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_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措施初中地理
1.初中地理问题系列
2.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3.造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初中地理)
4.北极冰区融化,南极洲也逐渐变暖,地球怎么了?
5.谁有初中地理极端天气论文啊?
6.全国第五届地球小博士地理大赛初中组试题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东接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以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同欧洲相望,东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和曼德海峡与亚洲相邻。面积3029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洲。
非洲的地理位置非洲是一个高原大陆,全洲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整个大陆的地形从东南 向西北稍有倾斜。东部和南部地势较高,分布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世界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就在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上。东非大裂谷全长6000多公里,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伤疤”。
非洲中部和西北部地势较低,分布有刚果盆地和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积达80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中广布着沙丘、砾石戈壁,只有少数地方由于地下水流出地表而形成绿洲,是沙漠中人烟比较稠密的地方。
非洲的水力丰富,蕴藏量占世界总量的20%以上。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是非洲的四条主要河流。尼罗河全长6600多公里,是世界流程最长的河流。在干燥的沙漠里,由于尼罗河的泛滥而形成了一条带状的“绿色走廊”。这里是农业生产条件最好的地区 。
非洲地跨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横贯中部,气候带南北对称分布。通常气温高,降水少,干旱地区广,有热带大陆之称。动、植物非常丰富。在茂密的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地区,生长着许多珍稀动物,如猩猩、狮子、羚羊、长颈鹿、斑马和大象等等。咖啡、枣椰、剑麻和丁香是非洲著名的经济作物。
非洲的地下也非常丰富,素有“世界原料宝库”之称。黄金和金刚石的产量一直占世界首位;石油、天然气及铜、锰、铀、铝土、钨、铬等矿产储量也很大,常被称为“富饶的大 陆”。
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在非洲发现的大约200万年以前的人类化石。是迄今所见的人类最早的化石,非洲现有55个国家和地区,全洲人口5.53亿(1985年),人种以黑种人为最多。
非洲经济呈现持续增长势头
近年来,非洲经济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增长的速度也高于全球经济平均水平。今年以来,许多国际机构对非洲整体经济的预测依然乐观,认为非洲经济的整体表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出色。非洲经济正以30年来最快的速度向前发展。自2003年以来,非洲经济摆脱了长期低迷的状态,开始进入稳步增长阶段。2003年非洲经济增长率为4.3%。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6年非洲经济增长率为5.4%,与去年的增速相同,但明年的增长速度可望提高到5.9%。
非洲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非洲国家近年来政治稳定,并实施了宏观经济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措施。这些改革措施客观上促进了非洲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大部分非洲国家的财政平衡得到改善,非洲平均财政情况已从赤字变为盈余。同时,通货膨胀也得到较好控制。
第二,非洲人口中劳动力数量在未来十几年里将会有较快增长,将促使国民收入增加和内需扩大。国际组织普遍认为,非洲国家对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对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加上经济的持续增长,必将加速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第三,全球经济强劲增长,为非洲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中国、印度等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对非洲经济增长产生了拉动效应,带动了非洲国家加工业和出口的增长。同时,初级产品商品价格的上涨,刺激了非洲国家的出口,改善了非洲国家的贸易状况。仅2005年一年,非洲的贸易顺差就翻了一番以上。
第四,援助和外国投资增加。仅2003年和2004年,援助就增加了100多亿美元。与此同时,外国直接投资也在逐年增长。近年来,流入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数据显示,在上述两年期间,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东非地区外国直接投资增加最快。
当然,非洲经济在加速发展的同时也还有一些困难有待克服。首先,面临全球高油价的挑战。如高油价持续下去,大多数非洲国家的通货膨胀将会上升,经济增长将会受到抑制。对石油靠进口的多数非洲国家来说,经济增长会受到影响。其次,面临美元贬值的威胁。如果美元进一步走低,致使美国进口减少,那么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非洲国家经济将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美元贬值对非洲的石油出口国来说意味着收益的减少,因为大部分石油交易是以美元来结算的。另外,非洲农业始终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威胁。非洲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基本上靠天吃饭,自然灾害随时可能给脆弱的非洲农业造成巨大损害,进而导致经济下滑。
世界经济已进入新的增长阶段,对非洲国家的经济振兴是一个良好的机会。人们有理由相信,非洲经济是大有希望的。
课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我国中学地理课程在近50年间一直随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改进 。目前,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着,人类社会及其教育均面临着21世纪的挑战。虽然从20世纪迈入21世 纪是个渐进的过程,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教育的期望,使我们不得不经常反思已做过的工作,用发展 的眼光看待中学地理课程,使它能够根据社会的进步适时调整自己的方向。
许多因素影响地理课程的发展。比较重要的有:社会对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基础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综合这些因素的影响,本文认为,中学地理课程的发展大致有以下几种趋向:与中学其它 课程综合、以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路重新定向、在注重人文地理的同时突出地球科学、逐步信息化 。这几个趋向既是有各自特点的独立发展方向,又是相互联系、融合在一起的。
一、融合在综合课中的地理知识
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课程的综合化是当今世界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动态。课程综合化主要是解决中学特别 是初中阶段课程划分过细、过多,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缺乏综合掌握和利用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的问题 。现有的综合方式多种多样,基本上是按大的科学分类,把中学的课程分为综合理科(也有称自然科学或科学 的)和社会科。综合理科包括分科时开设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中的地学部分;社会科则包括历史、政治 、社会常识、地理等内容(或只包括历史和地理)。
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也有把原有的地理课和历史课合并为社会课,原有的物理、生物、 化学课合并为科学课来作为学校课程选择之一的设想。此外,北京市和广东省的综合课方案还纳入到高中课程 改革方案之中。
由于我国综合课还处在实验阶段,内容的综合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其中的地理知识往往带有明显的分科 课程痕迹,即地理类知识集中安排,其结构与分科地理课程基本相同。这在社会科的综合中更为明显。
上海市的综合课与浙江省不同的地方在于地理知识与其它知识的融合性更强,它并不是全部集中在一册书 或一个年级中,而是分散在不同阶段,特别是在初三安排了地球知识的学习,这是符合学生年龄和能力特征的 。
综合课程的发展给地理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一方面,中学课程淡化学科概念,会使地理知识与其它 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实践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其结果是中学的课程将更贴近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地理教 育的研究将更多地针对地理内容学习本身以及地理与其他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而不再是试图建立更完善的地 理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课程综合化的结果是实现了文、理科各自内部的综合而强化了文、理之间的分化。现 行中学课程中的学科分化现象很严重,但地理课程的实质却是综合的。其一、地理课程涉及各门学科的基础知 识,并为这些基础知识提供了一个综合利用场所。其二,地理课程综合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比较 理想的状态是在初中文、理科内部分别综合的背景下,单独保留地理课,使学生有一个综合利用所学文理科知 识和进一步学习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的领域。然而,地理课如果想承担起这样一个独特的角色,必须进行课程结 构的改革,打破传统的地理学科体系,建立一种以地理思想为中心的,能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课程结构。
二、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势
地理课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是既有重合又有区别。从广义的环境教育概念看,有关人类生存环境特别是自然 环境的知识,大部分都已含在现有的地理课程之中,因此,地理教育实际就是环境教育。从狭义的环境教育概 念看,环境教育主要是环境问题或环境保护教育,而传统的地理课内容以环境为组成、要素本身的特点及其演 变为主,如构成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及其变化。此外,地理课程中的行政区划知识等许多内容也不属于狭义的 环境教育内容。但是,中学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地理课程,这一点为大多数地理教师所认可。中学地理 课近几年的变化也反映了地理教育界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虽然地理课程的历次改革主要从内容的更新或重新组 合和数量的增减方面进行,在课程结构上一直没有根本的变化,但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势已经在内容的更新方 面体现出来,即增加和强化了及环境问题的教学。19年新高中地理课程实验大纲,也是以加强环境学知 识组织地理课程内容为特点的。
根据国家高中地理试验大纲编写的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是“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教材的框 架”的(韦志榕,19)。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侧重阐述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新教材加强了环境与发展 的内容。编者试图突破地理圈层的框架,从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的思路,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由远及近 分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和陆地环境,“在这个框架下,教材讲各个环境的特点,以及人类与各个环境 的关系。对于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则融入了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新认识。”(同上)。编者认为这样的“教 材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方向性”,而从实际上看,说这样的大纲“更具有鲜明的环境教育的方向性”也许更恰 当。
中学地理教育的环境化趋向并不只是从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反映出来,不少大、中学地理教师也提出了同 样的观点,认为“面对21世纪的地理,可持续发展应作为地理教学的核心。”(程平,1996):“可持续发展 应该成为21世纪地理教育的内容框架。”(贾国江,19)。
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向使我们意识到以下一些问题:
1.课程发展的环境化,使地理课程与环境教育之间潜在的或隐性的联系越来越加明朗和突出。地理课与环 境教育本来就有内在联系,在某些方面难以划分界限。有人从中学课程范式的角度论述中学地理课程与环境教 育的关系:“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有一些不同的传统或范型,其中之一是人与环境的传统,这个 传统强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主要是通过人类对的利用而衍生的。不少国家包括中国的中学地理 课程内容和知识结构都反映这种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范型。”(李子建,1996)。从国家高中实验大纲和现行 大纲的对比中也可以看出,新大纲的突出特点是将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明朗化,也是地理学科 内容结构以环境教育为核心的重新组合和转化。
2.作为上一个问题的必然结果,中学地理课传统的地理科学体系将被打破。当前意义上的环境教育是以环 境问题为中心的,而目前中学地理课程则是以地理学科体系为中心的。将环境教育的内容和地理教育的内容融 合起来,会生成新的课程结构。即把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地理背景与当地最重要的地理或环境问题融合在一起, 类似一种区域研究的结构。
3.地理课程环境化的过程中,地理内容选择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地理性”将会有所改变。过去人们强调地 理性,是因为地理教育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很容易将属于其它学科的内容吸收进来。“地理性”的提出,对 于保证地理课程内容的学科特性和精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地理性”是个模糊的概念。更重要的是, 当地理课程趋向于环境教育或可持续发展教育时,再来过分强调“地理性”,将无法真正达到预想的教育目标 ,例如:当我们进行能源问题学习时,只是简单介绍一下能源的概念、能源的种类、能源的特点、能源的分布 和使用数量(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内容),而缺乏必要的能源生产的知识,如核电站的内部结构怎样,它是如何 工作的,核能使用中的社会性和心理性问题、核能污染是如何防治的等,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能源问题并对它产 生兴趣。所以,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势需要更多的“开放性”而不是“地理性”。
总之,地理教育的环境趋向是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在学校教育中的必然反映,也将使学生对区域地理、部门 地理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更有学习兴趣。
三、“地球”课程的设立与地理课程的分化
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准备在高中阶段开设“地球”课程,同时仍保留地理课,后者将以人 文地理为主。我国在中学还没有开设过“地球”课。当今人类社会出现的大量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 、问题使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也使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仅仅让学生懂得分子、原子、物理过程、化 学过程是不够的,他们还应该懂得地球本身的一些知识,地理课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美国正在进行 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实验。
“地球”课程的设立在我国虽然刚刚处于设想阶段,但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探讨一种新的地理课程的分 化模式。
首先,高中开设“地理”课,实际上是将现行高中地理课程中的自然地理部分分化出来(虽然“地球”课 程不同于自然地理),高中地理课将以人文经济内容为主。
其次,现在的初中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自然地理内容很少,可以将区域内容大幅度减少。增加学习 自然地理的时间。加强自然地理内容学习至少有下几点好处:一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对理解环境 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二是为高中学习“地球”课做些准备;三是给那些不准备上高中的学生一些基本的认识自 然环境的知识和科学方法。
第三,适当加强一下小学高年级的社会课程中的地理部分,把一些简单的区域地理知识放在小学高年级, 其实,现在小学社会课中的内容许多与初中有重复,初中地理课只是在小学社会课的基础上更为详细和系统。
四、地理课程的信息化趋向
在面向21世纪所作的地理课程改革中,不能忽视社会信息量的激增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地理教育界应为基于信息技术平台上的地理课程开发及早做出适当的思考。
1.基础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在学生发展中的独特功能日益显现。关于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独特功能 到底是什么,其实一直不甚明了。传统的认识是掌握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发展地理技能等,似乎在 一般知识和能力前面加上“地理”就是地理教育的特殊功能。也有的在这些功能上又进行了提炼,就有了“空 间想象能力”等特殊地理能力的提法。这些提法也有一定道理,但仅仅把“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作为地理课 程能力培养的特点还远远不够。到底什么是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独特功能呢?传 统地理学是一门发现、记录、描述、解释(含定性、定量)和寻找规律的学问,它帮助人们不断扩大对世界和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并运用在发现和研究中形成的地理思想指导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现代地理学增强了理 论体系的建设、现代技术的应用和与经济发展更为直接的联系,形成了理论、技术和应用三个层面。不论地理 学如何发展,它都是建立在大量地理信息基础之上的。把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与学校地理课程联系起来, 可以认为,获取、处理、使用和评价地理信息的能力应作为现代地理课程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这个特 点的逐渐显现是和社会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状态直接相关的。
2.大众媒体的发展将分散部分中学地理教育的功能。传统地理课程中的不少内容属于地理常识,例如:地 名、地理事物的分布、常见的地理现象等,以这些内容为主体的地理课程(以初中为主)体系,与现代地理学 的内容相距甚远,对地理学研究工作者来说,中学地理课程似乎过于陈旧;对一般人来说,又会以为地理学就 是如此。这里面的矛盾在于既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地理学自身的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 ,基础教育的任务是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不是培养科学家;也不可能承担 起培养科学家的重任。所以,地理课程内容是否与现在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一致,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开设的 课程是否是学生发展需要的。在信息量不是很大、信息技术不很发达的时代,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地理 常识,如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各个国家的分布、特点都要通过地理课程一一传授给学生,否则,学生很可能 无处去获得这些知识。现在或未来不太远的社会中,信息量如此之大,由学校地理课程传授给学生的地理知识 只能是现有知识的极小一部分,而且很可能若干年后这些知识就会发生变化。此外,大众媒体的发展也扩大了 学生课外知识面。当学生需要知道某个国家的位置时,只要查查地图就可轻易找到,地图册或大量图书、报刊 杂志、光盘和网络中都可以获得有关一个国家的地理情况,这样获取的信息不仅符合学生的需要,而且可能比 从地理课上获得的丰富和有趣的多。学校地理课程将集中精力帮助学生学习地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 他们科学地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地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引导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科 学并树立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
3.地理课程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当地理课程内容过于依赖地理课本和教师讲授时,学生的 主体性是无法得到很好发展的。首先,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唯一可视来源是地理课本,会使学生的视野和想象 力受到很大限制。特别是目前常见的现象:学生大都从课本寻找现成答案,只能满足教师提问的要求,而无法 激励学生探究更多的问题。其次,过于贫乏的地理信息会限制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而适当丰富的教学信息环 境将使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可能,例如:除了听教师讲授外,学生可以进行资料查询、社会调查 等活动,用自己找到的地理信息进行独立学习、网络学习、合作学习、批判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 式。学生将由对地理知识的被动记忆和存储者变成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开发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它将体现一种现代地理教育观,会带来一种 全新的学校地理教育方式
初中地理问题系列
你的这个问题是我经常教学生的问题~~这是气候中经常考的问题
一般来说我们只区分9中气候
根据气温和降水来判断气候,一定先看气温~~将气温划段,再按照降水具体区分
一、全年气温都在15℃以上的:
有四种类型: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风、热带沙漠
如果确定了是这四种,再看降水
全年降水都很多的一定是——热带雨林
全年都没有什么降水的一定是——热带沙漠
(这两个很好区分)
再看全年的降水总量,大于1500mm——?热带季风
小于1500mm——?热带草原
(因为通常不能计算这个总和,简单看,冬夏降水差很明显的就是热带季
风,热带草原没有热带季风明显)
二、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的:
有三种气候:地中海?温带海洋、亚热带季风
再看降水:
地中海最好区分,雨热不同期;
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
全年降水很均匀——温带海洋。
三、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
两种:温带季风、温带大陆
全年降水都不是很多——温带大陆
雨热同期——温带季风
基本主要考的就是这些气候类型的区分,寒带亚寒带基本不考~~
这个是整体的一个思路~~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补充4:
四川盆地温暖多雨,周围山地的细沙和泥土被流水冲积到盆底,它们所含的铁、
铝等矿物质经过氧化,变成紫红色,久而久之,形成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所以四
川盆地又被称为“紫色盆地”。这些岩石经过风化而成的土壤为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
比较肥沃。盆地西北部有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盆地中部和东部的丘陵多被修成梯田。四
川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菜、甘蔗、柑橘的重要产区。
--------------
补充6:
气候情况: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东经107°15′~111°15′,北纬36°57′~39°34′。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9℃~11.3℃,≥10℃的积温为2847.2℃~4147.9℃。无霜期平均134~169天,年日照时数2593.5~2914.2小时,年辐射总量128.8~144.3千卡/平方厘米,是我国的辐射高值区。全年平均降水量316~513毫米,是陕西省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二。“九五”以来降水量有减少的趋势,五年中有两年低于300毫米,其中2000年仅
265毫米。总的特点是:光照充足,温差大,气候干燥,雨热同季,四季明显。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和低温。
造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初中地理)
很多同学都需要整理地理知识点,我整理了一些初一上册的知识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地理考点知识
1.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2.最长最宽的山脉:昆仑山脉
3.最长的河流:长江
4.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5.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
6.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
7.最长的地下河:坎儿井
8.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9.最早的越岭运河:灵渠
10.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11.面积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12.最深的湖:长白山天池
13.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湖
14.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15.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山瀑布(落差310米)
16.最大的瀑布群: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
17.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18.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19.地势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
20.地势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陆地和海洋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初一上册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1、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是日平均气温。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离地面高度1.5米。通常情况一天观测四次,8时、14时、20时、2时。
2、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因此会有气温日较差;(2)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是7月,最低气温是1月,海洋最高气温是8月,最低是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刚好相反。因此会有气温年较差。
3、气温的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1)纬度分布:从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逐渐降低。
(2)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地形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4、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如热带人穿单衣,寒带人穿棉衣,温带人穿衣服多少要随季节变化;(2)对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如水稻种在南方,小麦种在北方;(3)气候异常还会带来灾害,如洪涝灾害和旱灾。(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极地等地区冰雪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可能会被淹没。原因是人类燃烧煤炭、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而二氧化碳对大气又保温作用,因此气温会随之上升。)
5、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实行生育控制政策;有些发达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如俄罗斯和日本,取措施鼓励生育。
6、世界的三个主要人种是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主要是白种人;亚洲和美洲黄种人较多;非洲中部、南部黑种人较多。
以上就是一些地理知识点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极冰区融化,南极洲也逐渐变暖,地球怎么了?
使用化石类燃料作为工业能源会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但现在全面废止化石类燃料的使用又是极不现实的选择。因此,如何在经济成长与环境保护之间获得合理的平衡是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但这首先需要对温室效应的严重程度获得比较确切的认识。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科学家达成了以下共识:上个世纪全球气温上升了0.6℃,而其中人类的活动,尤其是化石类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但科学家对未来前景的估计——地球将上升至什么温度?温室效应会给人类带来何等严峻的威胁?——却一直存在分歧。如果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加倍这一传统基准来估算,有些研究认为全球气温将升高1.5℃(或更少),而另一些研究则估计升温幅度将高达4.5℃(甚至更多)。科学家之间的这些分歧具有相当的政治后果。布什当局拒绝签署《京都协议书》,俄罗斯也对此持有消极态度,其理由之一就是有部分“科学证据”表明,所谓“温室效应”是被严重夸大的。
新华网柏林6月1日电(记者王东)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温度不断升高,但水蒸气对地球急剧升温所起的作用也绝不可忽视。据最新的一项报告,水蒸气对地球升温起的作用远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
据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的大气化学家迪特尔·克莱教授1日介绍说,在过去的45年间,在12到16公里高的大气层中,气体浓度增加了75%。随着气体浓度的剧增,水蒸气明显加剧了地球的升温。但是平流层气体浓度增加的原因至今尚不得知。
从1980年至今,水蒸气已经让地球温度升高了0.11摄氏度。在这同一时期,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碳使温度升高0.25摄氏度。克莱教授说:“我们不理解水蒸气为什么会增加。”迄今为止大范围的空气循环确保了高空大气层的平衡。
来自7个国家的68位科学家参加了有关水蒸气进一步加剧地球升温的研究工作,这项工作也被例为世界气候研究项目之列。专家们提交的研究报告将改变人们以往对大气层的认识,并且重新估计温度。以前人们仅仅是根据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测算温度,但现在还必须考虑到水蒸气的因素。据这份研究报告预测,在未来的100年间全球气温可能上升1.4到5.8摄氏度。
科学家们自40年代中期就尝试着尽可能准确地测量水蒸气,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尚不成熟,所以始终未能成功。从1980年以来,美国科学家开始通过卫星观测平流层中的水蒸气
谁有初中地理极端天气论文啊?
在初中的地理课上,我们都学过南极和北极的气候终年寒冷,北极地区周围有一片浩瀚的海洋,是由众多的岛屿构成的,其中某些地区终年见不到阳光,始终被冰雪覆盖着。
另外,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有很多,这也为数百万只生活在北极的海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以前这里的生态系统并没有遭到破坏,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现在的北极地区是在慢慢融化
科学家曾经认为,到本世纪的中叶,气候的变化会使北极地区的温度升高,而且北极大部分由于有冰雪覆盖,所以当雪融化之后会变成巨大的汪洋。但是,其中会有不会融化的一小部分,这就是“最后一个冰区”,现如今这番说辞已经被推翻了。
上面科学家提到的“最后一个冰区”是在格陵兰岛附近的一块寒冰,它也是漂浮在海洋上的,同时也是很多北极动物的避难所。巨大的冰块为北极熊、海豹、海象捕食猎物提供了隐蔽的地方,从而保证能够捕捉到猎物。
为了推翻上面的说辞,很多科学家都开始调查北极气候的变化,并且还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发表在了重点杂志上。研究人员认为北极地区的最后一个冰区也在逐渐变薄,根据调查显示这块冰区的海冰浓度仅为50%,已经是历史最低了。
二、南极地区也有同样的困境
与北极地区一样,南极地区也是中年被冰雪覆盖,但是随着天气的逐渐变暖,南极地区的冰雪也在开始融化。据有关调查显示,南极半岛是世界上变暖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在过去的30年中,南极半岛的温度上升幅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地区,冰雪融化的速度也在大大加快,很多南极地区的生物都濒临灭绝。
三、地球到底怎么了?
原本的地球是一片蔚蓝色的星球,在地球数亿年的历史中,温度变化对它的影响非常小,但是这些温度的变化其实是由地球绕太阳轨道变化所引起的。到了20世纪后期,地球的变暖速度逐渐加快,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了急剧上升的趋势。
现如今的地球温度已经开始出现了不寻常,与工业革命前相比,平均气温也高出了1.2℃。在工业革命之前,地球上并没有大范围的使用化石燃料,二氧化碳的浓度一直保持稳定。但是工业革命之后随着机器的增多,二氧化碳的浓度也在急剧增加,很显然地球的气候变化是由人类的不断活动造成的。
四、人类应该怎么做呢?
从宏观层面上来说,各国都应该积极调整政策,推进技术革命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从而节约;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应该大力发展植树造林活动,通过绿化措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地球变暖的速度加快。
人类生活了几十亿年的星球不应该遭到这样的对待,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活动,避免对地球造成巨大的伤害。
全国第五届地球小博士地理大赛初中组试题
近几年来,极端气候会明显增多。干旱将给农业造成严重影响(气温升高2℃将可能使农业减产30%)。在欧洲南部,降雨量将明显减少。据专家估计,那时全球60%的居民将生活在水紧缺地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近年来的极端降水趋多、趋强,暴雨洪涝频率增加;北方干旱连年发生,90年代以后,不少地区遭遇5- 6年连续干旱;夏季高温热浪天气明显增多。最热的2006年,也是全国气象灾害频发的一年,热带气旋、干旱、沙尘、酸雨等灾害多而严重。
导致生态系统的恶化 据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报告称,全球气候变暖将造成世界上1/4的陆地动植物,即100多万个物种在未来50年内灭绝,对人类会带来灾难性影响。即40%的生物种类将消失,而法国本土将会有20%的物种消失。北极熊和北极的其它动物将会像珊瑚礁水域的鱼一样成为主要受害者。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气候变暖会引起水中氧气减少,因而将威胁到鱼的生存。有些物种即使不一定灭绝,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如有些南方植物将不得不迁往北方,而有些候鸟将不再迁徙。
我国科学家发现,在西北地区各山系的冰川面积,自“小冰期”以来已减少7000多平方公里;青海湖水位近百年已下降10多米;沿海地区将遭遇海平面上升和更多的洪水、风暴潮袭击,尤其是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渤海湾等经济区的影响最严重,届时许多小岛将不复存在。
调查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巳成为日本人心目中最重要的环境问题;在全球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美国,人们也在反思自己对气候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呼吁不愿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专家们指出,如今气候变化已不只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同时也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是长远的、巨大的,其中更多的还是负面的。
一、单项选择题:
A.B—3;C—1
B.A—2;D--1
C.B—4;C—1
D.A—3;D--4
2.“低碳”指的是:
A.减少含碳物质使用
B.减少碳元素排放
C.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D.减少含碳的开发利用
3.在防毒面具中用于吸附有毒气体的物质是
A.活性炭
B.金刚石
C.石墨
D.焦炭
4.根据观察资料表明,城市里的温度比郊区确实要高得多,这就是所谓的“城市热岛效应”。例如,上海、纽约年平均气温要比近郊高1.1℃,柏林要高1.0℃,费城要高0.8℃,莫斯科、巴黎、洛杉矶要高0.7℃,华盛顿要高0.6℃。下列不能正确解释“城市热岛效应”产生原因的是:
A城市中的建筑材料反射太阳辐射热量的本领小,因而在白天吸收了较多的热量。
B城市中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因而用于蒸发水量损耗的热量很少。
C城市建筑密度大,通风不良,不利于热量向外流失。
D城市中的人口密度远远大于郊区。
5.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的海峡、表层海流流向分别是:
A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B土耳其海峡、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C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D土耳其海峡、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6.鉴别CO2、O2、空气三瓶气体时,最简便且可行的方法是
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分别加入石灰水并振荡
C.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D.分别加入水并振荡
7.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温差
北半球
8.1℃
22.4℃
14.3℃
南半球
17℃
9.7℃
7.3℃
北纬40度
5℃
24℃
19℃
南纬40度
15.6℃
9℃
6.6℃
造成上述北半球温差变化比南半球大的原因是:
A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小于北半球,而海洋面积大于北半球。
B北半球夏季吸收的热量比南半球多,冬季吸收的热量比南半球少。
C洋流的影响
D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北半球,而海洋面积小于北半球。
8.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多少二氧化碳?
A.12.98吨
B. 3.67吨
C.1.35吨
D.0.89吨
9.珊瑚礁的形成对水温、盐度、水深和光照等条件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下列海域中珊瑚礁分布最少的是:
A 澳大利亚东海岸
B 中美洲洪都拉斯
C 埃及红海海岸
D 美国西海岸
10.下列环境问题与二氧化碳增加有关的是
A.森林减少
B.土地荒漠化
C.气候变暖
D.大气污染
11.森林减少的危害有
A. 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B. 直接导致气候变暖
C. 改变大气成分
D. 环境污染加剧
1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 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B. 生态平衡破坏、农业变异、冰川融化等灾害发生
C. 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塑料大棚
D. 植物和动物改变其范围和行为
13.气候变化峰会自2009年12月7日开幕以来,就被冠以“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这次会议是在哪个城市召开的?
A. 华盛顿
B. 里约热内卢
C. 斯图加特
D. 哥本哈根
14.地球上的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不可再生短期内不能再生,用完就没有了,未来的利用趋势是开发可再生。下列属于可再生的是:
A. 风能
B. 核能
C. 太阳能
D. 潮汐能
15.我国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A. 5%左右
B. 10%左右
C. 15%左右
D. 30%左右
16.下列地区中,光照最丰富的是
A.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
B.亚欧大陆中部的内陆地区
C.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D.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17.太阳能照射到地球后,一部分转化为热能,一部分被植物吸收,转化为生物质能。生物质是太阳能最主要的吸收器和储存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质能是唯一一种可储存和可运输的非可再生能源
B.生物质就是植物类,人们经常见到的有木材、农作物
C.生物质能是可储存可运输的可再生
D.生物质能和化石燃料一样属于非可再生
18.风能多集中在沿海和开阔大陆的收缩地带,下列选项哪个属于我国风能丰富的地区
A.五指山
B.秦岭
C.小兴安岭
D.青城山
19.下列关于我国风能描述正确的是
A.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的风力发电总量跃居世界前3位
B.风力发电已逐渐走进居民住宅,成为生活能源的主要来源
C.风能是新型能源,相应的使用设备目前不是很成熟
D.我国已在东南沿海建成最大风力发电站
20.海洋能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海洋能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海洋能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B.波浪发电是波浪能的唯一利用方式
C.盐差能这种新能源已进入示范应用
D.盐差能既是海洋能,也是化学能
21.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地球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A.山区的0℃等温线将上移
B.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
C.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D.海平面将上升
22.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
B.一月0℃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
C.南海诸岛的面积迅速增大
D.高纬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
23.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升趋势,我国应取的积极能源政策有
A.不断提高煤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
B.降低国内原油产品价格
C.节约能源,大力开发新能源
D.相应提高国内能源产品价格
24.将卫星天气影像图(左)中红点与其相应的天气现象照片进行连线,正确的是:
A. A—3,B—1;
B. A—3,C—1;
C. A—2,B—1;
D. A—1,C—2;
25.产生二氧化碳的三个重要来源是
①火电排放②汽车尾气排放③建筑排放④塑料大棚排放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6.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他在这次重要讲话中,强调以下哪几项?
①“发展低碳经济”②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③“增加碳汇”④“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7.如果你想抵消掉自己的碳排放,可以到相应林场购买碳汇林或种树。这是从消耗二氧化碳角度实行低碳生活的一种方法。可见,多种树,保护植物也是降低碳排放的手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实施造林和森林经营管理、植被恢复
B.植物叶片中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土壤中的有机盐和水分
C.土壤中的真菌和细菌再把无机物分解,从而产生物质循环
D. 林业碳汇措施低成本、多效益、但是不易操作
28.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公共交通系统于 1863年1月10日正式投入运营,它位于:
A 纽约
B 东京
C 伦敦
D 巴黎
29.下图是欧洲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
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获取墙壁建筑材料的难易程度的差异
B. 环保意识的差异
C. 气候上的差异
D. 宗教信仰的不同
30.南十字星座状如“十”字,是全天88个星座中最小的星座,主要在南半球可以看到,同北极星一样可以指引方向。一些国家的国旗或国徽中有南十字星标志,下列四个国家的国旗或国徽中有一个没有南十字星标志,这个国家是:
A 新西兰
B 巴布亚新几内亚
C 巴西
D 巴拿马
31.“低碳经济”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的发展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
B. 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无法选择低碳能源
C. 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一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
D.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没有技术研发能力
32.被喻为“埃及之母”的尼罗河是由卡盖拉河、白尼罗河、青尼罗河三条河流汇流而成的。尼罗河下游的定期泛滥主要是受哪条河影响:
A卡盖拉河
B白尼罗河
C青尼罗河
D阿特巴拉河
33.下列山地中垂直带谱最丰富的是:
A 珠穆朗玛峰
B 勃朗峰
C 乞力马扎罗山
D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34.2008年7月,飓风“多莉”从墨西哥登陆,对墨西哥和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飓风属于:
A 热带气旋
B 亚热带气旋
C 热带反气旋
D 亚热带反气旋
35.下面情景最有可能是由哪种自然灾害引起的。
A. 泥石流
B. 台风
C. 地震
D. 火山
36.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减排二氧化碳
A. 2.5千克
B. 6.4千克
C. 6.25万吨
D. 16万吨.
3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水稻为例,如果少浪费0.5千克粮食,可节能约0.1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47千克。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粮食浪费0.5千克,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
A. 18万吨
B. 24.1万吨
C. 61.2万吨.
D. 130万吨
38.党中央、院提出的降排指标将减排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到2020年实现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A. 20%~25%
B. 30%~35%
C. 40%~45%
D. 50%~55%
39.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包括以下中的
①尽量使用收费的塑料袋购物②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浇花等③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④给空调外机穿上外套,保持清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0.“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注意节电、节气、熄灯
B. 坚持爬楼梯,少乘坐电梯
C. 尽量买本地生产的商品
D. 自己购买小排量汽车,不乘坐公共交通
二、科技论文写作,两题任选一题。
1、以自己所在家乡为例,说说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试着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2、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低碳生活”。
要求:观点鲜明,立意准确,言之有理。字数在400~600之间。
(注:也可以取调查报告、作文、书画、摄影等形式提交作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