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沿海城市_全球气候变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1.气候变化造成的四种影响
2.如果全球持续升温,后果将怎样?
3.中国地理:全球气候变暖及对我国海域环境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4.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哪些?
5.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与危害有哪些
地球上百分之七十都是海洋,如果气温持续变暖海洋会怎样?你想过吗?
各位网友们大家好,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地球有百分之70都是海洋,我们的陆地面积仅仅只有百分之30,那么如果气温持续变暖海洋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如果气温持续变暖,海平面就会上升,因为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去我们的南北极的冰川就会逐渐消融,那么南北极的冰川消融之后就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以至于淹没一些沿海城市。那么我们在很长时间一直在提保护地球,绿色出行就是为了防止二氧化碳的排放,防止臭氧层的空洞继续增加,所以我们国家以及国际上也提出了一些措施以及方案。所以我们在平时尽可能的低碳出行,因为到目前为止来说,我们的地球只有这一个,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以及保护它。
那么如果冰川继续消融,我们众多的沿海城市都会被海水淹没,而且我们的陆地面积本来就少,如果海洋的面积继续扩大的话,我们人类可以立足的地方会越来越少,以至于导致战争的出现。那么我真的希望我们可以做好一些措施,多种植一些树木,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尤其是如今这种环境比较严峻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去保护身边的树木以及植被。在出行的时候我们尽可能的做到绿色出行。虽然海洋的面积极为广阔,但是我们的淡水却占不到百分之3,所以我们更应该节约用水,许多的城市现在都是用地下水,而且很多北方的城市地下水已经接近枯竭,所以我们才有那么多的水利工程,所以我们应该做好平时的一点一滴,以至于我们的地球可以更加健康。
气候变化造成的四种影响
1、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暖可能使我国北方地区少量的降水增加,但可能抵不上蒸发消耗,严重的缺水形势将难以缓解,北方旱灾仍在继续波动扩大,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将加重草地土壤侵蚀,因而将增大荒漠化的趋势。全球变暖使海洋热膨胀和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2、影响农业和生态
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据估算,我国种植业产量在总体上因全球变暖可能会减少5%-10%左右,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气候变暖将使我国作物种植制度发生较大变化。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将大幅度增加。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气候变暖,还将导致病虫害增加。农业的化肥、农药施用量将增大,投入增加。
3、加剧其他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可能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有的科学家根据气候变化的历史数据,推测气候变暖可能破坏海洋环流,引发新的冰河期,给高纬度地区造成可怕的气候灾难。
4、影响人类健康
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是不难发现的:热浪冲击频繁加重可致死亡率及某些疾病,特别是心脏、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增加;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如疟疾和登革热的传播范围可能增加。极端气候,如干旱、水灾、暴风雨等,使死亡率、伤残率及传染病疾病率上升,并增加社会心理压力。
扩展资料:
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
从中外专家的一些研究结果来看,总体上我国的变暖趋势冬季将强于夏季;在北方和西部的温暖地区以及沿海地区降雨量将会增加,长江、黄河等流域的洪水爆发频率会更高;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和暴雨也将更为频繁;春季和初夏许多地区干旱加剧,干热风频繁,土壤蒸发量上升。
农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部门。温度升高将延长生长期,减少霜冻,二氧化碳的"肥料效应"会增强光合作用,对农业产生有利影响;但土壤蒸发量上升,洪涝灾害增多和海水侵蚀等也将造成农业减产。对草原畜牧业和渔业的影响总体上是不利的。海平面上升最严重的影响是增加了风暴潮和台风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海水入侵和沿海侵蚀也将引起经济和社会的巨大损失。
百度百科-全球气候变化
如果全球持续升温,后果将怎样?
下面是关于气候变化造成的四种影响:
1、温度上升:气候变化导致地球温度上升,这表现为全球变暖现象。温度上升会引发极端天气的增加,如热浪、干旱和强降雨等。这对农业、水、生态系统和健康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
2、气候模式变化:气候变化导致了全球气候模式的不断改变。这包括降雨模式的改变、季节性变化的错位以及风向和气流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农业、水和生态平衡产生了重大影响,可能导致洪涝、干旱和作物减产等问题。
3、海平面上升: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海平面正在逐渐上升。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沿海地区的居民、城市和生态系统。可能导致海岸侵蚀、咸水入侵淡水、岛屿消失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4、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栖息地破坏,使得一些物种失去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一些生物无法适应快速的气候变化,造成物种灭绝。这对生态平衡、食物链和生态系统功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发生气候变化的原因
1、温室气体排放:人类活动,尤其是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森林砍伐,导致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其中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这些温室气体会在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2、人类活动改变土地利用:人类活动导致了土地利用的改变,如森林砍伐、城市化和农业扩张等。这些活动会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释放出更多的碳,并减少了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
中国地理:全球气候变暖及对我国海域环境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全球变暖的后果:
1. 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水温升高可能会给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将灭绝。
4.许多小岛将无影无踪;将感染疟疾等传染病……
5.因为还有热力惯性的作用,现有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6.温度升高,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全球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 过去1000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示意图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此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 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 16 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
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造成地球气候变暖的根源。国际能源机构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占全球总量的一半。调查表明,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20 吨,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量的 23.7%。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 2.51 吨,约占全球总量的 13.6%。 [编辑本段]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另外,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截止2004年5月,已有18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 [编辑本段]全球变暖的历史与预测 主流科学界一致对全球变暖是越来越清楚了,每天在改变我们的气候都是真实的,他们也正在进行中。在20世纪末年初以来,表面平均温度的地球增加了约1.1f ( 0.6℃) 。在过去的40年中,气温上升约0.5f ( 0.2-0.3℃) 。在过去400-600年,全球变暖,在20世纪是更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间,
10分之7的年,在20世纪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其中一个最强劲的下午1998是最热的一年,因为可靠的温度测量开始的。
此外,变化,在自然环境支持的事实,即地球正在变暖; 山区giaciers也在逐渐消退; 在过去四十年里,北极冰厚度已经下跌了大约40 % ; 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约倍超过了过去的100年相比在以前的3000年里
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植物和动物改变其范围和行为回应气候。
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0.75℃。自1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0.25℃,而海洋温度上升了0.13℃)。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0.12℃至0.22℃。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估计,自1800年代有测量仪器广泛地应用开始,2005年是最温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记录高了摄氏百分之几度。 世界气象组织和英国气候研究单位也有类似的估计,曾经预计2005年是仅次于1998年第二温暖的年份。
在人类近代历史才有一些温度记录。这些记录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尽相同。在1860年才有类似全球温度仪器记录,相信当年的记录很少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从最近的千禧年内的多方记录所展示的长远展望,在过去1000年的温度记录中可以看到有关的讨论及其中的差异。最近50年的气候转变的过程是十分清晰,全赖详细的温度记录。到了19年,人类更开始利用卫星温度测量来量度对流层的温度。
在2000年后,各地的高温记录经常被打破。譬如: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41.5℃,破139 高温下的人们年来的记录。同年,8月10日,英国伦敦的温度达到38.1℃,破了1990年的记录。同期,巴黎南部晚上测得最低温度为25.5℃,破了1873年以来的记录。8月7日夜间,德国也打破了百年最高气温记录。在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武汉、福州都破了当地高温记录,而中国浙江省更快速地屡破高温记录,67个气象站中40个都刷新记录。2004年7月,广州的罕见高温打破了五十三年来的记录。2005年7月,美国有两百个城市都创下历史性高温记录。2006年8月16日,重庆最高气温高达43℃。台湾宜兰在2006年7月8日温度高达38.8℃,破了19年的记录。2006年11月11日是香港整个十一月最热的一日,最高气温高达29.2℃,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最高温26.1℃还要高。
据新华社电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古代农业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这说明,人类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持续了数千年。研究人员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大气中甲烷和CO 2等温室气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带来的温室气体,目前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拉迪曼承认,研究结果非常容易引起争议。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17日说,科学家通过两项最新研究预测,即使现在全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本世纪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两篇论文,从不同角度预测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他们的成果将由联合国下属的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评估,收录到2007年公布的下一份全球气候变化报告中。
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魏格雷提出了一个较简单的数学模型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他认为,由于海洋存在“热惯性”,对温室气体等外界影响的反应有所滞后,本世纪全球变暖的趋势只不过是以前排放温室气体的后果。
据魏格雷预测,到2400年,已存在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成分,将至少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不断新排放的温室气体,又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额外升高2至6℃。这两个因素还会分别引起海平面每世纪上升10厘米和25厘米。
他在论文中说,要遏制气候变暖的趋势,现在就必须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极其低的水平,即使这样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恐怕也难以避免,每世纪10厘米的上升速度可能是最乐观的预测。
由杰拉尔德·梅尔等人发表的第二篇论文则预测,由于“热惯性”的存在,即使本世纪中人类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温室气体,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也将至少升高0.5℃,海平面将上升11厘米以上,其中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科学家早先的预测值高了一倍多。梅尔对此解释说,这是因为以前的预测没有考虑到冰川融化等的影响。
梅尔的研究小组用两套数学模型,借助超级计算机模拟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低、中、高时的气候和海平面变化情况。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哪些?
海平面上升海洋灾害频发
我国近海蕴藏了丰富的油气和生物。“十一五”海洋发展规划指出,到“十一五”末,我国海洋经济点GDP比重要超过12%。海洋动力环境和生态环境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其变异会显著影响海上军事活动和海洋经济的开发利用。
气候变化对中国沿海和海岸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海平面不断上升,各种海洋灾害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持续增加,滨海湿地、珊瑚礁等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多呈恶化趋势。我国易受极端天气和海洋过程影响的海洋灾害主要有风暴潮、巨浪、咸潮等,受全球大气和海洋增温影响的灾种主要有赤潮等,其他灾种如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等和海平面上升有密切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极端天气过程和海洋灾害频发,沿海地区由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平均150多亿元。“十五”期间,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30亿元,死亡人数约1160人,特别是2005年的海洋经济损失就有近330亿元,占同期海洋经济总产值的近2%,全国各类自然灾害总损失的16%。2008年海洋灾害造成死亡152人,直接经济损失206亿元。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整体上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由此,极端气候加剧了海洋灾害,并已成为制约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海水增温海洋灾害加剧
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温度升高,进而引起全球尺度的海洋动力环境变异,如年际变化的厄尔尼诺现象和年代际变化的北太平洋涛动。海洋变暖,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变异,极端天气和海洋灾害加剧,如赤潮、动物种群变化等。因此,气候变暖对海洋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IPCC在2007年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全球海洋增温已伸展到水下3000米深度。这一增暖引起海水膨胀和极冰融化,全球海平面持续上升,并有加速迹象。目前海洋已经吸收了80%以上增加到气候系统的热量,并且仍在吸收,这些热量的再分配,已经使海洋的环流和热力状况发生变异。
全球海洋的变异,最后导致极端天气气候和海洋灾害的加剧,如南北极冰盖融化、北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变弱等。海平面的升高,降低近海和近岸工程设防标准,海岸侵蚀、台风灾害和厄尔尼诺强度加强等。同时,海温的上升还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灾害发生变化,如海洋酸化、红树林被淹没、珊瑚礁白化等。
适应措施建议
我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开展海洋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研究,完善有利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法规,依法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推进中国气候变化重点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加强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气候变化公众意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体系。
在加强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与措施落实的同时,逐步加强了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研究、不断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政策与措施。继续积极推动和参与《气候公约》框架下的技术转让,努力创建有利于国际技术转让的国内环境;推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的实施。(左军成: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物理海洋学研究)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与危害有哪些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将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有一些临海城市或将消失;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等等。
一、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
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每年所遭受和面临的灾难越来越多,损失的生命和金钱数目越来越大,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
二、导致陆地水分大量流失
不光是森林中的山火,城市中的火灾也将会非常频繁。大火无情,我们的家将24小时处于危险当中。24小时,就是说即使在夜间也会有发生火灾的可能。参见加拿大山火。
三、使海平面上升
气温升高,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灾难。
扩展资料:
温室效应的预防对策
一、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实际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动努力,是以此案最具实现可能性。
二、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
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
三、汽车使用燃料状况的改善
日本汽车在此方面已获技术提升,大幅改善昔日那种耗油状况。但在美国等地,或许是因油藏丰富,对於省油设计方面,至今未见有何明显改善迹象,仍旧维持过度耗油的状况。因此,该地区生产的汽车在改善燃油设计方面,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由於此项努力所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费削减。
百度百科-全球气候变暖
1、自然灾害增多
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或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自然灾难。台风、海啸等灾难不单直接破坏建筑物和威胁人类生命安全,也会带来次生灾难,比如大量降雨。这会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严重威胁交通安全和居民的生活安全。
2、粮食减产
气温升高不单会从海洋直接吸取水分,还会从陆地吸取水分,使得内陆地区大面积干旱,从而粮食减产,饲料也同样减产。
3、缺水
气温升高,会使冰山融化,而这些冰山是生活中淡水主要的来源。
在气温平衡正常时,冰山夏天融化,流向山下,流入地下,给平原地区积累淡水,并起到过滤作用。冬天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回到山上,通过大量降雪,重新积累冰雪,也是过滤的过程。整个循环过程使得我们的淡水有了稳定平衡的保障。
全球变暖使得冰山冰雪的积累速度远没有融化速度快,甚至有些冰山已不再积累,会造成部分地区的缺水现象。
4、影响海岸带生态环境
气温升高,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会发生沿海土地盐渍化等现象,导致海岸、河口、海湾等自然生态环境失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