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赣榆县天气预报15天气_赣榆县天气预报15天
1.有谁知道19年第11号台风有没有名字
2.地方的大气压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连云港旅游攻略必玩的景点
4.南京什么时候出梅2020
地震是发生在地层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包括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几种。其中,造成人类灾难的主要元凶是构造地震。
经科学监测,构造地震多发生在地表以下5~30公里的范围内,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地震。据调查,具破坏力的构造地震发生前有许多奇怪的现象发生。
①地声。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或几天内。实际上临震前几分钟内出现者居多。有的地声如滚雷、炮声、撕布声、拖拉机声、风声等。
②地光。在我国近年就至少有二三十次地震伴有地光,地光的颜色很多,有红、黄、蓝、白、紫等。地光的形状不一,有的呈片状或球伏,也有是电火花似的。地光的出现时间一般很短,往往一闪而过,所以不易观测。
③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怪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骤然增温或酷热蒸腾等。与此相应的温度、气压、温度的变化,会使人体感到不适。
④动物行为反常。据统计,目前已发现地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的动物有130多种,其中反应普遍且比较确切的约有20多种,这些动物的反常表现大体有三类:兴奋型异常,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如癫如狂,仓皇逃窜;惊飞、群迁等。抑制型异常,如行动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⑤水位变化。15年2月4日海城地震之前,先后发现467口井水位有升降变化,此外出现井水翻花冒泡、变浑、变味、变色、浮油花等总共449起。10年1月云南玉溪大地震前,某地旱情十分严重,但在大震前六、七天,却有几口井的水位突然显著升高,有的甚至溢出井外。
⑥地氡和水氡增加。1966年,苏联的塔什干发生一次5.6级地震。该地区有一口2000米的深井,自1961年起至震前,井水中氡的含量增加了3倍,地震发生后又恢复正常。以后,许多国家相继利用井水开展氡气测量,用以预报地震。
⑦电磁异常。日本江户有一位商人,在1855年江户大地震发生的当天,发现吸到磁铁上的铁钉突然掉落在地,时过两小时,一次破坏性大地震发生了。1872年12月15日印度发生地震前,巴西里亚至伦敦的电报线上出现了异常电流;1930年日本北伊豆地震时,电流计也记到了海底电线上的异常电流。16年唐山大地震前,驻在唐山北部的解放军某部军营几个士兵发现,地下的钢筋迸发出明亮的电火花。
⑧ 地形变化。从多年来的大地测量结果中发现,中国几次较大的地震,震前都有地形变活动。1968年山东郯城8.5级大震之前,在震中区东面海上有个小岛,因地面隆起,居然同大陆连成一片。地震爆发时,极震区东侧猛然上升,使相邻的江苏赣榆东面的海水后退了十五公里。日本在几次大震之前,也发觉了异常变化。如1964年日本新泻地震之前9小时左右,发觉了应变异常。
这些震前的异常现象蕴藏着同一个巨大的科学秘密。
多年来,构造地震的发生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种说:⑴断层说,是指地应力积累的应变能量破坏了岩层,导致岩层断裂而发生地震;⑵岩浆说,指地下岩层导热不均,部分体积膨胀导致岩层断裂而发生地震;⑶相变说,指地下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结晶状态发生了改变导致体积变化引发地层断裂,产生地震。
上述的说对一些震级较小的地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对破坏性地震是无法让人信服的——地层断裂怎么会产生极具破坏力的横波和纵波呢?为什么会引起大气的异常?为什么会有电磁异常?为什么会引起一些动物行为的反常呢?
特别是,地层断裂怎么会在震前的天空产生绚丽的地震光呢?
关于地震光,至今没有一种大家都接受的科学解释,主要的解释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学家弗里德曼·弗罗因德的想法:在地震前形成的巨大压力导致火成岩暂时成为“P形”半导体,它们包含能传导电荷的“空穴”,由于挤压过程导致岩石中“过氧族”物质的电离,一些电荷将会达到岩石表面,是这些电荷的聚集,产生了奇怪的发光现象。
尽管这一说成为当今的主流说法,但是,地面的岩石是不会受到他所说的那么大压力的,这种“压电效应”不会在地表产生,地表的空气怎么会被电离呢?
要知道,一些强震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千万吨级当量的核弹爆炸时释放的能量,自然界只有雷电才可以与之相提并论,怎么可以用地层断裂来引人入“谜”呢?很多问题根本不能用地层的机械运动来说明,可以说,关于构造地震的说都是不完美的。想找到地震光产生的原因,必须弄明白地震发生的原因。
很多地震学家早就发现地震前的一些怪异现象无法用地层断裂来解释。
还有令人莫明其妙的“水库地震”,都无法用现有的地震理论来解释。这种地震和水库蓄水的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水库刚积水时,无震或发生小震,水满后发生大震,以后逐渐减弱甚至消失。1962年3月19日发生在我国新丰江的6.4级地震就是最大的水库地震之一。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注水地震:将水注入地下深处,同样会发生地震。比如,美国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的东北部,一座军工厂为处理废水,凿了一口3614米的深井,开始使用后就发生了地震,而且,地震的发生次数随着注水的增减而增减,注水停止,则地震也停止了。
地震为什么与水休戚相关呢?水是造成“构造地震”的主要原因吗?
人们陷入了莫明其妙的猜想之中,却不去想地震的本质。其实这也难怪,大地是中性的,谁能把地震与雷电联系起来呢?人们用摩擦来解释云层带电,地层怎么会带电呢!
如果我们明白地内存在巨能电场,那么,就不会奇怪地层会带电。
地核在巨大的压力和高温中,电子会加速逃逸,并分布在地层下的低温面上,这种“温差发电”原理使地层下面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这些电子形成了一个负电层。在这个负电层电场的作用下,地壳中的某些导电率较高的地层会因极化作用,在下表面积累一定的正电荷,上表面积累一定的负电荷。1830年,英国的福克斯(p.fox)首先在黄铜矿上发现地下局部电场。20世纪20年代,地电场被用于勘探有用矿床。但直至今天,人们仍未能认识到这种电场的本质——这正是地下电场的感应电场。
如果相邻的地层间有一定的“绝缘”,那么,这两个地层会产生巨大的电势(电压),这个电压达到一定值时会发生剧烈的放电现象,将绝缘层击穿,同时伴生出声、光、波和热能,这就是地下雷电产生的原理。这种电势的产生与地层物质的导电率有关(比如:岩层的湿度等),它和云层中雷电形成一样,严格受导电率的影响。水在岩层中渗透时,会溶解一些物质而增加导电率,因此,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会发生水库地震和注水地震。
从地震发生的频率来看,它与雷电发生的频率也是相近的。全球地震每24小时约1.8万次,似乎与雷电每24小时800万次的频率相差悬殊,但是,大气层所占的空间体积比地壳的总体积要大几千倍,如果考虑单位体积和介质密度,那么,地震与雷电的发生频率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在两个地层的电势形成过程中,地表层中会有电流产生。地面会出现重力失常,地磁失常。个别地层中的局域电场会对其同性电场产生斥力,这种力足够大时,地面会发生倾斜、隆起,水位变化;两个异性电场的地层间由于引力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地层中的气态物质会受压被排出地层,如:氡等,造成地氡和水氡的增加,并引起井水冒泡、浑浊,甚至在空中形成“地震云”;一些对重力和地磁变化敏感的动物会感受到灾难的迫近,如:家畜不安;巨大的电场放电现象伴生出闪电一样的地光,如:放出蓝光、红光;云层中的正负电平衡被破坏,天气受影响,如:出现阴雨天气。剧烈的放电现象发生时,巨大的能量会破坏地层结构,并且以横波和纵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其实,这个原理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被认识到了,在古人眼中,“震”是什么?震就是雷电,在《周易》中就有许多关于“震”的卜辞,比如,“震遂泥”的意思就是“雷电坠落到地上”。而“地震”就是“地下雷电”的意思,它被称为“五雷”之一。
早在西周年间,人们就把地震和雷电统一起来了。《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写到“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崪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的大意就是:雷电的闪光让人不得安宁,河流中的水象沸腾一样,山顶突然崩坠,较高的河岸变成低谷,深沟却隆起来变成了丘陵。这段描述把雷电与地震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翻开《国语·周语》我们会找到这样一句话:“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意思是,阳气潜伏于地下不能出来,阴气受到压迫不能蒸腾,所以有了地震。这是以阴阳二气的矛盾来解释地震现象的。
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解释足以让我们许多科学家茅塞顿开。如果我们能够认清古代人所说的阴气和阳气指的是什么,那么,许多人都会恍然大悟。
古人所说的阴气和阳气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负电和正然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我们祖先所说的阴气与阳气的本义,就是现代人所说的负电与正电。
古人的卓越智慧真的让我们很惊诧。我们今天对地震的解释真的没有透过现象找到本质。古人的关于地震的解释是很有启发性的,聪明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地震的本质,但遗憾的是封建社会对科技的扼杀使人们放弃了许多真实的东西。
地层与地层间积蓄着正电和负电——这正是古人说的“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啊!
人们都在忙着吃喝玩乐赚大钱,谁会有心读《国语》并研究其中的语句呢!
是地震导致了地层的断裂,而不是地层断裂造成了地震,是谁弄反了前因后果?
地层与地层间的相对电压才是地震产生的原因,而我们有关部门监测“地电”的方法却是:在同一地层中的几个点上埋设电极,电极间的距离由几百米到几公里,用检流计或电子电位差计自动记录。
同一地层中的“地电”变化与地震的发生并没有本质的联系,这种方法等于在监测电场的“等势面”,用此方法监测地震必然是无效的——方向错了。地层与地层之间积蓄的电势才是酝酿地震的元凶,应该监测的是垂直方向的电势变化和电流变化。
人们可以通过在地层中建立类似“避雷针”那样的“避震机制”,或通过定量注水引发“小震”来防止“破坏性地震”的发生。
有谁知道19年第11号台风有没有名字
当然是南方的湿冷,叫人更不好过。 南方的湿冷是透过皮肤深到肉里,甚至深到骨髓里。湿冷的空气会影响到人的皮肤,比平常还要低几度。
而在北方虽然干冷,但是穿得比较厚,屋里面有暖气,在屋里面非常暖和。
好多的南方学生在东北的时候会觉得外面虽然冷,但是屋子里都有集中供暖,一进到屋子里面,就会很暖和。而且穿着羽绒服穿着棉鞋穿着棉衣棉裤,可以过得很容易。
但是南方的学生他们放寒的时候一回到南方,他们就觉得非常不好过,很多寒后回到北方的时候,他们的手脚都冻裂了,没在南方过冬还真不理解。
地方的大气压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因为当时台风还没有名字,就叫11号台风~~
以下是相关的资料~~
11号台风移动路径和青岛暴雨的
初步分析
吴结晶 刘珍芳 韩春深 高留喜
摘 要 11号台风受大型环流调整的影响于19年8月19日14时突然转向北上;20日08~14时该台风北偏东跳跃式移动,是因低空急流使台风倒槽区气旋性环流加强产生新中心所致;青岛地区产生大暴雨则是充沛的水汽、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与冷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跳跃式移动 低空急流 台风暴雨
Primary Analysis of the Track of Typhoon 11
and Storm Rainfall in Qingdao
WU Jiejing LIU Zhenfang HAN Chunshen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Qingdao, Qingdao 266003,China)
GAO Liuxi
(Shandong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Jinan 250031,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change of circulation pattern, the track of typhoon 11 turned up northward abruptly at 14:00 on Aug. 19, 19. From 08:00 to 14:00 on Aug.20 the typhoon jumped northeast,because the low-level jet enhanced the cyclonic circulation in the region of the trough of typhoon,and a new cyclonic center eared. Storm rainfall in Qindao is the result of cooperation of plenty of water vapor, strong convergence and updraft, and cold air.
Key words Jump Low-level jet Typhoon and storm
11号台风于19年8月10日08时在15.4°N、153.8°E的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它在以18km/h的速度稳定地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过程中逐渐加强为强台风。18日21时32分在浙江省温岭市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速为40m/s。台风登陆后以25km/h的速度经浙江进入安徽,并减弱为热带风暴。19日14时台风在安徽铜陵附近突然加速北上,经苏北、鲁中、莱州湾移出山东,进入渤海湾之后,又登陆辽宁,最后,于21日在沈阳附近减弱消失(图1)。
图1 11号台风路径图
Fig.1 The track of typhoon 11
青岛市受11号台风和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共同影响,从19年18日20时~20日06时普降暴-大暴雨,局部地区为特大暴雨(表1)。最大过程总降雨量发生在鸟衣巷,达639mm。全市水库进水约3亿m3,从根本上解除了19年入夏以来所遭受的百年不遇的旱情。从 19日14时到20日14时,青岛市吹NE风转SE风,平均风力7~8级, 最大风速为25.6m/s,海面风力有9~10级。由于11号台风影响青岛时正值天文大潮,青岛港出现了551cm的历史最高潮位,形成特大风暴潮灾害。该台风暴潮冲毁海坝、海岸44段(处)、河坝5处、码头8处,毁坏船只120艘、扇贝1.1万亩 、海产品250余t,使青岛市沿海遭受了巨大损失。这是继8509号和9216号台风之后又一个对青岛产生重大影响的台风。11号台风从产生、加强至消失的整个过程中有以下3个问题值得关注:(1) 该台风19日14时突然加速北上;(2) 20日08时向北偏东方向跳跃式移动;(3) 青岛大暴雨的成因。它们对本次台风移动路径及与之相伴的降水过程预报乃是关键所在。下面就这3个问题进行分析。
表1 19年8月18日20时~20日06时青岛地区降水量(mm)
Table 1 Rainfall from 20:00 Aug.18 to 06:00 Aug.20,19, in Qingdao(mm)
地 区 青 岛 崂 山 胶 南 胶 州 莱 西 平 度 即 墨
降雨量 185.4 170.7 158.4 150.8 308.5 246.9 482.5
1 台风突然加速北上原因分析
19年8月17日08时,500hPa等压面上西风环流为纬向环流,50°E和120°E附近分别是2个长波槽,85°E附近是宽广的高压脊。120°E附近的低槽槽线位于海拉尔-北京-太原一线,槽底南端到达35°N,24h负变温为-4℃,降温范围较大,等温线与等高线交角明显,槽后NW风较大,以上作为低压槽未来移向的指标都预示此槽未来将东移发展。
此时,副热带高压分为2个中心,分别位于苏北沿海和日本南部洋面上,并与以重庆为中心的大陆高压连成东西向的高压脊(图略),同时台风位于冲绳岛以南大约130km,即 24.5°N、128.4°E处。由于台风处在日本南部洋面副高的南侧, 8月10~18日受大范围的东南偏东基本气流的引导,台风路径一直是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但由于台风距副高较远,故移速缓慢。19日14时台风突然北上,速度由25km/h加快到33km/h。根据分析,造成台风突然加速北上有以下5个方面的原因。
1.1 台风东侧副高加强引导北上
8月18日08时,500hPa等压面上环流形势有了显著变化,原在重庆的大陆高压由于受从青藏高原东部南下的冷空气侵袭减弱消失,苏北沿海的副高中心东移与日本南部正在加强的副高中心合并,使台风东侧的这环副高增强,588线北抬西伸至日本海到朝鲜半岛一带,副高脊线北抬至35°N,其西侧的偏南风成为台风的引导气流,风速由8m/s增至14~20m/s,形成东南急流,这样,台风受引导气流的牵引将折向偏北移动。8月19日08时,台风东侧的副高进一步增强,588线又北抬2个纬距,西伸至山东半岛,台风与副高进一步靠近(图2)。随着两者之间气压梯度的加大,台风北上的速度也随之加快。
图2 19年8月19日08时500hPa高度场(位势什米)
Fig.2 Isogram surface of 500hPa at 08:00
on Aug.19, 19 (10 geopotential meters)
1.2 西风槽前SW气流引导
8月18日,原在海拉尔-北京-太原的低槽,由于受位于日本附近副高的阻挡,原地少动且明显向南加深,槽底南伸至30°N附近。 此时槽前SW气流明显加强,形成SW急流,急流轴上风速≥14m/s,最大风速在20m/s以上。台风一旦进入槽前,SW气流便会引导台风转向偏北方向移动。
1.3 赤道辐合线东西断裂,导致台风向偏北方向移动
8月18日08时,赤道辐合线在20°~25°N之间呈东西向,由于西风槽强烈发展加深并西伸至赤道辐合线所在的纬度,使赤道辐合线在槽底处断裂。这是中、低纬度环流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调整对断裂区东侧的台风有明显的影响,会使台风在偏南气流引导下,向偏北方向移动。
综上所述,副热带、西风槽和赤道辐合区环流的长波调整,改变了台风周围的的基本流场,使11号台风向西北偏西移动并突然加速北上。
1.4 台风向变高能中心或变高能舌移动
我们用17日08时500hPa等压面上总温度减去16日08时的总温度,绘制出变能场形势图(图3)。从图中可看出,从浙江温州、南京、山东半岛至吉林敦化有一条狭长的正变能高值带,带上有一正变能中心,在杭州、南京附近,中心数值达+20℃。17日08时,台风在冲绳岛东南约130km的洋面上。根据北上台风路径能量场预报法的有关指标〔1〕,可以明显看出该台风会北上沿正变能高值带向安徽、江苏、山东、东北地区方向移去。
图3 19年8月17日08时500hPa 24h变能分布(℃)与台风路径预报
Fig.3 The distribution of 24h auo-enery of 500hPa and predicion of the typhoon track at 08:00 on Aug. 17,19
18日08时,台风中心在26.7°N、 123.9°E处,而台风的W-NW方向是大气变能低值区,杭州、南京附近仍为变能高值区(图略),因此,台风仍继续向杭州、南京靠近,进而向北移动。台风中心在30.0°N、 119.0°E,即在杭州以西120km处,这时变高能中心在连云港以西,高能舌伸向山东中部(图略),这预示着台风将继续沿着偏北方向,经山东中部穿过渤海向东北移去。
1.5 台风沿其主体云系方向移动
卫星云图的云型特征与台风未来移动方向有着密切关系。在18日08时以前,11号台风一直以近似圆形的涡旋云系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18日14时,台风开始有云系向南北方向扩散发展,台风云型由原来的圆形转化成以南北向为长轴的椭圆形。18日晚,台风登陆后,随着西风槽的东移靠近,台风北侧形成了一条宽广的云带,在其自身惯性的作用下,台风向西北移动到铜陵附近之后,又沿其北侧的主体云系向偏北方向移动(图4、5),最后并入西风槽。从这里可以看出,台风云型由原来的圆形变为椭圆形云系,这预示着台风要转向,并且台风将向其主体云系方向移动。
图4 19年8月18日20时32分红外云图
Fig.4 Infrared cloud map at 20:32 on Aug.18,19
图5 19年8月19日06时32分红外云图
Fig.5 Infrared cloud map at 06:32 on Aug. 19,19
2 台风北偏东跳跃式移动原因分析
19年20日08~14时,台风由徐州向北偏东方向移到羊角沟,移速达62km/h,而在其它时段,台风的移动速度一般在30km/h,也就是说,移速增加了1倍左右。为了找出其中的原因,我们比较8月18日08时~20日08时700hPa等压面上的水汽通量分布,发现:8月18日08时,水汽通量最大值35g/(hPa.s.cm)位于冲绳岛附近,大值区向NW一直伸向浙江沿海(图略)。19日08时水汽通量最大值31g/(hPa.s.cm)移到南京、杭州一带(图略),水汽均来源于11号台风。也就是说,18~19日水汽通量最大值一直在台风中心附近。20日08时水汽通量中心进一步北上至青岛-黄河口,最大值38g/(hPa.s.cm),此时水汽来源于2个分支,一支是台风与副高之间的SE急流输送的水汽,另一支是SW急流输送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这2支水汽在黄海南部汇合,并向11号台风北部倒槽区输送(图6) 。
图6 19年8月20日08时700hPa水汽通量图
〔g/(hPa.s.cm)〕
Fig.6 Water vapour fluxes of 700hPaat 08:00 on Aug. 20,19〔g/(hPa.s.cm)〕
有了这2支水汽通道,台风倒槽区获得充沛的水汽和能量,又因急流左侧风速具有气旋性切变和偏差风辐合,能量和动力条件使倒槽区气旋性环流加强,故在下一个时次即20日14时产生了新的中心。
此时原台风中心的所在位置(34.4°N,117.5°E)处的水汽通量是周围区域内的最小值,即5g/(hPa.s.cm),台风得不到水汽和能量的供给,很快就会填塞消失。因此台风在这段时间出现了不连续跳跃式移动。
3 台风暴雨的成因分析
3.1 冷空气是台风暴雨的必要条件
19年8月18日,来自东西伯利亚的冷空气经蒙古国到达华北地区。而后随着华北冷槽的加深和缓慢东移,冷空气到达山东地区,同时,随着11号台风的北上靠近,其携带的大量暖湿空气进入山东半岛,冷暖空气的交汇,为青岛暴雨提供了必要条件。
3.2 台风携带充沛的水汽
8月18日08时,11号台风位于26.3°N、123.9°E处,水汽通量中心最大值35g/(hPa.s.cm)在冲绳岛附近;19日08时,台风在黄山东南部,水汽通量最大值31g/(hPa.s.cm)中心移到南京一带;20日08时,台风在徐州附近,而水汽通量中心则移到青岛-黄河口一带,最大值38g/(hPa.s.cm)。随着台风的登陆北上,水汽通量中心从冲绳岛经南京移到了青岛。台风携来的大量暖湿水汽,南海、孟加拉湾输送来的水汽,以及东南急流把西太平洋上的水汽一起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为青岛地区产生台风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
3.3 垂直上升运动剧烈
计算8月17日~21日我国东部地区700hPa等压面上的大气垂直速度ω(×10-4hPa/s)值,可发现:17日08时负值中心在冲绳岛以南,值为-144;18日08时移至杭州以东200km处,值为-142;19日08时,青岛附近有一中心,值为-72,另一中心在杭州,值为-75;20日08时,青岛以西有一最大的负值中心,其值达-156(图略)。可见,与台风相配合的ω负值中心向青岛附近移动。19~20日青岛附近有强烈的上升运动,这样就有利于暴雨的产生。实况是19~20日我市连续2天降暴雨,这与分析相符。
3.4 中、小尺度辐合线是产生暴雨的关键系统
根据对青岛市7个观测点3h一次的加密观测资料分析,19日20时,在青岛-崂山有一NE风与SE风的中尺度切变线,这是受位于河套东部地面冷锋的激发而产生的。在这个中尺度切变线的顶端,是NE与SE风向切变最强的辐合区,且冷暖空气势力相当,故易造成强降水。切变线顶端,过去3h即墨已产生70.9mm的降雨。19日23时,这条切变线依然存在,过去3h内即墨又降雨69.3mm。20日02时,这条切变线稍向西移,在切变线的顶端,过去3h即墨再降雨66.4mm,莱西41.6mm(图7)。20日05时,切变线西移到胶州-莱西一线,其顶端莱西过去3h内降雨量为74.0mm。
图7 19年8月20日02时青岛地区风场切变图
Fig.7 Wind field at 02:00 on Aug. 20,19,in Qingdao
以上结果揭示出在有利的大型环流背景下,中小尺度系统的形成、发展及移动与暴雨的落区直接相关,这为今后暴雨落区预报开辟了新的途径。
4 结 语
(1) 500hPa等压面上的变高能中心或变高能舌分布以及台风主体云系对台风路径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2) 当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减弱后,由于SE低空急流或SW低空急流携带的暖湿空气的不断流入会重新发展,可能在台风倒槽区内产生新的中心,出现台风跳跃现象。
(3) 有利的大型环流背景,是造成暴雨的必要前提,而由此激发的中、小尺度系统的生成、发展和移动,对暴雨的落区预报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吴结晶(青岛市气象局,青岛 266003)
刘珍芳(青岛市气象局,青岛 266003)
韩春深(青岛市气象局,青岛 266003)
高留喜(山东省气象台,济南 250031)
参考文献:
1 王风范等:黄渤海台风大风天气预报,气象,1990,(7):35~38
连云港旅游攻略必玩的景点
地方的大气压大于,等于还是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都是有可能的。不同地区海拔不同,气压也不同。标准大气压是标准大气条件下海平面的气压。
标准大气压,1644年由物理学家托里拆利提出,其值为101.325kPa,是压强的单位,记作atm。
化学中曾一度将标准温度和压力(STP)定义为0°C(273.15K)及101.325kPa(1atm),但1982年起IUPAC将“标准压力”重新定义为100 kPa。
1标准大气压=760mm汞柱=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9m水柱。
扩展资料:
大气压的变化跟高度有关。大气压是由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层就越薄,那里的大气压就应该越小。不过,由于跟大气层受到的重力有关的空气密度随高度变化不均匀,因此大气压随高度减小也是不均匀的。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大气压的变化还跟天气有关。在不同时间,同一地方的大气压并不完全相同。我们知道,水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当空气中含有较多水蒸气时,空气密度要变小,大气压也随着降低。
随气候的变化情况:一般情况下,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大气压比夏天高,早上气压比中午高。
百度百科-标准大气压
南京什么时候出梅2020
被碧波万顷环抱的连云港,是一座融合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的迷人海滨城市。这里不仅有着绚烂的海岸线,还藏着许多让人心驰神往的景点。? 无论是寻找一方净土放松心灵,还是探索历史的深处,连云港都能满足你的所有期待。跟随我一起,探索这些不可错过的美景,让连云港的魅力一一绽放在你的旅途中。
? 连云港市伊甸园景区 ?
? 景点介绍:伊甸园景区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以其独特的园林设计和丰富的植物种类著称。
门票参考: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全天 景点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伊山镇川星村五组 交通:乘坐火车的乘客,因连镇高速铁路现已通车,游客可在灌云站下车,然后搭乘出租车前往景区。乘坐飞机的乘客,可乘机到连云港白塔埠机场,然后乘机场大巴到灌云县城下车。? 游玩攻略:漫步在伊甸园,你会被这里错落有致的园林所吸引。园内的小桥流水、花草树木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你可以在这里享受宁静的下午时光,或是与家人朋友一同在绿意盎然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旅行小tips:园区内部分区域可能会有维护,建议提前关注景区公告,规划游览路线。
? 连云港花果山 ?
? 景点介绍:花果山不仅是《西游记》中美猴王孙悟空的诞生地,也是一处集奇石、古迹、海滨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门票参考:105元 开放时间:07:30-17:30 景点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花果山郁林路5号 交通:乘坐公交游1路车到终点站即可。? 游玩攻略:攀登花果山,你将领略到海天一色的壮丽景色。在这里,你可以寻找到孙悟空的“生日石”,探访仙人洞,还可以在山顶远眺大海,感受大自然的壮阔。记得带上相机,捕捉每一个令人惊叹的瞬间。
旅行小tips:山路较为陡峭,建议穿着舒适的登山鞋。此外,山上风大,注意保暖。
?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 ?
? 景点介绍:革命纪念馆是了解连云港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和革命遗物。
门票参考: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09:00-16:30(周一闭馆) 景点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朝阳东路70号 交通:市内乘坐b12路在市下车即可。? 游玩攻略:在革命纪念馆,你可以缓步于历史的长廊,聆听那些英雄的故事。馆内的展览会让你更加深刻地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是一次心灵与智慧的对话,也是对过往岁月的深刻致敬。
旅行小tips:参观纪念馆需保持安静,尊重展品和其他参观者。
? 连云港市秦山岛景区 ?
? 景点介绍:秦山岛以其原始的海岛风光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而闻名,是一个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绝佳去处。
门票参考: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全天 景点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宋口村 交通:打车或者拼车前往? 游玩攻略:秦山岛的海滩上,你可以尽情享受阳光与海风的拥抱,或是在退潮时寻找五彩斑斓的贝壳。岛上的渔村风情浓郁,你还可以品尝到新鲜美味的海鲜。在这里,每一次呼吸都是与大海的亲密接触。
旅行小tips:海岛天气变化多端,出行前请关注天气预报。同时,海上活动需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
连云港,这座蕴含着无限魅力的海滨城市,总有着让人惊喜的角落等待你的发现。? 打包好你的行囊,带上你的好奇心,连云港的美丽风光正等着你去探索。出发吧,一段关于海滨和历史的旅程正在向你招手!?南京已经正式出梅!
2020年7月21日上午,江苏省气象台和南京市气象台联合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7月21日江苏省 出梅 。
2020年6月9日,江苏省淮河以南地区自南向北入梅, 比常年偏早 ;2020年7月21日,自南向北出梅, 出梅偏晚 。 梅期偏长, 持续43天(常年23-24天), 列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位。
强降水过程频繁,经历了10次强降水过程,强雨带南北摆动,全省98.6%的县(市)出现暴雨。降水强度大,淮河以南地区平均梅雨量582.5毫米,是常年梅雨量的2.47倍,列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多值,东海、赣榆、连云港西连岛、沭阳和苏州等5站日雨量刷新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极值。
汛期注意事项:
1、关注天气预报和防汛相关信息,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2、江河湖库水位较高,避免或减少到河、湖、池塘等水域休闲游玩,要听从管理人员管理和劝导,不要翻越警戒线,尽量远离水面,遇深水要绕行。
3、遇暴雨天气,注意观察,避开路面上的各种窨井、沟渠等;驾车路过低洼地区或下沉路段时,一定要一看、二慢,注意警示标志,服从交警指挥,考虑绕行线路,切忌冒险涉水。
4、发现险情或遇到受困危险时,向当地、公安及防汛部门反映和寻求救援。
5、当前防汛关键时期,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以部门、权威媒体等官方发布信息为准,共同支持打赢防汛抗洪攻坚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