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候变化的因素和影响是怎么样的?

2.IPCC评估报告系列解读⑧减缓气候变化,除了减排还有哪些方法?

3.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4.对环境的评估应从下面哪些方面进行

5.灾害与气候变化风险的概念

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评估_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评估包括

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造成了一场全球人道主义危机。不断增长的人口、不稳定的政治结构和对稀缺的竞争正在产生前所未有的不安全感。恐怖组织利用这些复杂的情况,把环境作为战争的武器,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和不满来增加支持,帮助招募,并煽动暴力。

在当代分析中,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对左翼恐怖组织的潜在影响常常被忽视。因此,本文提出的研究取了跨学科的方法,将恐怖主义研究与灾害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存在于气候变化和左翼冲突之间这种重叠关系中的特定类型的安全危机。本文详细研究了三个地区的恐怖组织和活动案例哥伦比亚的革命武装力量、秘鲁的光辉道路和印度的纳萨尔派。文章揭示了气候灾害背后的复杂问题,重点是森林砍伐、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冰川退缩、干旱、饥荒、缺水和移民等危害对左翼恐怖分子招募和活动的影响。

气候变化是对我们目前生活方式的最大和最紧迫的威胁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它的影响正变得更加严重、不可预测和频繁。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恐怖组织的崛起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给国家、地区和国际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因为全球变暖带来的复杂风险促进了非国家武装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施瓦茨Schwartz将其概念化为“环境恐怖主义”,当在武装冲突中既作为目标又作为武器时,就会出现气候冲突现象。这导致了不稳定状况的循环,加剧了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反过来又促进了进一步的不稳定。即使在气候变化和恐怖主义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的情况下,更广泛的挑战,如贫困、不平等、边缘化和软弱的,也会为非国家武装团体的发展和挑战国家权威提供肥沃的土壤。

气候模型显示,人类活动(由人类驱动)的气候变化的影响预计将更加频繁和严重,全球气象趋势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端。飓风和风暴系统的强度和数量都打破了记录,对岛屿社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同样,破纪录的地震、地震灾害和火山爆发也震撼了全球人民。诸如干旱和饥荒等长期危害继续影响着社区和那些因贫困和战争等社会和环境因素而被迫生活在更高风险地区的人们。这些组织利用不确定性的机会仍然普遍存在,必须加以解决以避免未来的人道主义状况。

大气层和生物圈的数值模型表明,森林砍伐和土地使用的变化导致了地表温度的大幅上升,并对降雨模式造成了潜在的毁灭性破坏。气候变暖也助长了世界各地的冰川退缩,实地、卫星和气象记录证实,10-2000年,喜马拉雅山脉9%的冰层消失了。令人震惊的是,气候模型、水预算和社会经济数据的结合表明,世界上大多数人口已经在经历缺水。在当代对人为气候变化的分析中,以及在更广泛的恐怖主义文献中,经常被忽视的是左翼恐怖组织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

对这些组织的评估仍然很重要,因为对自然界某些方面的破坏和/或开发,加上复杂的气候、政治和社会问题,如果没有有意义的干预,将导致更大和更持久的动荡。为此,我们迫切需要了解恐怖组织如何利用这些情况并从中获益。因此,本文试图进一步分析和评估由于气候变化和左翼冲突之间的互动而存在的新出现的人道主义危机类型。

因此,本文将考虑气候变化加剧的不满如何成为左翼恐怖组织的“拉动因素”,从而帮助招募。为了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与左翼恐怖主义之间的联系,本文用了跨学科的方法,将恐怖主义研究与灾害管理相结合,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组织在崛起时利用自然界来增加支持和招募。我们选择了三个地区的恐怖组织和活动的案例研究哥伦比亚的革命武装力量、秘鲁的光辉道路和印度的纳萨尔派,以证明每个组织是如何通过破坏环境的手段获得吸引力的。

这些研究揭示了与气候灾害有关的复杂问题,特别强调了森林砍伐、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冰川退缩、干旱、饥荒和水匮乏对人类居住区、经济活动和社区士气的影响。每个案例研究都将围绕恐怖组织崛起的政治、社会和环境因素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它们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我们希望通过跨学科的分析,能够更好地识别和理解左翼恐怖组织在经历气候变化的世界中的活动方式。

然而,一旦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在2016年的和平协议后撤出,新的武装叛乱团体开始从事非法伐木,每周清除一百多公顷的森林,导致这些以前相对未触及的地区迅速被砍伐,并大大加剧了该地区的气候变化。此外,叛乱团体开始无管制的黄金开活动,进一步破坏了森林,并使周围的土壤和水受到汞的毒害。因此,土地无法维持农业生产,水也无法饮用,迫使社区迁离该地区,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经济压力。有点矛盾的是,和平带来的更稳定的社会政治条件使环境面临更大的风险。

面地了解气候和冲突之间关系的产物:如果要了解未来左翼恐怖主义环境行为的原因和后果,并成功地尝试减轻和防止它们,这种努力是必不可少的。

气候变化的因素和影响是怎么样的?

中英合作项目“气候变化对水影响”完成专家评议

作者:王卉 来源:科学时报

“现行水工程和水规划管理,比较少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正是缺少气候变化适应性评估工具。此次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印证,加强适应性管理,趋利避害,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加强适应性管理是唯一选择

“此次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印证这一点,我们课题组总结认为,气候变化的潜在负面影响包括:直接威胁,如极端天气和气候导致基础设施的破坏等;间接威胁,如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会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等;功能表现下降,如降水减少使农业工程项目不能发挥作用等;适应性管理措施不当,如政策的疏忽导致脆弱性增加,如有些不当政策鼓励人口向高风险地区移动等。对此,加强适应性管理,趋利避害,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研究中心主任夏军对《科学时报》记者这样表示。

由国家发改委气候办与英国国际合作发展署(DFID)联合支持,由夏军与英国Sus(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Thomas Tanner博士共同负责,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清华大学等单位专家联合承担的“气候变化对水影响及其适应性管理框架:中国实例研究”项目,历时一年,于日前完成并接受了专家评议。

谈及此项研究启动的原因,英方项目负责人Thomas Tanner博士表示:“中国正经历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这些影响给投资效率带来风险,开发气候变化适应性综合评估工具,有助于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强适应性管理、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需要总结国际经验。”

Tanner指出,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的关键问题是明确气候变化的影响范围,选择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性管理措施,比较各种可能的管理措施的成本效益,通过多准则分析,选择合适的适应性管理措施。

“现行的水工程和水规划管理,较少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是缺少气候变化适应性评估工具。”夏军表示,此次与英方的合作,旨在开发一种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适应性评估框架,识别和管理气候变化对开发投资的影响。通过多个案例研究,总结提出有价值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工具。

根据不同气候区域面临不同的水问题,项目选择了4个典型案例区域,并设定不同的分析目标进行了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的综合研究。比如,选择淮河流域分析洪水灾害问题;选择海河流域分析农业水与政策;选择密云水库分析流域径流变化与城市供水;选择石羊河流域分析流域水综合恢复规划。

水利部规计司专家张祥伟介绍,水利部于1998年开始进行海河、淮河、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的防洪规划,最近又开展了七大流域的综合规划。可以看出,当前气候变化对整个国家的防洪形势和水状况已经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在我国太湖流域,极端暴雨发生频率和防汛水位都比以前高出许多。从水状况来看,水利部进行水评价的结果是,中国水总量变化不大,但是中国水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近年来,中国南方地区河川径流和水总量有所增加,增幅接近5%,而北方地区水量明显减少,其中以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最为显著,总量减少了12%。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气候变化。

“中国已经意识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而这一项目成果对今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在启动的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中,气候变化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气候模型很多,但关键问题是分析气候变化的方法,不在于简单的单个模型。项目最大的成果是提出了一套方法,发展了一个分析评估框架。该框架不只局限于提供单一的模型、方法或者工具,而是系统的分步骤的过程,以此来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取适应性对策,从而使该框架可以在很多项目和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几项案例研究对于我们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也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张祥伟表示。

未来方向

对于下一步工作,张祥伟建议:要关注气候变化对流域和防洪的影响,现在很多情况下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相辅相成,多大的变化会对防洪和水产生影响?这一问题的解答,对制定决策很重要,因为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水状况变化是必然的,需要计算出在多大程度上应取措施来应对;需要关注气候变化对流域生态和人类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这个项目做得较好的一点在于,选择了典型的流域分析政策响应。”国家气象局科技发展司气候变化处处长高云表示。他认为,气候系统模式模拟问题研究中,由于气候变化问题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联合国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背景,但对于区域和地方研究,要用一些更好的措施,需要更为详细和准确的区域系统模式及不确定性更小的情景。

水利部水文局专家刘春蓁建议,气候变化仅仅是我国所面对的众多压力中的一个,我国处于亚洲季风气候区,气候系统的自然变异很大。而项目所选择的案例区,无论密云水库、淮河还是海河,人类活动的强度都非常大,要解答具体问题,必须进行区分。从已发生的事实中,根据现有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给出一个评价。另外,现在的适应性对策不是建立在准确、肯定的气候预报基础上,因此难度加大。进一步研究中应考虑如何对付不确定性的变化;未来在取措施时,要面对如何去适应风险以及如何评估的问题,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会取得更有意义的和可供管理者使用的研究结果。

夏军把专家们提出的建议归结为五方面:第一,中国正在开展一系列流域综合规划,建议针对各个流域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问题,进一步加强研究,把本研究的成果纳入到规划决策过程中;第二,水问题是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优先领域,与交通、能源、工业、农业、旅游、卫生部门和生态系统有着广泛的交叉性关系,建议以此研究为范式,总结经验,进一步拓展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的研究领域;第三,关注气候变化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共同探讨影响的关键阈值问题;第四,中国流域众多,且特点各异,建议加强重点区域和综合性研究,分析研究气候变化对各流域水影响的历史过程,探讨其中的规律,以减少对未来预测的不确定性;第五,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无法避免,必须取适应性管理措施,减少这些不确定性产生的风险。

从2007年来看,两件事情有着重要意义:2007年6月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温总理亲自担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发改委;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第一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这两大标志着气候变化问题在宏观决策中,已正式进入国家议事日程,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是一个好消息,也意味着我们今后的工作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国家发改委气候办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李丽艳处长表示,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多不同利益相关方参与合作,包括、专家,以及工商企业界等。“从气候变化影响这个领域,我们目前关注水,今后我们还会扩大到各个领域,包括能源、交通、工业等。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合作机制,提高机构能力建设,提高管理者和决策者的意识。”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曹京华表示,这次中英在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评估和适应性管理对策的实例研究成果和报告,将会推动国家多部门和多国家在水领域环境变化与影响中的合作与交流,中科院水中心将发挥联系和桥梁作用。

该项目被认为通过中国不同气候区域不同水问题的实例研究,提出了甄别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性管理新的思路、框架与方法论。该项目研究成果现实意义在于,除了为水利部门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影响的水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决策支持,为其他部门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也为国家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管理政策和参加国际谈判提供了科学依据。(原文载于2008年2月27日《科学时报》,原文标题为《从气候变化看中国水的适应性管理》)

IPCC评估报告系列解读⑧减缓气候变化,除了减排还有哪些方法?

气候系统是一个由大气、海洋、冰和陆地构成的复杂系统。气候系统内的各个组成部分均能相互作用。比如海洋表面的温度分布是大气环流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而大气运动产生的风又能驱动海洋的上层环流,大气能够输运水汽,从而影响陆地的植被分布和表面径流状况,而植被的覆盖情况又能反过来影响地表的辐射收支,进而影响大气的温度场分布。

尽管气候系统是如此的复杂,但通过气候学、大气科学、海洋学等各个领域内专家的努力,我们对于导致气候变化的因素已经基本了解。这些因素,按照人类对其的贡献,可以分为2大类: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自然因素: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①首先应该提到的是太阳辐射。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忽略地热的作用),其辐射强度的变化对于气候系统有很强的作用。但是由于对于太阳辐射的观测历史较短,人们大多是用历史记录中的黑子大爆发来估计辐射的强弱。太阳辐射的变化曾被用来解释欧洲历史上的小冰河期。

②地球轨道的变化。因为地球公转轨道和自转状态的变化,也能导致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少和分布的变化。并且对应这几个量,古气候的资料也发现了对应的气候周期。相应的理论称之为“米兰科维奇理论”。

③板块运动。地球表面是由很多的板块组成的,而且板块是运动的。板块的运动会改变海陆的分布,从而改变地球表面辐射的分布,大洋环流和大气环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都会引起气候的变化。因为板块运动的速度非常非常慢,这种影响的尺度应该是百万年级的。

(2)人为因素:

①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在空气中含量的变化通过温室效应可以导致大气温度发生相应的变化,再通过各种反馈过程,从而引起整个气候系统的变化。主要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甲烷和氟利昂。

②气溶胶。人类燃烧化石燃料还会排放大量的气溶胶,比如烟尘、硫化物等等。气溶胶对于气候的作用主要有2种:1)直接影响太阳辐射;2)形成云影响太阳辐射。因为云对于辐射的影响比较复杂,所以对其第二种作用的估计还不是很准确。有报告显示人类排放的气溶胶对气候的整体作用是降低温度,也就是说,空气污染反而缓解了全球变暖的趋势。如果我们将来把污染治理好了,就相当于又对全球变暖作出“贡献”了。

地表状况的改变对气候有影响③地表状况的改变。地表状况的改变会影响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反射强度,因此也会对气候有相应的影响。

当这些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发生变化之后,气候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就开始起作用。这些反馈机制主要包括对地球辐射、水蒸气、冰、云和大气海洋环流的作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就导致了我们看到的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使珊瑚岛礁被破坏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包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雨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有所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气候变化使鱼类的多样性锐减

气候变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等自然灾害影响更为严重,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洼地带甚至面临被淹没的威胁。气候变化对农、林、牧、渔等经济社会活动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加剧疾病传播,威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的身体健康。据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如果温度升高超过2.5℃,全球所有区域都可能遭受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所受损失尤为严重;如果升温4℃,则可能对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害,造成全球经济重大损失。据2006年我国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农业、水、自然生态系统和海岸带等方面,可能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加重、北方地区水供需矛盾加剧、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退化、生物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台风和风暴潮频发、沿海地带灾害加剧、有关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受到影响。

由于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已经适应今天以及最近过去的气候,因此,如果这些变化太快使得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不能适应的话,人们将很难应付这些变化。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这可能会对基本的人类生活标准(居住、食物、饮水、健康)产生非常有害的影响。对于所有的国家,极端天气气候发生频率的增加将会增大天气灾害的风险。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其中一些变化实际上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负面影响。据统计,1950~2000年,特别是1990年以后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急剧增加。原因有2个,①极端天气的增多,②我国总体经济体量增加,因此经济损失绝对值大幅升高。

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以负面为主。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气候变化将使我国未来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如疟疾和登革热)的传播范围可能增加;与高温热浪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增加。气候变化将影响人类居住环境,尤其是江河流域和海岸带低地地区以及迅速发展的城镇,最直接的威胁是洪涝和山体滑坡。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水和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和交通等环境问题,也可能因高温多雨而加剧。

由于全球增暖将导致地球气候系统的深刻变化,使人类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业已建立起来的相互适应关系受到显著影响和扰动,因此全球变化特别是气候变化问题得到各国与公众的极大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而且是能源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气候变化对玉米也有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负面的。预计到2030年,我国3大作物,即稻米、玉米、小麦,除了浇灌冬小麦以外,均以减产为主。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也很大,全球变暖使水循环的过程速度加快,降水的空间不均匀性增加。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也有影响,如长江上游降水量的增加,导致地质灾害的频率会增加,对三峡水库的安全运营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气候变化也会影响青藏铁路和公路,大大增加铁路和公路运行维护的投资。

同全球一样,我国的气候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气候变暖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带来十分严峻的威胁,这种威胁仍将持续并不断加剧。科技界应当特别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积极取适应和减缓措施,不断提升气候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公众和科学家的共同愿望。

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专家顾问: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 曹龙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减缓全球变暖需要大幅度、迅速和持续地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联合国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指出,将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升温控制在一个特定的水平需要限制累积的二氧化碳排放,即至少实现净零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大力减少其他温室气体排放。

除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减缓全球变暖?据曹龙介绍,IPCC还评估了其他两种方法:一种是二氧化碳移除,即通过人为的方式增加海洋或陆地碳汇,或直接从大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封存;另一种是太阳辐射干预,即通过人为的方法减少到达地-气系统的太阳辐射,或增加逃逸到太空的长波辐射。

IPCC气候变化情景预测中的控温1.5 或2 的低排放情景,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二氧化碳移除方法。控温1.5 和2 的低排放情景需要在本世纪中叶以后实现净负二氧化碳排放。

大气二氧化碳的变化取决于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率、二氧化碳移除率,以及陆地与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二氧化碳移除率和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率之间的差值为净二氧化碳排放率。当海洋和陆地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率超过净二氧化碳排放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开始下降。如果二氧化碳移除率超过二氧化碳排放率,将产生净负二氧化碳排放,进而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扭转海表酸化的趋势。

AR6对不同二氧化碳移除方法,包括植树造林、生物碳等从碳移除潜力、地球系统反馈等方面进行评估后指出,二氧化碳移除方法会对生物化学循环和气候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会减弱或加强二氧化碳移除去除大气二氧化碳和降温的潜力,影响水、食物生产和生物多样性。

从地球气候系统响应的角度来看,通过二氧化碳移除从大气中去除的二氧化碳,抵消部分被陆地和海洋释放的二氧化碳。

多模式模拟结果显示,从大气中一次性移除1000亿吨二氧化碳的100年后,移除的二氧化碳中约49%和29%被陆地和海洋释放的二氧化碳所抵消,仅有23%“真正”从大气中被移除。其原因是,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降以后,陆地和海洋有可能由碳汇变成碳源,从而抵消部分从大气中移除的二氧化碳。

如果净负二氧化碳排放实现并且持续,二氧化碳增加引起的全球温度升高趋势将会逐渐扭转,但是其他的气候变化将会持续几十年,甚至上千年。二氧化碳移除多模式比较模拟结果表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后,地表温度和北极海冰的变化趋势逐渐扭转,全球平均降水将会先短暂上升再下降;在净负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后的至少几个世纪内,全球海平面升高仍将持续。从中可以看出,气候系统对二氧化碳移除的响应有明显的滞后性。

太阳辐射干预对气候系统影响有很大不确定性

太阳辐射干预通过改变地球气候系统的辐射平衡给地球降温。太阳辐射干预的方法包括平流层注入气溶胶、海洋上空积云亮化、高层卷云变薄等。AR6评估,太阳辐射干预有潜力作为大幅度减排的补充措施。

由于云-气溶胶-辐射过程的相互作用和微物理过程不确定性大,太阳辐射干预的冷却潜力和气候效应有很大不确定性。太阳辐射干预可以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抵消一部分温室气体增加引起的气候变化,比如降低全球温度、稳定洋流、减少飓风发生频率、减缓极端高温、抑制海冰融化、稳定区域降水变化等,但太阳辐射干预无法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完全抵消温室气体增加引起的气候变化。

“有可能通过适当的太阳辐射干预方法设计,同时实现多个气候变化目标。”曹龙说。例如,在不同纬度的平流层注入硫酸盐气溶胶,有可能同时将全球平均温度、南北半球温度梯度、赤道-极地温度梯度这几个温度目标控制在当前气候水平。如果将平流层气溶胶注入(短波)和减少高层卷云(长波)的太阳辐射干预方法结合起来,有可能同时稳定全球温度和降水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太阳辐射干预实施后再突然终止,会造成快速的气候变化。

模拟结果显示:如果太阳辐射干预突然停止,温度会突然上升。但如果在减排和二氧化碳移除的情景下,太阳辐射干预的实施强度逐渐减小至零,将显著降低由于太阳辐射干预突然终止而产生的快速气候变化风险。

此外,相对于二氧化碳持续排放情景,太阳辐射干预产生的降温作用有可能间接增加陆地和海洋碳汇,从而减少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曹龙表示,作为大幅度减排的可能措施,二氧化碳移除和太阳辐射干预都不能替代温室气体减排。目前,没有任何一种二氧化碳移除和太阳辐射干预方法被证明可以在大范围内实施,以有效减缓全球变暖,而且不同的二氧化碳移除和太阳辐射干预方法都有不同的副作用,大幅度、快速、持续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仍然是减缓全球变暖最安全的措施。

对环境的评估应从下面哪些方面进行

气体 大气中浓度(ppm) 年增长(%) 生存期(年) 温室效应(CO2=1) 现有贡献率(%) 主要来源

CO2 355 0.4 50-200 1 55 煤、石油、天然气、森林砍伐

CFC 0.00085 2.2 50-102 3400-15000 24 发泡剂、气溶胶、制冷剂、清冼剂

甲烷 1.714 0.8 12-17 11 15 湿地、稻田、化石、燃料、牲畜

NOX 0.31 0.25 120 270 6 化石燃料、化肥、森林砍伐

引自全球环境基金(GEF):Valuing the Global Environment,1998

本世纪以来所进行的一些科学观测表明,大气中各种温室气体的浓度都在增加。1750年之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基本维持在280ppm。工业革命后,随着人类活动,特别是消耗的化石燃料(煤炭、石油等)的不断增长和森林植被的大量破坏,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渐上升,每年大约上升1.8ppm(约0.4%),到目前已上升到近360ppm。从测量结果来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部分约等于人为排放量的一半。按照间气候变化小组(IPCC)的评估,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3℃到0.6℃,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到25厘米。许多学者的预测表明,到下世纪中叶,世界能源消费的格局若不发生根本性变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将达到560ppm,地球平均温度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间气候变化小组1996年发表了新的评估报告,再次肯定了温室气体增加将导致全球气候的变化。依据各种计算机模型的预测,如果二氧化碳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增加到560ppm,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1.5℃到4℃。

图 1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气温变化

二、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

自然界本身排放着各种温室气体,也在吸收或分解它们。在地球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变化是很缓慢的,处于一种循环过程。碳循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学元素的自然循环过程,大气和陆生植被,大气和海洋表层植物及浮游生物每年都发生大量的碳交换。从天然森林来看,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排放基本是平衡的。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土地利用形态,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大量森林植被迅速砍伐一空,化石燃料使用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应不断增加。从全球来看,从15年到1995年,能源生产就增长了50%,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应有了巨大增长(见图2-2)。迄今为止,发达国家消 耗了全世界所生产的大部分化石燃料,其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达到了惊人的水平,如到90年代初,美国累积排放量达到近1700亿吨,欧盟达到近1200亿吨,前苏联达到近1100亿吨。目前,发达国家仍然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国,美国是世界上头号排放大国,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总量也在迅速增长,前苏联解体后,中国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成为发达国家关注的一个国家。但从人均排放量和累计排放量而言,发展中国家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见表 3)。

图 2 1950-1995年全世界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量

表 3 15个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 序号 国家 二氧化碳排放量(百万吨) 人均排放量(吨)

1 美国 4881 19.13

2 中国 2668 2.27

3 俄罗斯 2103 14.11

4 日本 1093 8.79

5 德国 878 10.96

6 印度 769 0.88

7 乌克兰 611 11.72

8 英国 566 9.78

9 加拿大 410 14.99

10 意大利 408 7.03

11 法国 362 6.34

12 波兰 342 8.21

13 墨西哥 333 3.77

14 哈萨克斯坦 298 17.48

15 南非 290 7.29

世界所有:世界(World Resources)1996-

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未来趋势,主要取决于人口增长、经济增长、技术进步、能效提高、节能、各种能源相对价格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趋势。几个国际著名能源机构--国际能源局、美国能源部和世界能源理事会,根据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的不同情景,提出了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各种可能趋势。从这些情景和趋势来看,在经济增长平缓,对化石燃料使用没有取强有力的限制措施的情况下,到2010年化石燃料仍将占世界商品能源的3/4左右,其消费量可能超过目前水平的35%,同能源使用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增长30-40%。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相对较快,到2010年,可能要从90年代初的不足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增加到近1/2,其中中国和印度要占发展中国家排放量的一半左右。即便如此,发展中国家人均排放量和累积排放量仍低于发达国家。到下一世纪中叶,发达国家仍将是大气中累积排放的二氧化碳的主要责任者。当然,如果世界各国取更加适合环境要求的经济和能源发展战略,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出现不同的前景(见表2-4)。

表 4 世界能源理事会预计的能源消费和 二氧化碳排放情况(1990-2020)

高增长(1990-2020) 修改的参考方案(1990-2020) 参考方案(1990-2020) 强化生态保护(1990-2020)

经济年增长(%)

经合组织国家/前苏联和中欧国家 2.4 2.4 2.4 2.4

发展中国家 5.6 4.6 4.6 4.6

世界能源需求的增加比例(%) 98 84 54 30

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超过1990年的比(%) 93 73 42 5

世界所等:世界(World Resources)1996-

三、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近年来,世界各国出现了几百年来历史上最热的天气,厄尔尼诺现象也频繁发生,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发展中国家抗灾能力弱,受害最为严重,发达国家也未能幸免于难,1995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1993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80年代,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是140亿美元,1990到1995年间就几乎达500亿美元。这些情况显示出人类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是相当弱的,需要取行动防范。按现在的一些发展趋势,科学家预测有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

1.海平面上升

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可能在2100年使海平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沿海低地。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人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剧,港口受损,并影响沿海养殖业,破坏供排水系统。

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气候变暖,可能会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延长生长季节,使世界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耕作。但全球气温和降雨形态的迅速变化,也可能使世界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或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使其遭受很大的破坏性影响,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

3.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可能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有的科学家根据气候变化的历史数据,推测气候变暖可能破坏海洋环流,引发新的冰河期,给高纬度地区造成可怕的气候灾难。

4.影响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有可能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加传染病。高温会给人类的循环系统增加负担,热浪会引起死亡率的增加。由昆虫传播的疟疾及其他传染病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温度升高,可能使许多国家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黑热病、登革热、脑炎增加或再次发生。在高纬度地区,这些疾病传播的危险性可能会更大。

5.气候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从中外专家的一些研究结果来看,总体上我国的变暖趋势冬季将强于夏季;在北方和西部的温暖地区以及沿海地区降雨量将会增加,长江、黄河等流域的洪水爆发频率会更高;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和暴雨也将更为频繁;春季和初夏许多地区干旱加剧,干热风频繁,土壤蒸发量上升。农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部门。温度升高将延长生长期,减少霜冻,二氧化碳的"肥料效应"会增强光合作用,对农业产生有利影响;但土壤蒸发量上升,洪涝灾害增多和海水侵蚀等也将造成农业减产。对草原畜牧业和渔业的影响总体上是不利的。海平面上升最严重的影响是增加了风暴潮和台风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海水入侵和沿海侵蚀也将引起经济和社会的巨大损失。

全球气候系统非常复杂,影响气候变化因素非常多,涉及太阳辐射、大气构成、海洋、陆地和人类活动等诸多方面,对气候变化趋势,在科学认识上还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不同区域气候的变化趋势及其具体影响和危害,还无法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但从风险评价角度而言,大多数科学家断言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一种巨大环境风险。

四、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和对策

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危害,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到90年代未使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年排放量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19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6种受控温室气体,明确了各发达国家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比例,并且允许发达国家之间取联合履约的行动。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尚不受限制。

从当前温室气体产生的原因和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手段来看,控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主要途径是制定适当的能源发展战略,逐步稳定和削减排放量,增加吸收量,并取必要的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主要是改变能源结构,控制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发电和其他能源转换部门的效率;提高工业生产部门的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提高建筑暖等民用能源效率;提高交通部门的能源效率;减少森林植被的破坏,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等,由此来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的途径主要有植树造林和用固碳技术,其中固碳技术指把燃烧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然后深海弃置和地下弃置,或者通过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方法固定。固碳技术的技术原理是清楚的,但能否成为实用技术还是未知数,

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主要是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从各国可能取的政策手段来看,一是实行直接控制,包括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限制砍伐森林;二是应用经济手段,包括征收污染税费,实施排污权交易(包括各国之间的联合履约),提供补助资金和开发援助;三是鼓励公众参与,包括向公众提供信息,进行教育、培训等。

从今后可供选择的技术来看,主要有节能技术、生物能技术、二氧化碳固定技术等。面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发达国家己把开发节能和新型能源技术列为能源战略的重点。到90年代,美国能源部已把开发高效能源技术和减排温室气体列为中心任务,致力于开发各种先进发电技术及其他面向21世纪的远景能源技术。

灾害与气候变化风险的概念

对环境的评估应从下面哪些方面进行?相关内容如下:

1. 生态系统影响:

生物多样性: 评估项目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包括对濒危物种、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

生态系统健康: 了解项目是否会影响水质、土壤质量、空气质量以及其他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健康状况。

2. 水:

水质和水量: 评估项目对水体的影响,包括水质、水量和水循环。

水生生物: 考虑项目对水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物的影响,例如鱼类和水生植物。

3. 大气质量:

空气污染: 评估项目对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包括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

气候变化: 考虑项目对气候的长期影响,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和气温变化。

4. 土壤和地下水:

土壤质量: 评估项目对土壤的质量和结构的潜在影响,包括土壤侵蚀、污染和土地利用变化。

地下水: 考虑项目对地下水质量和水位的影响。

5. 社会经济影响:

就业和经济机会: 了解项目对当地社区的就业和经济机会的影响。

社会福祉: 考虑项目对社会福祉、公共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6. 文化和历史遗产:

文化保护: 评估项目对文化和历史遗产的潜在影响,包括古迹、文化景观和传统社群。

7. 法规和政策合规:

法律遵从: 评估项目是否符合当地、国家和国际法律、法规和政策。

8. 风险评估:

环境风险: 评估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包括自然灾害、事故和污染。

9. 可持续性和可行性:

可持续性考虑: 考虑项目的可持续性,包括利用、废弃物管理和长期影响。

10. 未来发展:

未来影响: 评估项目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包括城市规划、基础设施需求和土地用途变化。

1.1.1 灾害风险

从事发展和人道主义事业的工作人员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赋予女性、男性和儿童并保障他们的权益G。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发展战略和人道主义行动需要纳入相关措施,以降低主要风险。然而,一直以来,灾害G带来的各种影响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障碍。据记载,仅在2001—2010年,平均每年受灾人数达2.32亿人,造成10.6万人死亡和108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1。除此之外,无数规模较小且鲜有报道的灾害也不断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和生计G带来沉重的压力。

通过快速地提供紧急援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灾害的发生。然而,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发展过程中未考虑到风险G管理。灾害发生是有条件的,当危害G(如洪水或者地震)发生在生命、财产和环境暴露和脆弱的地区时,通常会形成灾害。

因此,通过实施减少脆弱性G和暴露度G的策略,可以显著降低灾害风险,进而促进减贫和社会公平。在灾害和其他危机的人道主义援助行动的规划和实施中,需要保障受影响群众的短期与长期的生命安全和其他基本权益,这一理念称之为灾害风险管理。

专栏1.1 灾害和灾害风险的定义

灾害G:在发展和人道主义领域,灾害指对社区或社会的人民生活造成广泛而巨大损失的情境,大多数人在没有他人援助的情况下,很难从灾害中恢复过来,而这些援助通常来自于该社区或者社会圈子以外。灾害通常造成大范围的生命损失、基础设施和其他资产的损害,对人民福祉、安全、健康和生计产生影响。有些灾害的影响会立即显现,而一些灾害的影响可能由于人们响应和试图恢复的方式不当而加重。

灾害风险G:指发生在未来特定的时间段,在社区或社会中可能对人们生活、健康状况、生计、财产和服务等方面带来潜在损失的。

1.1.2 灾害风险管理

灾害风险管理被定义为:“通过系统地分析和管理致灾因子,降低灾害风险的理论与实践,包括降低对致灾因子的暴露度,降低人们的脆弱性和贫困,优化土地和环境管理,完善应对不利的防范工作。”2

世界各地人民一直致力于寻找降低灾害风险的途径。有些地区将多样化生计策略(例如、农耕和打工)与降低脆弱性和减少当地损失相结合;有些地区通过社交网络获取优良牧草或即将发生的灾害(例如洪水)信息,从而制定相应的行动。然而,在某些地区,边缘化和贫困阻碍了当地居民取有效的措施;从农村迁徙到城市的居民面临不熟悉的生活环境,缺乏应对新生风险的知识和措施。当今社会逐渐认识到,国家有责任和义务尊重、履行和保障,有责任降低灾害风险;同时国际社会有责任为履行这一义务提供支持并创造有利环境。2005年世界减灾大会上,168个国家和所有主要的发展和人道主义组织签署了《兵库行动框架》(HFA),通过了一项为期10年的多组织和多部门参与的灾害风险管理,致力于构建灾害恢复型社会。

自《兵库行动框架》签署以来,许多出台了灾害风险管理的法律和政策框架,建立了早期预警系统G,提高备灾G水平。然而,《兵库行动框架》所提出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未能充分保证受危人群全面参与到风险成因、风险评估、规划和项目实施过程等方面。通过动员从地方到国家层面的所有灾害风险管理部门和利益相关者G,转变各个国家的发展体制,仍需要作出巨大努力。

专栏1.2 《兵库行动框架》

《兵库行动框架》提出五个优先行动事项:

(1)通过实施领导负责制、出台相关政策、组织项目、分配相关等举措,使灾害风险管理成为工作重心之一。

(2)识别、评估和监测灾害风险,优化早期预警系统。

(3)提升全社会对风险的认识并提供抗灾减灾信息。

(4)优化所有部门的发展规划和灾后重建,降低与社会、经济、环境及土地利用相关的脆弱性。

(5)增强备灾能力,促进全社会的有效应对。

资料来源:UNISDR.2005.Hyogo Framework for Action 2005—2015:Building the Resilience of Nations and Communities to Disasters.

1.1.3 气候变化风险

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和对全球气候变化G科学认识的深入,取更广泛的应对措施降低气候变化风险迫在眉睫。

专栏1.3 气候变化的定义

气候变化有很多定义,本指南中对气候变化的定义是:气候系统的长期平均状态的改变,诸如数十年或者更长时间3。

全球气候变化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显著增加4,诸如化石燃料G的燃烧和土地利用的变化G(例如毁林G)。温室气体是地球大气层中的自然组成成分,为地球上的生物保存热量。但是,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使大气层中的热量增加,从而导致气温升高5。

预测的气候变化包括陆地和海洋的温度上升、海平面上升、冰川和冰盖融化、降水格局变化和异常等。这些变化将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及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将导致极端气候的频率和强度增加,以及更多渐进变化G带来的巨大影响6。气候变化的特点、强度和持续时间因地而异。降低气候变化影响的努力被称为气候变化适应。

1.1.4 气候变化适应

气候变化适应是指由多方参与的管理气候变化风险的行为,为了满足不同参与者的目的,气候变化适应有许多技术上和科学上的定义。本指南中气候变化适应的简化定义如下7:

(1)为适应平均温度、海平面和降水的渐变而取的应对行动和措施。

(2)与频率和强度增加、不可预测的极端气候有关的风险减少和管理行动。

一直以来,人类都在取各种措施适应气候变率G,例如,种植晚移栽水稻品种或者选择其他生育期较短的作物。然而,气候变化的影响逐渐超过受危群体传统的应对和适应气候变率的能力G,而且增加了人们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性和暴露度,从而加剧了人们的脆弱性。

和公共机构逐渐认识到,如何将气候变化适应战略纳入各个部门的规划,以及各个层面的执行情况关系到社会安全、减贫和社会繁荣。在倡导优先保障高风险地区的女性、男性和儿童的权益,以及气候变化适应战略与当地发展项目相结合等方面,发展和人道主义事业的工作人员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一种手段,气候变化适应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动态过程。这是因为气候变化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帮助受危群体:①分析当前的灾害特征、增加的变率和未来趋势;②管理风险及其不确定性;③提升适应能力8。

表1.1 与气候有关的致灾因子和效应及适应措施的范例

*列出的例子尚不详尽。设计适应措施时,需考虑当地特殊情况。

专栏1.4 灾害风险的变化

气候变化促使灾害风险改变,不仅导致与气象相关的灾害增加和海平面与温度的上升,而且增加了社会的脆弱性,例如,加重了对可用水、农业和生态系统的胁迫。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减少社区脆弱性,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