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预报最新_农业气象预报最新消息今天
1.调查今冬天气异常时农业生产影响
2.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如何?
利用全旗土壤水分监测、物候观测资料,进行土壤墒情、作物与牧草生长状况、病虫害等监测分析,开展农牧业气象指标、农牧业病虫害、农牧业产量等预报技术研究,建立农牧业气象预报平台,发布土壤墒情、作物与牧草发育期、农牧事活动适宜期、农牧业病虫害发生期等监测及预报预测产品。
调查今冬天气异常时农业生产影响
不好。
市气象台20日6时发布:今天早晨有轻雾,白天多云转阴有零星小雨,北风二,最高气温11℃;夜间阴有零星小雨转多云,北风二,最低气温4℃。早晨有轻雾,能见度不佳,驾车注意交通安全;今天下午到夜间有弱降雨,气温下降,体感阴冷,外出请带好雨具并注意添衣保暖。
天气预报简介
天气预报,又称气象预报(测),是指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从史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对天气进行预测来相应地安排其工作与生活(比如农业生产、军事行动等等)。
今天的天气预报主要是使用收集大量的数据(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气压等等),然后使用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气象学)来确定未来空气变化。由于大气过程的混乱以及今天科学并没有最终透彻地了解大气过程,因此天气预报总是有一定误差的。
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从“风云一号”等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如何?
最近南方部分省份的异常天气对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农产品(17.18,0.48,2.87%)流通都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两天我们的客户对于这次异常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为关注,我们摘取了新华网1月18日访谈中有关章节,基本结论是:
冬季频繁降水对农业生产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冬季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淡季,持续降水会增加土壤水分,对来年开春后的作物播种、生长很有利;
不利影响有:对南方的在地作物,特别是油菜,可能会造成冻害影响;长时间的寡照天气对大棚农业有很大影响,暖条件差的大棚蔬菜会受影响。
国泰君安的评论:
目前肉、蔬菜等生鲜物资有所涨价一是由于临近春节,更主要是由于大雪导致交通受影响,涨价压力来自流通环节的紧张,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相关支持措施。目前还不能认为这次异常气候将对来年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更遑论影响程度了。
1月18日新华访谈的有关章节
问:在这一次天气过程中,湖北、湖南、江西和贵州等地部分地区先后出现雪凝、冻雨现象。1月14日,贵州出现的冰冻范围更是突破了年1月20日68市县一日内同时出现这种天气的历史记录,据说是达到76个县市。同日,湖南也出现全省性道路结冰现象,省内多条高速公路封闭。究竟什么是雪凝、冻雨,这些现象会对交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雪凝、冻雨会对农业生产带来影响么?
答:雪凝这种现象实际上我们气象上很少去说,实际上它是空中降雪降到地面上以后,近地面的气温接近于零度,稍微融化以后雪花就会变成水,进入夜间温度又会下降,突然一下降融化的这部分水就会冻结成冰的状态。到了树上就会形成像雾松或者雪松的这种状况,雪凝大概就是这样一种现象。
近地面到1500米的高空中有一个暖层,那个中间的温度大概在0-4度中间,在这个温度中雪花下来以后经过这个气层雪花就化成水滴了,水滴再往下降,降到近地面的时候近地面温度在零度甚至于零下一、二度附近,这时候水降到地面上或者地面附着物上的时候就马上冻住了,但是不是冻成冰,而是把水冻成相当一层冰盖似的,这就叫冻雨无论是冻雨还是雪凝,对农业的影响和雪和雨没有本质区别,冻雨和雪凝都是增加土壤的水分,但是冻雨和雪凝是温度比较低的时候产生的,由于温度比较低抑制了农作物的生长。如果是在北方,这种冻雨或者雪凝,特别是冬季没有作物的农田应该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问:大家都说瑞雪兆丰年,究竟什么是瑞雪?1月10日以来的这场降雪天气对农业将产生一些什么样的影响。
答:瑞雪兆丰年是中国古代流传的名言,瑞雪实际上就是喜雪、好雪。为什么说瑞雪兆丰年呢?因为在冬季一般雨雪天气会比较少,如果出现几场比较好的雪,一方面增加了土壤的水分,对明年的春播生产比较有利;另一方面雪下来以后对冬季生长的作物,比如冬小麦铺上了一层雪以后起到了增温、保伤的作用,避免强冷空气来的时候把冬小麦冻死。对南方来说如果下一场好雪的话一方面对在地的作物虽然有一些影响,但是南方相对来说温度比较高,影响比较小,同样增加了土壤的水分。
瑞雪兆丰年就是说冬季雨雪多预示着来年发生干旱的可能性比较小,农业生产可能会获得大丰收。
因为前期有一次降温和降雨过程,如果继续降温或者雨雪范围继续扩大的话对农业影响还是很大的。一方面除了增加土壤水分以外,不利影响也是有的,一方面雨水范围扩大以后会对南方的在地作物,特别是油菜,可能造成冻害影响。这两次过程连续起来以后持续时间比较长,长时间的寡照天气对大棚农业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大棚农业的暖条件要上去,暖条件差的会使大棚的蔬菜有一定的影响。对农业的不利影响也会逐渐显现出来。
问:目前,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全球变暖、持续的干旱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南方干旱最主要的一句话就是降水少,因为降水少再加上土壤里水分的不断蒸发,所以就持续干旱,整个出现这个过程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从我们农业角度讲,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少了所以旱,对于全球持续变暖和干旱对农业的影响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所谓的全球变暖很多网友讲了暖冬暖冬还这么冷,实际上暖冬指的是冬季的平均温度比常年偏高,或者平均偏暖了,而不是说冬季的每一天都是暖和的。所以全球变暖也是一样,并不是说全球每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时段温度都是在升高的,对整个地球平均来说温度是一个偏暖的趋势,对某一个地区、某一个时段也许温度在下降,所以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最直接的是极端天气增多了,有些地方出现历史异常的高温,有些地方出现历史异常的低温,气温波动在增加,这种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很大。有些地方原来不能种这种作物,但是由于气温的升高可以种这种作物了,总体来说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目前的总趋势就是这可能会直接改变农作物的种植布局。
比如冬小麦原来只能种到长城以南,将来可能能种到长城以北。还有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可能会导致某些作物的产量下降,或者某些作物产量波动幅度加大。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一些病虫害的增多,冬季气温变暖一些病虫害的虫卵不会被冻死,所以来年的病虫害可能会影响比较大。干旱对我们国家的农业影响应该比较大,06年夏天的干旱不仅导致了当年在地作物产量的严重下降,首先水分供应不够,在地作物产量会下降,还会导致一些农业设施,比如水库、池塘漏水;另外干旱可能会对人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对农业的影响如果说有什么措施没有太直接的措施,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想办法在雨水多的时候尽可能地把雨水保存起来,在缺水的时候尽可能地把水输到农业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最有效的措施。别的措施我觉得没有更好的了,最好的就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多修一些水库、池塘,把多雨季节的水存起来,在旱季去用它。
问:那么冬季频繁的降水过程活动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将如何做好防范措施,明年是不是又会是一个丰收年呢?
答:冬季的频繁降水对农业生产总体上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咱们国家农业生产是一个淡季,持续降水会增加土壤水分,对明年开春后所有作物的作物播种、生长是很有利的。而对冬季频繁降水影响比较大的一方面是设施农业,比如冬天可以吃到新鲜疏菜了,这些蔬菜都是在大棚里面种植的,频繁降水可能会导致大棚里的蔬菜生产受到一些影响。而对于大农业,就是我们国家认可的主要作物生产季是有利的。至于明年会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因为作物的生产是很长的一个时间,只能说冬季频繁降水或者冬季降水偏多会对明年作物生产奠定很好的基础,但是至于能不能丰收还要取决于明年开春以后的天气气侯条件,如果冬季尽管雨水很多,而明年春天开始持续几个月没有雨水的话农业还是不能取得丰收的。只能说现在的雨水好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问:现在的农民还是存在看天种地的现象,刚刚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要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职能和作用,气象部门将如何做好为农业服务?
答:气象为农业服务是气象部门的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农业和天气气侯更密切一些,因为大家都知道农作物生长是在露天条件下进行的,每时每刻都会受到天气气侯的影响,什么样的天气条件就会决定什么样的农业生产。比如北方一般是种旱地作物为主,南方是种水稻的,这就是天气气侯决定的。在为农业服务过程中气象部门一方面把天气预报和农业生产密切结合起来,我们定义为农用天气预报,比如从播种到收获是很长的季节,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时候播种是最合适的,什么时候收获、应该躲避什么天气是和气象很密切的。所以我们现在做得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农用天气预报,比如根据今年播种期间的土壤水分、热量条件来预报什么时候播种最合适;在收获的时候如果有暴雨或者恶劣天气尽量告诉农民什么时候收获合适,比如在北方最多的就是烂厂雨,就是在收获季节遇到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就会影响小麦的收获。
还有我们在这个整个过程中有一个气象的监测,什么时候收获,作物需要什么样的雨水、天气、热量条件,如果满足不了就会有灾害,我们会进行全程的监测,我们还会做一些灾害发生后的损失评估,比如出现灾害之后这个灾害对农作物会造成多大的损失,我们通过模型和一系列的方法估算出来灾害会造成多大的损失,给国家主管部门提供信息,使国家农业主管部门尽早掌握这些详细。在监测、评估的基础上我们还直接给国家提供一些产量预测,比如说在今年的天气气侯条件下,农业产量可能会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是丰收的还是减产的。
大家有一个概念就是风调雨顺,也就是盼望该有雨的时候来场雨。而实际上天气不按照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是我们有了天气预报以后就会想办法人为地选择天气,尽量让它做到风调雨顺。比如我们有水库,可以调节一下没有降雨的时候多给点水,如果我们预测到有明显的降雨过程那水库的水就省下来了,我们尽量往风调雨顺的方向去靠,我们的天气预报就是主要起这样的作用。希望我们的预报做得比较准确,在这方面起的作用就会更大。再者,频繁的降水过程、长时间的降水过程对农业的影响,短期来讲是阴雨寡照,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大家知道农作物要有水和阳光,却说阳光的话作物不能生长,但是对长期来讲降水也是一个很好的正效应,储存水分,免得长时间没雨的情况下蒸发、消耗水分,影响农物的产量。
1.目前农村气象服务机构已经取得一定进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也逐步地进行了气象服务站的建立,各种科教基地以及科普馆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我国的气象服务队及相关机构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2.和部门的合作不断增加 首先,气象部门已经和农业部门一起开展沙尘暴气象以及森林火险气象的相关服务;其次,气象部门也已经和农业部门共同开展农业干旱监测预警以及病虫害预报检测的相关服务;再次,农业部门已经和国土部门合作开展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一系列地质灾害的预报;最后,气象部门和卫生部门共同开展高温中暑气象服务以及一氧化碳中毒方面的服务。 3.气象业务体系也得到了一定完善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死机气象业务体系,并进行了专业观测网的建立,对主要的农作物以及生产气象条件进行观测。农业气象服务的相关方式也得到了一定地改进,服务方式也从以往的信息发布转变成为了直接给农户提供气象服务,服务方式取得了很大进步。 4.农业防灾和减灾能力有了明显增强 我国气象部门已经进行了先进气象预报系统的建立,并且精确度也有了明显提高,已经精确到了乡镇,并且和各个部门协调开展了森林火险、地质灾害、沙尘暴以及海洋天气等方面的预报,并且准确率有很大的提升。 5.气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农业面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最近几年,我国气象部门对我国粮食作物以及世界重要产粮国家的农作物产粮进行了预报,准确率非常高,已经超过了95%。我国通过人工手段影响天气的水平和规模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很多地区都通过高炮和火箭来增雨和防雪。作业范围也有了明显的扩大,从以往的农业抗旱单一模式拓展到了草原森林防火扑火、农业防灾减灾、水库蓄水增加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重要方面,并且作业方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从以往的被动转变到了主动。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