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什么
1.全球变暖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
2.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3.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具有什么影响
4.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有何影响,该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5.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和世界各地的影响有哪些?
6.全球变暖的影响是什么?
7.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
8.全球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气候对人类经贸活动的影响如下:
1、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如洪水、干旱、飓风等频繁发生,严重破坏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导致粮食产量下降,食品价格上涨。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对全球粮食供应链产生了冲击,使得粮食贸易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2、气候变化对能源产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全球变暖,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等的需求量逐渐减少。同时,极端天气如飓风、洪水等也会对能源基础设施造成破坏,影响能源供应。
3、气候变化还对旅游业产生了影响。一些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目的地,如滑雪胜地、海滩度区等,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雪量减少、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可能会失去吸引力,从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4、气候变化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环境难民问题。当某个地区的气候变得无法居住时,那里的人们可能会被迫离开家园,寻找新的生活环境。这将对接收国的社会和经济产生压力,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国际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做法
1、需要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通过教育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气候变化的严重性,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只有当每个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强大力量。
2、需要推动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这包括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同时,我们也需要改变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倡导节约,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
3、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共同应对。各国需要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同制定和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
全球变暖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
下面是关于气候变化造成的四种影响:
1、温度上升:气候变化导致地球温度上升,这表现为全球变暖现象。温度上升会引发极端天气的增加,如热浪、干旱和强降雨等。这对农业、水、生态系统和健康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
2、气候模式变化:气候变化导致了全球气候模式的不断改变。这包括降雨模式的改变、季节性变化的错位以及风向和气流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农业、水和生态平衡产生了重大影响,可能导致洪涝、干旱和作物减产等问题。
3、海平面上升: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海平面正在逐渐上升。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沿海地区的居民、城市和生态系统。可能导致海岸侵蚀、咸水入侵淡水、岛屿消失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4、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栖息地破坏,使得一些物种失去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一些生物无法适应快速的气候变化,造成物种灭绝。这对生态平衡、食物链和生态系统功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发生气候变化的原因
1、温室气体排放:人类活动,尤其是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森林砍伐,导致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其中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这些温室气体会在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2、人类活动改变土地利用:人类活动导致了土地利用的改变,如森林砍伐、城市化和农业扩张等。这些活动会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释放出更多的碳,并减少了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
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即使在冬天也不觉得寒冷。可以说,现在人类所处的气候点是近一万年来最高的。每个生存在地球上的人都像发烧了!不,不是人类发烧了,而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发烧”了。
地球“发烧”了,也许很多人都会笑说荒唐,但这却是不容忽视的事实。——病因就是“温室效应”。在我们周围的大气中,有一些气体叫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就像罩在地球外面的“温室”:它们让太阳辐射自由通过,却大量吸收地面反射或散发的辐射——辐射的能量进来容易出去难,这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此过程可称为“天然的温室效应”。但由于人类活动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结果让更多红外线辐射被折返到地面上,加强了“温室效应”的作用。于是,地球就发烧了。
在几十年前,《纽约时报》的记者还曾撰文嘲笑“全球变暖”是无稽之谈。但是几十年后的今天世界各大媒体无不关注这一现象,那些头版头条上无不充斥着“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暴雨、干旱、灾难、损失”等字眼,全球变暖的事实已不容忽视。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不断敲响着全球变暖的警钟。
全球变暖——人类惹的祸
在南太平洋上有一个叫做图瓦鲁的岛国。这个岛国位于夏威夷与澳洲之间,由环状珊瑚岛组成。然而,这个素有“南太平洋珍珠”美誉的岛国,因为受到温室效应恶化造成全球暖化、海平面持续上升的威胁,已经发出亡国警号了!海浪严重的侵袭着图瓦鲁的海岸线,水水土侵蚀日益严重,很多的岛民都被迫不断往高处迁移,甚至沦为“气候难民”,大叹:“何处是我家?”
美国加州有世界著名的马里布海滩,这是社会名流、冲浪高手和心怀梦想的人喜欢的地方。然而科学家预测,到本世纪末,也许海滩上会只剩下为抵挡太平洋浪潮所筑的石墙。
这些现象都不是个例,人类世界因为全球变暖问题已经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威胁。面对灾难,人类不禁要问:“谁来为全球变暖买单?”科学家对此众说纷纭,至今仍无一个确切的论断。但是综合起来不外乎于两个观点:一是自然原因,太阳黑子的周期与地球温度上升的时间是同时发生的。二是人为原因,据权威人士的研究,越来越多的科学论证,趋向于人类的行为是全球变暖的首因。
关于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896年,瑞典科学家斯万特·阿尔赫尼斯就对燃煤可能改变地球气候做出过预测。他研究发现,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成倍的增加时,全球的气温将会升高5~6℃。在此之后,又有众多科学家就此做了研究。1957年,瑞威拉等在美国发表了关于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可能产生气候变化的论文。同年,美国夏威夷观象台开始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观测,从而正式揭开了人类研究气候变化的序幕。
大气层被破坏是造成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是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它由氮、氧、氩等多种气体组成,当太阳透过空气时太阳辐射能受到它们不同程度的削弱,形成了目前这种平衡状态的地球气候系统,人类也已经适应了这种状态。但上世纪以来,由于工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石油化学燃料的燃烧,数以亿吨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气中,每年的排放量高达数十亿吨,再加上绿色植被的被破坏,森林被大量砍伐,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得很快,打破了这种平衡的状态。导致地球变暖,灾害频发。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6±0.2℃。近百年来最暖的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北半球温度的增幅是过去1000年中最高的。
人口的急速膨胀也是全球变暖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据最新调查数字,全球人口目前已接近65亿。而且全球各地多半的地区人口仍稳定成长,估计在2012年全球人口就可能突破七十亿。如此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就是一串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不要以为全球变暖影响的仅仅是气候,这种变化带来的灾难,远远超出于我们的想象之外。下面就让我们看几个具体的及数据:
气候及温度的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环境造成的影响已逐步显现。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这些国家数以百万的人口已经遭到了严重生存的威胁。
近年来,气候总是处在反常的变化当中。每年滚滚的热浪席卷各地,近几年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因为热浪的危害,导致数千人因此而死亡。欧洲的部分地方数月不降雨,导致河流干涸、庄稼枯死,人畜的饮水困难,已然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威胁。
非洲是为不幸的。虽然他们不是温室气体的主要释放者,却是全球变暖最大的受害者。非洲因天气异常而导致的气象灾害更是频繁发生。因为干旱,蒸发强烈,乍得湖湖面正不断缩小;在中非地区,干旱所导致的森林大火和蝗灾毁灭了大片的森林和庄稼。
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玉米开始了在挪威的生根。然而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造成了挪威一半的耕地因此而无法耕种,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
气象专家提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疟疾、登革热等通过昆虫传播的疾病将可能殃及世界人口的40%至50%,极大威胁人类的健康和日常生活。
在温室气体的排放中,发达国家仍然是“大户”,但是由于环境污染的压力,发达国家纷纷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进行了转移。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市郊开办的农药厂发生爆炸,导致了将近两万人死亡,而且当地的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破坏,成为世界环保史上国际间污染转移的典型案例。
20世纪8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控制了加蓬伐木业的90%和刚果伐木业的77%,使当地的森林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当地居民不得不转到其他地方进行能源开,如此就形成了生态破坏的恶性循环现象。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平衡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全球变暖带来的灾难已经在整个世界蔓延。
……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类惹下的祸端,大自然以她不可抵抗的力量将愤怒爆发了出来!全球变暖灾害已经像瘟疫一样在蔓延了,它已经而且将持续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二氧化碳的含量继续升高,温室效应会越来越严重,气温会越来越高,届时地球两极的冰川、冰山可能会融化,海平面可能在2100年前将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侵入。4万种动植物在下个世纪中叶前将因此而不复存在。
如果全球变暖在地球上继续作威作福,那么将对农业造成重大影响。几乎全世界的人都在关心飙升的油价,但几乎没有人会想到,在未来几十年内,人们可能会像今天关注油价一样关心在超市里摆放的各种食品的价格。未来人们的食品的价格可能比现在翻50倍。
如果生态平衡继续遭受破坏,人们生存的这个大家园将不再安全。那时大自然就会像发了疯一样,各种各样重大灾难简直如同《启示录》中描写的世界末日一般。这些反常的气候都与温室效应有关。
如果温室效应继续横行,全球变暖将成为下个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使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它正在危害你的呼吸、你的心脏、你的皮肤,厉害的程度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人类造成了地球的“不平”,而地球正在报复人类!
地球的温度正在“烧得”越来越高,海平面正在变得越来越高,你——准备好游泳了吗?相信没有人会想看到这一幕……每个人都在引起全球变暖,我们用的电、开的车、买的东西……在诸如交通和医疗方面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赋予我们责任。人类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已经大不同于昨天。同自然打交道,稍有不慎就会酿成恶果。面对生命的危险,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欲望,关爱环境有责。我们可以选择将个人二氧化碳排放降到最低。解药就在你我手里,我们只需要做出决定使其生效。
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具有什么影响
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按其所达到的程度可分为土地承载力、生产系统、经济与生活、人类健康与社会政治四个层次。
(一)改变土地的承载力
全球变化往往通过改变的供需关系,改变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以及改变自然系统本身的脆弱性等途径改变土地的承载力,这是全球变化影响的第一个层次。
全球变化首先意味着条件的变化,表现为数量或质量的变化。如温度的增减意味着热量的增加或减少,降水的变化意味着水的增加或减少,土地沙漠化与土地退化意味着土地生产力的下降,森林的减少意味着可资利用的木材匮乏等。全球变化造成某些环境因素对人类的限制程度的增加或减少,从而导致人类对需求的变化。如我国冬季气候的变暖会使得我国北方对冬季供暖用的燃料的需求减少,对棉衣保暖性能的要求降低,从而减少对棉花和羊毛的需求;而炎热的夏季对制冷设施的需求增加,因而消耗更多的电力;当然,如果气候发生与上述相反的变化,则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自然环境的限制因素中能够对人类构成危害的部分就是自然灾害。如干湿气候的变化、过渡的降水或干旱会引起暴雨、洪水、泥石流、旱灾、水土流失、沙漠化等发生的频度和强度;气温冷暖幅度的较大变化会引起雪灾、严寒、低湿冷冻或酷暑等灾害发生的频度和强度;全球变暖还可能导致一些作物病虫害的增加等等。全球变化过程能够增强或减弱一些人类难以避免的具有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强度在地壳运动的相对活跃期均普遍增加,而在地壳运动的相对稳定期则普遍减弱。
自然环境承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能力也随全球变化而改变。人类活动导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等过程在气候变干的背景下更容易发生。人类一些活动所造成的自然环境的改变有时也会使得某些灾害更容易发生。以城市洪水为例,由于各种建筑物和路面覆盖,雨水不能渗透进土壤,于是几乎全部雨水立即在光滑的人工地面上奔溢汇集,于是在本不至于发生洪水的地方却洪水泛滥成灾。
(二)造成生产系统的变化
全球变化影响的第二个层次是和与灾害的变化相联系的生产系统的变化,包括直接受与灾害影响的生产水平或生产结构变化,以及为满足全球变化所引起的人类需求的改变而进行的生产系统产业结构的调整。
直接受与灾害影响的生产领域主要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等人类支撑系统,全球变化对它们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生产能力的变化方面。如非洲萨赫勒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及其以前存在过长达20 多年的多雨期,为利用这个气候,这里的生产模式进行了调整,扩大了耕地和放牧,使这里的生产模式适应了稍微湿润的气候;但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气候变化导致严重干旱,使横贯非洲的一些贫穷国家遭受了沉重打击,灾害毁坏了他们的牧场和庄稼,夺去了数十万人的生命。在我国,据研究估计,降水变化100 mm可引起农田亩产潜力约50 kg的变化;温度变化1 ℃,大致相当于各茬农作物变化一个成熟级,产量变化约10%。
全球变化对生产系统的间接影响包括改变了生产系统运行的边界条件,为维持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适当地增加或减少有关投入。例如,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的城市和农田均构成重大威胁,为此需要增强沿海防护堤的建设,我国历史上海塘建设兴盛的时期也就是高海面时期。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高寒地区的道路建设需要考虑冻土融化问题。全球变化的间接影响也包括由于全球变化而引起的新的需求所导致的产业结构的某些调整,如寒冷气候对于种棉业、畜牧业、纺织业的需求等。
(三)对经济与生活的影响
全球变化影响的第三个层次是对人类经济与生活的影响,它是人类社会对生产、生活和消费平衡关系变化的响应。生产系统、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生产能力、生活成本的改变,必然破坏业已存在的社会供给与消费需求平衡,为此需要社会对人类的经济与生活领域给予适当的干预,如为保障生活、维持或提高生产能力而实行的经济投入与政策措施,为满足消费而进行的地区贸易,为调剂消费需求而进行的市场价格调整(稀缺者涨价、过剩者贬值等),以及为保障社会最低需求而取的社会救济措施等。例如,沿海地区是全球变化(特别是海平面变化)最易受影响的地区,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发达、大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区,目前约有近50%的世界人口生活在距海岸60 km的范围内,这也是最肥沃的土地分布区。对于这些地区而言,很小的海平面升降变化也会对他们的生产、生活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如孟加拉国全国约有7%的可居住地及600万人口位于海拔不到1 m的地方,约25%的可居住地及3000万人口位于低于海拔3 m的等高线;荷兰国土的50%以上是沿海低地(大部分低于当前海平面),是依靠人工修筑的海堤保护的,为了防御海平面升高1m的影响,大约需要数百亿美元的费用。
(四)对人类健康与社会政治的影响
全球变化影响的第四个层次是对人类本身及社会政治的影响,其不利的方面表现为重大生命损失、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秩序的破坏、地区冲突的加剧甚至文明的兴衰等。
全球变化可能对人类的健康、生命造成广泛而极为不利的影响,造成重大生命损失。这些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从长期看,间接影响可能起主导作用。以气候变化为例,变暖对健康的直接影响可导致因热浪强度和持续时间而造成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主要是心肺脑血管类病例),间接影响可导致许多传染病漫延等;变冷可导致寒冷死亡率增加等。大环境的各种污染对人类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更加广泛和多样(尤其以呼吸器官为甚);此外,水污染、土地污染以及由此导致的食品污染等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显著。由全球变化所引起的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如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暴雨、暴雪、洪水、台风或热带气旋等,其给人类直接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更是触目惊心。
中外历史上,因环境变化导致经济衰退、政治动荡、促使社会变革的事例不胜枚举。我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大规模农民起义都与大灾大饥联系在一起,如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唐末的黄巢起义、元末的红巾军起义、明末的李自成起义等。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同样的现象。如在16至19世纪的“小冰期”,寒冷气候对欧洲的农业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也深刻地影响了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其中对欧洲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就是在严重的自然灾害致使粮食严重短缺的背景下发生的。
全球变化影响所达到的层次总是从低到高,即从土地承载力上升到生产、经济与生活系统以致社会政治经济系统。全球变化的幅度越大,其影响的层次也越高,严重者足以改变一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的历史进程,甚至造成某些文明的衰亡和促使新文明的产生。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有何影响,该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挑战,是正在北京召开的气候变化国际科学讨论会的主题之一。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奥巴西教授指出,气候变化让我们又多了一个立即取紧急行动的理由。
当前最急迫的是我们对于全球变暖还缺少基本的认知,气温升高到底会改变些什么。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说,气候变暖将会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如:温度升高使中纬度的一些地区存在着作物增产的可能;全球木材供应可能会增加;对某些缺水地区的居民来讲,可用水量可能增加;中高纬度地区居民因冬季寒冷的死亡率降低;由于出现暖冬,取暖所需能源减少。但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将是以负面影响为主。
———种植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气候变暖使蒸发加大,如果降水量不明显增加,将会使我国农牧交错带南扩。东北与内蒙古相接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70公里左右,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150公里左右,西北部农牧交错带界线将南移20公里左右,草原的面积将因此增加。但农牧过渡带是潜在的沙漠化地区,沙化威胁巨大。
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中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气候变暖同样对昆虫、杂草有利,这使得农药和除草剂的施用量增大。
———农业生产成本将大幅增加。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在总体上因全球变暖可能会减少5%~10%左右,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年平均温度增加1°C,大于10°C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就延长15天,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也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北移到沈阳-张家口-包头-乌鲁木齐一线。到2050年,气候变暖将使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公里之多,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1%。
———水将变得更少更脏。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使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我国七大流域天然年径流量整体上呈减少趋势。其中,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年径流量变幅较少;淮河及其以北地区变幅最大,以辽河流域增幅最大,黄河上游次之,松花江最小。全球变暖还使得我国各流域年平均蒸发增大,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将可能增大15%左右。
在干旱年份,气候变暖引起的缺水量将大大加剧我国华北、西北等地区的缺水形势,对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响,尤其是在降水减少和蒸发增加的地区。预计2010——2030年西部地区缺水量约为200亿立方米,2050年将缺水100亿立方米。全球变暖将使降水变率随着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蒸发量也会因全球平均温度增加而增大,这可能意味着未来旱涝等灾害的出现频率会增加。
由于蒸发量加大,河水流量趋于减少,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可能会加重,特别是在枯水季节。同时,河水温度的上升,也会促进河流里污染物沉积、废弃物分解,进而使水质下降。
———个人生活质量将会下降。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将更加明显,高温使得、细菌、、敏感原更活跃,同时它也会损害人的精神、人体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高温热浪的增加将使与热有关的疾病和死亡增加。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对贫穷地区的人口将是最大的。
气候变暖对人居环境产生影响,居住在河边和海岸带的居民受气候变暖最普遍、最直接的威胁是洪涝和滑坡。人类居住目前正遭遇包括水和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和交通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因高温、多雨而加剧。人口居住密度很高的低海拔海岸区的城市,更是经常处于海岸气候极端的威胁之中。在我国,居民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受气候支配的初级产业,气候变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将更严重
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和世界各地的影响有哪些?
影响极大。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尽管还存在一点不确定因素,但大多数科学家仍认为及时取预防措施是必需的。针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响应是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UNFCCC)的发展而逐渐成型的。1992年UNFCCC阐明了其行动框架,力求把温室气体的大气浓度稳定在某一水平,从而防止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应对:
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各个国家要肩负起积极应对全球变暖、保护世界生态环境的重任
2、各工业化国家要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应用新能源;发展中国家应该淘汰或改进落后产业、产能,提高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以应对能源日益枯竭而带来的发展问题.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要增加投资,并努力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4、发达国家要切实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像美国必须改变传统的高消费、高能耗的生产生活方式,积极节约能源,并帮助不发达国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各国要开展全民环保教育,促使社会各界形成“爱我地球、保护生态”的良好意愿,并将这种意愿付诸行动.
全球变暖的影响是什么?
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关乎到人类的未来!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人为因素中,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所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变暖将导致灾害性气候频发、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水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还将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等自然灾害影响更为严重,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洼地带甚至面临被淹没的威胁.气候变暖对农、林、牧、渔等经济社会活动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加剧疾病传播,威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
全球变暖的影响是:
对环境的危害:
1、冰川融化(主要是大陆冰川融化影响),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海拔较低的国家或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2、可能使得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如干旱、洪水、极端气温等,影响生物生存、低纬地区可能降水减少,对农业影响较大。
3、影响全球生态系统,改变生态环境而加快生物灭绝速率。
对人类的危害:
1、气温升高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动能,形成超大的台风,海啸等灾难。每年面临的灾难会越来越多,同时台风海啸还会破坏建筑物威胁人类生命安全,也会带来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给人类造成巨大的隐患。
2、气温升高还会导致内陆地区大幅度的粮食以及饲料的减产,粮食和肉类面临匮乏。
3、气温升高融化的冰山累积速度没有融化速度快回导致冰山不在积累,我们就没有淡水可以饮用。
4、气温升高使得自然界食物链逐渐断裂。
全球变暖的原因:
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将直接导致淡水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
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全球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人类活动是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热门话题。
由于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同时科学家们又注意到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微量气体浓度明显增加,因此,两者之间是否有因果联系等,是各国科学家、公众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问题。
在人类出现于地球后的数万年发展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是被动地适应居住环境和相应的气候条件。
在此期间,人类并未对环境和气候产生足够大的影响,气候仍在其基本因子的作用下变化着。
但在世界工业革命后的200年间,地球上人口剧增,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地球表面及大气的自然状态受到破坏。
由于砍伐森林和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迅速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加剧。
20世纪60年以来,氯氟烃等微量气体的增加,又加速了这一过程。
同时,由于过渡放牧,破坏原始森林及自然植被改变了地表的物理状况,城市的扩展造成热岛效应,大气污染,平流层臭氧受到破坏使南极臭氧洞扩大。
这些都直接或间接改变了气候系统的状况。
目前,这种因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在数十年到百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中,其影响程度已可达到和自然因子影响同等的程度。
因此,若不加以合理规划和控制,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将日渐加剧,不仅会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居住环境,还将危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许多可以后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恢复。
如何评价人类活动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如何取有效措施存利去弊,以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和气候状况,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便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摆在各国 *** 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处于世界气候脆弱带,全球变暖必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人类活动给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不仅直接影响到气候的冷暖与干湿,而且对生态环境、经济贸易仍至国际政治关系产生广泛的影响,同时环境与经济的改变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气候变化。
可以说当前的全球气候变化是迄今人类遇到的一个最复杂的地球系统科学问题之一。
世界气象组织主持制定的世界气候影响提出了气候对人类影响的十个研究方向:1.人类的健康和工作能力;2.住房建筑和新住宅区;3.各类农业;4.水开发和管理;5.林业;6.渔业和海洋;7.能源的生产和消费;8.工商业活动;9.交通和运输;10.各种公共服务。
其中,由于气侯变化而引起的海平面升降、农业和粮食的供给、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变化、淡水以及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影响问题最受关注。
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目前最为重要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在寒冷地区的农业生产中,为使农作物如蔬菜等能够在寒冷气候中正常生长,经常建造玻璃(或透明塑料)房屋,将农作物种植在里面。
利用玻璃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通过的原理,保持白天室内足够温暖的温度。
又利用夜晚室内地面长波辐射被玻璃返回地面的原理,继续保持室内夜间温暖的温度。
人们称这样的玻璃房屋为温室。
大气中有些微量气体,如水汽、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等,能够起到类似玻璃的作用,即大气中的这些微量气体能够使太阳短波辐射的某些波段透过,达到地面,从而使近地面层变暖;又能使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返回到地表面,从而继续保持地面的温度。
人们把大气中微量气体的这种作用称为大气中的温室效应,而把具有这种温室效应的微量气体称作“温室气体”。
据研究,如果大气中没有这些温室气体,地表平均温度要比现在低33℃。
所以这些温室气体的存在,对于在地表形成今天这样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是十分重要的。
自从工业革命(1750 年)以来,人类由于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加速毁林和破坏草原,大气中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的浓度分别增加了 30%,145%,15%(1992年资料),这些变化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
许多温室气体可在大气中存在很长时间(例如,二氧化碳和甲烷可存在几十年到数百年),具有增温作用。
因此,它们将在很长时间内起作用。
近百年全球变暖的证据,除气温外,还表现在诸多方面,近几十年的观测记录表明,从地表到对流层低层和中层均存在增暖特征,陆地土壤温度及海洋表层海温也在变暖。
另外,探测资料还显示,对流层高层与平流层低层有变冷的趋势。
此外,全球大部分陆地区域的日最低温度明显变暖,因此日较差明显减小。
近百年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20~30厘米;全球中高纬度冰雪融化,冰川范围向高纬度收缩,尤以北美与欧亚大陆北部最为明显,高山雪线也明显收缩。
气候变化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在一些农业生产脆弱区,虫害增加和干旱可能造成粮食减产,从而改变粮食贸易格局。
此外,全球变暖对自然地球生态系统影响也十分明显,由此造成的社会经济后果将非常严重,特别是对于生态脆弱区。
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严格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改变,将对粮食、燃料、医药和建筑材料等产生影响,危及人类生存。
全球变暖对水循环的影响,在脆弱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更加明显。
例如,我国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近50年来有明显变干的趋势,一些河流和湖泊已经干枯。
全球变暖将可能使华北地区变暖变干,造成该地区干旱加剧,水更加短缺。
水循环变化,将改变农业、生态系统和其它方面的用水方式,这将对本已处于干旱状态的区域 (如非洲撒哈拉地区)的农业和水力发电等造成严重后果。
一些对水脆弱和敏感的地区,将可能承受不了这种压力。
全球变暖及相应的一系列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也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暖,夏季高温日数将明显增加,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人犯病和死亡率都将增加。
气候的急剧变化,如寒潮爆发或春季强冷空气的入侵等,对人的健康会有影响,尤其是一些病人和体弱的人群。
全球变暖引起的病虫害增加和细菌繁殖,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
例如高温与高湿可能造成蚊蝇孳生,导致霍乱病、疟疾病和黄热病等发病率增加。
高温与干旱可能导致一些传染病增加,这在人口聚集区危害更大。
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病媒传染的疾病和性疾病的分布,使其移向较高纬度地区,令更多人口面临疾病危险。
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医疗设备和药物条件较差,而面临更大威胁。
全球变暖造成冰雪大量融化和海水热膨胀,将加快海平面上升,改变海洋环流和海洋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全球海平面上升将直接危及到低岛屿、低海岸带,及地势低洼地区和国家,许多城市坐落在海岸附近,那里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
海平面上升,海水可能淹没农田,污染淡水供应,还可能改变海岸线。
全球变暖将对人类居住环境、能源、运输和工业等部门产生影响。
人类居住环境对于发展迅速的气候变化的潜在响应是脆弱的,世界上一些三角洲地区对海平面升高的响应很脆弱,这包括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孟加拉国的恒河三角洲、中国的长江和黄河三角洲、中印半岛的湄公河三角洲、南美的亚马逊河三角洲、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等。
海面上升、海水入侵,还将使巴西、阿根廷和中国等国家沿海人口密集的工业区经济蒙受极大损失。
海面上升:降淹没耕地,迫使人口大规模迁移,同时还会影响渔业生产。
1、全球气候变暖可能造成海平面上升
(1) 低地被淹
(2) 海岸被冲蚀?
(3) 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 旅游业受到危害
(6) 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
2、对植物的影响
(1)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
失
(2)气候的变化可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
3、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
(2)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
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
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3)在变暖的过程中,地球会面临更多的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如持续性干旱,高峰热浪、极端暴雨洪水,沿海地区受超强台风的影响,极端猛烈的风暴潮灾害等等。
(4)由于极端气候的影响,饮水缺乏、粮食减产、流行疾病等次生灾害增加。4、受气候变化影响,一些绿洲可能会消失。
?3、对农业的影响
(1)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
(2)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气候变暖的原因
人为原因
1.人口剧增
2.温室气体
3.森林锐减
4.城市化
5.土地利用
6.气溶胶
自然因素
火山活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
太阳活动
海洋
陆地
自然变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