弥漫,在本地及狂风经过的地带形成沙尘天气。

不稳定的空气

让我们先看看生活中的一个实例。捅火炉的时候,炉火烧得正旺,轻轻一捅,常会使炉灰飞满屋子。而当炉火熄灭后,你使较大的劲一般也不会扬起灰尘,这就涉及空气稳定程度的问题了。炉火熄灭后,火炉上下的空气温度相差不大,因而空气稳定。当炉火燃烧很旺时,靠近火炉上空的空气热,离火炉较远的空气比较凉,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容易上升,所以火炉上面的空气是不稳定的。这样,被捅动的炉灰很容易随着热空气向上升,然后飘飞满屋。

在自然界里,沙尘暴起沙的道理也是这样的,如果低层空气温度较低,比较稳定,受风吹动的沙尘将不会被卷扬得很高;如果低层空气温度高,则不稳定,容易向上运动,风吹动后沙尘将会卷扬得很高,形成沙尘暴。实际上,我国沙尘暴一般在午后或午后至傍晚时刻最强,就是因为这是一天中空气最不稳定的时段。

除上述三大因素之外,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也很重要。如人为破坏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大规模施工等对地表的破坏,为沙尘暴发生发展提供了细沙和尘土。

我国卫星气象学家系统分析沙尘暴六大特征

据中国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消息,在中国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日前举行的学术年会上,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董超华,研究员方宗义、郑新江、卢乃锰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邵亚平等17人参与研究的中国沙尘暴课题,就其发生的时间、地域、源头、路径、相关因素、影响六大特征,数值模式预报及沙尘定量研究进行了交流,为治理沙尘暴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时间:中国沙尘暴发生时间主要在3-4月。以2002年为例,全国共出现沙尘过程12次,其中强沙尘暴过程4次,都出现在3-4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对上述全部过程进行了监测、分析。

二、地域:沙尘暴主要发生地区在东经110度-117度,北纬38度以北广大地区,即以河北沧州为界,往北到天津、北京直到内蒙古,往西经石家庄、银川、兰州、青海祁连,往北到内蒙古边界。

三、源头:中国沙尘暴主要源地是蒙古国甚至中亚沙漠地区,这类沙尘暴强度大,其影响明显大于境内源地沙尘暴;我国境内源地是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南部、河北北部及其它沙漠区。

四、路径:近几年特别是去年春季影响北京的沙尘暴路径主要有4条:一条是蒙古—内蒙古—北京转向东北路径。第二条是河西走廊东移到北京路径。第三条是从内蒙古朱日和地区经河北张家口一带影响北京。第四条是从晋北高原向东影响北京地区。

五、相关因素:通过1998年以来特别是2002年华化地区主要沙尘过程与有关气候因素即地面植被、2月份积雪覆盖、0-10厘米土壤湿度、气温的初步分析,认为沙尘天气与春季冷空气活动关系密切,当春天冷空气路径偏西、偏南时,例如1999年4月,华北沙尘天气少,主要过程发生在西北;反之,当冷空气主力偏东、偏北时,例如2000年4月,2002年3月,主要过程发生在华北。

六、沙尘暴的影响:强沙尘暴不仅影响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地区,如果在7-8公里高处遇到高空急流区,和在东北冷空气旋涡强烈发展的形势下,强沙尘可以向东北方向输送,影响东北、远东,甚至更北的地区,这是全球大气环流造成的。

中国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报试验对沙通量,尘通量等预报分析认为,当沙尘粒子直径小于22微米时,与地面观测数据比较吻合,对中国沙尘暴预报效果很好;地面植被数据和土壤类型对沙尘暴预报作用较敏感。

专家指出,中国沙尘天气潜在源地分布跨度大,自然条件恶劣,地面测站稀少,目前非常缺少对沙尘天气发生、发展、传输及其强度变化等特征的观测数据。因此,无论从时间尺度还是空间尺度的监测来看,卫星遥感都是一种极重要的手段。在2001-2002年的监测中,识别沙尘天气的准确率达88%,识别沙尘暴的准确率达95%以上。

这个答案曾经我2008年回答过的问题,不是抄袭的,当时好评输达到500多,希望你能纳我的答案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的往届年会

“到2020-203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1.7℃;到205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变暖幅度由南向北增加。”这番话,是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上根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结论,向大会做报告时说的。

秦大河说,国内外科学家使用31个复杂气候模式,对6种代表性温室气体排放情形下未来100年的全球气候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我国气候将继续变暖;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到2100年将比1990年上升1.4-5.8℃,这一增温值将是20世纪内增温值的2-10倍。21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将会增加,北半球雪盖和海冰范围将进一步缩小。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将比1990年上升0.88-0.9米,一些极端,如高温天气、强降水、热带气旋强风等,发生的频率将会增加。

如何正确书写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

2010年5月19日至21日,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年会主题是“交流合作,共享北斗”。

本届年会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科技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交通部、教育部的有关司局,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和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北京大学和西安测绘研究所承办。孙家栋院士担任本次会议科学委员会。从事北斗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各方面的专家、代表共10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国内相关权威专家就卫星导航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做了特邀报告,与会代表分别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导航新理论与新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与产业化等问题展开专题讨论。年会还分别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设有两个国际交流会场,国内外卫星导航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深度探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成就和应用成果专题展览也同时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2011年5月18日至20日,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上海世博中心成功举办。年会主题是“设计北斗的未来”。

华人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论坛(CPGPS)和上海国际导航产业科技发展论坛加入了第二届年会。第二届年会接待了国家有关部委、有关科研院所、企业集团、高校和学会协会领导、嘉宾共216位,参会人员共计1660人。共征集到来自143个单位的会议摘要730篇,会议论文633篇。年会收录论文582篇。第二届年会论文出版分为三种形式:电子版收录、会议文集(ISTP检索)295篇、推荐期刊发表(SCI、EI检索)111篇。共计31家媒体对本次年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有网络媒体对年会进行了现场直播报道。国内导航业内相关媒体《国际太空》,《卫星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导航天地》等也在随后对年会进行宣传和报道。中央电视台4套《今日关注》栏目对冉承其主任和杨元喜院士进行了30分钟的专访报道。中央电视台13套在19日《新闻30分》对年会进行了详细报道。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已受到社会各方高度的关注。

为促进导航产业的发展,第二届年会特别设立应用产业化高端论坛板块,邀请了国家有关部门、国内外有关企业和研发机构,探讨卫星导航应用和产业化等相关热点问题。同时,为增进国际学术交流,在年会板块中设立各GNSS主管部门报告高端论坛,特别邀请了国外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领导和卫星导航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会。中、美、俄、欧和日等国家和地区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官员,就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和政策进行研讨。大会建立了国际沟通的平台,从各GNSS主管部门系统最新情况介绍到知名专家特邀报告、再到特邀嘉宾交流互动,国内外官员和学者专家就GNSS政策、技术、应用、国际合作以及其它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进行了全面沟通,建立了国际间交流、沟通、合作、共谋发展的平台。

第二届会议优秀论文集已经被世界三大检索中的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检索,部分优秀论文将推荐至EI、SCI相关检索期刊发表。 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于2012年5月17-20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成功召开,年会主题是“走向应用的北斗”,涵盖学术交流、高端论坛、展览展示和科学普及等内容。

第三届年会接待了国家有关部委、有关科学院所、企业集团、高校和学会协会领导、嘉宾共300多位,参会人员共计2205人,比第二届增加了33%的参会人数。国外导航领域专家共有88人参加年会特邀报告和分会等学术研讨。共征集到来自144个单位的会议摘要956篇,会议论文602篇。第三届年会论文出版分为四种形式:电子版收录、会议文集(EI检索)189篇(国外Springer出版)、推荐期刊发表(《中国科学》《Advances in SpaceResearch》SCI检索)22篇、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全文302篇摘要210篇。

第三届年会各类报告共计599篇(GNSS主管部门报告、大会特邀报告、产业化论坛报告、分会特邀报告、分会口头报告、张贴报告等)。第三届年会展览展示,即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成果展的展览面积已经达到10000多平米,并且新增了北斗行业应用展、北斗车载应用产业联盟企业展和学科人才建设展。参展单位由36家增加到96家,由以展板为主展示,演变为实物成果展出。会议三天内观众共计约3500人。第三届年会科学普及情况:第三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征集作品数量达到815件,参赛作品按照华北区、东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北区和西南区的划分,分赛区组织评比,获奖师生参与了年会开幕式现场的颁奖典礼。此外科普方面还连续举办了“院士科普讲座”和“科普大讲堂”等活动为广泛宣传北斗卫星导航知识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央电视台等共计36家媒体参与了对第三届年会的宣传,各类报道共计507篇,信息转载量3万条。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对年会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2012年5月19日19:00的《新闻联播》栏目报道了第三届年会的情况。 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于2013年5月15-17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年会主题是“北斗应用——机遇与挑战”。 体现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推广和产业化阶段以来,面临的国际、国内的整体环境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应用、产业化、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副刘国治、年会科学委员会孙家栋院士和武汉市人民唐良智莅临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并作开幕致辞。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是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等共同发起的导航学术会议。

年会组委会设在中国科学院卫星导航总体部,主要负责年会工作的策划、组织、管理和执行。四天的时间里,共有 2700 多位国内外卫星导航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加了本次会议,通过学术交流、高端论坛、展览展示、应用产业化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分享卫星导航领域最新成果,共商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共谋卫星导航应用未来。国内外专家在卫星导航理论、技术、应用和标准化等方面,展示创新性成果,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国际先进水平的首次亮相。与会国内外专家围绕精密定轨与定位、兼容与互操作信号设计等前沿热点问题,开展了广泛的交流。本届年会设置九个分会议题,共征集到627 篇论文,其中 181 篇进入 EI 检索文集,另有 287 篇被收录进年会电子文集。

在第四届年会的高端论坛上,来自中、美、俄、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卫星导航系统的主管部门官员,就卫星导航领域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作了精彩的报告。此外,本届年会在继续安排了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和“北斗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基础上,新设置了年会优秀论文奖项,一批优秀后备人才涌现出来。

第四届年会成果丰硕,不仅极大推动了北斗系统建设与技术发展,而且在应用推广和人才培养方面迈上新台阶,为北斗系统持续发展提供了源动力。作为年会组委会的支持单位,中国科学院卫星导航总体部已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从中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工作流程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和国际化,为年会逐渐成为开放交流的国际化平台做出了贡献。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是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学术交流中心主办,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高大科技任务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及南京市人民政度共同支持的导航学术会议,会议已在“北”“上”“广”“汉”成功举办四届,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CSNC 2014)已于2014年5月21-23日在江苏南京召开。

相关领导肯定了前四届年取得的成果,并对第五届年会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希望第五届年会在前四届年会的基础上再升华、再提高,奠定国内导航领域的领先地位,逐步将年会走向国际化。

第五届年会定于2014年5月21日至23日在南京金陵会议中心召开,涵盖学术交流、高端论坛、展览展示和科学普及四大版块活动。预计第五届年会的注册参会人数将会超过2000人,注册参展单位将超过100家,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已受到社会各方高度的关注。

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的主题是“北斗应用—创新 融合 共享”,创新契合年会总旨,融合契合当代应用发展环境,共享契合国际发展趋势。

第五届年会学术交流包括:大会特邀报告、分会特邀报告、分会报告、张贴报告等主要形式,邀请国内外专家对热门学术话题进行探讨,并设立九个分会场进行多方向分领域的学术交流。会议设置的九个议题共征集到来自240家单位的479篇全文,参与年会优秀论文评选,其中493篇论文参与青年优秀论文评选,经过层层选拔,最终40篇优秀论文将在“青优”终评中脱颖而出,另有9篇杰出论文将获得“年优”奖项。2014年组委会将继续与Springer合作,出版英文版EI检索论文集,收录论文170篇,此外,另有《CSNC2014电子文集》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所载论文被录入“中国知网”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第五届“北斗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备受瞩目,大赛将从覆盖全国的六大赛区征集上百件优秀参赛作品,最终甄选出的优秀获奖者,将赴南京参加开幕式颁奖典礼。

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高端论坛包括各GNSS主管部门报告、大会特邀报告和应用产业化论坛。其中各GNSS主管部门报告高端论坛,将特别邀请国外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领导和卫星导航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各GNSS主管部门报告将邀请中国、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介绍系统进展情况,探讨卫星导航系统政策、发展和国际合作。应用产业化高端论坛版块是上届年会的亮点,第五届年会继续设立本版块,邀请国家有关部门、国内外有关企业和研发机构,探讨卫星导航应用和产业化等相关热点问题,旨在促进导航产业的发展。另外展览展示方面,北斗行业应用成果展、示范应用展、北斗企业院所应用成果展,将体现第五届年会主题“北斗应用—创新 融合 共享”。 第六届年会已于2015年5月13-15日在中国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主题是“开放 连通 共赢”,年会主题可以进一步阐释为“深度开放合作,全方位互连互通,打造共赢产业新生态。其中“开放”契合系统市场发展需求,“连通”契合当代应用发展环境,“共赢”契合时下国际发展趋势。会议共安排了高端论坛、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展览展示等四大板块及相关活动,充分交流全球卫星导航领域最新技术成果,深入探讨卫星导航应用模式和产业发展,集智共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大计。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高级顾问、年会科学委员会孙家栋院士在致辞中说,卫星导航在地理测绘、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精准农业、气象预报等各行业应用已完全超越了人类的想象力,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近几年,卫星导航与信息数据相结合,从移动互联网到大数据、云计算再到互联网,极大地降低了卫星导航数据获得的成本。如今,卫星导航正在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将在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各个领域促进产业信息融合,实现卫星导航价值的驱动创新。

年会还邀请了中国、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官员和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就卫星导航领域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作大会特邀报告,与会代表围绕北斗/GNSS应用,卫星导航信号体制及兼容与互操作,精密定轨与精密定位,卫星导航增强与完好性监测,北斗/GNSS用户终端,政策法规、标准及知识产权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年会同期举办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技术与成果展,并增设第一至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回顾展,全面展示年会举办五年来在卫星导航理论、技术、工程、应用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年会颁发了优秀论文奖、青年优秀论文奖和第六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等奖项。

本届年会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中国工程院国际合作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支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10家单位共同承办。国内外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官员、卫星导航领域专家学者、卫星导航应用企业代表等2000余人参加会议。

大寒是几月几日2024

不论是写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还是竞赛论文等等,大家都需要去查询很多相关文献、书籍,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研究领域,从而写出一篇不错的具有前瞻性的论文,或者综述性文章。而参考文献的正确书写格式,也是需要大家了解和掌握的。小编在这里帮大家总结,希望有所帮助。

一、明确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J——期刊文章

M——专著

D——学位论文

C——论文集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N——报纸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其他不属于上述文献类型的,均用字母“Z”标识。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END

二、具体举例

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 篇名[J]. 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1] 沈小碚. 教学组织形式研究的发展及其问题[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29(1):76-82.

[2] 司成勇. 走向个别化教学——论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历史与逻辑的统一[J]. 教育探索,2011(2):71-74.

[3] 马晓强,都丽萍. 教学组织形式的嬗变与网络教学[J]. 教育研究,2002(4):49-51.

[4] 袁昊. “改革”还是“改良”——班级授课制带来的思考[J]. 安徽文学,2011(11):249-250.

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1] 黄克明. 触觉地图及其制作工艺[M]. 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

[2] 陈月茹.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50.

[3] 杨九俊.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4:45-60.

[4] 覃兵.课堂评价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1-39.

[5] 耿书丽.教学评价策略与技巧[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2-50.

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 篇名[D]. 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1] 吴亚书. 班级授课制的历史发展与德育改革研究[D].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

[2] 张福俊. 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地图技能培养方法研究[D]. 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1:1-51.

[3] 李玲.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训练研究[D].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1-58.

[4] 陈宝亭. 高中学生地图能力培养的研究[D]. 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7:1-77.

[5] 段燕芳. 教学地图的运用对初中生构建脑中地图的影响[D].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9:1-39.

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 篇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1] 黎明. 广东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确定[N].中国绿色时报,2010-06-07(001).

[2] 丁一汇.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N].科技日报,2008-04-19(003).

[3] 曾居仁,汤苾. 贵州出台应对气候变化方案[N]. 中国气象报,2008-12-09(001).

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 篇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1] 韩芳,吴瑞芬,郭瑞清. 近47a内蒙古荒漠草原气候变化特征[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 杭州: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委员会、国家气候中心,2009

[2]靳鹤龄,李明启. 全球变暖趋势下青藏高原沙漠化发展趋势[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 西宁: 青海省人民、中国科学院,2005.

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1]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10.

专利文献: 格式[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国际、国家标准 :格式[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电子文献 :格式[序号]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 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条例: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译著:

格式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中译本前要加国别)

[1] M奥康诺尔著,王耀先译.科技书刊的编译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56

END

三、英文文献

单一作者著作的书籍、文献:

格式 姓,名字首字母.(年). 书名(斜体). 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

格式 姓,名字首字母.(年). 题目. 期刊名(斜体). 第几期,页码.

[1] Sheril, R. D. (1956). The terrifying future: Contemplating color television. San Diego: Halstead.

[2] Crackton, P. (1987). The Loonie: God's long-awaited gift to colourful pocket change? Canadian Change, 64(7), 34–37

2

两位作者以上合著的书籍、文献:

格式 姓,名字首字母., & 姓,名字首字母.(年). 书名(斜体). 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

[1] Smith, J., & Peter, Q. (1992). Hairball: An intensive peek behind the surface of an enigma. Hamilton, ON: McMaster University Press.

[2] Rottweiler, F. T., & Beauchemin, J. L. (1987). Detroit and Narnia: Two foes on the brink of destruction. Canadian/American Studies Journal, 54, 66–146.

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的格式,是小编通过整理得出来的,方便大家使用。有些有所借鉴。

当然,具体的格式,大家需要针对具体的出版商、论文期刊的要求,做修改,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和巴西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大寒2024年节气时间是公历2024年1月20日22点07分08秒。

大寒是一年当中最后一个节气,虽然仍处于寒冷的时候,但是已经能隐隐地感受到了春季的气息。太阳黄经达300°;于每年公历1月20日左右交节。大寒同小寒一样,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寒节气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

大寒在岁终,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在中国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旧布新、制作腊味以及祭灶、尾牙祭等。尾牙祭,亦称“做牙”“做牙祭”等,民间有做完牙祭后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习俗。流行的年尾“年会”是“尾牙祭”的遗俗。

大寒节气的气象变化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中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全年最低气温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大寒小寒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根据中国常年的气候数据统计,中国北方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间段是在每年的公历1月中旬。每年的小寒节气从1月5—7日开始,一个节气约15天,中旬恰在小寒节气之内;因此,对北方大部地区来说,小寒的确冷于大寒。但对于南方一些地区来说,却是大寒节气时最冷。

一、双边政治关系

14年8月15日中国与巴西建立外交关系。1993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2年,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两国高层交往频繁。2014年7月,出席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第六次会晤、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会晤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中巴双方发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声明。

2015年5月,总理对巴西进行正式访问。1月,特别代表、时任国家副出席罗塞芙总统连任就职仪式。6月,时任院副总理汪洋访问巴西并主持召开中国—巴西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2016年8月,特别代表、时任院副总理出席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9月,特梅尔总统来华出席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同其举行双边会见。

2017年6月,巴西外长努内斯访华并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晤,时任外长王毅同其举行中巴第二次外长级全面战略对话。7月,巴西总统府机构安全办公室主任埃切戈延来华出席第七次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9月,特梅尔总统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厦门会晤。

2018年7月,在金砖国家***约翰内斯堡会晤期间同特梅尔总统举行双边会见。5月,副和王毅委员兼外长分别会见来华的巴西外长努内斯。

2019年1月,特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赴巴出席新总统博索纳罗就职仪式。5月,巴西副总统莫朗来华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中国—巴西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7月,王毅委员兼外长赴巴出席金砖国家外长正式会晤并访巴,举行第三次中巴外长级全面战略对话。

9月,魏凤和委员兼国防部长访问巴西。10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赴巴西出席第九次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10月,巴西总统博索纳罗来华进行国事访问。11月,赴巴西出席金砖国家***第十一次会晤,同博索纳罗总统举行会谈。

2020年3月,应约同巴西总统博索纳罗通电话。9月,王毅委员兼外长应约同巴西外长阿劳若通电话。

建交以来,中方重要往访主要有:杨尚昆(1990年5月)、总理(1992年6月和1996年11月)、(1993年11月和2001年4月)、乔石委员长(1994年11月)、全国政协(1995年6月)、(2004年11月和2010年4月);

委员长(2006年8月)、中央政治局常委(2008年7月)、副(2009年2月)、全国政协(2009年11月)、总理(2012年6月)、(2014年7月,2019年11月出席金砖国家***第十一次会晤);

副(2015年1月作为习特别代表出席罗塞芙总统连任就职仪式)、总理(2015年5月)、汪洋副总理(2015年6月)、副总理(2016年8月)。

巴西总统菲格雷多(年5月)、萨尔内(1988年7月)、卡多佐(1995年12月)、卢拉(2004年5月和2009年5月,2008年8月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罗塞芙(2011年4月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第三次会晤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

特梅尔(2016年9月来华出席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2017年9月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厦门会晤)、博索纳罗(2019年10月)、副总统马西埃尔(1999年12月);

阿伦卡尔(2006年3月)、特梅尔(2013年11月)、莫朗(2019年5月)、众议长马亚(2012年6月)、阿尔维斯(2014年4月)等访华。

双方除互设大使馆外,我在圣保罗市、里约热内卢市和累西腓市设有总领馆,巴方在上海、广州和香港设有总领馆。

二、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中巴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取得长足发展。巴西是我国第八大贸易伙伴国,我国是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中巴双边贸易额为1190.40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349.57亿美元,进口额840.84亿美元,同别增长3.1%、-1.6%和5.2%。

我方主要出口机械设备、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设备、仪器仪表、纺织品、钢材、运输工具等,主要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大豆、原油、纸浆、豆油、飞机等。

我国对巴投资主要涉及能源、矿产、农业、基础设施、制造业等行业。巴西在华投资主要涉及压缩机生产、煤炭、房地产、汽车零部件生产、纺织服装等项目。我国企业在巴西承建火电厂、特高压输电线路、天然气管道、港口疏浚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2013年3月,中巴两国央行签署1900亿元人民币/600亿巴西雷亚尔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017年5月,中巴扩大产能合作基金正式启动。该基金规模200亿美元,由中巴双方共同出资、共同管理。

三、双边科技、文化、教育及军事交流与合作

两国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农牧林业、水产养殖、医药卫生、冶金等领域签有合作协议。中巴联合研制地球卫星项目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已成功发射5颗卫星。

巴西是我国在拉美地区共建联合实验室最多的国家,双方建有农业联合实验室、气候变化和能源创新技术中心、纳米研究中心、南美空间天气实验室,气象卫星联合中心等,并正在筹建生物技术中心。

建交以来,两国文化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发展。自1985年起,先后签订7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在音乐、戏剧、杂技、造型艺术、广播、**、电视、图书、出版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动,并先后派出多个文化代表团互访。

近年来,我国在巴西成功举办中国文化节、文物展览、艺术作品展、商业巡演等大型文化活动,巴西在华举办“走近中国—巴西国家展”、《巴西的亚马孙》摄影展等活动。上海世博会设有巴西馆,接待游客264万余人。

2013年,两国分别在对方国家互办“文化月”活动。教育部在巴西利亚大学和圣保罗大学建有汉语教学点,孔子学院总部在巴西建有11所孔子学院和3所孔子学堂。中国传媒大学和巴西圣保罗亚洲文化中心分别设有葡萄牙语水平考试和汉语水平考试考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分别设有巴西研究中心和巴西文化中心。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分别在巴西建有拉美中心站和拉美地区总站。

中巴两军关系发展良好。年双方互设武官处。两国军方***多次互访。

扩展资料:

双边贸易额持续攀升

近年来,虽然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中巴两国双边贸易额却持续攀升,2018年一举突破千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中巴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例如,中国钢铁行业环保要求升级,令巴西淡水河谷集团的低污染、高品质铁矿石脱颖而出;今年以来由于疫情影响中国国内猪肉产量,巴西猪肉对华出口大幅增加……

两国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还与中巴两国一致扩大对外开放密切相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巴西肉制品巨头JBS集团与中国企业签下15亿美元大单。第二届进博会更成为巴西企业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的良机。

在巴西,优化营商环境也是巴西对外开放的承诺。比亚迪巴西公司总经理李铁表示,近年来,巴西积极推动改革,通过了养老金改革、劳动法改革方案,并在有地推进税法改革,长远来看,行业前景可期。

参考资料:

新华网-财经观察:中国和巴西多维度经贸合作不断升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同巴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