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帝内经》思维方法论

2.不同的季节变化,我们的身体会有不同的反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的反应?

3.二十四节与疾病有什么关系?

4.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5.中医护理 是做什么的

6.保健养生小知识(精选15句)

季节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_季节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什么

整体观念就是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的想法。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

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中医理念

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每个脏腑、组织和器官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体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人体内部的统一性。

也就是说,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人体的这种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

五脏是代表着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所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个系统之中。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机体生命

季节气候与人体“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素问·宝命全形论))。一年四时气候呈现出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的节律性变化,因而人体也就相应地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四言举要》)。

天气炎热,则气血运行加速,腠理开疏,汗大泄;天气寒冷,则气血运行迟缓,腠理固密,汗不出。这充分地说明了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气候剧变,超过了人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或者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自然变化作出应性调节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有些季节性的多发病或时令性的流行病有着明显的季节倾向,如“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素问·金匮真言论》)。此外,某些慢性宿疾,如痹证、哮喘等,往往在气候剧变或季节更罾时发作或加剧。

《黄帝内经》思维方法论

天有四时,春、夏、秋、冬,春暖春种,夏热夏长,秋凉秋收,冬寒冬藏。再往细分,便又有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各有不同的特征,认识和掌握二十四节气的特点及更替变化规律,对饮食养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二十四节气简述二十四节气表征一年中天文.季节、气候的更替变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独特的创造。

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划定,是我国古代天文和气候科学的伟大成就。两千多年来,它不仅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且在养生方面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春季六节气的气候特征“春季,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至,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春季六个节气,寒冷渐退,春风送暖,草木萌发,万物复苏,一派万象更新、生机蓬勃的景象。

(1)立春立春在每年阳历2月4日前后。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舂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到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逮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虽然立了“春”,但是大部分地区仍会有霜冻出现,少数年份还会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保健养生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为了身心健康、祛病延年的人们,正在创造着生命的春天。

(2)雨水雨水在每年阳历2月19日或20日。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

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但是,寒潮仍有入侵的可能,届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健康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

光阴易逝,季节催人,“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应该在这个时节里让生命更加蓬勃旺盛。

(3)惊蛰惊蛰在每年阳历3月5日或6日。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

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生机盎然。通过细致观察,积累物候知识,对于因人制宜地安排保健养生活动是会有帮助的。

(4)春分春分在每年阳历3月20日或21日。“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文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春分日还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超过10℃,这是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而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对春分也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无论南方北方,春分节气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我国的台湾省更是兰花盛开的时候。

(5)清明清明在每年阳历4月4日或5日。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健康的危害。

(6)谷雨谷雨在每年阳历4月20日或21日。谷雨,有“雨水生百谷”的意思,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在12℃以上。谷雨后的气温回升速度加快,从这一天起,雨量开始增多,其丰沛的雨水使初插的秧苗、新种的作物得以灌溉滋润,五谷得以很好地生长。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此时我们在促使养生中不可脱离自然环境变化的轨迹,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使内环境(体内的生理变化)与外环境(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夏季六节气的气候特征夏季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

(1)立夏立夏在每年阳历5月5日或6日。立夏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夏季开始,二是指万物至此皆已长大,“夏”原意为“大”之意。但是,全国各地冷暧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立夏时节炎暑将临,气温升高,雷雨增多,动植物进入生长旺季。

(2)小满小满在每年阳历5月21日或22日。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此时节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对植物生长有利,在江南一带,气温平均22℃左右,最高气温可达35℃。

(3)芒种芒种在每年阳历6月5日或6日。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芒种时节进入典型的夏季,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空气嚣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什物容易发霉,所以又称这段时间为霉雨时节。

(4)夏至夏至在每年阳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从这一天开始,进入炎热夏季,万物在此时节生长最旺盛。

(5)小暑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小暑在每年阳历7月7日或8日。

此时天气虽热,但未达到极点,小暑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一个节气,并会出现大暴雨、雷击和冰雹。

(6)大署大暑在每年阳历7月23日或24日。“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此时正值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使人酷热难耐。但是,燠热的大暑正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4.秋季六节气的气候特征秋季从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秋季六节气阳光和煦,气温渐降。硕果累累,万物成熟,气候干燥,进入由热转寒的过渡阶段。

(1)立秋立秋在每年阳历8月7日或8日。立秋,预示着秋天的到来,秋是肃杀的季节。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

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

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能真正凉爽起来。

(2)处暑处暑在每年阳历8月23日或24日。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颐名思义,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全国各地也都有“处署寒来”的谚语,说明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但天气还未出觋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此时晴天下午的炎热亦不亚于暑夏之季,这也就是人们常讲的“秋老虎,毒如虎”的说法。这也提醒人们,秋天还会有热天气的时候,也可将此视为夏天的回光返照。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

(3)白露白露在每年阳历9月7日或8日。白露是典型的秋天节气,是真正的凉爽季节的开始。从这一天起,天气已凉,空气中的水气每到夜晚常在树木花草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鸟类也开始做过冬准备。同为白露节气,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其景致也有所不同,北方已是水汽凝结,而南方有些地区仍是花香四溢,曾有“白露时分桂飘香”的说法。

(4)秋分秋分在每年阳历9月23日或24日。秋分这天,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候鸟,如大雁、燕子等都开始成群结队地从逐渐寒冷的北方飞往南方。

(5)寒露寒露在每年阳历10月8日或9日。寒露时节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此时气温更低,气候从凉爽逐渐转寒,早晚温差更为明显。

(6)霜降霜降在每年阳历10月23日或24日。霜降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

此时气候已渐寒冷,夜晚下霜,晨起阴冷。开始有白霜出现。~天中温差很大,常有冷空气侵袭,而使气温骤降。

5.冬季六节气的气候特征冬季从立冬之日起到立春之日至,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冬季六节气,气候寒冷,草木凋零,虫蜇冬伏,万物闭藏,自然界充满了寒冻之意。

(1)立冬立冬在每年阳历11月7日或8日。“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

(2)小雪小雪在每年阳历11月22日或23日。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其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这时的黄河以北地区已到了北风吹,雪花飘的孟冬,此时我国北方地区会出现初雪,虽雪量有限,但还是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暧的季节。小雪节气的前后,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的。

(3)大雪大雪在每年阳历12月7日或8日。“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表示从此开始降雪大起来。大雪节气常在十二月七日前后到来,此时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北方则呈现万里雪飘的迷人景观。人们盼着在大雪节气中看到“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可见大雪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来年的吉祥与否。

(4)冬至冬至在每年阳历12月21日或22日。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时间逐渐长起来。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从这一天以后到立春的45天,阳气渐升,阴气渐降。

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歌谣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时间的季节变化,也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三九是天气最冷、地面积蓄热量最少的日子,所以也有“冷在三九”的说法。在我国长江流域更有“天虽寒,独有腊梅来争妍”的迷人景观。

(5)小寒小寒在阳历1月5日或6日。寒是寒冷之意,表示冬季的寒冷已经开始。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冷团。”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按当时的情况延续至今而已。

(6)大寒大寒在每年阳历1月20日或21日。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这一节气里气候比较干燥,降水稀小,常有寒潮、大风天气。

不同的季节变化,我们的身体会有不同的反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的反应?

《黄帝内经》思维方法论.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

《黄帝内经》思维方法论

? 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根本方法的理论。有哲学科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之分。思维方法论属于哲学科学方法论,指在思维过程中复制和再现研究对象或现象的各种方式。具体地说就是思维主体按照自身的特定需要与目的,运用思维工具去接受、反映、理解、加工客观对象或客体信息的思维活动的方式或模式,本质上反映思维主体、思维对象、思维工具三者关系的一种稳定的、定型的思维结构。传统思维方式是传统文化的最高凝聚和内核。中医思维方法论即中医研究人的生命活动、形成医学理论体系以及应用于临床实践的根本方法。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下,中医学形成了不同于西医学的思维方式。这一独特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整体思维、意象思维、变易思维等。

一、 整体思维

(一)整体思维的涵义

所谓整体思维,就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及一切事物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把整个世界视为一个大的有机整体,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连续的、不可割裂的,事物和事物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把每一个事物又各自视为一个小的有机整体,部分作为整体的构成要素,其本身也是一个连续、不可割裂的整体,部分与部分呈现出多种因素、多种部件的普遍联系。认为天与人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同源、同构、同序、同律。

中国传统哲学,不论儒家还是道家,都强调整体思维。《周易》一书提出了整体论的初步图式。例如,从全书结构形式上看,《周易》最基本的单位是阴爻(--)和阳爻(—)。阴爻和阳爻三次组合构成八卦,六次组合构成六十四卦。一切自然现象和人事吉凶纳入八卦、六十四卦系统中,表现出一种整体观念。《易传》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解释《周易》。六十四卦六爻同时具有下中上、初中末、天地人之义 ,是一个天人时空统一的整体系统。道家代表人物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是一个整体,人与世界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局部都体现着全体,比如庄子认为“道”无所不在,甚至在“蝼蚁”、“秭稗”等。

“天人合一”是这种整体思维的根本特点。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相通、相类和统一。在传统思维中,儒道两家都主张“天人合一”。道家倾向于把人自然化,儒家倾向于把自然人化,但他们都认为,人和自然界是一气相通、一理相通的。老子的道天地人“四大”,《易传》的天地人“三才之道”,是这种整体思维的早期表现。而董仲舒以阴阳五行为框架的天人感应论,则提出了更加完备的整体模式。中国传统哲学的这一思维倾向,直接孕育了中医学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当然,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内经》又将传统哲学的整体性思维具体化、科学化。

(二)《内经》中的整体思维

在整体思维指导下,《内经》建构了一个三才合一的整体医学模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并以三才为经,五行为纬,论述天、地、人诸事物的类属及其相互关系。《内经》的整体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内经》将人体本身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人体内部部分与部分之间既是连续的、不可割裂的,又是互相制约、互为作用的。《内经》将人体生命活动整体系统各部分、各要素(子系统)的有机联系归结为阴阳对立统一、五行生克制化、气机升降出入三种模式。用阴阳模式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由相互联系、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两大类生理机能结构组成;用五行模式说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多级多路反馈联系的有机系统;用气机升降出入模式说明人不但与自然界交换物质、能量,而且人体内部物质与能量也是运动转化的。

《内经》认为在人生命活动中,人的生理、心理、躯体三者是有机联系的,即生命能力与躯体形骸之间、精神心理与躯体生理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提出了“形神一体”和“心身一体”观念。在形态结构上,中医学认为人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组合成一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在生理功能上,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各个脏腑器官都是互相协调活动的,任何一个脏腑、器官、组织的活动都是整体机能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个器官、组织在这个整体中既分工不同,又密切配合。在人体这个系统中,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精气神等要素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整体调控规律,在每一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子系统中又有更小的子系统,又各有阴阳、气血。在病理变化上,中医着眼于分析局部病变所反映的整体病理状态,局部病变对其他部分、对整体的影响,从人天系统、人体内五脏经络系统、五脏经络内各子系统等各级系统调控其病理变化。在疾病诊断上,由于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决定了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可以通过观察分析五官、形体、色脉等的外在病理表现,借以分析、揣测内在脏腑的病变情况,从而对患者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进行治疗。《内经》中有关脉诊、目诊、面诊等全息诊法记载,正是整体思维的反映。在疾病治疗上,既注意脏、腑、形、窍之间的联系,也注意五脏系统之间的联系。在养生保健上,也体现整体观念,如在养生动静关系上强调要动中寓静、动静结合、动而中节。

2、人与外界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内经》不仅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天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内经》有“生气通天”的论断,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强调人与外界环境的密切联系,从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整体联系中考察人体生理、心理、病理过程,研究人体开放系统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信息、能量以及随宇宙节律进行新陈代谢活动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养生方法。

人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也会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如季节气候的变化,中医学根据五行学说,把一年分为五季,认为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就是一年四时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在四时气候的规律性变化影响下,人也表现出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生理性适应过程。一日昼夜昏晨自然界阴阳的消长也对人产生一定的作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人体的机能活动产生与昼夜节律变化相似的变化以适应环境的改变。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地理区域是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同地区,由于气候、土质和水质不同,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如江南地区地势低平,多湿热,故人体的腠理多疏松,体格多瘦削;西北地区地势高而多山,多燥寒,故人体的腠理多致密,体格偏壮实。生活在已经习惯的环境中,一旦易地而居,许多人初期都感到不太适应,但经过一定的时间,大多数人是能够逐渐适应的。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环境同样会影响人的机能活动,关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内经》指出:“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蹩为挛。”说明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动对人的心身机能的巨大影响。《内经》强调人因社会经济、政治地位不同,在体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疾病治疗时要因人而异。

总之,《内经》整体思维是一种有机论思维,它与西方的整体思维有所不同。《内经》强调人体的功能,把现实事物看成是一个自组织的有机系统,整体不可以还原为部分。西方的整体观是机械决定论的,它注重的是实体和元素,把现实事物看做是无数的细小部分组成的复合体,整体可以还原为部分。这一有机整体性思维具有西方精密的还原分析思维所不可及的视野,能够发现用分解方法所不能及的客体的一些属性和特点。因此,中医学整体思维成为其优势和特色所在,成为立足于世界医学之林几千年的不可或缺的基石之一。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中医学的整体思维虽然强调对人体、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性、统一性的认识,却缺乏对这一整体各个细节的认识能力,因而对整体性和统一性的认识也是不完备的。这种思维虽然缺少片面性,但它的不片面是建立在模糊直观的基础上,中医理论整体观带有原始的、朴素的、直觉的、想象的成分。这是我们在把握中医学整体思维时应当注意的。《内经》整体思维与现代系统思维有相同之处但不能等同。《内经》整体思维是系统思维的原始形态,具备了系统思维的基本特征,在一定意义上两者是一脉相承的。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同之处。现代系统论作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方法论是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科学研究的成果,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医学整体论与现代系统论并不在同一层次上,因此应积极吸取现代系统论的新思路、新方法,使中医学整体论跃上新的层次。

二、 意象思维

(一)意象思维的涵义

所谓意象思维,就是指运用带有感性、形象、直观的概念、符号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通过类比、象征方式把握对象世界联系的思维方式。意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与西方人重抽象思维的倾向形成反差。

中华民族的意象思维在古代得到特别的发展而早熟,《周易·系辞传》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见乃谓之象。”“象”字有三重涵义:一指事物可以感知的现象,包括肉眼可以看见的物象和虽肉眼无法看见但可以感知的物象;二指摹拟的象征性符号,如卦象、爻象;三指取象、象征,为动词意。“意”是“象”所蕴涵的事物共的特性和规律。《易传·系辞上》说:“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所谓“意象”就是经过人为抽象、体悟而提炼出来的带有感性形象的概念或意义符号。就“象”与“意”的关系而言,意为象之本,象为意之用;象从意,意主象。意象思维的含义在于:一方面它通过形象性的概念与符号去理解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带有直观性的类比推理形式去把握和认识对象世界的联系。传统哲学的意象思维渗透到《内经》中,成为中医学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

意象思维主要体现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之中。取象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以“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目的的方法。取“象”是为了归类或比类,即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从而认为两者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或类同,并由此推导出被研究对象某些方面形状的逻辑方法。取象的范围不是局限于具体事物的物象、事象,而是只要功能关系、动态属性相同,就可以无限地类推、类比。

(二) 《内经》中的意象思维

中医学的意象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运用取象比类法建构藏象理论。对于藏象理论的形成,《素问·五脏生成论》提出“五脏之象,可以类推”的原则。王冰注释:“象,谓气象也。言五脏虽隐而不见,然其气象性用,犹可以物类推之。”张介宾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类经·藏象类二》)根据五行之象,《素问·金匮真言论》从直观经验入手,按照功能行为的相同或相似归为同类的原则,将自然界和人体分为五类,然后发掘出蕴涵于“象”中的深层的藏象理论。

2.运用取数比类法说明生理病理现象。取数比类是以易数表示抽象意义,并通过易数推演事物变化规律的方法。易数主要有卦爻数、干支数、五行生成数(河图数)和九宫数(洛书数)。《素问·金匮真言论》用五、六、七、八、九说明“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的整体联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以“太过者,其数成,不及者,其数生,土常以五”及数的生克胜复之理阐释五运六气的常变规律。《素问》“运气七篇”用的是干支之数,通过取数比类推测六十年气候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人体疾病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人体发育与生殖基数的女七男八,即阴阳进退之数;《素问·金匮真言论》五脏四时应数,即五行生成之数。

值得注意的是,取象比类作为人类把握对象世界 的一种方式,历来就具有很重要的认识论价值和科学价值。通过类比,可以启迪人的思维,帮助人们打开想象的翅膀,由此推彼,触类旁通,去认识和发现新的事物。医家们在医学实践中运用这一思维方法,发明了不少新的诊法。但是,取象比类这一思维方法的缺陷也很明显。那就是过于注重事物或现象的共性、共同点和相似点,忽视了不同事物的特性和不同点。如果要推导出的属性恰好是它们的不同点,那么得出的结论就必然是错误的。

三、 变易思维

(一)变易思维的涵义

所谓变易思维是从运动变化观点考察一切事物的思维方式。变易思维强调事物的运动变化,注重在两极对立中把握事物的辩证统一,因而具有辩证法的特征。变易思维从属于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包含整体思维、相成思维、变易思维。相成思维把任何事物都看成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的两个方面的统一体。可以说相成思维是变易思维的基础,变易思维强调对立两面的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

在中国哲学史上,变易思维的产生渊远流长。首先,道家学说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道家的创始者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说明“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其内部总是包含着阴阳对立的两种势力,正是这两种对立力量的推动,产生了万事万物,由“一”到“二”到“三”到“万物”的过程正是道化万物的过程。老子还提出“反者道之动”的著名命题,说明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向其对立面转化的过程。庄子也强调事物的变化,将事物生杀盛衰之化视为一个具有连续性、整体性的变动不息的洪流。儒家也把宇宙看成是变动不居的过程。孔子曾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把自然界的变化看成是一个如江河之水流动的连续过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提出“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强调要考察问题的两个方面。作为先秦哲学的集大成者,《易传》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变易思维特征。如果说《易经》本身就是一部研究“变易”的著作,那么,作为《易经》解释之作的《易传》更是明确的把宇宙规定为一个运动变化的大过程。《周易·系辞传》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认为宇宙的本性就是变动不居的,天地万物均处于运动变化的状态,相反相成,相反的双方、对立的两面(阴与阳,刚与柔)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这一思想直接影响了《黄帝内经》医学体系的形成。

(二)《内经》中的变易思维

1、运用变易思维说明人体生命运动变化过程。《内经》认为人体生命是一个生长壮老已的运动变化过程,脏腑经络气血具有升降出入运动机制与规律。《素问·玉版论要》说:“道之至数……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认为有序的运动变化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内经》还认为,要维持人体生命的正常运转,关键是保持动态平衡,具体表现为阴阳对立统一,气血相辅相成,气机升降出入,以及营卫循环不止。

2、运用变易思维说明病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内经》从致病因素与抗病能力双方的对立斗争与胜负关系论疾病发生机理,导致疾病发生的双方又互为消长,具有相对的性质,因而提出“生病起于过用”(《素问·经脉别论》)的发病观。又如《内经》从人体各层次机能的紊乱失调以至于衰竭分离认识病理变化,人体阴阳的和谐平衡被破坏如阴阳失调、气机升降出入逆乱,则会致病。从气的升降出入来看,《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说明没有升降出入,便没有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也没有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生化过程,升降出入的反常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3、运用变易思维指导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内经》认为诊断施治,必须先审阴阳。要依据阴阳、寒热、虚实、表里、气血、水火、标本等对立统一的关系的不同性质及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规律确立不同病症的证治规律。就治疗而言,《内经》依据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治病求本、补泻调整、因势利导等治疗法则。形成了病治从逆、病治异同等具体治法,法随病变。《内经》还提出病有标本,治有先后缓急的治则和因势利导、补虚泻实治法。

4、运用变易思维指导疾病的预防与养生。《内经》认为,疾病应以预防为主,人体如能阴阳协调,并与天地间阴阳变化相协调,就可以作到防患病于未然,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是以圣人陈阴阳,经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综上所述,《内经》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诊治过程中,大量运用了变易思维的原则,使主观认识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变易过程。从变易思维本身的性质来看,它与现代系统科学的某些原则非常接近,都主张把事物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并强调从组成事物整体的各个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上理解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它们都强调事物的变化是一个“反复”的转化过程。但是,《内经》变易思维对组成事物整体的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缺乏明确的科学根据,因而,只能说它是朴素的系统变易观,它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也是笼统的、模糊的。往往更强调事物的变化是一个循环反复的封闭性过程,而不是系统科学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开放性的变化过程。从实现传统医学的现代化来看,变易思维既有崇尚变易、穷则思变的积极的一面,也有因循保守、安于现状的消极一面。

二十四节与疾病有什么关系?

不同的季节变化,我们的身体会有哪些不同的反应呢?那么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应呢?这样的反应是好还是坏呢?其实大人,小孩子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每一个季节我们所感受到的温度、空气都是不一样的。

在春天的时候,空气会变得更加清新,气温也会逐渐变暖,小雨也会淅沥沥的下个不停,这就直接导致我们的身体会感到清爽。夏天的时候温度逐渐升高,气温也会相对于春天来说更加温暖,空气弥漫着一种舒服的味道,在酷热的夏天,我们会感到浑身燥热,会很想去吃一些冰的、凉的东西来缓解高温所带来的不舒适感。

在秋天的时候天气忽冷忽热,我们也会感觉到十分的难受,秋天相对于春天和夏天来说风力更加强劲,人们会感觉到皮肤很干,没有水分,空气中也弥漫着尘土的味道,等真正的步入了冬天也就步入了寒冷,人们会觉得不论穿些什么都无法抵御天气的寒冷。

其实,我们的身体会反映出四季的变换,尤其四季交替的季节也是疾病易发的季节,像夏天步入秋天,就是极其容易引发感冒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及时预防,我们在四季交替的时候一定注意保暖,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增减衣物,防止疾病的产生,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不会被天气的变化所影响。

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对许多温病杂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多数温病杂病的发生都是由于二十四节气中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变换和影响所致。如果气候正常,人又顺之,则两相得宜而机体健康;如果人不能顺应二十四节气的变换和影响,招致外来之气的侵袭,就会导致温病杂病的产生。

1.春季6节气与人体生理病理春季6节气的特点是温暖潮湿。当春归大地之时,自然界阳气开始生发,万物复苏,带来了生气勃发、欣欣向荣的景象,正如俗话“雨后春笋”所表达的意思,说明了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在迅速地生长起来。但是,一些对人体有害的东西,如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等,也就会乘机而动、乘虚而入,各种病虫害猖獗,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祸害,在我国南方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中医学认为,春季6节气气候特征是以风气为主令,而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央为病。

当风邪侵袭人体后,一般可产生下述病理变化:一是伤人上部,如伤风感冒中常见的头项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等症状,又如风水一证起初也多以眼睑水肿为多见。

中医学认为,春季6节气气候特征是以风气为主令,而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

二是病变范围广,由于风邪善行数变,变化无定,往往上下窜扰,故病变范围较广,在表可稽留于皮毛或肌肉腠理之间,或游走于经脉之中;逆于上,可直达额顶;犯于下,可侵及腰膝胫腓等。

三是“风胜则动”,其证以动为特点,故凡见肢体运动异常,如抽搐、痉挛、颤抖、蠕动,甚至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等症往往责之于风,而列为风病。

四是兼杂为病,即指风邪常与其他邪气相兼合并侵体。风邪常与湿邪一起侵袭脾土,往往可见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脾胃受损的症状;若与热合则为风热,与寒合则为风寒,或风寒湿三气杂至而侵袭人体,即人们常说的风热外感、风寒外感、风湿痹痛等。此外,风还可与体内之病理产物如痰相结合而成风痰,风痰上犯又可引起种种病症。

医疗气象学证实:在大风呼啸时,空气中的冲撞摩擦噪音会使人心里感到烦躁不适,特别是在音频过低,甚至达到“次声波”的标准时。科学家们已经发现,次声波是的声波,它能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使人头痛、恶心、烦躁,甚至致人于死地。同时,猛烈的大风常使空气中的“维生素“——负氧离子严重减少,导致那些对天气变化敏感的人体内的化学过程发生变化,在血中开始分泌大量的血清素,让人感到神经紧张、压抑和疲劳,并会引起一些人的甲状腺负担过重。

此外,大风使地表蒸发强烈,驱走大量水气,空气湿度减小,这会使人口干唇裂,鼻腔粘膜变得干燥,防病功能亦随之下降,使许多病菌乘虚而入,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生,如支气管炎、流感、肺结核等。这些疾病的广泛流行,也往往是“风助病威”的结果。故《黄帝内经》里又说:“风者,百病之始也。”

尽管风邪能使人产生不少病理变化,甚至是疾病,但春天仍是给万物带来生机的季节。当自然界阳气开始生发之时,“人与天地相应”,此时人体之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其生理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气血活动加强,新陈代谢开始旺盛。中医学认为,外界气候变化对人体气血的影响是显著的,如在天热时气血畅通易行,天寒时则气血凝滞沉涩。而春天之气候介于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之间,气候温和,故气血活动亦介于二季之间的状态,即春天的气血活动逐渐增加。这种情况可从脉象上反映出来,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意思是说春天人体的脉搏浮而滑利,好象鱼儿游在水波之中。阳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即代表着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阳气的生发意味着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

二是肝主春,肝气开始亢盛。《素问·金匮真言论》曾明确提出“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的问题,即人体五脏和自然界的四时阴阳相应,各有影响。具体到春天,即是“肝者……为阳中之少阳,于春气”。此外,在《黄帝内经》里还有“肝主春”的记载,所谓“肝主春”,即是说人体肝脏与春季相应,肝的功能在春季比较旺盛,具体表现为肝主藏血、肝主疏泄的功能逐渐加强。由于气候温和,人们的户外活动逐步多起来,因此,肝所藏之血流向四肢。

春天随着气候的转暖和户外活动的增多,人们的精神活动亦开始活跃起来。这些生理上的变化,都给春天的温病杂病防范提出了新的要求。

2.夏季6节气与人体生理病理暑为夏季6节气的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独发于夏季6节气。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暑邪侵体,常见腠理开而多汗,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此为伤津的关键,津伤后,即见口渴引饮、唇干口燥、大便干结、尿黄、心烦闷乱等病。如果不及时救治,开泄太过,则伤津可以进一步发展,超过生理代偿的限度必将耗伤元气,此时可出现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一系列阳气外越的症状,甚至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导致死亡。由此观之,夏季防暑不可等闲视之。

湿为长夏之主气,在我国不少地区,尤其是南方,既炎热又多雨。人们所说的湿病多见于这个季节。这个季节里空气中湿度最大,加之或因外伤雾露,或因汗出湿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处潮湿,以至感受湿邪而发病者最多。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黏滞,故易阻遏气机,病多缠绵难愈,这是湿邪的病理特征。不仅如此,湿邪也好伤脾阳,因为脾性喜燥而恶湿,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则可能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温。尤其是脾气升降失司后,水液随之滞留,常见水肿形成,目下呈卧蚕状。

中医还认为,湿邪重浊,故外感湿邪后多有身重倦困、头重如裹等症状。又因湿邪黏滞,病损往往着而难易,若其侵犯肌肤筋骨,每每既重且酸,固定一处,故有“著痹”之称,一般地说,湿邪为病,病程较长,如湿温病,常有如油人面难分难解之临床特征。风湿夹杂,侵犯肌肤、关节所形成的风湿痹症则往往反复发作。内湿病常见其病理性产物多呈秽浊不洁之物,如皮肤病变之渗出物,湿热带下之分泌物,质黏而腥臭。因此,人们常称湿为“有形之邪”,其性秽浊。

由于湿的形成往往与地之湿气上蒸有关,故其伤人也多从下部开始。临床所见之下肢溃疡、湿性脚气、带下等症往往都与湿邪有关。

对于湿,现代科学用湿度来表示,是指空气中的含水量,物体潮湿的程度。空气的湿度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人体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对人体适宜的湿度是40%~60%,当气温高于25℃时,适宜的相关湿度为30%。夏季三伏时节,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易发生胃肠炎、痢疾等。若湿度太低,上呼吸道黏膜的水分可大量散失,从而使抵抗力下降,易引起感冒。

不仅如此,衣物和食品都容易返潮,甚至发霉、长毛。若穿着返潮的衣物,容易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吃了霉烂变质的食品,就会引起胃肠炎,甚至导致中毒。所以在长夏一定要注意防止湿邪的侵袭。

3.秋季6节气与人体生理病理秋季6节气气候特点主要是干燥,人们常以“秋高气爽”、“风高物燥”来形容它。秋季是一个金风送爽、气候宜人的季节,这是因为人们刚刚度过了炎热的盛夏,每当凉风吹来的时候,不觉为之头脑清醒,精神振奋,行动潇洒。但由于其天气不断收敛,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濡润而成为萧杀的气候,这时候人们常常会觉得口鼻干燥、渴饮不止、皮肤干燥,甚至大便干结等。所以人们常把初秋的燥气比喻为“秋老虎”,其意思是指燥气易伤人。中医学认为,从性质来分,燥气可有温燥与凉燥之别。初秋之气,由于禀受了夏季炎热气候的余气,刚烈肃杀,形如老虎咬人之凶猛,故称之为温燥;深秋之气,由于接近寒冷的冬季,寒意加深,则称为凉燥。至于进行高温作业的人们,由于出汗太多,引致体内津液严重损耗,则不分季节均可出现,属于中医“内燥”之列。

秋季6节气的主气是“燥”,在人体内,肺属燥金,其气应秋。秋高气爽,空气清新,有利于肺主气、司呼吸之功能。

但到秋分以后燥气过盛,与风相合形成风燥之邪,必首先侵袭肺所主的皮毛和鼻窍,若肺的宣发正常,就能很快作出应答,将卫气宣发输布至皮肤、鼻窍,使皮肤、毛发滋润,腠理致密,鼻窍通利,则无论何种燥邪均不能进入体内,使人们可以顺利地度过秋季。如秋燥之气太盛,超过了人体的防御能力,或虽燥邪不盛,而肺本身的主气、宣发功能薄弱,无力适应秋季的气候变化,无力抵御外邪,则肺所主的皮毛、鼻窍和肺自身就首当其冲,会受到燥邪的危害而产生一系列的病变。

燥邪为病,有外燥、内燥之分:外燥是自然界燥邪从鼻窍、皮毛而人,常从肺卫开始,但有温燥、凉燥之别;内燥多由汗下太过,或精血内夺,或年老液亏,以致机体阴津枯涸所致。燥邪为病的主要病理特点是:

一是燥易伤肺,因肺喜清肃濡润,主呼吸而与大气相通,外合毛皮,故外界燥邪极易伤肺和肺所主之地。

二是燥胜则干,在自然界可出现田地龟裂、禾苗枯槁、树叶焦黄;在人体,燥邪耗伤津液,也会出现一派干涸之象,如鼻干、喉干、咽干、口干、舌干、皮肤干燥皱裂,大便干燥、艰涩等等。因此,无论外燥、内燥,一旦发病,均可出现上述津枯液干之象。当然,内燥不限于肺,其他脏器的阴亏液竭,亦可形成内燥之症。

在初秋七月,暑气余威尚盛,又兼雨水甚多,所以中医学将农历七月称为长夏。长夏主湿,脾主长夏,故早秋七月以脾胃病居多。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水肿或腹泻;何况长夏七月,天气尚热,人们喜食生冷瓜果、冰冻饮料,更助湿邪,损伤脾阳,所以秋七月易见腹满、腹泻之症。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面生痰。早秋脾伤于湿,可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复发种下病根,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湿性重着,外湿之邪,侵犯经络筋骨,使经筋阻痹,可出现“湿痹”、“着痹”。

秋季6节气如何保养体内的阴气呢?关键是要防燥护阴。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每值久睛未雨、气候干燥之际,常易发生燥邪为患。由于肺司呼吸,肺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当空气中温度下降时,肺、大肠与皮毛首当其冲,这是燥邪致病的病理特征。

燥邪伤人,且易伤人体津液,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必现一派“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肺为娇脏,性喜润而恶燥,燥邪犯肺,最易伤其阴液。肺失津润,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因而宣降失司,轻则干咳少痰,痰黏难咯,重则肺络受伤而出血,见痰中带血。肺中津亏后,因无液以下济于大肠,因而使大便干结难解。

秋令燥气又有温凉之分,一般认为早秋气温尚高,故为温燥;晚秋气温下降,故为凉燥。无论温凉,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特征。但二者在临床上还是有区别的,温燥伤人,常表现为不恶寒或微恶寒,发热较明显,脉呈细数;而凉燥伤人,则常不发热或微发热,反之,恶寒较明显,脉多不数。

从上述可见,由于秋季气候变化复杂,不但多见其主气“燥”所引起的各种病症,还可见长夏湿邪为患所致的多种疾病,并为冬季常见的慢种下了病根,所以秋季防范温病杂病须针对天气变化特征、人体生理病理特点而选择相应的措施。

4.冬季6节气与人体生理病理冬季6节气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时节,此时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

冬季6节气,人体的某些生理亦会发生一些变化。

寒冷袭来时,人体会战栗,浑身起鸡皮疙瘩。这是皮肤为防止人体热量散失而收紧毛孔、减少血流量的一种方式。其次肌肉组织的防寒本领也很高,特别在“三九”严寒天气时,肌肉为了产热和贮热,不断加紧工作,通过增加张力来制造出更多的热能,贮藏在体内。

冬季6节气,人体很多腺体分泌增加,促进体内糖、脂肪、蛋白质加速分解,保障机体尽快产生热能,以适应防寒需要。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具有生热效应,它能加速体内大多数组织细胞的氧化过程,增加产热,使基础代谢率增高,皮肤血液循环加强。医学科研工作者通过实验,认为1毫克的甲状腺激素可使产热增加1千卡左右,相当于110克脂肪产生的热量。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人,由于产热少,故对寒冷环境不能很好的适应,常需借助热饮和添加衣服来御寒。

正常人的甲状腺,每天分泌甲状腺激素80~100微克左右。碘和酪氨酸是制造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如果饮食长期缺碘,便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机体的御寒能力也因此大大降低。另外,冬天寒冷刺激甲状腺,会反应性地使机体增加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需要,以致出现碘的相对不足。因此,冬天多吃些海带等含碘的食物,无论是对于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还是增强机体御寒力,都是有好处的。

肾上腺的功能受垂体促肾上腺激素的控制。寒冷刺激脑垂体、下丘脑影响肾上腺,以促进肾上腺的功能,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产生热量;同时造成血液粘性变大、血沉和凝血时间缩短等,使血流变缓,减少散热。

寒冷能使人头脑清醒,使高级神经活动的某些机能如注意力、精确性增加,但运动协调和反应性减低。因此,气温过低,当气温接近0℃时,人体热量散发大于产生,会引起生理上、心理上的功能紊乱,出现神经紧张、寒颤、发抖等,而于工作不利。

气温还可使内脏功能活动发生变化,气温过低可影响身体的各个系统,如消化、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冬季体表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此时内脏血管则相对扩张,血流相对增加,功能相对增强。胃肠粘膜遇气温降低,血液循环加快,腺体分泌增加,胰腺分泌也增加,其中寒冷对胃腺分泌的兴奋作用较明显,故冬季胃酸分泌增加,消化功能和胃肠免疫功能均增强,人们往往食欲颇佳。但寒冷使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减退;膜的通透性增加,胃酸对胃粘膜的作用增强而诱发溃疡病。在寒冷的情况下,由于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容易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此外,寒冷还会影响呼吸功能,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冬季6节气寒冷可增加肝糖原转化,肝脏中酶的生成增加,肝细胞呼吸增加,有利于糖、脂肪、蛋白质的分解,并影响交感神经系统,从而可促使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自脾脏进入血液,使之增高。

现代气象医学研究认为,寒冷的气候会使许多疾病比平常更容易侵袭人体,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溢血、心肌梗塞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

国外许多研究认为,冬季有80%以上的死亡率高峰与寒冷气候有关;我国的有关统计也表明,冬季有85%以上的死亡率高峰的前5天内有冷空气降温。对于心血管病来说,往往在冷空气过境后两天内死亡率达到高峰;呼吸系统疾病则在冷空气过境后3天死亡率达到高峰;脑血管病多在冷空气过境后的1天和5天各出现一个高峰。

我国民间都比较重视冬至这个日子。农历上从冬至开始“数九”,它标志着寒冬来临了。据我国近30年来的气象资料反映,在每年的冬至前后都有强大的冷空气和寒潮南下,造成骤然降温,这时往往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恶劣气候。对那些年老体弱者以及患有上述疾病的人来说,这时会感到浑身难受,并引起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因此民间有“冬至老人关”的说法。对于老年人来说,在冬至前后一定要加强防病保健,尽量把不利的气候因素对人体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冬天必须重视寒冷对于人的侵袭。事实证明,寒冷诱发疾病的机理是多方面的。当人体受到过度寒冷刺激后,可使热平衡系统机能发生障碍,皮肤中的感觉末梢将冷刺激传给下丘脑,下丘脑又支配脑垂体,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调。寒冷对于适应能力差的老年人和危重病人的作用更明显,寒冷使人全身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增加,左心室负荷加重,血压升高,这对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其他循环系统疾病都是不利的。

此外,寒冷易使上腹部受凉或吞咽进冷空气,易引起胃肠痉挛;寒冷能使鼻黏膜的温度及湿度均降低,黏膜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减少,容易患鼻炎、感冒;寒冷亦可使人体裸露部位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相对缓慢,皮肤受凉后水分散失较多,常使皮肤粗糙或皲裂、老化。耳、鼻、手指等远离心脏部位,血液供应不足,常发生冻疮;寒冷还可使人体血液中纤维蛋白含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沉和血凝时间缩短等等,此时心肌梗塞、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死亡率很高。同时,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肾上腺素增加也能造成血液黏性增加和血凝时间缩短。所有这些都说明,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必须重视防病保健。

中医护理 是做什么的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及其适应直接关系着未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生物多样性在气候变化影响下的脆弱性、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今后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过去的气候变化已使物种物候、分布和丰富度等改变,使一些物种灭绝、部分有害生物危害强度和频率增加,使一些生物入侵范围扩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改变等。未来的气候变化仍将使物种物候和行为、分布和丰富度等改变,气候变化气候系统由大气、海洋、陆地表面、冰雪覆盖层和生物圈等五个部分组成。太阳辐射是这个系统的主要能源。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气候系统内部产生一系列的复杂过程一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通过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紧密地联结成一个开放系统。

保健养生小知识(精选15句)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中医一贯重视护理,主张“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在《黄帝内经》中就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中医护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修养、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护理与禁忌及用药护理等方面的内容。中医护理以中医整体观为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辨证”是护理的主要依据,中医传统技术是它的重要内容。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具有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互相协调、互相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上是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贯穿到生理、病理、辩证和护理等各个方面。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器管和组织所组成、各脏器、器官和组织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如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又有通调水道和朝百脉之功能等。但五脏各自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人体各脏器、器官和组织和生理上是互相影响,以维持其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如心与肾,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属阴。根据阴阳、水火升降理论,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所以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而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称为“心肾相交”或“水火相济”。反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心火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肾水凝聚,这样就会出现以失眠为主症的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等“心肾不交”或“水火失济”的病理表现。又如心与肝也有同样的关系,只有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运正常,肝才有藏。若肝不藏血,血运也必然失常。说明五脏一体观反映人体内部器管相互关联而不是孤立的。 人体局部和整体也是辩证的统一,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因此,我们在护理病员过程中,必须从整体出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了解机体内脏病变,从而提出护理问题和用护理措施,使疾病早愈。如临床上见到口舌糜烂的局部病变,实质是心火亢盛的表现。因心开窍于舌,心又与小肠相表里,病人除口舌糜烂外,还可有心胸烦热、小便短赤等证候表现。在护理上除局部给药外,还须嘱病人保持情志舒畅,不食油腻煎炸辛辣等助热生湿之品,宜食清淡泻火之物,如绿豆汤、苦瓜等。以通过泻小肠之火而清心火,使口舌糜烂痊愈。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相应地产生生理性反应,若超越生理范围,则产生病理变化。 (1)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在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和冬寒的气候变化规律。万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等相应的变化。人体也不例外,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如:《灵枢.五癃津液别》中记载:“天暑诮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胱,由为溺与气。”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易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故疏泄多汗等;而秋冬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等。 (2)昼夜黄昏对人体的影响:在昼夜黄昏的阴阳变化过程中,虽在幅度上不象四季气候变化那样明显,但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记载:“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人体的阳气这种昼夜的变化,反映了人体生理 活动能动地适应自然变化。 昼夜晨昏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疾病。如(《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第四十四》)中记载:“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说明一般疾病,大多白天病情较轻,夜半加重,是因为早晨、中午、黄昏、夜半人体的阳气存在生、长、收、藏的变化规律,因而疾病也随之出现慧、安、加、甚的变化。 综上所述,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是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相应的改变。 了解人与自然统一性后,在护理上应做好气象护理,加强夜间的病情观察及行为情志护理。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则,做好四时的生活起居护理。如春三月,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以春气之应养生;夏三月……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气得泄,以夏气之应养长;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使肺气清……以秋气之应养收;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以冬气之应养藏。只有按照自然变化的特点,做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护理,才能防止六*之邪的侵袭,确保疾病早日康复和预防病症的发生。同时,根据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夜间应加强病情观察,以防邪气独居于身,导致病情的突变。 辨证施护 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又一基本特点,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本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施护,则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辩证的正确与否。 辩证和施护,在护理过程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具体体现。 中医学认为,证和症有不同的概念。"症",即症状,如咳嗽、头痛、失眠等。“证”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如感冒所表现的风寒证、风热证等。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因而比症状状更全面、更深刻,从而也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但“证”与“病”的概念也不同,如清代医家徐灵胎说:“病之总者为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这就是说病可概括证。如《伤寒论》对伤寒病以六经分证,可分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温热论》对温热病以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和血分证。但中医认识和护理病人、是既辨病又辩证的。辨证着眼于证的分辨,如见一初起发热、恶寒、头身痛、脉浮的病人,初步印象为感冒病。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不同,又常表现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同的证,只有把感冒病所表现的“证”是风寒证还是风热证辨别清楚,才能确定施护的方法。如属风寒感冒,根据“寒者热之”的护理原则,应用避风寒保暖,室温宜偏高。饮食上可给豆豉汤、生妾红糖水等辛温解表之护法;苦属风热感冒,根据“热者寒之”的护则,应用室温宜低而温度偏高,使病人感到凉爽舒适,减轻心烦、口干之不适感。饮食宜给绿豆汤、西瓜、藕汁、苦瓜等清热生津辛凉之品。 但在临床上有时可见到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在护理时可以在辩证施护原则的指导下,用“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的方法处理之。 所谓“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病员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方法亦各异。以感冒为例,由于发病季节不同,施护方法也不同,暑季感冒,由于感受暑湿之邪(暑多挟湿),护理应用一些祛暑化湿的方法。如室内注意通风凉爽,饮食可给清热利湿之品,如西瓜、绿豆汤、番茄、苦瓜等,忌生冷、油腻和辛辣等助湿化热之物。如果是冬令时节感冒,宜用中药温热服,给生姜红糖葱白汤等热饮料以助药力,服药后覆盖衣被,使 其周身微微汗出,而达汗出表解之功效。可见,同属感冒病,由于其发病季节不同,而施护的方法也不一样。 又如风温,在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施护方法也各异。如:风温初起,邪在卫分,病位在表,宜用发汗解表的护理原则。若邪热进入肺胃的气分证时,由于病邪由表入时,护理上应用"清"的刻法,从室温、饮食、服药等应清、凉的措施。对高热不退者,可用物理降温法。当热入营血证时,护理上应防变预防病发症的发生。当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时,护理上征在"调"字上,通过调养使病症得到痊愈。 所谓"导病同护",就时指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用同一方法护理。比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等,是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都可升提中气的护理方法。如用黄芪、党参炖母鸡,苡仁粥、茯苓粥等益气健脾之品;注意休息,避免疲劳,以培育中气;用针刺百会、关元、长强穴,以补中益气;保持会清洁,用五倍子、白矾煎水熏洗以促使回纳等。由此可见,中医护理主要的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和"证"的不同。相同的病机和证,可用基本相同的护理方法,不同的病机和证要用不同的施护措施。 所谓"证同护亦同,证异护亦异"实质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涵着病机在内的缘故。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护法,就是辨证施护的精神实质。

1、 冬季养生要注意

2、 8.冬至吃红豆粥可以提高身体抵抗传染病的能力。

3、 3.保持安静的心情,不要妄事操劳,保持精神上的满足感。

4、 11月以后,可根据身体状况选择一些补药,但不宜服用过热的补药。

5、 春捂重下身,还要加强下身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可用前腿足保养等方法活动下身。

6、 6.经常自我。你可以经常交叉双手和手指,用一只脚在手掌上摩擦,这样可以使腰脚经络畅通,消除紧绷感,缓解腰腿膝疼痛。

7、 5.冬天不要多吃洋葱,否则很容易生病。冬天阳气,阴气,老年人有热冷现象,因此,不应该洗澡,普通人也应该减少洗澡。此外,冬天过后,减少*交,以保持足够的精力。

8、 2.早上起床后,你可以在阳光充足、空气新、避风的地方做一些轻松的晨练,如打太极拳、练太极剑、做保健操、保健气功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皮肤出汗,失去身体的阳气。同时要注意避免被冰霜风寒伤害。

9、 人体下部的血液循环比上部差,容易受风寒侵袭。因此,衣服、裤子、鞋子和袜子不应该穿得太薄,尤其是老年人。春天来临时,不要把下半身的衣服减少太多。寒风刺骨进入下半身。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疾病的隐患。

10、 秋晚加衣服确实有利于培养耐寒性,但秋冷也应适度。毕竟,秋天不同于夏天,初秋早晚凉爽,秋天过后,每次下雨,温度也会下降一次,衣服也应该随着温度的变化而逐渐增加。对于老年人和病人,特别是不能局限于秋冷,以免感冒和生病。

11、 人体体温应保持在37℃左右,为了保持体温稳定,仅仅依靠身体调节是不够的,但也依靠增加或减少衣服来帮助。因此,我们应该正确掌握春季覆盖秋季冻结。不要覆盖太多,更不用说太冷了,但应该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加或减少衣服,老年人不能忽视。

12、 秋冻是指秋天来了,不要急着加衣服,可以再冻一段时间。这是因为.初秋天气,余热依然存在。即使到了中秋节,天气也会越来越冷。以后加衣服也可以锻炼耐寒性。深秋来临时,气温明显下降,然后穿较厚的秋装诗经有句话叫九月授衣,也就是说农历深秋九月,天气变冷了,应该加秋装。

13、 4.冬三月,肾气旺。因此,冬季的饮食之味应当尽可能少食咸味食品,而应适当增加苦味食品,使心气得到补养,以避免肾水旺而克伤心火。同时,冬季多寒,故宜多食温性食物,如高梁、大枣、果仁、龙眼肉、羊肉、牛肉、鹌鹑肉、鸡肉、鸽肉、鹿肉、黄鱼、鲈鱼等,忌食动物的肾脏及较硬的食物。食用了湿软的果饼之类食品,食后要腹部,行走百步以助消化,尽可能少吃火烤的食物。

14、 春遮秋冻,无杂病。立秋后,要正确理解和操作薄衣御寒,不要在气温略有下降时立即加衣服和裤子,把自己裹得紧紧的;但是,你应该以后再加衣服。你可以穿短袖衬衫,尽量不要穿长袖;如果你能穿单身衣服,尽量不要穿外套。民间谚语月,乱穿衣是关于穿衣感受的。从保健意义上说,应该是二月多穿衣,八月少穿衣。当然,一切都应该有一个限度,薄衣御寒不能太多。深秋,气温很低,仍然很薄,这是不合理的。此时,我们可以按照冬季的一些养生规则(深秋和初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进行日常生活。盲目的秋季冻结会导致疾病。对于年老体弱或一些慢患者,薄衣御寒应更加谨慎。

15、 在寒冷的冬天,健康八注意冬天应该健康。冬季六节气是自然界阳气衰弱、万物收藏和寒冷气候的季节。古人说:冬天是最后一个,一切都是收藏的。此时,万物生机勃勃,阳气潜伏,植被枯萎,昆虫蛰伏,大地冰封,雪压风寒。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处于休眠状态,充满活力,以备明年春天生机勃勃。人与四季相对应。自然四季气候的变化对人体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体必然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人体生理的适应性,就像《内经》一样·灵枢说人与天地相对应,人与天地相对应,日月相对应。人体的生理功能也相应,新陈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被称为阳潜,有利于精气的滋养和积累,所以冬季六节气是保健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