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知识宣传_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活动简报
1.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2.百名县局长谈“如何做好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工作”
3.科普手抄报,内容一定要简单、、、
4.参观气象局作文
5.气象服务上海气象局
歌词是由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组成的。
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关于世界气象日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气象中的二十四节气》
郑远著
本套书由知名科普作家郑远主笔,从气象学角度对二十四节气加入叙述。从气象观察、自然物侯、传统习俗、花开时节、食物小史五大板块深入解读;含280余幅节令画作,使知识与艺术结合;由民俗专家李天飞、植物专家冉浩、气象专家刘晓曼审定作序。内容权威、丰富、全面、有趣,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了解二十四节气,这一套书就够了。
《故宫知时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宋英杰著
本书以故宫馆藏但从未示人的明代画册《月令图》为缘起,这部月令图,是现存早的二十四节气的七十二候图解。在本书中,有对每个节气的解读,基于气候大数据(包括现代气候数据,也包括清代钦天监的观测数据)的解读。也有命题作文:从文化和科学的两个维度,逐条解读二十四节气的七十二候。同时结合我们当下的生活,将节气与物候的前世今生做了详细的解读。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美]比尔·盖茨著比尔·盖茨花了十年时间调研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的支持下,他专注于探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在本书中,比尔·盖茨从电力、制造业、农业、交通等碳排放主要领域分析了零排放面临的挑战,可使用的技术工具以及我们需要的技术突破,并提供了一套涵盖广泛但每一步都切实可行的行动。
《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之道》
庄贵阳、周宏春主编
本书结合党中央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各项要求,以十二章内容阐述了国际视野下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之道,并从概念内涵、实践路径、能源基础等十二个方面全方位阐释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知识,回答了碳达峰碳中和有什么深刻含义等问题。内容宽而精,行文深入浅出,既可作为增强党员干部抓好绿色低碳发展本领的学习参考,也可作为一般读者的碳达峰碳中和普及读物。
《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杨涛、杜晓宇主编
如何更好地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可以发挥怎样的价值?本书汇集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重点科研院所、高校和中央企业的20多位知名专家及青年学者,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举措、实施路径、科技创新三个专题开展了深入研究。
《数字时代的碳达峰与碳中和》
曹立主编
本书是专门阐述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即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专著。该书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但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与碳达峰和碳中和有关的理论,而且在此基础上,全面地阐述了为实现目标而应取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这可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带来最有效的成果,最终可为产业升级和能源低碳转型带来新的前景。
《未来:碳中和与人类能源第一主角》
通融传媒、考拉看看著
心本书就是一部碳中和时代关于新能源的梦想、探索与道路之书。本书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碳中和行动指南,为行业发展、能源体系建设、能源安全保障等提出了切实的建议,呈现了新能源领军企业通威集团的鲜活案例,对于关注经济发展和中国未来的读者,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百名县局长谈“如何做好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工作”
篇一
1、气象上把风的来向确定为风向。(对)
2、下雨天,不要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躲雨。(对)
3、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对)
4、冷空气会造成气压下降。(错)
5、霜降意味着霜是从空中降下来的(错)。
6、“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撑伞困难,高的草不时倾伏于地”目测风力等级为6级。(对)
7、云层越厚越暗,预示大雨即将来临(对)。
8、出现台风暴雨天气时,呆在家中,关好门窗。(对)
9、雪深是从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对)
10、在山区,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如果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应立即过河。(错)
11、城市里不会发生干旱灾害。(错)
篇二
1、降水量是指某一时间段内未经蒸发、渗漏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以毫米为单位。(错)
2、天气预报中的“气温10-22℃”,其中,10℃表示一天中的最低温度。(对)
3、一年中平分白天黑夜(昼夜长短一样)的节气是春分、冬至。(错)
4、天越蓝说明空气湿度越大。(错)
5、在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不要打电话、看电视,并把电视天线插头及电源线插头拔下。(对)
6、温度越低,湿度越大,人越感觉冷。(对)
7、气温越高,湿度小,风速大,森林火险等级越高。(对)
8、冬天不会打雷。(错)
9、雷雨天气时,躲到大型金属广告牌下避雨。(错)
10、气象上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对)
11、你面北而站,风从你背后吹来,使你感觉被往前推,由此判断当时是吹北风。(错)
12、打雷的时候往往伴有闪电,我们会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对)
13、赤道地区是全球气温的地区(对)。
14、“神舟”飞船选在晚上发射的原因,是便于飞船发射升空时地面人员和设备的观测。(对)
15、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对)
篇三
1、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颜色依次为蓝色、**、橙色和红色,红色气象灾害代表特别严重。(对)
2、台风与强热带风暴相比,台风破坏力更大。(对)
3、天气现象符号“△”的含义是冰雹。(对)
4、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对)
5、提高社会道德水准是《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错)
6、围绕政策和舆论导向,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错)
7、各级将公民科学素质工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错)
8、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鼓励捐赠,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对)
9、卫生纸是干净的,可以用来当餐巾纸用。(错)
10、眼影、腮红中的滑石粉常常含有致癌的石棉。(对)
11、厨房污染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和烹调加热两个方面。(对)
12、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对)
科普手抄报,内容一定要简单、、、
---------------------------------------------------------------------------------------------------------------------------- 气象工作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气象科普是气象科技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纽带,也是科学防灾减灾,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郑国光局长在2010 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呼吁要加强防灾减灾的科普工作,同时希望“气象科普要让老百姓听得懂看得明白”。第三期县局长班百名学员就“如何做好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工作”展开专题讨论。以下摘自学员的研讨发言。 ----------------------------------------------------------------------------------------------------------------------------》》》》气象科普宣传的现状《《《《 我国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各地涉及的气象灾害有洪涝、暴雨、雷电、大风、冰冻、冰雹、暴雪及由此而衍生的各种灾害和农业气象灾害,投入的经费从几千元到十几万元不等,取的方式有电视、网络、报刊、收集短信、宣传画、光盘、电子显示屏,科技活动周送科技下乡活动,利用“3.23”世界气象日、“5.12”中国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开展综合宣传,张贴科普宣传画,以及专题讲座、气象灾害信息员培训班等多种方式,提高了群众对气象灾害的认知能力和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锻炼了气象部门的科普宣传方面的人才,提高了宣传能力和水平。》》》》气象科普宣传存在的问题《《《《 1.对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人认为科普宣传是花钱贴本的事,没有收益和回报,尽量减少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对科普宣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气象科普宣传的经费不足:上级部门预算在气象科普宣传方面经费不足,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科技服务收入用于宣传工作总量不多,导致经费不足。尤其在欠发达地区经费支持有限。 3.气象科普宣传的人员和人才缺乏:县局受人员编制的限制,人员相对较少,又要从事基础业务、防灾减灾和科技服务等各方面的大量工作,多数人都是身兼数职,顾不上做好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再加上这方面人才素质缺乏,也很难做好气象科普宣传工作。 4.没有完善的气象科普宣传体系:没有固定的宣传组织机构,目标任务制度和考核,使宣传工作流于形式,气象科普宣传的重点也不突出,处于被动完成上级任务的状态。 5.气象科普宣传的内容通俗程度不高:目前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的气象科普宣传材料大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只有从事本专业人员才能看懂,而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不乐意去看和接受。》》》》解决的思路和建议《《《《 1.建立气象科普宣传的体系:从机构设立、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目标考核上进行完善。 2.建立科普宣传的专业和专职队伍:从人员和人才上保证科普宣传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加大宣传的力度。 3.加大气象科普经费的投入:多方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宣传工作必需的经费供给。 4.气象科普宣传要通俗化:老百姓听不懂、看不懂的气象科普宣传,做了也得不到效益。应该做一些喜闻乐见、一目了然的、或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让老百姓乐意看、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才能有效地进行防灾减灾、防御自然灾害。 5.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短、中、长期相结合:气象科普宣传要突出当地主要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同时兼顾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要深入农村,注重农民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兼顾偏远山区,流动人口,同时,在街头巷尾,宣传栏地等扩大宣传的领域,让气象科普宣传占据每一个角落,要考虑现阶段的宣传效果,也要考虑科普宣传的长远性,如气象科普知识进入中小学教材,在相关学科中纳入必要的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科普知识,让人们从小就接受到气象科普知识,从而使气象科普宣传真正进学校、进农村、进农民、进社区、进列车,并在农村和城市均等化,使弱势群体也能接受到科普宣传教育,从而提高中华民族整体防灾减灾、防御自然灾害,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参观气象局作文
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看,科学普及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必然有其自身的“增长点”。科学普及的生长点就在自然与人、科学与社会的交叉点上。也就是说,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学普及,科技与社会又作为科学普及的“土壤”,哺育着它的生长。而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则为科学普及不断提供新的生长点,使科普工作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浓厚的社会性、时代性。形象地说,科学普及是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舞台,以人为主角,以科技为内容,面向广大公众的一台“现代文明戏”,在这个舞台上是没有传统保留节目的。 从本质上说,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作为社会教育它既不同于学校教育,也不同于职业教育,其基本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科学普及的特点表明,科普工作必须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才能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 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立体结构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种社会职能。在科普工作中,既要注重科技知识的外在功利,又不可忽视其内在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知识信息中含有的四个不同层次(即数据、信息、知识和智能)中,占据最高层次的智能,才是构成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最具活性的重要素质。而这对身处不同岗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科技工作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
科普由谁来写和写作资格认定
科普书都是一些成为了伟大科学家之后的人才有资格去写,这是学术界的行业规矩,所以一些科学家不愿意或者有些为难情绪去写科普,这主要是考虑到自己还不是伟大的科学家的原因,因为一旦某某科学家答应写一本科普作品了,行内人士一般不会说的,心里都会反感的, 最后就是由一些普通人来写(但必须是出于对科学的热爱和崇敬来写)而且不能署真实姓名只能是笔名,这是行规。
中国的特色科普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教育基础设施落后,人均受教育水平较低,因此公众的整体科学素养水平比较低。此外,中国目前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国家。公众的科学素养存在很大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职业差别。因此,中国的科普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工程,较之西方的公众理解科学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包括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普一直被作为公益事业,受到了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设立了科普管理和协调机构,建设了大量科普场馆和设施,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中国科普立法
2002年6月,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 2006年,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 2009年,南京市颁布了《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
中国科普管理和活动机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科普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就在中央人民文化部设立了科学技术普及局,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科普工作。其后,在各部门、地方都设立了专门的科普管理机构。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科普场馆。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科普专项经费,以支持科普活动。中国目前的科普经费主要以拨款为主。社会各界,包括科技界、媒体出版业、城市社区、企业等等,都积极投身于科普工作之中。
国家科普管理机构
中国对科普工作的管理和协调机构是相对集中型的。为统筹管理和协调各部门的科普活动,使各部门都重视科普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规定,科技部负责制定全国科普工作规划,实行政策引导,进行督促检查。1996年4月成立了以科技部为组长单位,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为副组长单位的国家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由中央、院和群众团体中有关科普工作的部门组成。随后,中国各地也相应地建立了地方科普联席会议制度,这对于有效动员各种力量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在院各系统中,各部委的科普职能都是依据其主要职能而展开的。 科技部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下设立了科普处。该处的职能是:起草国家科普政策法规、组织协调国家重大科普活动、完善和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等。 教育部下设机构中,基础教育司、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科学技术司、师范教育司、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等依据自己的职能,不同程度地参与科技教育和科普工作。 卫生部涉及到的主要职责有:开展全面健康教育、指导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和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的实施、指导医学科技成果的普及应用工作等。 农业部在农村科普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农业部下设的科技教育司负责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此外,农业部还积极支持中国农学会的科普工作。
科普活动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虽是一个群众性科技团体,但在中国的科技发展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之一是科学技术普及。建国以来,它通过组织科普活动,为中国的科学普及工作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明确规定了科协组织是科普工作主力军的地位,它担负着科普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的任务。 在中国科协机关设立了科学技术普及部,主管科协系统的科普工作。 中国科协所属167个全国性学会,其中138个成立了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科普创作协会成立于19年。在22个直属事业单位中,中国科学技术馆、科学普及出版社、中国科普研究所等从事科普事业的有14个。全国已建县级以上科协2881个,学会65482个,企业科协10674个,大专院校科协328个,街道科协4191个,乡镇科协、科普协会32511个。科协机构已经形成从中央到地方有系统的最完善的科普组织。 中国科学院也是中国科普工作活动的重要部门,在科普方面的职责是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高科技人才密集、科研设施先进的优势,加强各科研机构和科技工作者与社会公众的联系;动员和组织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以多种形式宣传科技知识;推动有条件的科研单位面向社会开放研究实验室,通过举办讲座、组织参观等多种方式进行科普宣传。为充分发挥自身智力和设施的优势,及时有效地向社会普及中科院最新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和中科院科普办公室,负责中国科学院的科普工作,并积极开展科普活动。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简称全国妇联)下设妇女发展部,其涉及到的科普职能有:指导各地妇联组织妇女文化科技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动员和组织妇女参与扶贫、西部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村妇女依靠科技致富;指导各地妇联开展“双学双比”(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巾帼建功” 活动等。儿童工作部涉及科普的职能有:开展女童工作,促进女童发展;参与推进校外教育,协调、推动全社会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 此外,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青团等部门都有专门的机构设置负责职工和青少年的科学普及工作。
科普场馆和设施
科普场馆和设施是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科普宣传和教育的重要场所。截止到2001年,中国大陆地区共有科学技术博物馆240多座,包括科技馆 21座,综合性自然博物馆8座,自然保护区建立的博物馆6座,专业性自然史博物馆115座,农业、航空、航天、邮电、铁路、中医药、煤炭、军事等专业性技术博物馆约50座,水族馆38座,另有省级综合性博物馆设立的自然部9座。
科学技术馆
科学技术馆是指综合性科学普及场所,其主要功能是:展览教育、培训教育、实验教育。 中国科学技术馆一期工程2万平方米在1988年建成向社会开放;1999年国庆50周年时2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竣工,千年之交向社会正式开放。 中国科学技术馆二期工程新展厅的展示内容着重反映了新世纪科技发展的趋势,反映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领域,主要包括:航空与航天、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技术、能源与交通、材料与制造技术以及基础科学等各学科不同领域展品300余项,还有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展品约400项。 中国科技馆穹幕厅是世界上最大穹幕影厅之一。 2006年,将有一座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中国科技馆新馆矗立在奥林匹克公园内,更加现代化的设施将使之进入世界三大科技馆之列。 上海市科技馆是地方投入建立的大型科普活动场所。2001年10月在中国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非正式会议,就在上海科技馆举行。 海尔科技馆是中国第一家由企业出资兴建的现代化科技馆,创建于1998年并于1999年正式对外纳客。海尔科技馆是以企业文化为依托,融科技、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展馆。
专业自然博物馆
目前,中国大陆建有专业性自然史博物馆115座,其中包括恐龙等生物博物馆30座、天文馆15座、地质馆70座。 常州中华恐龙园应用的先进技术堪称中国自然博物馆之典范。恐龙园运用情景营造手段,以飞溅的瀑布、冷峭的山岩、无水的海洋、茂密的丛林、洪荒的洞窟等,再现中生代特有的生存环境。化石陈列运用互不雷同的手法,通过高科技手段和声光电的运用,结合成像、卡通动画、恐龙翻模、网络游戏以及各类科技制作等,使中华恐龙馆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观念,成为具有震撼力的,集博物、科普、观赏、游乐、参与为一体的现代新型恐龙博物馆。 中华恐龙馆内设有五个主厅和六个厅。全馆总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馆体穹顶最高处达36米。各厅通过逻辑路线,有分有合,互为关联。以生物演变史作为设计背景,重点突出恐龙从生存、繁衍、演化直至毁灭的构思主线,揭示了生命与环境相互依存,人类必须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深刻主题。
科普教育基地
利用已有的科技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向公众开放,也是中国科普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确定了第一批对公众开放的科普教育试点基地,包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与古人类研究所、计算机研究中心。
科普大篷车科普列车
“科普大篷车”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根据中国科普工作发展要求而研制生产的,目的在于向偏远地区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宣传、科学技术咨询,举办科普展览。 科普大篷车具有车载科学技术普及展品展示教育、展板宣传教育、科学技术片播放教育、赠送科学技术普及资料书籍、流动科学技术普及宣传舞台等五项功能,被誉为“流动的科学技术馆”。 科普大篷车于2001年1月投入使用,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开展了大量科普活动,受到了农村居民的热烈欢迎。2002年,“科普大篷车”在全国17个省、市、区行驶,在各地举办了约10万场科普报告和讲座,听众数千万人次。 2002年,中国又推出了面向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科普列车”,主要开展科普展览、报告会、讲座、农业技术咨询、医疗技术培训、致富经验传授、科普**放映等活动。 2002年5月以“传播科学文明,服务老区人民”为主题的科普列车从北京出发,沿京九(北京—香港九龙)铁路在河北、河南、湖北、江西四省的14个县市开展宣传服务活动。2002年10月,以“传播科学文明,促进西部开发”为主题的科普列车则从北京驶向西北,为内蒙古、宁夏、甘肃等3个省、区铁路沿线9个县(旗、市)的各族人民提供服务。所到之处,广受欢迎。
大型科普活动
中国的大型科普活动包括科技周、大型科普展览、科技下乡等。 科技活动周是目前中国重要的科普活动之一。2003年虽然遭受SARS疫情影响,但全国科技周活动仍如期在网上进行。主题是“依靠科学,战胜非典”。 国家科技周的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全国各省市有关科普活动的机构都取行动来宣传科技,促进公众与科学的对话。每年的科技周国家科普联席会议都通过协商形成一个主题,围绕该主题各部门再来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 主题为“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的200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于5月15-21日在全国展开。2004年的全国科技活动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重点宣传科学发展观、强调科技为“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关注未成年人科普教育。主要的活动包括在北京举办“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的大型主题展览及大型科技游园会、在河北西柏坡举办“科技富民”大型科普活动、在黑龙江举行“振兴东北,服务三农,科技列车龙江行”大型活动等。 科技周、科技月等综合性科普活动虽然时间短暂,但影响却非常广泛。通过定期举办大型科普活动,调动了科技人员进行科学传播的积极性,推动了公众对科技的学习和理解,扩大了社会影响。 同时,配合重大国际和国内节日,国家各科普有关单位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如国际气象日、世界卫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国际博物馆日、全国植树节、国家节能宣传周等,各有关单位根据节日的情况,通过报纸、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宣传舆论工具,以科普知识竞赛、演讲或大型文艺演出的方式来宣传相应的科学知识。 面向农村的科普活动则更加强调实用技术的传播。自1996年以来,各地在每年的春冬季节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先后组织了1000多万科技人员下乡,帮助农村干部群众提高文化科技素质。 在这些活动中,都穿插着科普讲座。据统计,仅在2002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系统就举办讲座近9万次,参加人数达到300多万人次。 “由于部门对科普事业的重视和支持,现在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科普环境。”——著名华裔数学家陈省身到过世界许多地方,在比较了中外科普工作的条件后,对中国的科普环境表示由衷的赞叹
科学普及的定义
有了明确的公认的定义,才容易知道论述的基础,才容易得到一致的结论。 讲述自己的论据和结论,让读者自行验证此结论是可重复的规律(科学)的过程,被称为科普。 迷信是不希望听者去验证,只希望听者接受讲述观点的传播形式。 不经验证的接受方式,也是迷信。 对没有能力理解或验证的人讲科学,应该叫启蒙教育,多用于在儿童还不知道基本科学验证方法的时候,讲述科学知识。这不适用于理论交锋之时,此时主要讲证据。学校的教材,才是经得起推敲和实验证明的标准的科普读物。 由此定义出发,象时间简史一类,没有严格推理过程,盲目把一些“科学家”结论推给大众的做法,不是科普,最多算做启蒙,也就是给不知道相对论,或不理解相对论的人看的,而科普读物,要象教材那样,对每一个实验论据,都要讲清前提条件,预计结果,实验结果,这才能让读者去验证。 我们学校的教材是最常见的科普读物。用这个科普的定义,才是可验证,可重复的科学定义。“科学家”是没有严格定义的,科普读物也不需要科学家去写! 有人这样定义科普:“科学技术普及,是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爱因斯坦就用这种方法“普及”他的相对论:“一个人坐在火炉旁五分钟,他感觉象过了一个小时;一个男人与他喜欢的姑娘聊天,一个小时,他感觉过了五分钟。所以说时间是相对的。”确实用了公众易于理解的说法,但这是错误的!科学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科学定义的时间,就是所有参照系都同意的统一时间,否则就不是科学时间。科学精神,就是质疑一切的态度,不论话是谁说的,只有不出现例外情况,我们才承认它是科学的。这个定义,刚好与我定义的启蒙相近。参见百科词条:启蒙、启蒙教育。
气象服务上海气象局
参观气象局作文1
8月27日下午,平潭气象局门口排起了一堵“人墙”。原来,是我们平潭时报小记者们来参观气象局啦!
点完人数,我们兵分两路。我们这一队先来到了机房旁的工作室。在这间工作室里,我们了解“怎样制作天气预报”和“自然灾害怎么预防”等关于天气的知识。“大家在生活中都遇到过晴天和雨天。晴天并不是说有太阳,而是指空中的云量不足三成。雨天,云量是三成到五成;暴雨就是指云量达五成以上。”工作人员为我们娓娓道来。“最可怕的天气是雷雨,当人们在野外时不能站立树下或打伞,应蹲下,跨脚抱头。”那位工作人员还告诉我们,自然灾害分为13种,它们有红橙黄蓝四个等级。其中,四级蓝色预警是最弱影响,红色预警是最高影响。工作人员讲解后,我们整理出了制作天气预报的四步骤。1、收集资料。从历史的天气资料中收集信息。2、处理资料。对收集的各种信息进行初步整理。3、分析资料。每天都要进行天气会商,对平潭气象局与北京中央气象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讨,得出结果,并再次修改。4、发布天气预报。
离开工作室,我们来到了值班室。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怎样看懂天气资料。接着,我们又来到了观测场。
观测场的设备应有尽有。在绿色草坪的衬托下,设备显得愈加神奇。这么多设备中,有蒸发水量器,能见度传感器,深浅层地温传感器。其中,有一个叫百叶箱的设备,里面是个温度表,测空气的温度,必须离地面1。5米。以及雨量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它们的样子千奇百怪,却充分良好的发挥它们的不同作用。
这次活动让我了解了遇到一些自然灾害该怎么处理,天气预报的制作方法,还有一些神奇的机器令我大开眼界,增长了知识,收获了快乐。
参观气象局作文2好久没有听到这样激动人心的消息了:今天下午(星期五),学校组织五年级全体学生,到气象局去参观。
好消息像风一样,吹遍了五年级的六个班。
下午来了,大家排着队伍来到操场上集合,那穿着黑白相间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的少先队员,红领巾随风飘扬,迎着和煦的春风向气象局出发。
来到气象局,这儿美极了!繁花似景,绿草如茵,并且还有热情的叔叔阿姨们,在叔叔阿姨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监测基地,这是块25×25平方米的草地,这儿有井然有序的“井”字形地砖小路,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气象仪器。如风向塔、百叶箱等测量仪器。可别小看它们,它们可是叔叔阿姨工作的好帮手哦!
风向塔乳白色的长杆似乎碰到了白云姐姐,它们两快活地交谈,咦,那是什么在转动,近一看,是“小杯子”呀!讲解员叔叔告诉我们,风一吹过,“小杯子”就欢快地跳起“舞”来,叔叔阿姨根据“小杯子”的“舞姿”来测量风速。我不禁自言自语地说:“原来这个小不点的作用这么大呀!”
咦,那个小房子是干什么的呀!哦,那是百叶箱,叔叔告诉我们百叶箱是来测量一天当中最高以及最低温度的仪器。呦,那我可真小看它呢!
办公楼座落在监测基地的对面,片刻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二楼的气象会商室,讲解员阿姨向我们介绍了每天的工作流程。检测后进行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意见,最后得出结论发布国家气象局和电视台,哦,原来我们每天看的“天气预报”是这样来的呀!
参观气象局作文3阳春三月,我们即将迎来今年的“世界气象日”。x月x日上午,泰州晚报的叔叔阿姨们为我们晚报小记者组织了一次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参观气象局。
一路上,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不停地催促着妈妈:快点,快点,再快点。到了气象局门口,我的嘴便变成了o字型,人太多了。等了几分钟,伙伴们全齐了,,老师令我为小组长来带领整个队伍,我的心里又添了几分自豪。
首先我们来到了六楼放映厅,两个大屏幕左一个,右一个播放着关于极地气象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影片,从中我知道了许多知识:雷雨天气里要躲进房屋,关掉电源;台风天气要关好窗户,用胶带纸在玻璃上贴个米字型,防止玻璃破碎;今年的主题是:人与气候;气象灾害有雾、暴雪、道路结冰、寒潮、高温等十多种;我们可以通过96121获取预警信息……一个个画面看得我心惊肉跳,这些灾害天气在全世界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如果没有及时预报,不取预防措施,将会造成无数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由此可见,气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多么重要。
我们还参观了四楼,一位高个子叔叔给我们讲了天气预报的制作,随着仪器的准确度日渐提高,现在3天以内预测天气准确度已经达到了70%,5天内的准确度为50%,并且最精密的电脑仪器就在气象部门呢!
最后我们参观了一楼大厅,只见一张张图纸贴在墙上,使我们受益匪浅。
参观气象局作文4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王主任和晶晶老师带我们科学小组的15名同学到石家庄市气象局参观。气象局坐落在鹿泉市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因为那里地势开阔,适合观察天气、观测气象。
气象局的叔叔先带我们参观了人工降雨降雪的'火箭弹模型和火箭弹发射器。火箭弹分三个部分:底部装有火药,负责把中段和弹头发上天,中段是火箭弹最主要的一部分,里面装有碘化银,可以充当雨和雪的凝结核,这样就可以把高空的水分聚集在一起,形成雨雪落下来,今年下的一场大雪就是发了40枚火箭弹形成的。弹头内部装有一个降落伞,可以让弹头安全降落,不会伤到地上的人。
然后,叔叔又带我们参观了测地温、气温、风向、雨雪量、潮湿度、风力和蒸发量的地方,那些仪器被放在一个小广场里。一进门,就是一个有风杯和一个像鱼尾巴一样的东西,这个是测风向和风力的;然后,有两个象信箱一样的仪器,这里面装着两根两寸长的小铁棒,是测湿度和气温的;接下来有两排被埋在地下的管子,这个是测地温的,分别有人工和自动两种观测方法;还有一排是测蒸发量和降雨降雪量的仪器,最后一排是测雨、雪深度的。
这次的参观让我长了许多见识,学到了很多关于气象的知识,以后再有这样的机会,我希望还能再参加。
参观气象局作文5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天,老师带我们去渭南气象局去参观。
随着社会行业的多样性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日益复杂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群对天气预报和气象信息的需求差异越来越大,所要求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各不相同。专业气象服务中心一直致力于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及时、准确、详细的各种气象专业服务,服务面涉及工农业、商业、建筑、旅游、保险、交通运输等诸多不同行业=。
通过这次去渭南气象局的参观,我了解到很多气象科普知识。等我们到气象局时,气象局的阿姨早已在门口等着我们了。先跟我们合了影。又跟我们讲解了有关气象的知识。阿姨又带我们到了5楼气象值班室,看了一些有关气象的知识。比如像三七高炮、高空火箭炮这些能把冰雹分解的机器,非常壮观。我们还了解到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先把全国的天气测量数据卫星接收,再把数据整理发送。由卫星发送到网上,再由网上发送到电视台。我们平时以为制作天气预报很简单,没想到制作天气预报这么复杂。
通过这次参观气象局的活动,不仅使我增长了不少的气象知识,懂得了许多气象道理,又使我大饱了眼福,真是一举多得!我们利用这些气象知识用于指导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气象预测无时无刻在为我们服务着。特别是预测出像冰雹球形闪电这种气象灾害,提前告诉人们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地消灾减灾,把损失与灾害降到最低的程度,使人们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天气、气候和水与人们是息息相关的,与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同学们,关注天气,保护环境,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关注天气,保护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的美好!
参观气象局作文6上一个星期五,我被老师选中去气象局参观,我心里很激动。
我兴高烈地坐上了大巴。路上,我听老师说:“待会儿去气象局,那边的老师会给你们看一些关于天气的短片,看完后老师会提出问题,回答真确的同学会得到一个小礼物。”我一听到“礼物”这个词就有一种兴奋劲涌上来。我决定要拿一个礼物回家。
到了气象局,老师先带我们参观了一个放仪器的“花园”。里面有很多我没见过的机器,其中有百叶箱,雨量收集器和测量温度和湿度的机器。老师在一旁耐心的讲解,可是我和其他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啊,浪费了老师的一片苦心。
我们在”花园"里待了一会,听到管理员阿姨说:“可以进去了。”我高兴极了,我听见“轰”的一声,原来同学们都很开心,一下子冲了进去。管理人员向我们介绍了他们气象局的“景色”,以及他们的工作机制,和每昙一个气象局。接着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工作场所,工作流程。还跟我们说天气预报的由来,我心想:原来叔叔和阿姨们的工作这么辛苦呀!然后,管理员给我们播放了短片,通过了短片,我明白了很多知识。
他们细心,严谨的工作态度打动了我,我从今天开始,也要和气象局的叔叔阿姨们学习,养成自己良好的学习态度。
参观气象局作文7星期五下午,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来参观气象局。
“啊,到了,到了!”我们兴奋地喊道,走进气象局,一阵凉风吹来,我感到特别惬意,一路上的劳累似乎早已消失到九霄云外了。
来到气象观测站,工作阿姨为我们大概地讲述了每天天气预报的来源:首先要会使用气象仪器,来准确的判断天气如何;还要工作人员们亲自观察自然界各种景观来进行推测,从而获得天气预报。
为了让我们对气象了解的更深度一些,一位叔叔领着我们来到了气象观测台,带我们认识了一下气象仪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根大铁架子,叔叔向我们介绍:“这个大铁架的名字其实叫做‘风向塔’,风儿从哪一方吹来,上面箭头便清楚指向那一方,我们就可以知道风向了。”同学们听了,连连点头。
叔叔旁边的一个同学指着一个好似箱子的东西,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呀?叔叔。”只见叔叔笑呵呵地说:“这个呀,叫‘百叶箱’。”我仔细观察,“百叶箱”就像一架小空调。叔叔接着说:“‘百叶箱’作用可大了!它能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保护仪器免受风、雨、雪的影响,而且啊,它有许多通风口,可以适当通风,能够准确地感应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情况……”
“哇!”同学们惊喜地喊道,“这不是百叶箱,简直百宝箱嘛!” 随后叔叔又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温度测量仪、地表测量仪等许多气象仪器。
回到学校的路上,我想:这次参观不仅让我对气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用慧眼去观察,用双耳去倾听,用大脑去思考,这样才能学好科学,领略大自然的无穷奥妙!
参观气象局作文83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气象日,气象局一年只在气象日时开放一天。上周日我幸作为小记者志愿者参加了小记者俱乐部去气象局了解气象知识的活动,终于了解了气象局的大致工作,揭开了气象局神秘的面纱。
一共有一百多位小红帽参加了下午的活动,我和其他四个人被分到了一个小组里,这个小组的成员有:高大宏伟的肖宏峰、队长叶逸文、我妈妈同事的女儿冯心蕾、还有幽默的邹欣芮。还有谁呢?当然是无名氏我啦!
我们先来到一片空地上,看到了雄伟的防雹增雨火箭弹。这个火箭弹有半米长,发射器有整整一米长!我们还看了灾害应急指挥车声的、激光发射器等设备,零距离接触到这些气象设备,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还成功访了四名游客,访了气象台台长和专家,从他们的口中我还知道了台风的走向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台风是从海上形成的这些学校里学不到知识。
最后的小组分享环节,队长叶逸文上台进行了汇报,他的汇报精彩生动,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为了地球的未来,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出行不开车,尽量骑自行车或步行,环保意识要增强。这次活动让我了解了非常多的气象知识,也让我体会到了团体的精神。
参观气象局作文9今天,是我期待已久的日子,我早在上上周就报了学校组织的气象局实践活动。一大早我和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中国气象局。
首先,讲解员先给我们放了一个短片,讲述了中国气象局的工作。中国气象局专门负责预警或预报天气以及突发自然灾害,为了减少人民财产损失。看完短片后,讲解员给我们介绍了一款机器人——Rokid,这款机器人定位为家庭机器人,它可以帮助人们用语音查询全球的天气情况。你可以问它一些奇怪的问题,它的回答非常有趣。它可以放在家里,既可以随时查询天气,也可以用它听歌,听笑话,真是方便。我在想,如果我们把这个机器人用渔船上面,渔民就可以跟进天气进行出海的工作,这样就会减少很多危险。
接下来,我们去了新闻演播间,在这里我也过了一把主持人瘾。我还上台拍摄了自己的天气预报新闻节目。在拍摄的过程中,我竟然发现在摄像头上有题词,只要翻动鼠标或让他让帮着翻,就可以看着念了,而且正对着摄像头。我觉得他们这样也有点算,但细想想也是情有可原,毕竟一天播出那么多节目,主持人也不可能把每一篇新闻都背下来的,这样是为了播报不出错误,原来平常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电气预报节目是这样录制的。
活动最后我们还和著名主持人拍了合影。因为一会气象局有直播节目,我们只能恋恋不舍地回去了,我头一次觉得时间过的这么快,还没有参观够,就这么快的结束了。
经过这次气象局的参观,我既体验了主持人,又增长了见识,真是一举两得啊,希望有机会还能再来体验一次。
参观气象局作文10“3.23”日是世界气象日,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气象知识,便组织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去青阳气象局参观学习。
这天, 同学们穿着整齐的校服,排着长龙似的队伍,一会儿便来到目的地——青阳县气象局。这里的环境十分优美,吸引我们的不仅是美丽 的风景,走廊上的宣传栏介绍的许多气象知识,更让我们迫不及待地想和气象来个亲密接触。
在一位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 青阳天气预报的电脑控制中心。这里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电脑,工作人员将搜集来的天气数据输入电脑里,经过认真的分析再传送给千家万户,此时此刻制作中心内的大屏幕上正播放着青阳当天的天气情况。工作人员还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让我们知道了雷是怎样形成的。从他的介绍中,我还知道中国人还发射了两颗卫星到太空上来预测天气,同时,我还认识了许多天气小标志,真是收获不小。
接着,我们又来到室外的气象观测台,这是获取天气信息的观测区,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仪器,有的像个小箱子,有的像个小球,有的还像学校里的升旗杆。经过工作人员的介绍,我知道了它们是测量温度的百叶箱, 测量风向的风向标,还有地下温度测量器……看似简单的天气数据正是通过这些仪器测量出来,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便结束了愉快的参观活动,同学们都意犹未尽,想着回去后还要多了解一些气象知识,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通过发布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等信息,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气象服务。
一、气象服务的内容
上海市气象局提供的气象服务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日常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空气质量预报、海洋气象预报等。这些服务不仅覆盖了陆地,还涵盖了海洋等广阔领域,为公众提供了全方位的气象信息。
二、气象服务的获取途径
公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上海市气象局提供的气象服务。首先,可以通过上海市气象局的官方网站、手机应用程序等在线平台,实时查询最新的天气预报和气象信息。此外,上海市气象局还与各大媒体合作,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渠道向公众发布气象信息。
三、气象服务的重要性
气象服务对于公众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帮助公众合理安排出行、穿着等日常生活,避免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同时,气象灾害预警的及时发布,可以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气象服务的改进与提升
上海市气象局一直在努力提升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强气象观测和预测能力,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同时,上海市气象局还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气象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公众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
综上所述:
气象服务是上海市气象局为公众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丰富多样,获取途径便捷。气象服务对于公众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公众合理安排活动,减少灾害损失。上海市气象局一直在努力提升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第二十二条规定:
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补充或者订正。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第二十五条规定:
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必须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并标明发布时间和气象台站的名称。通过传播气象信息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支持气象事业的发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