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办法(2020修订)

2.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安全保障体系要统筹什么整体和重点积极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

3.形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什么

4.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看法和主张有哪些

统筹什么应对气候变化_统筹什么应对气候变化

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

1. 全国统筹。全国一盘棋,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实行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鼓励主动作为、率先达峰。

2. 节约优先。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

3. 双轮驱动。和市场两手发力,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4. 内外畅通。立足国情实际,统筹国内国际能源,推广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和经验。统筹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对外斗争与合作,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坚决维护我国发展权益。

5. 防范风险。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转型可能伴随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防止过度反应,确保安全降碳。

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办法(2020修订)

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新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和各种适应性技术;将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出努力;将继续推动并参与国际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和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相关活动,推进清洁发展机制、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参与并支持“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等其他合作机制发挥有益的补充作用。(《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P44)

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安全保障体系要统筹什么整体和重点积极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生态立省战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应对气候变化,是指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科技等手段,对自然变化或者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动造成的影响所取的对策,包括气候变化的适应与减缓。第三条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应当遵循结合实际、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科学应对、广泛合作、公众参与的原则。第四条 各级人民应当组织、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辖区内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目标和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建立健全推动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绿色投入,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理念。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当严格遵守节能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标准,强化管理措施,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活动。

鼓励公众选择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自觉履行节能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第二章 适应气候变化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绿色发展,逐步形成生态、、人口、经济相协调的发展格局。第七条 坚持工程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针,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加大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等典型生态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制定水综合利用规划,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严格执行国家取水许可、水有偿使用和节水用水管理制度,取防治水污染的对策和措施,有效保护和利用水。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合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开展以抗旱、防雹、水库增蓄、森林草原火灾扑救、生态环境保护等为目的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第九条 推进农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调整,加强农业、牧业、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工程,坚持以草定畜、控制草原载畜量,扩大森林覆盖率,发展碳汇林业,遏制生态环境退化,增强农田、草原和森林的碳汇功能。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及其相关部门应当坚持发展旅游产业与建设生态文明相结合,科学利用原生态和自然生态旅游。第十一条 铁路、交通运输、气象等部门应当加强铁路、公路沿线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预警,开展多年冻土区铁路、公路冻胀、融沉等防治工程技术研究。第十二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气候变化监测与评估系统,加强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的监测,开展气候变化对水、生态环境和敏感行业的影响评估,会同有关部门编制《青海省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及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第十三条 积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规避气候变化带来的气候风险,对重大基础设施、大型工程建设、区域性经济开发、区域农牧业结构调整、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开发利用建设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具体内容、程序,按照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执行。第三章 减缓气候变化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及其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辖区内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单位的管理,推进城镇污水处理配套设施、中水回用设施及水质在线监测设施建设,开发先进的垃圾焚烧、填埋和回收技术,提高对废气、废水、废弃物的处理率,落实减排措施,削减污染排放。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及其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农村牧区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和减少农牧业活动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推广光伏发电、风能、太阳能灶、太阳能暖房、牲畜暖棚等项目在农牧民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积极推广秸秆还田等技术的应用,帮助农民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能,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和其它烧荒活动。推进农村牧区改水、改厕、改圈工程,提高粪便处理和沼气利用普及率。

形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什么

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安全保障体系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合作和斗争、统筹存量和增量、统筹整体和重点,积极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前所未有,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安全保障体系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合作和斗争、统筹存量和增量、统筹整体和重点,积极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要根据不同国别地区、不同项目存在的风险,有针对性地建立风险预警和防控预案,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安全保障体系,坚决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统筹模式强化“一带一路”的体系韧性

“一带一路”是个体系,是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不断完善“一带一路”的统筹模式,意味着加强体系的整体能力和发展韧性。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其体系的复杂性、自组织性和协同性均会增强。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满足发展、安全、合作等多个目标,而多个目标之间需要协调,使“一带一路”的发展更加平衡,更能适应复杂多变、风险聚集的外部环境。增强“一带一路”体系力量已具有良好的条件。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看法和主张有哪些

形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什么如下:

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要把节约放在首位,形成良好的节约习惯。自然总量在时间与空间上来讲都相对有限,要有规划和节制的开发利用。

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狠抓贯彻实施。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重点解决有损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切实保护每个公民的生态权利。

第一、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发达国家应该率先减排,并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承诺。

第二、气候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应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统筹协调起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应该促进而不是阻碍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第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原则,凝聚了国际社会共识。应该以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作为国际合作的基本框架,也欢迎将其他开展务实合作的倡议和机制作为有益的补充。

第四、技术进步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国际社会要增加资金投入,扩大信息交流,在技术创新、推广和利用方面加强合作,提高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第五、适应气候变化是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应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